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1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究庄河大骨鸡GHR和IGF-Ⅰ基因产肉性能的遗传标记及聚合基因型的效应,为庄河大骨鸡的选育奠定理论基础。利用PCR-RFLP标记技术和最小二乘法分析了GHR、IGF-Ⅰ单基因型和聚合基因型与17周龄产肉性能的关联。结果发现:GHR基因和IGF-Ⅰ基因都存在3种基因型且处在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GHR基因AA型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P<0.05);IGF-Ⅰ基因DD型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CC型和CD型(P<0.05);聚合基因型AADD、AACD和ABDD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各基因型(P<0.05)。GHR基因的AA型,IGF-Ⅰ基因的DD型和聚合基因型AADD、AACD、ABDD对鸡的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能否作为庄河大骨鸡选育的理论依据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斑联蛋白(zyxin)基因外显子9的SNP,探讨zyxin基因该位点多态性与京海黄鸡屠宰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该位点存在1个SNP突变位点,表现为3种基因型:AA、AB和BB。统计分析表明,公鸡的胸肌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活体重和屠体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母鸡的活体重、头重、爪重和屠体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全净膛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  相似文献   

3.
以温岭草鸡优质、中速和快大3个品系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其生长激素(GH)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生长和屠体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PCR产物酶切得到AA、AB、BB、CC、AC和BC共6种基因型。优质系(Ⅰ)中,C基因频率最高,A基因频率最低;中速系(Ⅱ)中,各等位基因频率接近;快大系(Ⅲ)中,B基因频率最低,A、C基因频率接近。(2)3个品系PIC值均大于0.5,χ2检验显示3个品系中,6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品系Ⅰ和Ⅱ符合平衡定律,品系Ⅲ不符合。(3)GLM分析表明,基因型对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腹脂重影响显著(P值分别为0.039、0.047、0.016),对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及胸肌重影响不显著(P>0.05)。多重比较显示,BC基因型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的平均值最大,AA基因型最小;BB基因型的腹脂重平均值最大,AA基因型最小,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京海黄鸡IGF-Ⅰ基因与生长和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将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作为研究鸡生长、屠体性状的候选基因,以京海黄鸡为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京海黄鸡的IGF-Ⅰ基因5′非编码区和第1外显子进行SNPs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IGF-Ⅰ基因的多态性与鸡生长、屠体性状之间的关系。在IGF-Ⅰ基因5′端非编码区上发现1个突变,统计结果显示:活重、腿肌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调控鸡生长、屠体性状或与控制生长、屠体性状的主基因连锁。由此推测,可以将IGF-Ⅰ基因作为鸡生长、屠体性状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计了5对引物,采用PCR-SSCP方法对吉林白鹅肉用品系85只个体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进行了SNP检测,分析其群体遗传结构,并对SNP与屠体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IGFⅡ外显子3中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647、0.1412、0.0941,AA为优势基因型;存在2种等位基因A、B,基因频率分别为0.8353、0.1647,A为优势等位基因。IGFⅡ外显子3中发现1处SNP位点(A→G),该突变为沉默突变,未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对3种基因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BB基因型个体半净膛重、肝脏重显著高于AA、AB基因型(P<0.05);腿肉重BB基因型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P<0.01);基因型对全净膛重、翅重、胸肉重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究庄河大骨鸡GHR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肉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以17周龄庄河大骨鸡的公母鸡为试验材料,利用PCR-R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GHR基因的内含子2,结果发现:GHR基因在庄河大骨鸡中存在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3575、0.3825和0.2600,A和B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5488和0.4513;AA型公母鸡的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高于AB型和BB型的公母鸡(P<0.05);腿肌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三个基因型间的公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AB型公母鸡和BB型的公母鸡在所测性状方面无差异(P>0.05).GHR基因的AA型对鸡的产肉性能有显著影响,但是否能作为研究该基因与庄河大骨鸡产肉性能相关的重要遗传标记还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FATP1和TBC1D1基因在禽类糖类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家禽选育过程中可作为影响屠宰性能的候选基因。为了提高鹌鹑的屠宰性能,本试验选择145只鹌鹑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非探针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的方法对其进行FATP1和TBC1D1基因分型,并与屠宰性状(活重、屠体重、腿肌重、胸肌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率、腿肌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ATP1基因有一个多态位点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鹌鹑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P0.05),且AA基因型鹌鹑的屠宰性能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鹌鹑;AG、GG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鹌鹑的胸肌率高于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GG基因型腿肌率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TBC1D1基因在变异位点处存在TT、TG和GG 3种基因型,TT基因型鹌鹑的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均显著高于TG基因型(P0.05);TT基因型鹌鹑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TT基因型鹌鹑的腿肌率、胸肌率均高于TG基因型和GG基因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AA、TT基因型有可能是影响朝鲜鹌鹑屠宰性状的主效基因型,在选种中可作为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家兔HSL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PCR-SSCP方法对齐卡巨型白兔和齐兴肉兔HSL基因外显子1的遗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HSL基因对生产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HSL基因外显子1第784位处发生了碱基突变(A→C),共出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在2个品种兔群体中AA型均为优势基因型,A均为优势等位基因;卡方适合性检验表明,2个品种兔群体均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0.05);在齐卡巨型白兔中,HSL基因AA型和AB型个体的宰前活体重均显著高于BB型个体(P0.05),AA、BB型个体的全净膛屠宰率和半净膛屠宰率均显著低于AB型个体(P0.05);在齐兴肉兔中,HSL基因AA型个体的宰前活体重显著高于AB、BB型个体(P0.05),BB型个体的全净膛屠宰率和半净膛屠宰率均显著低于AA、AB型个体(P0.05);在2个品种兔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IGF1R基因序列针对外显子2和3设计2对引物,采用池DNA测序和PCR-R FLP技术,对京海黄鸡IGF1R基因的AluⅠ、Hin1Ⅰ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京海黄鸡的生产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luⅠ位点AA基因型个体在8周龄体重显著低于BB型个体(P<0.05),AA和AB基因型个体在12周龄体重显著低于BB型个体(P<0.05)。Hin1Ⅰ位点CC、CD基因型个体的初生重显著低于DD基因型(P<0.05),CC基因型个体的300日龄体重显著低于DD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初步显示,IGF1R基因可能是影响京海黄鸡生长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基因序列针对外显子2和3设计2对引物,采用DNA池测序和PCR-SSCP技术,对鸡IGF1R基因的G26336A、C111014A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鸡的生产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26336A位点AA基因型个体56日龄体重显著低于BB基因型个体(P<0.05),AA和AB基因型个体在84日龄体重显著低于BB基因型个体(P<0.05)。C111014A位点CC、CD基因型个体初生重显著低于DD基因型(P<0.05),CC基因型个体在300日龄体重显著低于DD基因型(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IGF1R基因可能是影响鸡生长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或是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11.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及其营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为中心的类胰岛素系统 ,在调节动物营养代谢及生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IGF Ⅰ系统的表达也与其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IGF Ⅰ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及IGF Ⅰ的营养调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华农温氏Ⅰ号猪配套系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采用配套系育种理念,利用数量遗传方法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培育出由4个专门化品系组成的华农温氏配套系猪Ⅰ号。以四系配套生产的HN401肉猪肌肉发达,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综合经济效益好;达100kg体重日龄154d,活体背膘厚13.4mm,饲料转化率2.49∶1;100kg体重胴体瘦肉率67.2%,变异系数在10%以下。该配套系肉猪可以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34-35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游洪$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 @王林川$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 @陈芳艳$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510642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的结构特征及其在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克隆猪RIG-Ⅰ全长cDNA,进一步构建猪RIG-Ⅰ全长及不同区域缺失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IFN-βⅠ、RF3和NF-κB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分析猪RIG-Ⅰ在诱导I型干扰素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猪RIG-Ⅰ开放读码框全长为2 832 bp,编码943个氨基酸,与鸭嘴兽、大鼠、小鼠、猴、黑猩猩、人、马和牛RIG-Ⅰ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53.2%~83.2%。猪RIG-Ⅰ超表达能显著激活转录因子IRF3和NF-κB,并诱导IFN-β的产生。缺失猪RIG-Ⅰ的CARD区不仅不能激活下游信号,而且还负调控poly(Ⅰ:C)诱导IFN-β的能力。结果提示RIG-Ⅰ是猪天然免疫系统中的一个模式识别受体,在I型干扰素诱导的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鸽Ⅰ型副粘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SPF鸡胚,从病死鸽的脑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使鸡红细胞发生凝集,而且这种凝集能被鸡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通过进一步对该病毒进行回归试验、MDT、ICPI、IVPI及其他生物学特性试验,证实该分离株为鸽Ⅰ型副粘病毒(PMV-Ⅰ)中等毒力毒株.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 )的结构、在机体中的作用模式、结合蛋白的类型及其对机体发挥的调节作用等作了阐述。指出了IGF Ⅰ在畜牧水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kin and hair follicle of mink, distribution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Ⅰ(IGF-Ⅰ) and its receptor(IGF-Ⅰ R) in mink’s skin and hair follicles of pelting period were studied with histological methods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strong positive expression of IGF-Ⅰ, IGF-ⅠR and EGF gene in mink’s skin epidermal cells and outer root sheath cells, these three gene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nucleus of cells, the positive reaction staining was not observed in vacuole, with hematoxylin counterstained blue, collagenous connective tissue and epidermis fold area under the positive staining was positive result of nonspecific. Widespread expression of IGF-Ⅰ, IGF-ⅠR and EGF gene in the epidermis and hair follicle outer root sheath cells of mink skin,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skin and hair follicle development. So EGF, IGF-Ⅰ and IGF-Ⅰ R ge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ink skin and its derivative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IGF-I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重要成员,与胰岛素高度同源,空间结构也十分相似,这个系统的其它成员还包括IGF-I受体(IGFIR),IGF-II受体(IGFIIR)以及4种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2、-3、-4)。IGF最早被称为硫化因子,后来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MHCI类分子作用机制,以及为制备MHCI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克隆鸡MHCⅠ基因,并构建MHC Ⅰβ2m-a融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运用RT-PCR方法,克隆鸡MHC Ⅰa和β2m链基因,并通过编码连接肽(Gly4 Ser).的基因序列将两者头尾相连,构建了pET-32a-MHC Ⅰβ2m-a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在E.coliBL2 Ⅰ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MHCⅠa和β2m链基因,长度分别为1014和300 by;构建的融合基因MHCⅠβ2m-a长度为1194 by,经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2.0 ku,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20.
“申农Ⅰ号”猪的肥育和胴体性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申农Ⅰ号”培育猪群分 3次进行肥育和胴体性能测定 ,第 1次试验猪为杜× (长大二 )猪 ,饲养 8头 ,屠宰 4头 ;第 2次试验猪为“申农Ⅰ号”一世代猪 ,饲养 5头 ,屠宰 4头 ;第 3次试验猪为“申农Ⅰ号”二世代猪 ,饲养 9头 ,屠宰 4头。试验结果表明 ,杜× (长大二 )猪、“申农Ⅰ号”一世代猪及二世代猪平均日增重分别为 62 2 5g、 51 4 6g和 52 3 31g。在胴体性状方面 ,“申农Ⅰ号”二世代猪屠宰率最高 ,达74 37% ;平均背膘及 6~ 7肋膘最薄 ,为 2 1 4cm和 1 74cm ;眼肌面积最大 ,为 34 31cm2 ;瘦肉率最高 ,为 61 70 % ,而杜× (长大二 )猪和“申农Ⅰ号”一世代猪上述各指标则分别为 :72 96% ,67 60 % ;3 1 5cm ,3 1 2cm和 3 0 3cm ,3 0 3cm ;2 9 63cm2 ,2 7 60cm2 ;56 2 7% ,58 2 1 %。在肉质性状方面 ,“申农Ⅰ号”二世代猪在校正肉色上最高 ,为 9 88,杜× (长大二 )猪在系水力和肌内脂含量上最高 ,分别为 75 2 1 %和 3 36 % ,而“申农Ⅰ号”一世代猪则在嫩度及肌肉水分指标上占优 ,分别为 2 52kg及 75 2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