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花苜蓿浸提液对受体牧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紫花苜蓿根、茎、叶、土壤浸提液对蒙古冰草、红豆草、新麦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紫花苜蓿根、茎、叶、土壤浸提液对不同受体牧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很大,根、茎、叶和土壤浸提液对无芒雀麦种子发芽有促进作用,而对蒙古冰草、新麦草、红豆草、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种子入库保存前,以相对湿度(15±3)%,温度(15±2)和(21±2) ℃分别对23种豆科牧草种子进行干燥,以掌握不同的干燥温度对种子脱水速率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11 d后,在(15±2) ℃的干燥温度下,14种种子含水量降至7%以下的入库标准,而在(21±2) ℃的干燥温度下,除小冠花外,其余种子含水量都达到了入库标准;2)(15±2) ℃的干燥温度对11种牧草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使6种牧草种子发芽率较干燥前显著升高,6种显著降低,而(21±2) ℃的干燥温度对15种牧草种子发芽率无影响,使5种发芽率较干燥前显著升高,3种显著降低。综合考虑,对极易脱水的种子(白花灰叶豆、百脉根、红三叶、毛蔓豆、木豆、紫花苜蓿、沙打旺、有钩柱花草、葛藤、圭亚那柱花草)和易脱水种子(二色胡枝子、柠条、紫云英)应在(15±2) ℃条件下进行干燥;对难脱水种子(白三叶、大翼豆、红豆草、箭斑三叶、箭筈豌豆、绛三叶、羊柴、硬皮豆、猪屎豆)应在(21±2) ℃条件下进行干燥;对极难脱水的小冠花种子干燥温度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何淼  赵保成  李强  刘长乐 《草业科学》2013,30(4):577-582
以PEG 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胁迫,对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的种子萌发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的PEG(10%)对芒和荻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对芒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胚根鲜质量以及荻种子胚芽长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质量分数的PEG,对芒和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长度以及鲜质量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荻种子的半致死PEG质量分数为15%,致死质量分数为20%,而芒种子的半致死质量分数为20%,致死质量分数高于20%;随着PEG质量分数的升高,芒和荻的萌发抗旱指数逐渐下降,芒在20%PEG处理时表现为不抗旱,而荻在15%PEG处理时已表现为不抗旱,综上所述,芒比荻更抗旱。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新疆地区野生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种子为研究对象,在同质环境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芽比、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及平均发芽时间,探讨生境差异(年均温、年降水量、土壤养分)对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供试无芒雀麦种子在14~16 d结束萌发,发芽率50.00%~76.67%。2)种子萌发特性在区域间具有差异性,乌鲁木齐地区种子萌发能力最强,呼图壁地区最弱。3)年降水量较高的生境下种子萌发能力较强,土壤电导率、土壤pH过高可能不利于种子萌发及生长。4) 9个地区的野生无芒雀麦种子可划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为高萌型,萌发能力强,出苗整齐度高,平均发芽种子数为22.78个;第Ⅱ类群为过渡型,萌发能力较强但萌发持续时间较长,平均发芽种子数为21.11个;第Ⅲ类群为低萌型,种子萌发能力较弱,平均发芽种子数为16.22个。综合比较,年降水量是造成不同地区种子萌发能力差异的重要环境因子,产自乌鲁木齐县、温泉县及巴里坤县的种子萌发能力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新疆优质无芒雀麦种质资源的选育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青海湖地区的不同样地上,对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宽苞棘豆(O.latibracte-ata)和黄花棘豆(O.ochrocephaoa)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种子密度随着植被中种群分盖度的大小变化幅度很大,80~2 220粒/m2;采用四氮脞法对土壤种子库中的棘豆种子进行种子活力测定,其中77%的种子具有活力;用尼龙袋法测定甘肃棘豆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寿命,埋置在土壤中6年的甘肃棘豆种子有50%的还存在,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有33%存在;6年期间,埋置的种子和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每年平均有5%和14%的种子在发芽。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入库前不同干燥温度对禾本科牧草种子的干燥效果,对1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在湿度15±3%、温度分别为15±2℃和21±2℃条件下进行连续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温度下种子的脱水速率和发芽率。结果表明:(1)在温度15±2℃条件下干燥11d后,只有巴哈雀稗种子含水量降至7%以下,达到入库标准;而在温度21±2℃条件下干燥,除匍匐翦股颖、披碱草和小黑麦外,其余11种牧草种子含水量均达到7%以下;(2)在两个温度下干燥后,草地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匍匐翦股颖发芽率显著降低(P0.05),狗牙根、小黑麦、燕麦的发芽率变化不一,其余8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干燥前后无显著变化。综合考虑,巴哈雀稗应在15±2℃干燥,冰草、多花黑麦草、高羊茅、紫羊茅、狗牙根、狼尾草、鸭茅应在21±2℃干燥,其余供试牧草的种子干燥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湘杂芒2号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远缘杂交新品种湘杂芒2号(Miscanthus sinensis×lutarioriparia)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发芽床、光照、贮藏条件、带颖壳与去颖壳等处理对芒属植物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湘杂芒2号种子在15和45℃条件下不发芽,在变温条件下(20℃/30℃)发芽率最高,为96%;纸上发芽的平均发芽率最高,为94%;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差异均不显著;在4℃的冰箱冷冻和在室温下非密封保存1年后,平均发芽率超过85%,而在-20℃条件下保存1年后萌发率为0;种子去颖壳后发芽率由66%提高到86%.该结果能为芒属植物种苗繁殖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王琴  王旭成  李小云  王斌  高雪芹  伏兵哲 《草地学报》2022,30(12):3470-3480
为探究宁夏干旱区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种子生产最佳施肥配比,采用“3414”施肥设计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氮(Nitrogen,N)、磷(Phosphorus,P)、钾(Kalium,K)配比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以期为宁夏干旱区无芒雀麦种子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N,P和K配比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构成因素、种子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N2P2K2(氮、磷和钾的施肥量分别为90,105和60kg·hm-2)处理的实际种子产量最高,达2308.89kg·hm-2,较对照N0P0K0(不施肥)处理显著增产53.98%;N2P2K2处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发芽势仅次于处理N0P2K2(氮、磷和钾的施肥量分别为0,105和60kg·hm-2);单位面积生殖枝数和每花序小穗数是影响实际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且均对种子产量的贡献起直接作用。经灰色关联和多元回归函数综合评价得出,氮、磷和钾的施肥量分别为90,105和60kg·hm-2是无芒雀麦实现高产的最佳配比,可在宁夏干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贮藏条件对华北驼绒藜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干燥华北驼绒藜种子含水量(MC2.8%~4.2%)在室外温度下,能显著地延长其耐藏期,在室外温度下贮藏可达25个月。超干燥种子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明显地低于非超干燥种子(MC>5%),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地高于非超干燥种子。结果表明,超干燥处理能使华北驼绒藜种子保持高水平活力;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超干燥种子耐贮藏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酒泉、通辽、绥化3地同时进行了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行距是影响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播种第2年30 cm行距的种子产量显著高于50 cm,70 cm和90 cm行距处理;播种量对种子产量没有显著影响;3地间种子产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通辽地区产量最高为1368.4 kg.hm-2,酒泉次之是1005.2 kg·hm-2,绥化最低为284.8 kg·hm-2。行距对无芒雀麦生殖枝数/m2和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对无芒雀麦产量组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以种植两年的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重量和营养物质等生理生化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呈现逐渐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而种子干重则逐渐增加,在盛花期后29d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57.5%。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发育成熟逐渐减少,而种子内淀粉含量则逐渐增加。无芒雀麦种子内IAA、GA、ABA含量高峰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顺序出现。  相似文献   

12.
为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筛选出适宜种植推广的无芒雀麦种用型资源,对已筛选出饲草产量高的14份无芒雀麦在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分别从籽粒产量、营养成分和种子活力进行评价,为青藏高原饲草兼种用型无芒雀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除B10外,其余材料2年间的种子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B14的两年累计种子产量表现最高,为8314.99 kg/hm2。从无芒雀麦各材料产量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单序籽粒数、有效分蘖、单序籽粒重和小穗宽与种子产量显著正相关(P<0.05),其中有效分蘖与种子产量间的正相关性最大,且其对种子产量增产的直接效应最大,可作为种用型无芒雀麦种子产量评价的关键性状。综合以上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和种子活力,以B14、B13和B10,3份无芒雀麦资源总体表现较好,适合于青藏高原高寒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无芒稗种子种苗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无芒稗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精密电子天平称重、数码照相、游标卡尺测量、解剖图像、室内种子萌发等方法,研究了无芒稗种子和种苗的形态特征参数和无芒稗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无芒稗种子为颖果,水分含量为10.689%时种子平均千粒重只有4.14 g。种子椭圆形,淡棕色,表面光滑有光泽。无芒稗种子长平均为2.92 mm,宽平均为1.85 mm。无芒稗种子萌发受光影响较强,在无光的条件下发芽率很低,在有光的条件下发芽率较高,是典型喜光种子。发芽率受温度的影响极为明显,在28℃时发芽率最高,达到75.6%,萌发特性是典型的喜温牧草种子。无芒稗种苗的初生形态是胚根胚芽均为先端尖锐的棒状伸出,胚根先于胚芽产生,胚芽由胚芽鞘包裹,经过3天后第一片剑形真叶顶破胚芽鞘外展。实生苗根为须根型,叶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叶片上的叶脉为平行叶脉。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品种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机制,分别测定了‘铺地’(Persistent)、‘海发’(Haifa)、‘威亚’(Huia)、‘考拉’(Koala)4个供试品种对无芒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威亚’水浸提液在0.25g·mL~(-1)浓度处理下,显著抑制了无芒稗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P0.05);4个品种白三叶水浸提液均在较高浓度处理下对无芒稗苗高具有抑制作用,但对其根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考拉’水浸提液在0.20g·mL~(-1)浓度处理下,显著抑制了其单株苗干重和根干重(P0.05)。此外,‘铺地’和‘海发’水浸提液显著抑制了无芒稗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威亚’水浸提液显著提高了无芒稗幼苗的SOD活性(P0.05);‘铺地’、‘海发’和‘考拉’水浸提液处理后其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海发’、‘威亚’和‘考拉’水浸提液处理下,无芒稗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显著降低的趋势(P0.05);同时各品种的水浸提液处理均改变了无芒稗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使之有增加趋势。综上所述,4个供试白三叶品种均具有化感作用,且品种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4种环境因子对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铖  肖亮  陈智勇  易自力 《草业科学》2016,33(11):2254-2258
为研究芒(Miscanthus sin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探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间、土壤含水量和播种深度对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5℃为芒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低于10℃时,抑制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2)光照时间对芒种子萌发率无影响,但对萌发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有显著(P0.05)影响,光照12h为最适光照时间;3)芒种子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0%,土壤含水量25%时,芒种子萌发受到显著(P0.05)抑制;4)播种深度对芒种子出苗与建植影响较大,3mm播种深度最为适宜。综上所述,本研究为芒进行温室育苗与大田建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无芒雀麦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以种植两年的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研究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重量和营养物质等生理生化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无芒雀麦种子发育过程中含水量呈现逐渐下降的阶段性变化,而种子干重则逐渐增加,在盛花期后29d达到生理成熟,含水量为57.5%。种子内可溶性糖含量随种子发育成熟逐渐减少,而种子内淀粉含量则逐渐增加。无芒雀麦种子内IAA、GA、ABA含量高峰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顺序出现。  相似文献   

17.
几种种子处理方法对牧草种子带菌及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百菌清、高锰酸钾、甲醛及开水烫种对牧草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结果表明,用百菌清、高锰酸钾对紫花苜蓿、无芒雀麦、披碱草、羊茅等种子杀菌效果好;甲醛溶液效果较差;开水烫种对较大的豆科牧草种子杀菌效果较好,而对小粒豆科种子及禾本科牧草种子有较大伤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60Co-γ辐射对干旱胁迫下无芒雀麦种子萌发及芽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50,100,150,200,250,300 Gy剂量60Co-γ辐射无芒雀麦干种子,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为渗透胁迫测定无芒雀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苗长度和主根长度。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PEG-6000是无芒雀麦诱变种子萌发期的最佳干旱胁迫质量浓度;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无芒雀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芽苗期在辐射剂量为200 Gy以上时,芽苗、主根长度均呈下降趋势,且主根的生长受到极度抑制。  相似文献   

19.
<正> 许多研究证明,贮藏在低温低湿下的禾本科牧草种子可保持其发芽力。Canode发现,当种子藏贮在冷凉干燥(5℃,40%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六种禾草中的四种贮藏10年以后不改变其发芽率。Hafenrichter等报导,在冷干贮藏环境中,21种禾草种子中的11种至少保持70%的发芽率8年(Aberdeen,Idaho),而在冷湿环境中发芽率迅速降低(Bellingham,Wash)。Knowles报导在-18℃下贮藏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沙生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和中间冰草(A.intermedium)  相似文献   

20.
不同含水量驼绒藜种子在室温、4~5℃和-18℃条件下贮藏4年,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室温和低温下贮藏11个月后,超干燥(MC 5.28%~3.89%)和低温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燥种子(MC7.47%);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酶POD和CAT的活性均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燥种子.室温下贮藏48个月后,超干种子(MC 4.84%~3.41%)的活力与低温贮藏种子同等水平.超干燥贮藏条件下,在一定时期内驼绒藜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提高超干燥种子耐贮藏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