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仔猪常由于胃肠疾病而遭致死亡。作者等研究了用碘化淀粉治疗仔猪胃肠疾病的新方法。用碘化淀粉治疗新生仔猪消化不良和肠结肠炎2~3天即痊愈。治疗仔猪痢疾亦获得良好效果,治愈率为96~100%。惟治疗仔猪付伤寒无效。碘化淀粉可配制成溶液剂或糊浆剂。喂法是个别仔猪可喂服;大批仔猪可用糊浆剂混入饲槽内,在喂饲前一小时给予之。制糊浆剂时,要用沸腾开水调制淀粉;制溶液时,用凉开水调制即可。每200毫升水加入10克淀粉。变凉后,每200毫升的淀粉溶液或糊浆剂加入5%的碘酊5毫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纯中药白龙散对仔猪下痢的临床效果,对自然感染大肠杆菌病的仔猪进行治疗性试验。结果表明,纯中药白龙散治疗仔猪下痢疗效可靠,效果明显;对仔猪黄、白、红痢、水肿病的有效率分别达97.7%、99.1%、98.2%和98.8%,治愈率分别达94.6%、94.8%、92.7%和93.8%,并能显著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5怎样控制哺乳仔猪下痢? 仔猪下痢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约占仔猪死亡数的40%~70%,因此把好仔猪下痢这一关,就能有效地提高仔猪断奶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正>下痢是仔猪的常见病,稍有疏忽,会导致仔猪脱水或衰竭死亡。本人通过几年来对猪病的治疗诊断,得出一点经验:仔猪下痢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现归纳为以下六种情况,即细菌性下痢、病毒性下痢、贫血性下痢、消化不良性下痢、感冒性下痢、寄生虫性下痢,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哺乳仔猪下痢和离乳仔猪腹泻,多半都是由于感染大肠杆菌所致的肠道疾病。笔者等从1987年6月至7月利用2%痢菌净注射液治疗哺乳仔猪下痢和离乳仔猪腹泻。治疗方法按每公斤体重每次肌注0.2毫升(即4毫克),1天2次,连用4次或4次以上。共治疗107头,结果治愈89头,治愈率83.18%。离乳仔猪腹泻共治疗58头,结果治愈53头,治愈率91.38%。  相似文献   

6.
目前,仔猪下痢不仅是影响仔猪生长的一个主要因素,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生产实践中,广大的养殖技术员,首先考虑到的是用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当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时,往往会把此仔猪下痢列为病毒引起的顽固性下痢,很少有人会想到用控制投料的方法治疗仔猪下痢。1饲料的标准与饲喂方法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一般的养殖户都采用早期补料法,即仔猪出生后第5天到第7天就开始投料。新出生的仔猪消化机能极不完善,而且采食量很少,现在市面上的饲料品牌众多,如果不加以选择的话,也许买回去一喂就引起仔猪下痢。根据初生仔猪营养需要,仔猪的营养…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取15头患有下痢病的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5头。试验A、B、C组分别采用自配中草药、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治疗。结果表明,自配中草药对仔猪下痢治愈率为80%,远高于常用的抗菌素,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仔猪下痢病是我国养猪事业中普遍发生的一种幼畜疾病。据各地研究报导,因下痢而死亡的仔猪较多,对养猪事业的危害较为严重。在兽医临床上,对仔猪下痢病有了不少的研究和探讨,都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对1~5日龄的仔猪下痢的研究还很少报导。今春我院养猪场1~5日龄的仔猪发生了严重的下痢,自1960年1月27日到4月10日,共产仔1,122头,仅1~5日龄仔猪患下痢的就有448关,发病率为39.92%,死亡134头,死亡率为29.9%。为了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最短期间内控制本病发生,在院党委直接领导下及省兽医诊断室的共同协作下进行了防治试  相似文献   

9.
仔猪下痢病在我们恒山地区是影响仔猪成活率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过去治疗仔猪下痢多半是直接给仔猪投药,需要化费许多劳动力。近些年,笔者试用硫酸铜防治仔猪下痢病。从80年~82年3年期间共防治仔猪下痢病460例,其中治愈率占99%,死亡率只占  相似文献   

10.
在芬兰,生产小麦淀粉的副产品——小麦糖蜜,已被用作仔猪饲料,作为防止仔猪下痢和断奶后生长停滞的手段之一。芬兰营养学家 Kurt Smeds 解释说:芬兰从1985年开始生产5~6周龄断奶仔猪的饲粮,掺入小麦糖蜜主要是为了增加饲粮的适口性,并作为饲粮中葡萄糖的来源。生产实践证明,对于3~4周龄断奶的仔猪,以葡萄糖为基础的小麦糖蜜在饲粮中的掺入量可提高至8%。他指出,新生仔猪喜食甜味,因此常在  相似文献   

11.
我场几年来,饲养的仔猪因下痢造成死亡很大,能占仔猪死亡率25%左右。过去,在治疗上曾采用多种贵重药品。如磺胺脒、次硝酸钱、鞣酸蛋白、合霉素等,收效颇不一致。但是工人同志们创造了煅烧黄粘土治疗仔猪下痢的方法,效果很好。兹将我们做的过程和疗效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养猪生产上,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来提高母猪年产窝数和年产仔数,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并在生产上得到了逐步推广。随着仔猪断奶日龄的缩短,如何提高仔猪断奶重与成活率便成了畜牧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改善仔猪开食料的适口性及消化率,增加采食量便是重要途经之一。在一些养猪发达的国家,4~5周龄断奶仔猪的开食料营养浓度较高,蛋质含量为22.0~24.0%,能量达3.5兆卡/千克以上。其中谷物饲料占40%以下,脱脂乳粉占10~20%。目前,我们在养猪生产中,采用的谷物饲料占饲粮的60%以上,由此组成的仔猪饲粮适口性差,消化率低,往往开食后因消化不良而引起仔猪下痢。因谷物系高淀粉饲料,而糖分含量仅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白痢是养猪业常见的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发生于初生仔猪,病程短而致死率高,笔者根据诱发仔猪黄白痢的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治疗措施,获得了显著防治效果. 1 症状 病的主要特征是下痢,发生于10~30日龄哺乳仔猪,以排灰白色或淡黄色、稠糊状,并且有腥臭味的稀便为其特征,几乎每个猪场都有发生,下痢时间长,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导致脱水而死亡.个别猪场不及时治疗的死亡率达5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仔猪胃肠消化能力差 ,抗病力低下 ,对环境不适应 ,发生下痢 ,严重威胁着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为控制仔猪下痢 ,必须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的 3个阶段 ,以有利于仔猪下痢的病前预防 ,使其不发病或少发病。1 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从仔猪新生后的哺乳期 ,到断奶后的半个月内 ,通过了应激变化最大的两个关口 ,即仔猪初生关和断奶关 ,遭受了 3次大的下痢侵害 ,是下痢病易发的 3个阶段。1.1 第 1次下痢多为仔猪黄痢期 ,常发生在仔猪新生后的 3日龄前后 ,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发病和死亡率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严寒的…  相似文献   

15.
本人用炒高粱防治仔猪下痢,八年来共预防仔猪白痢213窝,2476头,全无发病;治疗1097头,治愈1046头,效果极其显著。方法:取高粱200克炒焦研细,拌在母猪饲料中喂饲母猪,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用3—5天,可预防和治疗仔猪下痢;或把炒高粱放在仔猪补料槽内任其自由采食。一般1—2天可见效,4—5天可治愈。  相似文献   

16.
仔猪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通常将粪中含水量高于80%的症状叫下痢(腹泻)。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原种类繁多,病性复杂,有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我区及周边各大猪场,普遍存在仔猪下痢的现象,导致仔猪成活率降低,死亡率增加,增重差,饲料转化率下降,  相似文献   

17.
笔者试用“百碘”合剂治疗仔猪黄白痢以及细菌性、病毒性腹泻,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百碘”合剂的配制:百毒杀(双链季胺盐消毒剂)9份,络合碘(碘伏)1份,混合摇匀,备用。 使用方法:①哺乳仔猪用“百碘”合剂作1∶100倍稀释,在仔猪吮乳时,涂于母猪乳头上,让仔猪舔服,每日3次。病情严重的仔猪亦可直接喂服,每头每次4~5mL。②断乳猪可直接以1∶2000倍加入饮水稀释,让猪自由饮服。“百碘”合剂治疗猪黄白痢效果好@谭兆沛$南昌县畜牧兽医管理站!江西 南昌 330200  相似文献   

18.
<正>新生仔猪肠胃消化能力差,抗病能力低下,对环境不适应,容易发生下痢。仔猪下痢是仔猪的多发病,死猪率高,严重威胁着仔猪的生长发育和存活。为控制仔猪下痢,必须先摸清和掌握仔猪下痢的发病规律和其易发,做好早期预防,使其不发病或少发病,一减少损失,增加收入。仔猪新生后的哺乳期和断奶后半个月内即仔猪出生和断奶易诱发仔猪下痢,可能集中发生三次。1仔猪第一次下痢的出现常发生在仔猪出生后的3日龄前后,即早发性大肠杆菌下痢。  相似文献   

19.
仔猪下痢通常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仔猪下痢的发病原因,发现仔猪下痢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情况,本文通过这两个方面的阐述提出仔猪下痢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哺乳仔猪下痢,不仅影响仔猪生长发育而且极易招致死亡,对养猪业造成极大损失。1983年春季在合江地区某农场畜牧队3~5周龄仔猪群突然发生大批下痢,经过临床和血液学检查,确诊为贫血性下痢。现将这次发病情况整理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畜牧队1983年春共有妊娠母猪34头,3月14日至4月20日共产仔猪299头。在管理方法上,采取母猪单圈饲养,单槽饲喂;仔猪离乳前不离圈,全封闭,不放牧,不运动,不换垫草;5—7日龄进行训料,15—20日龄开食。该猪群产仔前无异常表现,仔猪生后活泼健壮,但5月6日突然出现以排灰色、褐色粥样便为主症的病猪,应用抗菌素及对症治疗均无明显效果,病程6—8天以上,至5月14日,9天共发病93头,发病率为31.1%,死亡2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