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蚕业》2012,(1):45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廖森泰研究员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肖更生研究员汇集10多年的科研成果,共同倾力主编的《蚕桑资源创新利用》一书已于2006年正式出版。该书包括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创新、桑果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果桑品种选育及应  相似文献   

2.
广东蚕业所桑椹利用开发研究近况及几点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长期以来从事蚕桑品种选育、蚕病防治、桑树种植等领域的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尤其是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全省蚕桑面积迅速下降,珠江三角洲的蚕桑基本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我所除继续保持传统蚕桑研究开发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我所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的蚕桑资源包括桑叶、桑枝、桑椹、蚕沙、幼蚕、蚕蛹、蚕蛾等,其中对桑椹的开发利用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桑椹产业化开发利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我所的发展也带来了积极影响。 1 桑椹利用开发的发展历程 桑椹的开发利用在我所已经有较长的历史,原来主要是为了收获桑种子,繁殖桑苗。由于蚕桑形势的不稳定性,桑种子的价格波动很大,最高时可达500元/  相似文献   

3.
为了系统总结近年蚕桑资源多元化高值化利用技术和产业情况,交流研讨蚕桑在食药用、饲料用以及生物材料用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发展方向。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共同承办的《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于12月4-5日在湖州市召开。原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舒惠国副主任委员,农业部种植业司封槐松处长,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副所长沈兴家研究员,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廖森泰研究员,湖州市农业局杨建新局长等领导及全国20个省区的220余位从事桑蚕茧丝绸资源利用研究的相关领导、专家等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4.
书讯     
《蚕业科学》2011,(4):699+705+754+770
<正>《蚕桑资源创新利用》征订启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蚕桑资源多功能开发及综合利用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该领域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80%以上,已深加工开发出数十个蚕、桑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投放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我国蚕  相似文献   

5.
书讯     
《蚕业科学》2011,(6):1024+1052+1066+1101
<正>《蚕桑资源创新利用》征订启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蚕桑资源多功能开发及综合利用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该领域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80%以上,已深加工开发出数十个蚕、桑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投放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我国蚕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2月14日,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邀请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廖森泰研究员作"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的学术报告。所领导班子、科技人员、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和销售人员及研究生100多人到会聆听了报告。所长张名位研究员主持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实验与科研用房8000平方米,试验桑园4公顷,  相似文献   

8.
2012年1月15日,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并委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召开了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和广东宝桑园健康食品研究发展中心共同完成的"桑树资源功能物质研究与食药用开发"科技成果鉴定会。会议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处徐志宏副处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10.
正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  相似文献   

11.
《蚕业科学》2011,(2):324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蚕桑资源多功能开发及综合利用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该领域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80%以上,已深加工开发出数十个蚕、桑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投放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我国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桑叶和桑枝的综合利用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泛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促进传统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桑叶富含多种保健和营养成分,桑叶茶和桑叶饲料开发已初具规模;桑枝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桑枝食用菌栽培、桑枝地板、桑枝造纸以及桑枝制药原料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技术(产品)名称桑树资源药食用开发利用技术技术(产品)依托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技术(产品)概述应用该技术研发了系列桑树资源食用和药用新产品,创新与拓展了桑树食、药用新学科和新产业,带动了全国蚕桑资源多用途开发相关产业的发展。该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制定产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蚕学会、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主办,浙江省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承办的全国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学术研讨会2014年12月4~5日在浙江省湖州市狄港渔庄召开。会议期间有22位代表进行了发言交流,内容涉及蚕、桑、蛹、蛾、丝及桑树对重金属修复利用与蚕桑休闲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情况。现场参观了湖州澳特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州优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桑文化家具体验馆和狄港渔庄蚕桑丝绸文化馆,并品尝了丰富多彩的蚕桑美食。整个会议期间交流形式多样,互  相似文献   

15.
《蚕桑通报》2013,(2):4-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现有在职职工4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博士与博士后13人,省特贡人员2人,国务院特贴4人。"浙江省桑蚕茧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产业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蚕桑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牵头单位,入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两名专家被农业部聘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建有桑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蚕育种与资源利用研究、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低碳生物能农业研究、应用昆虫研究和成果转化与推广6个学科和院"昆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有实验与科研用房8000平方米,试验桑园4公顷,保存桑、蚕品种资源1000余份。研究所重点开展蚕桑新品种选育、家  相似文献   

16.
《蚕业科学》2012,(2):215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蚕桑资源多功能开发及综合利用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该领域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80%以上,已深加工开发出数十个蚕、桑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投放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我国蚕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蚕业科学》2012,(3):494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蚕桑资源多功能开发及综合利用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该领域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80%以上,已深加工开发出数十个蚕、桑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投放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我国蚕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蚕业科学》2012,(1):145
<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长期致力于蚕桑资源多功能开发及综合利用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该领域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良好市场开发前景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达80%以上,已深加工开发出数十个蚕、桑功能性营养保健食品投放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我国蚕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卢磊 《广东蚕业》2016,(3):57-59
2016中国果桑产业发展大会暨广东果桑旅游文化节于3月23日在广州花都宝桑园开幕.本次大会由广东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农村报等单位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农业部蚕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教授,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鲁成教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廖森泰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肖更生研究员,著名蚕桑育种专家陈华寿莅临大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蚕学会理事、中国蚕学会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共产党党员陈翰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三日不幸逝世,终年六十八岁。陈翰英同志是浙江省绍兴市人,一九四○年毕业于浙江省蚕丝技术学校,一九四九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农学院蚕桑系。先后在中国丝绸公司广东省办事处、浙江省农林厅原蚕种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