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鹏瑞 《草原》2013,(8):109-110
父亲走的前一天,侄女瑞春来看他,他问:"你怎么来了?"瑞春说:"今天星期六,来看看姑父。"父亲说:"有钱难买星期六,领着夫人压马路。"这是父亲说的最后一句顺口溜,次日凌晨,他就走了。父亲文化不高,他16岁随父从山西老家来归绥市(今呼和浩特市)上学,由于年龄大了,直接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读。又  相似文献   

2.
父亲养蜂     
梁继志 《蜜蜂杂志》2012,32(6):27-27
老家父亲,养着一群胜过孩子般的蜜蜂孩子们都像鸟儿一样飞了他把无处存放的爱放在蜂箱上、放在春天的花朵上还有秋后熬糖、喂糖上春天花开香满乡村蜜蜂也会香甜亲戚乡邻弄蜂、取浆、摇蜜只为乐趣健康的父亲从不用钱交换蜜他说那样的蜜会苦涩不常回家的我,父亲常把蜜蜂当作我回家的我,父亲又把我当作了蜜蜂  相似文献   

3.
正母亲的老家是北京,二十岁前一直生活在怀柔的一个村子里,和父亲成亲后,就去了父亲的老家——昌平的一个村子,1972年随转业的父亲迁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定居,直到现在,整整45年。以前父亲总说,是他把母亲和我们带到城里,要不是他,母亲和我们都是农民。这话不假,但当我十几岁时,听到父亲这样对母亲说时,发现母亲眼圈红了,隐忍着怒气和委屈,再大些,我明白了,父亲大男子主义式的特意强调伤害了母亲  相似文献   

4.
梁继志 《蜜蜂杂志》2012,32(8):42-42
在西北平原上的父亲养蜂已有10年。周围十里八乡的吃蜜者、求教者不计其数,慕名而来。无私地示范传授养蜂经验成了父亲最好的谈资。说起父亲养蜂还得从10年前说起,父亲刚从外地退休回到老家,家里仅有母亲1人的土地,劳动量  相似文献   

5.
张冷习 《草原》2011,(3):49-54
父亲走了,父亲走在北方的第一场雪后,而气候,却在变暖中反常;父亲走了,他走得步迹踉跄语无前后,无力的臂上满是针伤;父亲走了,他走时气喘吁吁浑身发烫,眼皮沉重地看不过窗棂。而北方,风似乎要卷走树木和墙。老家的土路,在沙蒿和沙蓬之间延长,  相似文献   

6.
1976年,我14岁,初中毕业就跟随父亲养蜂,至今已有35个年头了.回想这艰难而又甜蜜的养蜂之路,令我感慨万千. 我出生在养蜂世家,祖父早年参加北伐战争,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抗战胜利后,祖父不愿打内战而解甲归田,退出军界,回到老家江西吉安县梅塘乡村,养蜂度日.父亲幼时受到家庭的熏陶,对养蜂十分喜爱.20世纪50年代中期,父亲从江西赣南医学院毕业,响应国家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到江西瑞昌湖区血吸虫重灾区从事医疗工作.  相似文献   

7.
哈哈镜     
<正>1.有三个兄弟,老大叫年纪,老二叫文化,老三叫笑话。他们的父母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于是三兄弟上山砍柴。砍柴回来后,他们家的邻居看到了三兄弟的父亲,就问:"怎么样啊?"父亲说:"年纪一大把,文化一点也没有,笑话倒有一小段。"  相似文献   

8.
站起来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3个月后,父亲来接孩子。禅师安排孩子和一个空手道教练进行一场比赛,以展示这3个月来的训练成果。教练一出手,孩子便应声倒下。他站起来继续迎接挑战,但马上又被打倒。他就又站起来……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共16次。禅师问父亲:"你觉得你孩子的表现够不够男子气概?"  相似文献   

9.
正我出生时,仅有3斤,别人都说养不活,差一点就扔掉了。母亲舍不得,一口汤一口药将我喂养。那时父亲不在家,正在颠沛流离,体弱多病的母亲独自拉扯着我们三姐弟。在老家与医院往返的路上,我们悄然长大。我7岁开始读书了,父亲的形象才渐渐清晰起来。他高高的额头,挺挺的鼻梁,宽宽的肩膀,一双厚实的手长满老茧。他总是常年在外,奔波在陕西、西昌和大凉山一带的高山野林中。他是一个养蜂人。  相似文献   

10.
我不是养蜂人,今年还是一个读大三的在校学生。但我有一位令我感到骄傲的父亲,他是个养蜂能手。自从我从父亲那里陆续了解到杨多福师傅的一些经历以及“数控养蜂法”后,不禁感叹不已!想借《蜜蜂杂志》表达一下我对杨师傅的深切敬意,同时想谈一点对生活的主观看法。我...  相似文献   

11.
正我出生时,仅有1.5 kg重,别人都说养不活,差一点就被扔掉了,母亲舍不得,一口汤一口药将我喂养。那时父亲不在家,他被划成"右派",正在颠沛流离。体弱多病的母亲独自拉扯着我们三姐弟,在老家与医院来回的路上,我们悄然长大。7岁时,我开始读书了,父亲的形象才渐渐清晰起来。他高高的额头,高高的鼻梁,宽宽的肩膀,一双厚实的手长满老茧。他总是常年在外,奔波在陕西、西昌和大凉山一带的高山野林中。他是一个养蜂  相似文献   

12.
人蜂情缘     
肖纪林 《蜜蜂杂志》2014,34(10):50-50
<正>笔者出生在城市,却是在农村长大。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回首往事,勾起我儿时的许多记忆,心中无限感慨,人生有许多的经历都逐渐淡忘了,唯有我与小蜜蜂的情缘却不仅忘不了,反而越来越缠绵不清。4岁那年,因父亲每月20多元的工资难于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只好让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回到父亲的老家乡下居住。回到老家当年的秋天,打扫好的老屋里来了一群蜜蜂,住进我房间的一个壁厨里,对于它的到来,一家人特别高兴。因为当地有种说法,蜜蜂是吉祥物,到了谁的家里就预示着来年时来运转,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养殖技术》2006,(2):47-47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他们到了目的地。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说:“我看见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还有沙漠。”父亲又摇摇头说:  相似文献   

14.
《山东饲料》2005,(12):33-33
1996年,在杭州当兵的许永军刚刚从部队退伍,回到山东寿光的老家,父亲要把自己做牛杂的手艺传给许永军,希望见过世面的许永军能把自己卖了20多年的牛杂做成大生意。  相似文献   

15.
只看见猎物     
有个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山林里去打猎。到达目的地后,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猎枪、猎物,还有树木。”父亲摇摇头说“不对。”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老二回答说:“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猎物,还  相似文献   

16.
法律咨询台     
父债应由子还吗?读者夏英杰:我丈夫在16岁时,他父亲就因病去世,留下患精神病的母亲和三个弟妹,生活十分困难,父亲的遗产只有两间茅草房,全家人靠乡村的救济维持生活。现在事过多年,村上又要我丈夫偿还父亲当年所欠的债务,请问,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7.
敏洮舟 《草原》2013,(8):63-66
我回到了故乡。早晨的天还没亮,我就从浓浓的睡梦中挣扎起来,洗小净,做邦达,然后爬上东弯,站在了父亲的坟头。这些年带着母亲迁居他乡,回老家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如果说,老家还有什么事物让我牵挂的话,我想,就是父亲的这块坟地。心里也时常感叹,与故乡的缘分算是越来越浅了。"故乡"一词终被岁月打磨,渐渐变得  相似文献   

18.
法律咨询台     
《动物保健》2011,(8):9-9
父债应由子还吗? 读者夏英杰:我丈夫在16岁时,他父亲就因病去世,留下患精神病的母亲和三个弟妹,生活十分困难,父亲的遗产只有两间茅草房,全家人靠乡村的救济维持生活。现在事过多年,村上又要我丈夫偿还父亲当年所欠的债务,请问,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9.
站起来     
《辽宁畜牧兽医》2012,(9):32-32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因为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岁了,可是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于是,父亲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训练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买猪往事     
正老家那不大的院落里,有鸡窝、狗窝、猪圈、牛圈,一副与人和谐相处的样子,是乡村里的一道景致。有一年盛夏,父亲让我和大哥去赶集买小猪仔。其实那时家里的猪圈已经空了好长时间了,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有买上合适的小猪,让父亲非常着急。俗话说得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此可谓是铁打的猪圈,流水的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