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常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犊牛致死率可达80%以上,给畜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4年7月,四川省中江县某牛场新购进犊牛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2头犊牛医治无效死亡。经对牛场进行现场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诊断,确诊此次疫情为牛巴氏杆菌病,随后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住了疫情,现报告  相似文献   

2.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引起的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的广泛出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2007年7月中旬至8月初,我县大河乡大岔村2户牧民的34头毛犊牛相继发病,发病率占犊牛的49.28%,就诊前死亡9头,在强化免疫和治疗当中死亡7头。死亡率为47.06%,治愈18头,治愈率为52.94%。  相似文献   

3.
暴发性水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峡江县于2002年9~11月,先后在巴邱、仁和、戈坪等8个乡镇发生暴发性水牛巴氏杆菌病疫情,病牛以呼吸困难、死亡率高为特征,2个多月共发生病牛486头,死亡102头,死亡率21%,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占全县存栏牛的1.3%和0.3%。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海南某养鹅场20日龄鹅陆续发病,病鹅出现精神萎靡,羽毛蓬松,食欲废绝,呼吸困难,下痢、排灰绿色稀便并混有粘液等症状,死亡率为15%.对其中部分发病、死亡鹅进行解剖,从病死鹅的肝脏中分离到一株疑为巴氏杆菌的病原菌.经过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传统的生物学鉴定和PCR鉴定与分型,诊断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实验用动物21 g~23 g SPF级BALB/c小鼠购自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疑似感染巴氏杆菌的病鹅由海南某养鹅场送检.  相似文献   

5.
1984年8月—10月山丹军马总场二场三队的四个牦牛群中有两个毗邻牛群发生都柏林沙门氏杆菌病。两群共有成年牛300头,犊牛130头,发病35头,发病率为8.1%(其中成年牛占0.72%),死亡15头(成年牛100%死亡,犊牛死亡率37.5%),致死率为42.86%,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介绍了犊牛的护理、哺乳、早期补饲,以及保姆牛哺乳、防止犊牛应激反应和犊牛的日常饲养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做好牛口蹄疫、巴氏杆菌病、炭疽、布病等免疫和疫病防治,有效确保犊牛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细菌性肺炎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致死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可以是原发病原菌,同时也可以继发于其他感染。2010年12月份,黑龙江某奶牛场发生一起奶牛急性热性传染病,死亡15头牛,经病理剖检、PCR检测、细菌分离与鉴定,确诊为牛巴氏杆菌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BRSV)混和感染。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甘肃某肉牛场部分犊牛出现发热、咳嗽和流涎等症状,死亡率很高.为了查明死亡原因,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的病原进行人工感染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场犊牛死亡原因是因为气候交变,导致犊牛机体抵抗力下降,继而感染牛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引起.该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噻肟、土霉素、强力霉素和恩诺沙星较为敏感;对青霉素、链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有一定的耐药性.通过对症治疗,该场犊牛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牛巴氏杆菌病又名牛出血性败血症[1],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染传病,发病常呈零星散发,但致死率很高,发病不但造成我州牦牛的大量死亡,还对草场和水源造成二次污染。[方法]: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平均发病率为6.87%,但致死率高达28.70%,在甘南牧区全年12个月中都有发生,但发病率与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以1~3月份,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分别为4.38%,3.33%;4~6月份和7~9月分发病率最低,分别为1.30%,0.85%;但病死率与季节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对牦牛巴氏杆菌病(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全面疫情普查,同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等方法和措施,[结果]:从而为该病的防治和控制提高技术保障,切实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确保畜牧业丰产丰收,农牧民群众增收。  相似文献   

10.
1994年8~11月,安徽省宁国县、泾县、广德县发生较大范围的牛巴氏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 从1994年8月2日开始,宁国县、泾县、广德县共18个乡镇,29个行政村,46个村民组的牛相继暴以败血症为主的疾病,发病高峰期为8~10月份,至11月6日止,先后发病水牛106头,死亡86头,死亡率达81.1%,宁国、泾县两地呈地方流行性、广德县呈散发性流行。因病死率高,发病范围较大.造  相似文献   

11.
石冬悔  陈益  王军 《中国奶牛》2010,(10):51-53
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及郑州市五个地区的47家奶牛场对成年牛、青年牛、小牛、犊牛共抽取1 520头份粪便进行球虫检测,结果发现被检牛场球虫感染全部阳性,其中感染率最高的场达91.72%,最低为14.09%。本次调查共发现11种艾美耳属球虫,分别是椭圆艾美耳球虫(27.85%)、牛艾美耳球虫(15.34%)、奥博艾美耳球虫(13.41%)、邱氏艾美耳球虫(9.01%)、加拿大艾美耳球虫(8.36%)、曼德拉艾美耳球虫(5.59%)、亚球艾美耳球虫(4.28%)、巴西艾美耳球虫(3.09%)、柱状艾美耳球虫(1.38%)、怀俄明艾美耳球虫(0.72%)、阿拉巴艾美耳球虫(0.53%)。椭圆艾美耳球虫感染率最高,其次是牛艾美耳球虫和奥博艾美耳球虫,邱氏艾美耳球虫和加拿大艾美耳球虫也有较高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根据牛源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特性,本研究采用脑心浸液肉汤(BHI)培养基静止培养24 h,每2h震荡一次的方法进行培养,将培养的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后制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免疫小白鼠和日本大耳白家兔.结果显示:A型灭活苗的保护率为100%;将制备的灭活疫苗进行肉牛安全性试验,均未发现过敏反应等异常情况;在河西走廊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和武威5市应用对网牛春(2~3月)、秋(10~11月)两季分别免疫注射制备的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剂量为体重100 kg以上6 mL/头,100 kg以下4 mL/头的方法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临床效果观察,免疫牛均未发现不良反应,实验组牛巴氏杆菌病发病、死亡率分别分别比对照组低2.4、1.9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宁夏区内5个规模奶牛场的繁殖母牛生殖状况调查的基础之上,分析表明,产前体况评分为3.25~4,产后体况评分为2.75~3.5,年泌乳量为7 000~5 000kg,产犊季节在秋冬季、经产奶牛等因素与其相对应的对照组比较,产后卵巢开始活动的时间、产后第一次站立发情的时间、产后第一次配种时间明显提前(P〈0.05),受胎率明显增高(P〈0.05),产犊指数明显缩短(P〈0.05)。  相似文献   

14.
牛出血性败血症具有致病因素多、传染源多、危害大的特点,养殖户要针对该病的特点制定有效防控方案,并严格执行防控措施,定期对牛群给予免疫注射,并加强饲养管理,才能有效降低发病几率,提升经济效益。该文主要论述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新疆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发病情况,通过采集不同生长阶段牛群血清共计362 份,使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IBR-gB)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效价,评估该奶牛场IBRV疫苗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后备牛中犊牛和青年牛IB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57%(31/35)、75.00%(21/28);成年母牛中泌乳期母牛、干奶期母牛IBR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46%(145/178)、95.04%(115/121)。阴性数共44 份,可疑数8 份,IBR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8.38%;结果表明,疫苗接种后,不同生产阶段牛群均可产生不错的抗体保护效果,为奶牛场防控IBR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IHA和LB-ELISA,对检测来自全省14个州市36个规模场和228个散养户的1212份牛和羊血清进行O型和Asia-Ⅰ型FMD免疫抗体检测.O型FMD检测牛647份,免疫合格559份,平均合格率为86.39%,滴度大于1:128有399份;检测羊675份,免疫合格569份,平均合格率为84.29%,滴度大于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娟姗牛和荷斯坦牛在养殖过程中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整理鹤庆县欧亚牧场2021年成年母牛发病率较高的8 种疾病和犊牛发病率较高的3 种疾病的月报表数据,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娟姗牛酮病、产后瘫痪和前胃弛缓的年平均发病率与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P>0.05),真胃移位、子宫炎、胎衣不下、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年平均发病率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娟姗牛犊牛肺炎、感冒年平均发病率与荷斯坦牛无显著差异(P>0.05),而犊牛肺炎年平均发病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结论]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娟姗牛抗病力较荷斯坦牛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福建省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福建省9个地区的6个非免疫牛场和15个散养户采集的共计21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规模场检出阳性血清147份,平均阳性率为92.5%,其中有3个规模场的血清阳性率高达100%;从散养户中检出阳性血清7份,平均阳性率为12.3%.另外,奶牛血清阳性率为88.8%,肉牛/黄牛血清阳性率为29.8%.调查表明,福建省规模牛场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This investigation aimed to examine coccidia infection in diary cattle in Yuzhong,Gansu province.An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Holstein calves less than one year old in six large-scale dairy farms.A total of 234 fecal samples were examined,and oocysts were identified to the species level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fter positive samples were mixed thoroughly with 2.5% potassium dichromate solu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occidia in Holstein calves reached 46.15%.The average prevalence rate of the calves under 3 months old was 52.43%,the 4 to 6 months old calves was 37.50% and the 7 to 12 months old calves was 43.37%.Seven species of Eimeria coccidians and one species Isospora sp.including Eimeria bovis,Eimeria auburnensis,Eimeria zuernii,Eimeria alabamensis,Eimeria subspherica,Eimeria ellipsoidalli,Eimeria canadensisi,were identified in the investigation,and Eimeria bovis,Eimeria auburnensis,Eimeria zuernii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In conclusion,the prevalence rate of coccidiosis in dairy cattles in Yuzhong,Gansu province was high.Therefore,appropriat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coccidiosis prevalence in dairy cow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单舍单犊饲养模式对犊牛成活率、腹泻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两个饲养条件类似牛场2013—2018年的犊牛腹泻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单舍单犊饲养模式的A场与对照B场的犊牛成活率分别为98.11%(468/477)、70.83%(306/432),OR=0.047(95%CI,0.023~0.093),P=0;犊牛腹泻发病率分别是37.32%(178/477)和50.93%(220/432),OR=1.743(95%CI,1.338~2.271),P=0;腹泻犊牛死亡率分别是1.68%(8/477)和12.73%(55/432),OR=8.553(95%CI,4.024~18.178),P=0;腹泻犊牛病死率分别为4.49%(8/178)和25.00%(55/220),OR=7.083(95%CI,3.273~15.328),P=0。结果表明,单舍单犊饲养模式可显著提高总犊牛成活率,显著降低腹泻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P≤0.01)。本研究为牧场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提高犊牛成活率提供了依据,也拓宽了牧场的分析性工作方法,从而促进牧场的整体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