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点四分法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疏勒河中游流域盐质沙丘分布长穗柽柳群落结构组成:并采用离散分布模型的理论拟合、聚集强度指标和种间联结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该群落类型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间生态分布的联结关系.  相似文献   

2.
疏勒河中游高盐生境长穗柽柳群落格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生长于疏勒河中游重盐碱地和盐质沙丘2种高盐生境长穗柽柳群落进行调查,就该地区长穗柽柳群落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柽柳科植物相对其他科植物更适应这2种生境,长穗柽柳种群是该地区重盐碱地和盐质沙丘群落的优势种。2)重盐碱地分布长穗柽柳符合泊松分布;盐质沙丘分布长穗柽柳符合二项分布。3)重盐碱地群落优势种重要值依次为:长穗柽柳0.323、骆驼刺0.215、芦苇0.037、芨芨草0.029、西北天门冬0.018 4、大花罗布麻0.014;盐质沙丘群落优势种重要值依次为:长穗柽柳0.902、骆驼刺0.193、黑果枸杞0.081 4、芦苇0.020、花花柴0.006、红砂0.001。4)重盐碱地长穗柽柳与骆驼刺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态负联结,而在盐质沙丘长穗柽柳与骆驼刺生态联结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疏勒河中游重盐碱地长穗柽柳群落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长于疏勒河中游重盐碱地的长穗柽柳群落进行调查,并对其群落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柽柳科植物相对其他科植物更适应重盐碱地,长穗柽柳种群为优势种;重盐碱地长穗柽柳的分布符合泊松分布;重盐碱地群落优势种重要值依次为:长穗柽柳0.323、骆驼刺0.215、芦苇0.037、芨芨草0.029、西北天门冬0.018、大花罗布麻0.014:重盐碱地长穗柽柳与骆驼刺具有一定程度的生态负联结.  相似文献   

4.
盐生植物是柴达木盆地高寒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高原地区生态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选取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护区内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4种典型盐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物及不同营养器官中C,N,P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4种植物不同器官的C,N,P含量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4种盐生植物叶片的C∶N(19.29)略低于全球植物叶片的平均水平(22.50)、4种盐生植物叶片的C∶P(274.81)高于全球植物叶片C∶P平均水平(232.00),根系的C∶N,C∶P均高于全球水平。4种盐生植物具有较高的固碳优势和养分利用策略,有较强的碳同化能力。柽柳和芦苇两种植物生长主要受N元素限制,盐爪爪和白刺两种植物生长主要受P元素限制,表现出可鲁克湖—托素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植物对于营养元素的分配利用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封育措施对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Savanna)群落种间关系的影响,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实施水土保持封育20年的区域及其周边区域设置封育区和干扰区样地开展植被调查,应用方差比率(VR)法、χ2检验结合Jaccard指数法以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25个优势物种的种间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封育导致稀树灌草丛群落组成及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有助于橘草等多年生乡土禾草的生长,促进假杜鹃(Bc)、清香木(Pw)和地檀香(Gf)等一些木质化程度较高的物种留存,同时抑制一年生物种、杂草类物种和外来物种的出现,在群落中形成多个建群物种;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群落总体种间联结以正联结为主,封育促进群落形成更加复杂的种间联结关系;相较于封育区,干扰区群落物种间存在较高的资源竞争或生态关系的相互排斥,促进一年生物种、杂草类物种和外来物种间形成较强的正联结关系,形成以黄茅为代表的单优势建群种群落,而封育区群落总体种间关系呈现显著正联结状态,促进豆科物种、木质化物种、乡土物种间形成正联结关系,优势物种间正负相关关系同时加强。以上结论表明,封育措施对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优势植物种间关系有重要影响,通过影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空间分布方式对刺穗藜生长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国  李镇清 《草业科学》2008,25(12):56-61
在内蒙古退化草原上一年生植物刺穗藜Chenopodium aristatum呈聚集分布。经过长期进化而形成的聚集分布是否在其个体的生长格局上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为探讨此问题,用盆栽控制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空间分布方式(均匀、聚集和随机分布)下刺穗藜种群的生长格局。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分布方式对刺穗藜个体的高度(P=0.026)、地上生物量(P=0.004)、地下生物量(P=0.049)以及总生物量(P=0.004)均具有显著影响。刺穗藜个体的高度在均匀分布下最大,并且显著大于聚集分布(P=0.014)和随机分布(P=0.023)下的高度,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相反,在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下各生物量指标都显著大于均匀分布下的指标,而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下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由此看来,在刺穗藜个体高度上,聚集分布并没有表现出比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显著的优势,但在各生物量指标上,聚集分布表现出比均匀分布显著的优势,而和随机分布相比没有表现出显著优势。因此,刺穗藜的这种自然聚集分布的进化优势只是体现在其个体生长格局的某些指标上,此结果可能是控制试验条件下,人为排除了自然条件下种间相互作用(种间竞争)和各种外界干扰(如动物的直接取食、动物的来回践踏活动等)的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盐穗木抗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纯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属藜科(Clmopodiaceae)盐穗木属(Halo stachys C.A.Mey)盐生植物,在我国主要产于甘肃河西走廊沙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焉耆盆地、吐鲁番盆地,天山北麓也有分布但明显减少。盐穗木是盐生、旱生稀盐多汁半灌木,对盐分适应性极强,是盐土荒漠主要植物之一。国内学者从多个方面对盐穗木做了初步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文献资料,但基础性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8.
通过碱茅草新品系耐盐试验,测定出碱茅种子对碳酸钠、硫酸钠及氯化钠的耐盐能力:15℃恒温,碳酸盐2.0%时发芽率30%;硫酸盐1.6%时发芽率33%;氯化物1.0%时发芽率34%。与原始野生种对比,种间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通过碱茅草新品系耐盐试验,测定出碱茅种子对碳酸钠、硫酸钠及氯化钠的耐盐能力;15℃恒温,碳酸盐2.0%时发芽率30%;硫酸盐1.6%时发芽率33%;氯化物1.0%时发芽率34%。与原始野生种对比,种间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论述了成都平原区荒芜草坪2个群落及20个(直径30cm)随机分布不同样圈中优势种之间及优势种与伴生种、偶见种之间的数量特征。重点探讨不同植物种问相遇机率(PIE)、种间联结与相关、物种相似性、种群密度(D)与频度(F)的关系。统计分析获知:优势种间的相遇机率较高,伴生种、偶见种较低,,但2个群落的PIE均属较高,分别为0.8787和0.8166。种间联结关系是马唐与狗牙根、马兰与香附子均属正联结,相关关系显著,互为依存。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区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以针茅和扁穗冰草为优势种的山地草原,由于放牧强度的加大,狼毒的个体数量及其在群落中的作用加强。伴随着狼毒分盖度的增加,针茅和扁穗冰草的地上生物量、密度、盖度和重要值明显下降,毒杂草呈上升趋势。草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狼毒生物量的增加呈现出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趋势,Simpson优势度指数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植物群落主要种的优势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狼毒由伴生种成为优势种,天然草原由禾本科牧草为优势种的顶级群落演替为狼毒为优势种的植被群落。初步提出了恢复该类退化草地生产力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在5366只鸭胆囊中检获的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进行的统计生态学分析表明:台湾次睾吸虫的总感染率、强度和密度均高于东方次睾吸虫(P<0.01)。台湾次睾吸虫是家鸭次睾吸虫中的优势种。两种吸虫的分布型经两种方法计算和拟合,符合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两种次睾吸虫亲和性极小,而呈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分析表明在混合感染时,两种吸虫感染强度间的相互关系在多数范围内呈显著负相关(P<0.05)。感染强度与阳性家鸭频次亦成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以青海湖环湖流域重要荒漠草原植物圆头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为研究对象,探讨圆头蒿群落特征、圆头蒿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圆头蒿群落由7科11属12种物种组成,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为2.14,均匀度指数为0.89,群落地上生物量为196.37 g/m~2,地下生物量为319.51 g/m~2;按方差均值比法和4种聚集度指标测定群落组成物种,8种植物物种分布为聚集分布,占74%,2种植物物种为均匀分布,1种植物物种为随机分布,说明群落中多数物种为聚集分布,物种的分布格局对群落多样性维持起重要作用。圆头蒿群落优势种圆头蒿种群年龄分布中,随着年龄的增大,数量明显减少。其中,幼龄级个体数占总数的72.39%,表明圆头蒿植物群落受年龄自然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青海湖流域圆头蒿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对进一步阐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荒漠草原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论述了成都平原区荒芜草坪2个群落及20个(直径30 cm)随机分布不同样圈中优势种之间及优势种与伴生种、偶见种之间的数量特征。重点探讨不同植物种间相遇机率(PIE)、种间联结与相关、物种相似性、种群密度(D)与频度(F)的关系。统计分析获知:优势种间的相遇机率较高,伴生种、偶见种较低。但2个群落的PIE均属较高,分别为0.8787和0.8166。种间联结关系是马唐与狗牙根、马兰与香附子均属正联结,相关关系显著,互为依存。  相似文献   

15.
以天山北坡不同区域与海拔地段鸭茅群落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测定鸭茅群落物种优势度,通过方差比率计算、χ2检验、联结指数即秩相关分析种间联结性,分析鸭茅群落主要优势物种在群落中的分布及优势物种鸭茅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探讨区域与海拔梯度变化对鸭茅群落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东、西两段山地鸭茅群落主要物种种间联结性在海拔1800~2200 m间呈现出由正关联逐渐向负关联过渡,群落稳定性有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减弱趋势。2)联结系数及联结指数结果均说明不同区域与海拔梯度对的鸭茅群落物种间的联结程度有一定影响,但均表现不强,而处于弱联结的较多或无联结,群落中各物种间较松散。3)鸭茅种群与群落内其他种之间的相关性有时呈正联结,有时呈负联结,这与区域与海拔地段所处的环境因素存在异质性有关。研究结果为揭示影响鸭茅群落物稳定性因素,预测鸭茅种群动态和种间竞争与共存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鸟类的个体空间分布和群落空间结构有多种影响因素,以往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生境偏好的重要作用,而忽略个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原因之一是较难排除环境所起的作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到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在当地盐沼生境形成了以互花米草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和与本土植被构成的混生群落。该群落生境类型为同时探究个体间相互作用及生境偏好在鸟类群落空间结构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天然实验场。前期对保护区调查发现该生境中繁殖鸟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为优势种。为揭示盐沼生境中鸟类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于2014年3~5月共进行了4轮调查,通过观察确定雄鸟的领域范围,使用样方法采集8个生境植被参数;利用计算机模拟随机分配,使用多尺度分析的方法讨论了6个鸟种的36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相互作用和生境偏好共同影响该盐沼鸟类群落的空间结构。本研究为探索鸟类在入侵植被中建群和扩散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揭示鸟类如何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区植物间正相互作用对幼苗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苗阶段是植物生活史中最脆弱与关键的阶段,在土壤侵蚀强烈的黄土坡面,现有优势物种能否作为保育物种发挥植物间正相互作用促进幼苗更新与存活还缺乏研究。以黄土丘陵区的3种典型植物群落(白羊草群落、狼牙刺群落、铁杆蒿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植物斑块和裸地斑块下幼苗的密度、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以及与地上植物物种相似性的变化规律,对不同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的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研究区共记录到幼苗 52种,分属22科,主要由禾本科、豆科和菊科植物构成,且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不同斑块下幼苗的物种数量、密度、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大体表现为植物斑块>裸地斑块;同为植物斑块,不同植物群落幼苗物种数量是铁杆蒿群落>白羊草群落>狼牙刺群落,密度为铁杆蒿群落>狼牙刺群落>白羊草群落,多样性指数为铁杆蒿群落>白羊草群落>狼牙刺群落;而裸地斑块的幼苗密度与多样性指数均为铁杆蒿群落>狼牙刺群落>白羊草群落。3种群落两种斑块幼苗与地上植物的相似性系数均低于0.5,属于极不相似或中等不相似水平;3)植物斑块中的成年植株对其周围的幼苗存在积极的正相互作用,但在侵蚀干扰更加强烈,环境更加恶劣的阳坡白羊草群落、狼牙刺群落不同斑块间物种组成差异更大,植物改善微生境,促进更多类型幼苗更新的作用更加明显。总之,3种植物作为保育植物均能促进幼苗存活,但随着植株个体生长,可能存在物种间相互作用的转变,使得幼苗和地上植物的相似性不高。  相似文献   

18.
行距及施肥量对兰引3号结缕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不同行距及施肥量对兰引3号结缕草种子产量与种穗数量的影响,并对种穗数与其种子产量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10cm,30cm,40cm,50cm和60cm的行距处理中,50cm处理的种子产量和种穗数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种穗数与其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r=0.875),种穗数控制了种子产量的76.6%;种子田的施肥量以N——100kg/hm2、P2O5——50kg/hm2、K2O——50kg/hm2最为经济,施肥后兰引3号结缕草生殖枝数量显著增多是其种子产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昱  毕润成  茹文明 《草业科学》2018,35(2):276-285
以山西浊漳河北源湿地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为基础,通过生态位指数测度、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AC、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对16个优势种群进行了生态位和种间关联的分析。结果表明,1)藨草(Scirpus triqueter)、头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的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大,在研究区域内具有泛化种倾向;2)120个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低,55%的种对之间不存在重叠,种间竞争弱;3)群落内植物整体关联度为显著负相关(P0.05),χ2检验与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的正负关联比(分别为0.52和0.15)均小于1,负关联的种对数多于正关联,且大多数种间关联程度不显著(P0.05),说明浊漳河北源湿地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间相互作用较弱,处于演替初期阶段;4)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与联结系数AC、Pearson相关系数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且Pearson相关系数的拟合效果优于AC联结系数。本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优势种种间的相互关系及群落的动态特征,了解浊漳河北源湿地利用现状,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肉鸡腹脂和皮下脂肪的遗传变异及其与血液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66.9AA鸡和134.9狄高鸡。8周龄屠宰4J定腹脂重、皮下脂肪重,研究脂肪性状的遗传与变异;并于2、5周龄检测血清淀粉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分析酶活性与脂肪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腹脂重、腹胀率、皮下脂肪重及其相对重,在鸡种间、家系间、性别间、个体间具有较大的变异性,腹脂重、皮下脂肪重个体间的变异均在30%以上;腹脂重的遗传力公、母鸡分别为0.799和0.283,腹胀率的遗传力公、母鸡分别为0.687和0.271(腹脂重/屠体重)、0.706和0.283(腹脂重/半净膛重);5周龄淀粉酶活性与腹脂重呈正相关,2周龄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与腿部皮下脂肪重呈正相关,但是相关系数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