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分型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分离菌株的流行病学调查。试验结果表明,47株副猪嗜血杆菌产生28种不同的指纹图谱,分离自同一猪场和相同血清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指纹图谱,不能进行血清分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应用该方法可得到充分区分,证实副猪嗜血杆菌ERIC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ERIC-PCR方法是副猪嗜血杆菌流行病学规律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6):36-40
在对15种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参考株鉴定获得15种不同ERIC-PCR指纹的基础上,对2012~2014年分离自江西地区41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指纹鉴定。结果表明,41株副猪嗜血杆菌产生20种不同的指纹图谱,相同血清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指纹图谱,无法进行血清分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应用该方法可得到充分区分。该方法证实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适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新疆北部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分离株的基因型,本实验采用ERIC-PCR方法结合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来源不同的12株H.parasuis进行分子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12株分离株分别位于4个聚类中,各个菌株之间的遗传距离较近,并且含有长度为1 000 bp的相同条带,相同血清型的分离株在其分子指纹聚类上均位于同一个分支中.试验结果表明基于ERIC-PCR的分子指纹聚类分析结合传统的琼脂免疫扩散法可以准确地对不同分离株H.parasuis进行分型.试验结果显示H.parasuis在该地区广泛存在并具有多种不同的基因型,同时为该地区H.parasuis的免疫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HPS)现地分离株的流行情况及其进化来源,本研究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分型和外膜蛋白(OMP)分型技术对采集自3个猪场的24株HPS分离株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以ERIC-PCR法分析24个分离株共产生10种DNA指纹图谱,依次分别包含5株、3株、1株、7株、1株、2株、1株、1株、2株和1株分离株.其中一个猪场的分离株仅为图谱Ⅰ和Ⅱ,另外两个猪场分别为图谱Ⅲ、Ⅳ、V和Ⅵ、Ⅶ、Ⅷ、Ⅸ、X.试检测结果表明同一猪场存在的菌株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并且不同猪场流行的基因型不同.采用OMP分型也表现出与ERIC-PCR分型一致的结果.因此,ERIC-PCR和OMP分型均可以用于HPS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对2009~2010年分离自华南地区的41株副猪嗜血杆菌野生菌株及15株参考菌株进行了指纹图谱的鉴定。利用BioNumerics 5.1软件对所有菌株的ERIC-PCR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5株具有不同血清型的参考菌株均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41株华南地区副猪嗜血杆菌野生分离株则具有26个不同的指纹图谱,该方法对所有56株副猪嗜血杆菌的鉴别率为0.984。由此可见,ERIC-PCR分型方法具有较好种间的鉴别能力,可作为副猪嗜血杆菌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分子手段。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分型的可行性,对分离自广西地区不同猪场的22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ERIC-PCR指纹图谱分型研究.结果发现,22株分离株显示出12种指纹图谱,可以区分无法进行血清分型的菌株.表明ERIC-PCR可适用于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7.
6株副猪嗜血杆菌基因组DNA的PCR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肠道菌基因闻重复一致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ERIC-PCR和RAPD技术,研究了副猪嗜血杆菌6个分离菌株的指纹图谱和DNA多态性。结果表明,6个分离株的PCR指纹图谱与15个标准血清型指纹图谱相比较可分辨出4种血清型;6个分离株的RAPD研究结果均表现出多态性。有意义的是,6个菌株的多态性DNA片段也能明显将其分为4种类型的副猪嗜血杆菌,与特异性引物PCR结果相一致。该研究可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和该菌的分子分型快速诊断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浙江地区副猪嗜血杆菌(HPS)病的流行特点,提高对该病的免疫防控能力,本研究对HPS分离株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HPS在含有2%小牛血清和16μg/mL NAD的TSB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TS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6 h~18 h后,活菌数达到峰值;6个分离株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2.03×109、5.3×109、1.34×1010、7.0×109、1.17×1010和1.62×109;可在感染HPS豚鼠的心血中分离到该菌;ERIC-PCR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4个分离株与4型、5型和9型标准菌株图谱一致,但有2个分离株与15个血清型标准菌株图谱不吻合。研究提示浙江地区内HPS的散发、流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该细菌血清型复杂性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从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耐药特性等多方面研究了副猪嗜血杆菌(HPS)上海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各分离株因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表现出不同的生化和耐药特性,分离菌株对多种药物完全耐药,并且各菌株耐药性各不同。根据16SrRNA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目的条带为821bp的特异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鉴定与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的PCR扩增产物序列比对结果与此前报道的HPS的同源性为97.3%~100%。运用ERIC-PCR扩增建立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以确定其基因型特征,ERIC-PCR将20株菌分为Ⅰ和Ⅱ2个大类群,分离株均属于Ⅰ群A亚群。快速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基因型研究为上海地区HPS的监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揭示各分离菌株具有一致的遗传进化背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广西副猪嗜血杆菌(HPS)的耐药情况,试验应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2009年5月份至2011年3月份分离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桂林、玉林、钦州市65个猪场的31株副猪嗜血杆菌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31株菌株对罗红霉素、多黏菌素B和链霉素的耐药率为58.1%、54.8%和51.6%;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的耐药率为16.1%~41.9%;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只有6.5%、9.7%和9.7%。在31株HPS广西分离株中,只有1株菌株对14种抗菌药敏感,仅占3.2%;4株菌株只对1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占12.9%;其余26株菌株对2种以上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占83.6%。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validate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based method, 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 (ERIC‐PCR), for the fingerprinting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strains and to use that method to differentiate isolates from apparently related outbreaks of Glässers disease on three pig farms. Design ERIC‐PCR wa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15 different strains that represented all 15 recognised serovars in the Kielstein‐Rapp‐Gabrielson (KRG) scheme for serotyping H parasuis. Next, ERIC‐PCR was used to examine 14 Australian field isolates of H parasuis; 12 collected from three farms suffering apparently related outbreaks of Glässers disease and two from two other farms with no known connection. Results The 15 serovar reference strains all gave unique, reproducible ERIC‐PCR fingerprints. The 12 isolates from the three apparently related outbreaks all gave a single fingerprint, which was distinct from any seen in the 15 serovar reference strains and the two other Australian field isolates in the studied farms. The confirmation that all 12 isolates were the same strain allowed the development of a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gram that has prevented the emergence of any further outbreaks of Glässer disease on the three farms. Conclusion ERIC‐PCR is a suitable techniqu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unrelated strains of H parasuis. The finding that the 12 field isolates of H parasuis all shared the same fingerprint is strong evidence that there was a common source of infection on all three farms. This study has shown,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ERIC‐PCR is a suitable technique for the sub‐typing of H parasuis and useful for studying the epidemiology of outbreaks of Glässers disease.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的全身性炎性疾病使全球的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预防和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生成为关注的焦点,疫苗的研究开发也受到了重视。近年使用的疫苗有灭活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论文对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应用的疫苗种类、研究现状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从浙江和河南部分地区的送检的疑似患多发浆膜炎与关节炎猪的病料中分离到2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根据已报道的副猪嗜血杆菌16SrRNA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预期的822bp的基因片断,最终证实为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4.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在通过对上海一发病猪群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和病理学观察的基础上 ,从发病仔猪肺脏、气管和脾脏检出并分离到 1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 ,兼性厌氧。生化试验为 :接触酶阳性 ,氧化酶阴性 ,鸟氨酸脱羧酶、吲哚和脲酶阴性 ;生长需要NAD ,发酵果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蔗糖 ;不分解D 甘露醇、D 山梨醇和海藻糖。用副猪嗜血杆菌的 1 6S小亚单位rRNA和tbpA基因的特异性PCR引物 ,通过PCR技术分别从该分离菌株扩增出 82 2bp及 1 9kb的特异基因片段 ,表明该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