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通过2007年春季65%桑用毒死蜱乳油的家蚕毒性饲养试验,发现在1000~4000倍使用浓度范围内,间隔3-5d家蚕表现急性中毒死亡;间隔6-8d家蚕中毒死亡率随浓度增高而增高,随浓度降低,家蚕中毒死亡龄次逐步延后,出现积累性中毒症状,同等有效剂量,桑用乳油的生活力和茧质指标明显好于一般乳油;间隔14~16d后,各处理的生活力和茧质指标与不喷药对照无显著差异存在。65%桑用乳油2000倍喷药,安全用叶间隔期春季推荐为15~20d;秋季为20~25d。  相似文献   

2.
用犬贾第虫包囊人工感染幼犬后排虫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大量犬贾第虫包囊人工感染幼犬后进行粪便检测,结果表明其排虫呈周期性,接虫后第8天检测到贾第虫包囊。接虫后第18天出现第一个排虫高峰,高峰期持续1~2 d。高峰期过后2~3 d再次出现一个高峰期,但高峰期持续的时间都不超过2 d。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精液稀释液对绵羊鲜精超长时间保存效果的影响,试验选择萨福克和杜泊公羊精液分别在不同季节采用专用稀释液处理并在0℃冰水混合物状态下保存,检测不同时间的鲜精顶体完整性及精子活率,同时进行人工授精,统计受胎率。结果表明:萨福克公羊精子活率在1~15 d缓慢下降;而杜泊公羊精子活率在保存第6天和第15天有一个相对快速下降的过程;5~9 d内萨福克公羊精子活率变化较为平缓,精子活率均在0.70以上;0~3 d精子顶体完整性高于6~12 d,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15天精子顶体完整性显著低于0~12 d(P0.05)。春季第9天和第12天保存的精子活率显著高于秋季(P0.05)。利用0~12 d保存的精液人工授精后,绵羊受胎率可达到70%以上,保存15 d的精液受胎率显著下降(P0.05)。说明专用稀释液能超长时间(12 d)保证精子活率,并且在春季保存效果优于秋季,受胎率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牛 配种适龄:初配母牛为18~30月、且黄牛较水牛略早。母牛最佳利用期为10~15年。最佳配种时间:母牛一年四季都可发情、不受季节影响,但以春季4~5月,秋季8~10月为配种旺季。母牛发情持续时间黄牛为10~20小时、水牛为48~72小时,因此,黄牛应在发情后8~12小时配种、水牛应在发情后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上午配种好。母牛的发情周期黄牛为18~21天、水牛为18~25天。妊娠期黄牛为285天、水牛为305~307天。  相似文献   

5.
不同饲养方式下羊毛的季节性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放牧和舍饲两种饲养方式下细羊毛的季节性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放牧和舍饲细毛纤维直径夏季分别为23.95μm、23.18μm,秋季20.84μm、22.00μm.冬季怀孕期17.37μm、18.11μm.冬季产羔期17.05μm、15.51μm,春季21.43μm、19.29μm;羊毛生长速度夏季0.32mm/d、0.30mm/d.秋季0.24mm/d、0.26mm/d.冬季怀孕期0.18mm/d、0.21mm/d,冬季产羔期0.19mm/d、0.18mm/d,春季0.27mm/d、0.25mm/d.均随季节有明显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规律在放牧羊与舍饲羊是相同的。同时.放牧羊与舍饲羊羊毛的生产性能和理化性能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不同单倍型个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免疫应答变化。将8只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抗性组,8只非抗性单倍型绵羊设为对照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进行人工感染攻虫。分别在攻虫前7d(-7d)、攻虫当天(0d)、攻虫后第7、21、30、60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中CD4+T、CD8+T、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用ELISA方法定量分析血清中IgG、IgM、IgE、IFN-γ水平并进行粒细胞计数。结果表明,抗性组绵羊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CD4+T细胞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CD8+T细胞在攻虫后第7天抗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G水平在攻虫后第7天2组均显著高于攻虫前7d(P0.05)。攻虫后第30天抗性组IgM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抗性组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分别在攻虫后第7和2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嗜中性粒细胞和总蛋白在攻虫后第21天抗性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显示,抗性单倍型绵羊对细粒棘球绦虫的抵抗力显著高于非抗性绵羊;抗性组绵羊体内的CD8+T细胞、IgM、IFN-γ和白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在攻虫后不同时期显著高于非抗性组绵羊。  相似文献   

7.
试验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同一栋牛舍内对20头干乳牛和20头泌乳牛分别进行了四季的甲烷排放量测定,在每个季节的季初、季中、季末测定三次,每次测定24h.结果表明:干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228.73g/(头·d)、234.09g/(头·d)、218.35g/(头·d)、178.22g/(头·d).泌乳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CH4排放量分别为304.49g/(头·d)、314.43g/(头·d)、292.11g/(头·d)、238.07g/(头·d).干乳牛与泌乳牛在夏季CH4排放量最多,在冬季CH4排放量最少.泌乳牛比干乳牛CH4排放量高,平均高出1.3~1.4倍.  相似文献   

8.
2018年,于江苏句容研究了释放花绒寄甲卵对桃园桃红颈天牛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释放比例为20:1~25:1、25:1~30:1的花绒寄甲释放处理对桃园桃红颈天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释放初期湿度是影响其防效的主要气象因子。防治后20d,花绒寄甲释放区释放比例25:1~30:1的处理防效达87.8%。从防治效果和经济成本角度综合考虑,建议加强春秋两季虫情监测,通过分阶段多次释放来提升防效,春季发现少量桃红颈天牛排粪孔时按照20:1~25:1比例释放花绒寄甲,桃红颈天牛虫量较多时按照25:1~30:1的比例释放花绒寄甲;秋季排粪孔有少许虫粪可进行人工捕杀,排粪孔虫粪较多时按照20:1~25:1比例释放花绒寄甲。  相似文献   

9.
将99只辽宁绒山羊分2批、4组,于春、秋两季进行同期发情试验。在秋季采用A组CIDR+PMSG+PG(埋栓14 d)和B组CIDR+PG(埋栓14 d),春季采用C组CIDR+PMSG+PG(埋栓19 d)和D组CIDR+PMSG(埋栓19 d)。结果表明:①秋季撤栓前加注250 u PMSG,同期发情率极明显高于单注PG组(P<0.01),且发情集中在撤栓后的0~24 h。②春季撤栓时加注PG,可显著提高发情率(P<0.01)。③用同一组激素处理,秋季与春季的同期发情率差异显著(P<0.05)。两季节假发情率春季高于秋季,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桑树新稍顶端喷药防治桑瘿蚊一是好操作,使用喷雾器进行桑树新梢顶端喷药,一个劳力一天可治虫0.268hm2-0.402hm2,喷头对准新梢顶端边喷边走,打药简单方便;二是花工少,土壤施药防治桑瘿蚊工作面广量大,操作复杂,从桑园清杂,晒干细土,药剂拌和,田间撒药,浅锄复土,每 667m2桑园需花工日2个以上,加之土壤施药期间气候异常,劳动强度大,群众难以接受,而进行桑树新梢顶端喷药防治桑瘿蚊只有土壤施药五分之一的用工量;三是成本小,桑树夏伐后至秋季养蚕前,进行桑树喷药治虫每667m2的成本在10元左…  相似文献   

11.
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大三元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宪民  刘佩锋 《蚕业科学》2001,27(3):236-239
以柞蚕饲料效率测试方法、评价指标、性状相关及遗传分析等研究成果为基础 ,育成了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 882 1、882 2及杂交组合大三元 (882 1·882 2×选大 )。试验结果表明 :大三元的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 ,秋养分别比对照高 2 6 8和 0 6 2个百分点 ;产卵量春秋分别比对照高 2 4 92 %和 15 6 5 % ;解舒率增加 6 16 %、解舒丝长增加 2 8 88%、茧丝长增加 17 84% ;种茧育 882 1× 882 2 ,单蛾产茧数比对照增加 2 4 89% ;春季和秋季农村生产放养大三元 ,每把分别比对照增产 15 49%和 30 48%。  相似文献   

12.
为节省家蚕品种资源保存成本 ,减缓世代演替进程 ,避免因饲养环境不当而造成基因漂失 ,研究了家蚕秋用品种资源不经春季饲养只作秋繁继代的可行性。以 4个中系品种和 4个日系品种为研究材料 ,以供试品种春制冷藏浸酸种为对照种做常规技术处理 ,以秋制越年种为试验种 ,经复式冷藏至次年 8月与对照种同时出库 ,常规饲养。经 7年连续 7个世代对虫蛹生命率、4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健蛹率、制种率、产卵量、孵化率等指标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对照种和试验种无显著差异 ,家蚕秋用品种资源秋繁继代能够保持种性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柞蚕三个茧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徐亮  吴艳  孟宪民  黄先敏 《蚕业科学》2005,31(3):354-357
以柞蚕品种9906、H043及其F1、F2、B1、B26个世代类型作材料,对柞蚕茧质的3个主要性状(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进行了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均不符合简单的加性-显性模型,普遍存在基因互作,使杂种优势表现较为复杂。茧质的3个主要性状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遗传力较低;广义遗传力除全茧量的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别之外,茧层量和茧层率的雌雄个体之间则开差较大;茧层量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而全茧量和茧层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则略低。实验还表明新品种9906比H有较多的部分显性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4.
柞蚕多丝量品种方山黄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潘传荣  李逢春 《蚕业科学》1990,16(3):152-157
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经过7年14代的定向培育与选择,育成了柞蚕二化性、多丝量、丰产型品种方山黄.秋蚕茧层量1.2克以上,茧层率14%以上.茧丝长1165米(较生产种提高41.48%),丝质成绩优良.经3年6代的原种、普通种和丝苗生产鉴定,方山黄的孵化率、五龄健蚕率、公斤卵产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均高于对照种,并达到显著和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生产中试,探讨了高压静电场处理家蚕卵对幼虫生命力、蚕茧产量及茧丝质量的影响。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2个加速电压处理组及4个无加速电压处理组对蚕的孵化和生命力均无不良影响,t检验结果显示全茧量、茧层量、蛹体重等指标比对照区均有显著提高,但处理对雌蚕茧层率影响不显著,而雄蚕的茧层率则多数有明显增加。生产中试结果表明,利用最佳处理条件处理蚕卵,张种产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10.86%,茧层量提高15.45%,茧层率和茧层生产效率分别提高5.00%和12.72%,茧丝长和解舒丝长分别增加72.24、76.09 m,解舒率、上车率也均有所提高,光折降低,茧丝纤度略有增加,对茧丝洁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茧丝量性状和生命力性状的综合选择方法是家蚕新品种选育的关键技术。采用杂交和系统分离为基本育种手段,结合春秋自然交替的培育环境,蛾区选择始终把生命力性状作为重要指标,同时兼顾茧丝质的选择,入选蛾区内严格精选全茧量和茧层量性状在平均值偏上的个体留种并控制茧层率,从而达到了茧丝量性状和生命力性状的综合选择目的。按以上方法育成2个优良中、日系统品种"芙菁"和"湘8H,"F1代杂交种经过春秋2次实验室初交测试表现为生命力强、茧丝质好、茧丝量和产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从而克服了茧丝量与生命力难以兼顾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氯氰菊酯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防治效果及其在春季紫花苜蓿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吡虫啉、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剂量分别为35.7g a.i.(g有效成分)/hm~2、75.0g a.i./hm~2和480.0g a.i./hm~2时,药后1~7d对苜蓿蚜虫的防效为80.83%~94.78%、79.29%~87.80%和90.93%~98.90%;对苜蓿蓟马的防效为78.33%~95.57%、78.56%~91.67%和92.78%~100.00%;在紫花苜蓿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78,3.69和2.48d。按推荐使用量施药,吡虫啉和毒死蜱药后7d在苜蓿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5mg/kg,氯氰菊酯药后14d在苜蓿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5mg/kg。参照我国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农药残留限量要求,拟建议吡虫啉、氯氰菊酯和毒死蜱在紫花苜蓿的最高残留限量(MRL)分别为0.5,1.0和0.5mg/kg,安全间隔期分别为7,14和7d。  相似文献   

18.
刘佩锋  杨宝山 《蚕业科学》2004,30(3):255-259
以提高柞蚕饲料转化效率 ,选择培育高饲料转化效率品种为目标 ,选择不同饲料效率的 4个柞蚕品种 ,调查茧重转化率与茧层生产率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结果显示饲料转化效率有很好的继代稳定性。春、秋养无论茧重转化率还是茧层生产率 ,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 ;4个品种除 882 1选择继代的表现值逐年有所增加外 ,其余 3个品种年份间的相对开差春、秋期都在 1%左右 ,且 4年春、秋养 4个品种的差异性表现趋势完全一致 ,即 882 1>海青 >青 6号 >抗病 2号 ;证实了春养品种与年份交互作用显著 ,秋养不显著 ,882 1继代选择效果春养是秋养的 3倍 ,说明饲料转化效率选择有效 ,即有微效基因作用 ,提示饲料转化效率秋期表现更稳定 ,符合二化地区养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夏秋用家蚕品种湖·滨×明·光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分离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长江流域夏秋蚕饲养的家蚕新品种湖.滨×明.光。经实验室多年夏秋季饲养鉴定,新品种的虫蛹率与对照品种9.芙×7.湘相仿,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万蚕收茧量16.73 kg,万蚕茧层量3.947 kg,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5.5%和28.4%;一粒茧丝长1153.5 m,解舒丝长932.5 m,分别比对照种增长210.5 m和166.5 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佩锋  杨宝山 《蚕业科学》2004,30(4):432-435
选择饲料效率水平层次不同的 16个柞蚕品种 ,春、秋期分别单头饲育 ,各重复 8次 ,调查食下量、消化率 ,并分析与饲料效率的相关性。食下量理论上与饲料效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而在供试品种中却无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高饲料转化效率的品种食下量都较高 ,表明控制食下量培育高饲料转化效率品种的可能性不大。消化率与饲料效率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供试品种的茧重转化率平均约是消化率的 87% ,茧层生产率平均约是消化率的 9 6 4 % ,其中 :茧重转化率较低的高饲料效率品种 ,茧重转化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较平均水平高出 1~ 3百分点 ,茧层生产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要高出 0 5百分点 ;多丝量品种的茧层生产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达平均水平 ,而茧重转化率占消化率的百分比却要比平均水平低 5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