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诱导的子宫内膜炎的损伤机制,将24只8~10周龄、体重30~35 g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3个炎症模型组分别使用留置针向小鼠子宫内灌注1×106、1×108、1×1010CFU/mL的大肠杆菌25μL,对照组向小鼠子宫内灌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进行剖检,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炎症通路核因子κB(NF-κB)的水平。结果表明:1×1010CFU/mL大肠杆菌可使子宫内膜层与肌层无明显界限,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增加(P<0.05),促进IL-6、IL-1β和TNF-α的表达(P<0.001),促进炎症通路NF-κB的激活(P<0.05)。综上,使用1×1010CFU/mL大肠杆菌灌注小鼠子宫24 h可成功建立子宫内膜炎模型,为进一步探究由大肠杆菌诱导的子宫内膜炎的损伤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用正常子宫标本19例和患子宫内膜炎子宫标本66例,并对其进行分类,测定子宫匀浆中细胞因子IL-2、IL-6、IL-8、TNF-的含量,探讨IL-2、IL-6、IL-8、TNF-变化与子宫内膜炎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组IL-2、IL-6、IL-8、TNF-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0.05或<0.01),表明子宫内IL-2、IL-6、IL-8、TNF-含量变化与母牛子宫有无感染,以及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病程长,是引起奶牛不孕症的重要病因。检测产后子宫内膜炎患牛的细胞因子变化情况,对产后保健效果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根据临床诊断分组的4头子宫内膜炎患牛和11头健康奶牛血浆中TNF-α和IL-6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炎患牛的TNF-α和IL-6分别在产后14d和21d时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相似文献   

4.
对家兔子宫内膜炎造模后,通过连续的复宫散、桃红四物汤给药,测定造模前后各组家兔血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α(IL-1α)的差异。结果表明:复宫散能显著降低子宫内膜炎模型家兔血液中TNF-α和IL-1α的含量(P0.01),而且降低程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相较常用的中药抗炎剂桃红四物汤,复宫散与之差异不显著,表明复宫散能减轻各种炎症因子对子宫及全身的影响,发挥抗炎作用,起到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33-2237
子宫内膜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的有效防控至关重要。本试验探讨了约氏乳杆菌对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预防作用。约氏乳杆菌悬浮至10~4,10~5,10~6 CFU/mL后,与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共同培养3 h,添加1 mg/L LPS处理3 h,检测趋化因子IL-8和促炎因子TNF-αmRNA、蛋白分泌量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LPS处理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3 h后,IL-8和TNF-αmRNA和蛋白分泌量均显著上升(P0.05), 10~4 CFU/mL约氏乳杆菌预处理后IL-8、TNF-α表达和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而10~5或10~6 CFU/mL约氏乳杆菌预处理并未影响IL-8和TNF-α表达。结果提示,约氏乳杆菌具有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作用,且10~4 CFU/mL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效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所诱导的乳腺炎模型小鼠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脾脏中NK细胞活性的影响。构建小鼠乳腺炎模型,分别通过流式细胞术、ELISA法、MTT法和平板计数法检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姜黄素组及姜黄乳炎散组血液中CD4^+T、CD8^+T活性和血清中IL-1、IL-2、IL-10的水平,脾脏中NK细胞活性及S.aureus数量的变化差异来监测各组药物抗炎效果。结果显示,相比于模型组,姜黄素组、姜黄乳炎散组和阳性对照组可显著增加乳腺炎小鼠血清中IL-2、IL-10的水平以及脾脏中NK细胞和血液中CD4^+T的活性,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L-1的水平以及血液中CD8^+T活性(P<0.05),以姜黄素组效果最佳。结果表明,姜黄素对小鼠乳腺炎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姜黄素对S.aureus所诱导的小鼠乳腺炎的抗炎机制可能通过抑制IL-1和CD8^+T水平,增强IL-10、NK、CD4^+T和减少S.aureus的数量而发挥作用。姜黄素可能成为潜在的乳房炎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大分子转膜黏蛋白-糖蛋白1(MUC-1)、高度保守的分泌型WNT家族亚型糖蛋白(Wnt-7a)、β受体1(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而阐明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机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细胞纯度,不同浓度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分泌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感染模型中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组织块法纯化获得的奶牛子宫上皮细胞数量较多,经免疫荧光角蛋白染色证实纯度较高。采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5、10、50μg/mL的LPS作用6、12、24、48 h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TNF-α、IL-6、IL-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P0.05),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UC-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Wnt-7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Integrinαvβ3、IFNAR1和IFNA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天然发酵酸马奶中发酵乳杆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O8(E.coli O8)的抑菌机理,本试验从酸马奶中分离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菌株,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经NCBI网站BLAST对比鉴定菌种;对菌株进行培养发酵,制备无细胞发酵上清液(CFS);通过排酸、排过氧化氢(H2O2)、不同蛋白酶处理等方法初步确定CFS中的抑菌活性物质性质及其含量;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确定CFS对致病性E.coli O824h生长曲线的最佳抑菌浓度;试剂盒法测定CFS对致病性E.coli O8的细胞膜和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酸马奶中分离出22株对致病性E.coli O8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对抑菌作用最好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鉴定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后确定其为发酵乳杆菌属;CFS中主要的抑菌物质为蛋白,含量为399.5μg/mL;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5.0和49.9μg/mL;CFS能使致病性E.coli O8的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在1h内快速升高,之后呈缓慢增长趋势,且使致病菌培养液中的蛋白含量明显升高。综上所述,发酵乳杆菌CFS的主要抑菌物质为蛋白,蛋白浓度越高抑菌能力越强;CFS通过破坏或改变致病性E.coli O8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其释放出AKP和胞内蛋白,从而在短时间内起到抑制致病性E.coli O8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最佳抑菌效果的蒙兽药组方,试验针对从奶牛子宫内膜炎分泌物中分离出的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牛津杯法对26味蒙兽药单药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对这两种致病菌均敏感的10味蒙兽药。根据药物抑菌浓度试验选取其中无相互颉颃作用的5味蒙兽药,通过SPSS软件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结合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抑菌药物组合,再利用SPSS正交试验优化用药剂量。结果表明:结合正交试验和体外抑菌试验所确立的抗菌蒙兽药组方的抗菌效果显著强于各味单药的抑菌效果,且与环丙沙星药敏纸片的效果相当。说明筛选出的蒙兽药组方对治疗子宫内膜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β-防御素、TNF-α和TLR4mRNA表达与炎症发生的关系。取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根据病理切片结果分成子宫内膜炎组和对照组,用RT-PCR分别测定各组的β-防御素、TNF-α和TLR4的mRNA。结果发现,子宫内膜炎组的LAP、BNBD5的mRNA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NBD4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不表达TAP;且子宫内膜炎组的TNF-α和TLR4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与β-防御素、TNF-α和TLR4都具有密切相关性,其中LAP、BNBD4和BNBD5这3种β-防御素参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TNF-α和TLR4可以作为炎症发生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EP4受体是否参与调控大肠杆菌感染后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及组织损伤,试验以体外培养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ELISA和石蜡切片H.E.染色法检测EP4受体途径对大肠杆菌感染后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分泌情况,并观察EP4受体激动剂(CAY10598)对子宫内膜组织损伤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大肠杆菌感染组感染12 h后IL-1β、IL-6、TNF-α的表达和分泌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与大肠杆菌感染组比,大肠杆菌+CAY10598共同作用组共同培养12 h后,IL-1β、IL-6、TNF-α的表达和分泌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崩解、脱落。说明EP4受体参与大肠杆菌感染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和分泌及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对于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以及炎症对于子宫平滑肌收缩相关调控分子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及子宫内膜炎患病荷斯坦奶牛各10头,分别作为健康组和患病组,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分子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NF-κB p65蛋白(NF-κB p65)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分子p38、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JNK)及蛋白磷酸化进行检测,对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分泌情况及平滑肌收缩关键调节分子[RhoA、Rho激酶(ROCK)、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肌球蛋白轻链(MLC)、钙离子]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组奶牛比,患病组奶牛子宫内膜组织IκBα、NF-κB p65、p38、ERK、JNK磷酸化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NF-α、IL-1β、IL-6促炎因子分泌量显著增加(P0.05);子宫平滑肌组织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下降(P0.05),RhoA,ROCK、MLCK表达量下降,MLC磷酸化水平降低。说明奶牛子宫组织炎症不仅损伤黏膜组织,而且还会对子宫平滑肌造成破坏,显著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翁芩复方(WQ)对雏鸭感染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m)的预防效果及其作用,本研究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体外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灌胃氟苯尼考(FF)及不同剂量WQ预处理雏鸭7 d后口服感染Pm,通过比较日增质量和成活率评价WQ对Pm感染雏鸭的预防效果,RT-PCR和细菌计数检测Pm入侵和定植肝脏程度,全血细胞计数(CBC)检测血液中血细胞变化,RT-qPCR检测十二指肠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表达。结果表明:WQ对Pm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效果;WQ干预后雏鸭成活率提高,日增质量提高;WQ组肝脏的Pm数量减少;WQ能显著改善血红蛋白浓度(HGB)和红细胞压积(HCT);WQ降低Pm诱导的IL-10和IL-4水平。因此,WQ可有效预防Pm感染,为临床防控该菌大规模流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免疫机制,试验采用给患有明显子宫内膜炎症状的奶牛早、晚各灌服宫炎散1次,连用7 d,采集血清,检测血清中IgA、IgG和细胞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用药后第5天和第7天,治疗组血清IgA、IgG含量极显著高于疾病组(P0.01);用药后第1天,治疗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在用药后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极显著低于疾病组(P0.01);血清TNF-α含量在用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均极显著低于疾病组(P0.01)。说明中药复方制剂宫炎散能够增强子宫内膜炎患牛的免疫防御机能,调节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对奶牛子宫内膜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益生菌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作用,检测补充益生菌对NEC新生大鼠肠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ITF的影响。将96只新生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EC组和治疗组。试验第4天,取回肠末端肠管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肠组织中IL-6、IL-8、TNF-α和ITF的含量。结果NEC组的组织病理学评分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病理学评分极显著低于NEC组(P0.01)。NEC组的TNF-α、IL-6和IL-8的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TNF-α、IL-6和IL-8的蛋白含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NEC组(P0.01或P0.05);在3个试验组间ITF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益生菌可通过调节IL-6、IL-8和TNF-α蛋白表达,减缓肠道炎症反应,但对ITF的调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寒湿、湿热环境建立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大鼠模型,给予理中汤和白头翁汤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观察结肠、回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结果显示,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可分别改善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改善结肠、回肠病理组织损伤,降低血清中的IL-6、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血清中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表明理中汤和白头翁汤用于治疗寒湿和湿热泄泻具有显著效果,而理中汤对湿热泄泻、白头翁汤对寒湿泄泻无效果,提示临床应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究魏斯氏乳杆菌(L. weissella)、唾液乳杆菌(L. salivarius)和约氏乳杆菌(L.johnsonii)联合壳聚糖季铵盐(CQN)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影响。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法筛选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模型。诱导细胞炎症后,单独添加0.01 mg/mL CQN、108CFU/mL乳杆菌处理以及乳杆菌联合CQN处理,ELISA法和RT-qPCR法检测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独添加3株乳杆菌处理与单独添加CQN处理均降低了IL-6的蛋白和mRNA表达(P0.05),但对IL-8的表达无显著影响;相比单独添加处理,约氏乳杆菌与CQN混合处理降低了IL-6和IL-8的表达(P0.05),并恢复了IL-6/IL-10和IL8/IL-10的平衡;与CQN混合处理后,约氏乳杆菌对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黏附率提升(P0.001)。结果提示,约氏乳杆菌联合CQN具有良好的抗炎潜力,可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探讨敦煌下瘀血方对SPID模型大鼠血清IL-6、IL-8、TNF-α表达的影响。将50只SPF级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敦煌下瘀血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均进行SPID造模。造模30 d后,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4 m L/只,敦煌下瘀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则分别灌服12.5倍、6.25倍、3.175倍敦煌下瘀血方,1次/d,共15 d。灌药结束后,除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体质量均较造模前有增加,与造模前相比较P0.05或P0.01;模型组与其余各组比较,体质量较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水平升高(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下降(P0.01或P0.05);各用药组间相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6、TNF-α水平较低剂量低(P0.01或P0.05),高剂量组大鼠血清IL-8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相比较,P0.01。结论:敦煌下瘀血方可降低SPID模型大鼠血清IL-6、IL-8、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益母草对母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和阴道炎的防治效果,选择胎次相近的待产母猪30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益母草低剂量组、益母草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饲喂基础日粮,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于产后统计母猪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和阴道炎的患病头数,并检测产后血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益母草组子宫内膜炎、乳房炎、阴道炎的患病头数均低于对照组;益母草组炎症因子IL-6、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但益母草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母猪日粮中添加益母草可以减少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和阴道炎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适宜的添加剂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NOD1/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引发小鼠乳腺炎中的作用,本实验通过人工接种不同剂量的S.aureus复制小鼠乳腺炎模型,利用组织切片法观察小鼠乳腺病理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乳腺组织中NOD1、NOD2、下游的受体作用蛋白2(RIP2)、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m 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接种S.aureus的小鼠乳腺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NOD1、NOD2、RIP2、NF-κB、IL-6、TNF-α的m RNA转录水平比未接种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TNF-α、IL-6的m RNA转录水平变化与NOD1/NOD2相一致。以上结果表明NOD1/NOD2受体及其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参与了S.aureus感染小鼠乳腺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