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生草对土壤贮水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田间定位观测,研究了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能提高0~60 cm土层土壤贮水能力,扩大土壤贮水库容;生草种类及年限不同,土壤贮水特征存在差异;在苹果生长期,生草对土壤贮水增减量产生影响,其影响主要发生在春季与秋季;不同降水年型生草对果园土壤贮水量影响差异较大,丰水年种植白三叶能提高土壤贮水量,欠水年生草会加剧干旱对果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果园生草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是果园集约、高效、生态、可持续生产的重要基础。生草栽培可降低土壤容重4.7%~13.0%,提高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进而改善土壤的导水性能和保水性能,也有助于拦截降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干旱少雨的季节可能会出现牧草与果树争水的现象,需要通过选择适宜的草种及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减小争水对果树造成的不利影响;生草有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连续生草6年可使土壤表层有机碳增加19.6%~27.8%,有机碳的累积量会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生草覆盖可调节果园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酶活性;生草还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同时豆科牧草也可通过固氮作用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总体而言,果园多年种植牧草对土壤养分的积累具有正效应。本研究可为有关的研究工作和生草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种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中国农业大学塞北草业科学实验站,对种植3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un-ce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蓝茎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一年生饲料作物燕麦Avena sativa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生长第3年从春季到秋季,0~10,10~20,20~30 cm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层中,土壤容重平均降低9.29%,8.64%,6.38%。从7月开始,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草地土壤含水率明显高于燕麦地。生长第3年从春季到秋季0~10 cm土壤,多年生牧草使土壤孔隙度平均增加6.45%,燕麦地减小了1.04%;10~20 cm,多年生牧草使孔隙度平均增加7.15%,燕麦地增加了1.49%。0~30 cm土层中,≥0.25 mm土壤团聚体总数,多年生牧草平均为73.89%,比燕麦地(平均为65.44%)高8.45%。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火龙果园中间种百喜草、柱花草、鸭茅等牧草,研究生草栽培模式对火龙果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牧草在火龙果园生态栽培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行间种植百喜草可明显改善火龙果果园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容重下降了16.03%,土壤总孔隙度增加了20.82%,毛管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了52.10%和53.36%,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明显增加,同时行间种植百喜草能有效提高火龙果果园相对湿度,降低气温和土壤温度,并能抑制火龙果园杂草的滋生,有效减少了果园投入,增加了果园收入。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生草处理对柑橘园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宫川’柑橘园进行行间生草处理,设置自然生草及黑麦草、野豌豆、黄花苜蓿、菊苣、高羊茅和鼠茅草6个人工生草处理,对不同草种的干鲜重及0-20cm土层pH值、有机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野豌豆和黑麦草的干重占鲜重的比例较其它草种低;(2)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野豌豆对春秋季橘园土壤有机质的促累积作用较好;(3)与其它草种相比,春秋季野豌豆生草处理的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较高;(4)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野豌豆对秋季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的提升效果优于其它草种,而行间种植黑麦草和黄花苜蓿对秋季土壤中交换性镁含量的提升效果较好;(5)野豌豆生草处理的春季土壤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铜含量及秋季土壤有效硼含量均高于其他草种,野豌豆和菊苣、黑麦草、自然生草和野豌豆生草处理分别对秋季土壤有效铁、有效锌和有效铜、有效钼含量的提升效果更显著。橘园行间生草可有效调节土壤有机质、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供给能力,但不同生草类型的调控效果各异。与其它草种相比,行间种植野豌豆和黑麦草对橘园土壤养分的综合提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果树行间生草对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长期生草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以苹果树(Malus pumila Mill.)行间种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和自然生草的土壤为处理,以“清耕”的果树行间土壤为对照,研究生草6年后苹果园土壤肥力变化。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壤中,生草和“清耕”的土壤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随土层加深呈下降的趋势。相比于对照,白三叶能显著(P<0.05)提高土壤全氮、速效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质的含量,而高羊茅对全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有显著提高(P<0.05),自然生草对提高速效磷含量的效果最好。说明生草可以提高果园土壤肥力,但不同草种对土壤氮、磷、钾的影响不一,应该合理配置草种,保证氮、磷、钾的均衡供应。  相似文献   

7.
实用高效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实施多年,应用十分普遍.与其它土壤管理方法相比,果园实施生草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开始实验推广果园生草,特别是那些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劳动力又很紧张的果园,实施果园生草就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然生草对土壤和树体矿质营养及苹果树生理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白岗栓 《草地学报》2021,29(10):2309-2322
为了促进果园土壤养分均衡供给,减少生理病害发生,提高果实品质,本试验以果园清耕为对照,监测分析渭北旱塬自然生草对苹果园土壤和树体矿质营养及生理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可提高0~40 cm土层土壤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钙、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硼含量,降低0~24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和0~60 cm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提高叶片和果实中磷、钙、锌、硼含量,降低叶片和果实中氮和锰含量,且生草年限越长效果越显著,但对土壤全磷与全钾、叶片和果实钾及铁无显著影响;自然生草降低因缺钙、缺锌和多锰引起的生理病害,但对缺铁和缺硼引起的则无显著影响;自然生草提高了果实着色面积、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渭北旱塬果园自然生草,可有效改善果园土壤及树体的营养平衡,减少生理病害的发生,提高果实品质。渭北旱塬应积极推广果园自然生草。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自然生草对果园小气候的影响,试验以苹果园清耕和人工生草为对照,监测了自然生草对渭北旱塬苹果园小气候、果实灼伤和早期落叶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生草与人工生草果树行间的空气相对湿度较清耕分别提高了11.77%和10.53%,树冠内的分别提高了12.01%和11.16%。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降低了果树行间及树冠内的空气温度及果园土壤温度。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果树行间的光照强度较清耕分别降低了5.59%和5.05%,且降低了树冠反射光谱、新梢尖削度和果实日灼率,但却提高了早期落叶病的危害程度。自然生草对苹果园小气候、果实灼伤及早期落叶病的影响与人工生草的基本一致。综上所述,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的果园应加强修剪及病虫防治,以消除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对果树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是在矮砧集约苹果园果树行间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入果园生草技术,对于苹果园生草的研究有很多。本文从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调节果园微生态,提高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述了苹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作用,发现对草种的管理技术、草种与苹果树的配套研究、不同草种混播对苹果园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为矮砧密植苹果园生草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果园自然生草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大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谷艳蓉  张海伶  胡艳红 《草业科学》2009,26(12):103-107
果园传统的清耕管理方式劳动强度大,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低,肥料投入成本高,而且造成冬春季节土壤裸露,易发生风沙扬尘。果园自然生草覆盖技术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果园蓄水保墒及抗旱能力;有利于天敌繁育,减少农药用量;提高大桃品质;省工、省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良好的景观效应,减少环境污染,抑制大气扬尘。通过对北京平谷区桃园自然生草覆盖技术的调查,结果表明:果园自然生草覆盖后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幅度为10.4%~38.1%;能够提高大桃产量与品质,单果质量提高2.8%~5.4%,可溶性固形物增加0.65%~1.35%。  相似文献   

12.
研究葡萄园生草对土壤水分影响,可为葡萄园生草在半干旱地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在葡萄园种植多年生白三叶草、紫花苜蓿和高羊茅,采用TRIME-FM时域反射仪对生草葡萄园0~80 cm土层进行土壤水分定位观测,采用环刀法对0~60 cm土层土壤物理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生草可改善葡萄园土壤物理性状,使0~60 cm土壤容重平均降低8.5%~9.8%,总孔隙度提高11.5%~13.9%。在不同降水年份,葡萄园行间生草均使土壤含水量降低,在2006及2007年,生草使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降低幅度分别为2.3%~7.5%及10.7%~15.9%,在冬季贮水量不足、春季干旱的年份土壤含水量降低幅度较大。生草种类不同,对土壤贮水量及增减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紫花苜蓿区土壤贮水量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生草对渭北黄土高原苹果(Malus domestica)园土壤呼吸的影响,设置果园清耕、间作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间作小冠花(Coronilla varia)3个处理,于2012年4-11月利用SR1LP土壤呼吸仪监测了3个处理的土壤呼吸,分析了果园生草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特征及其与土壤水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草与清耕处理 4-6月和8-11月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但生草处理果园土壤呼吸日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延后效应(4-6月)或推前效应(11月),且生草与清耕处理土壤呼吸日变幅存在明显差异,7月生草与清耕处理土壤呼吸的日变化格局不同;果园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变化趋势,但生草显著提高了果园土壤呼吸速率,不同月份不同处理之间的土壤呼吸差异显著(P<0.05);生草与清耕果园土壤呼吸都与5 cm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为显著,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著,生草处理果园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而清耕处理果园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多元回归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高于土壤水热单因子的影响,可解释果园土壤呼吸时间变异的56%~85%。  相似文献   

14.
典型果园生草模式及果草系统资源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生草是一种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方式,能促进果品的优质可持续生产。我国引入果园生草措施已近40年,对生草果园小气候、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以及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等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对果园生草模式及其调控果园光热水土资源机制的系统研究还较少。本文综述了我国现有的典型果园生草模式及其运行机制,重点分析了果园生草对果园土壤水分、肥力、光照的调控机制,以及生草对果园害虫与杂草的调节作用。1)根据果园组分、系统水分和养分、草类植物种来源等的不同,果园生草有多种模式。2)适宜的果园生草可增加水分入渗,减小地表蒸发,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增加系统的光能捕获能力,改善果园光环境;增强系统抵抗杂草、病虫害能力,提高果园生产多样性和品质。3)不适宜的果草搭配和生草措施会导致果树和草类植物的水肥资源竞争,加剧土壤的水肥匮缺,影响系统生产性能。可为我国果园生草技术的深入研究与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生草对渭北黄土高原苹果(Malus domestica)园土壤呼吸的影响,设置果园清耕、间作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间作小冠花(Coronilla varia)3个处理,于2012年4 11月利用SR1LP土壤呼吸仪监测了3个处理的土壤呼吸,分析了果园生草覆盖条件下土壤呼吸特征及其与土壤水热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草与清耕处理4 6月和8 11月土壤呼吸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但生草处理果园土壤呼吸日变化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延后效应(4-6月)或推前效应(11月),且生草与清耕处理土壤呼吸日变幅存在明显差异,7月生草与清耕处理土壤呼吸的日变化格局不同;果园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呈明显的双峰变化趋势,但生草显著提高了果园土壤呼吸速率,不同月份不同处理之间的土壤呼吸差异显著(P<0.05);生草与清耕果园土壤呼吸都与5 cm的土壤温度相关性最为显著,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著,生草处理果园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而清耕处理果园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均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多元回归法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高于土壤水热单因子的影响,可解释果园土壤呼吸时间变异的56%~85%.  相似文献   

16.
生草对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对黄土高原渭北苹果园生草土壤性状测定结果表明,生草能降低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田间贮水量,且与生草年限呈正相关;能显著提高0~2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种植禾本科牧草有机质年积累量为0.10%,种植豆科牧草年积累0.15%;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较深土层土壤有机质趋于增加,种植白三叶改善较深土层土壤有机质的效果强于种植黑麦草。对N、P、K营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40 cm土层,生草的前期(4年)土壤养分消耗大于积累,苹果与牧草在该土层存在养分竞争,在第5年全氮、全磷、全钾呈现恢复性增长,全氮、全磷、全钾的演变呈现“S”型的演变过程,但生草能提高0~40 cm土层水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具有活化有机态N、P、K的功能,有利于果树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生草类型不同,活化N、P效果不同,黑麦草活化P的作用大于白三叶,而白三叶活化N的作用大于黑麦草;生草后土壤三大微生物类群数量及过氧化氢酶、尿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显著提高,并随生草年限的增加趋于增加。  相似文献   

17.
农牧交错带种植多年生禾草可明显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该试验于2004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塞北草业科学实验站(河北省张家口塞北管理区,沽源),对种植4年的多年生禾本科牧草新麦草、无芒雀麦、蓝茎冰草和一年生饲料作物燕麦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生长第4年从春季到秋季,0-30cm所有供试草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经一个生长季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多年生牧草较一年生燕麦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大。3种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大小顺序为兰茎冰草>无芒雀麦>新麦草。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杧果园生草对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草种。本试验以桂热芒82号为试材,清耕为对照,全园种植紫花苕子、矮扁豆、自然生草、白花三叶草,研究不同生草种类对杧果园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花三叶草和自然生草处理,可以自然越冬,次年无需再播,矮扁豆和紫花苕子次年需要再播。当年刈割一次回填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除白花三叶草外,果园生草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是紫花苕子,达14.33 g/kg;所有生草处理刈割回填后可以提高30cm深度的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生草会降低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最多的为白花三叶草;白花三叶草可以显著提高有效钾含量和有效磷含量最高;交换性钙含量和交换性镁含量以自然生草的最高。生草栽培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但与对照比,差异不明显。种植白花三叶草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氮素、磷素含量有关,白花三叶草和矮扁豆降低了土壤蔗糖酶活性。生草栽培可提高芒果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及糖酸比,整体影响以种植紫花苕子表现较佳。因此,杧果园生草可以优先选择紫花苕子,有灌溉条件的也可选择白花三叶草,但前期都需要及时补充土壤养分。  相似文献   

19.
不同土壤管理措施下南疆果园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霞  陈新燕  柴仲平  李建平 《草业科学》2012,29(7):1023-1027
以新疆南部苹果(Malus domestica)园为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对果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下南疆果园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量表现为,覆草>生草>免耕>清耕。覆草区和生草区微生物总数量分别比免耕区增加32.90%和11.63%,比清耕增加38.09%和15.99%,果园土壤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放线菌,真菌含量最少。微生物数量垂直分布规律特征明显,各处理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以0~20 cm土层最高,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不同管理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3种酶活性特征表现为,覆草>生草>免耕>清耕,且3种酶活性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微生物数量分布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20.
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我国果园生草研究起步较晚。果园生草栽培对果园小气候、土壤、果实品质等都有很大影响。对我国果园生草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指出:草种的管理技术、草种与果树的配套研究、草种对果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由此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我国果园生草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