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一)引言 草原的形成大多因氣候土壤等自然環境较差,既不宜于栽種農作,林木亦難以長成,只有草类尚能生存。因為草類的生長需要較少之水分和養料,其適應力也較农作或樹木為强大,且草類生長迅速,繁殖容易,所以在風土等自然環境較為惡劣的地區,植物羣落以草类為主,僅有少數灌木或隱花  相似文献   

2.
近年來由於城市和工礦區人口增加,農民生活改善,城鄉居民食肉量已大為增加。為了解决肉食供求矛盾,擴大肥料來源,促進農業增產,增加農民副業收入,生猪生產已成為農牧業生產工作中的重要任務。随着這種形勢的發展,與猪的各種傳染病進行难巨的鬥爭顯然是  相似文献   

3.
养羊是我國牧區和半放牧區爲主要的生活資料和經濟來源,就是在農業區也是不可忽視的副業之一。因養羊在這些地區是普遍而且容易飼養的,因为一般牧民和養羊戶爲了下本少收利多,对養羊多采取粗放,但住住只求羊只的存活,和得到一般要求的仔羔,而真正去考究如何可能提高羊只的産羔率,肥育,毛量,同時如何研究有效的有計划的利用草原進行放牧、節省精料的問題,是很少有人來研究和總結有經驗羊倌的宝貴經驗。  相似文献   

4.
(一)口蹄疫在我國的流行情况口蹄疫或口蹄病(Ящур,Foot-and-mouth disease),西北廣大地區農牧民稱曰口瘡(指患牛僅口腔有病變者)蹄癀(指蹄發生病變者),為牛类急性熱性傳染病之一。家畜中除牛被害最烈外,綿羊、山羊、猪易感性亦大。水牛,骆驼等對此病  相似文献   

5.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制造及免疫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前言自Thomas在非洲阿爾及利亞地區發現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以來,許多國家相繼發現之。我國內蒙古百靈廟地區於1935年曾流行山羊的“爛肺病”,惟綿羊及其他動物則不感染,可能亦屬本病。鄺榮祿亦報告甘肅皋蘭縣於1942—1943年間曾流行此病。自1949年以來,本病在華北、西北及內蒙等地區,均有發現。據我所調查資料,受染羊羣的發病率約為19—90%,死亡率約為40—100%,造成很大的損失。  相似文献   

6.
近年來,由於布氏桿菌病在我國牧區和半農半牧區廣泛流行,布氏桿菌病檢疫工作日見繁重。目前在我國應用最廣泛的布氏桿菌病檢疫方法是試管凝集反應法,此法有它的優點,但以我國牧區遼闊,交通不便,許多地區設備簡陋,人员缺乏,應用試管法殊屬不便,故有尋找簡便易行的方法以代替試管法的必要。哈德遜氏曾經提出了快速凝集反應診斷法,此法簡便易行,適於野外操作,因而在許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近幾年來,我國各地發生了一種以咳嗽喘氣為主要特徵的猪病,很多地區都叫這種病為猪喘氣病。這病引起經濟的損失很大,若干地區曾分别進行了初步調查試驗研究工作。中國農業科學院鑒於本病的嚴重性,於1957年6月在杭州召開了猪喘氣病座談會。會議根据12個單位的書面資料和代表的發言,從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程經過、病理解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解放以後,由於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外銷業務的空前開展,肉類工業已成為我國的一種新興事業,在較大的城市中已改建和興建了許多現代化的肉類聯合加工廠,各中小城市和工礦區也建立了許多固定的屠宰場。 隨着肉類工業的發展,對肉類工業的獸醫衛生管理工作也相應地建立起來。在我國除了個别城市對這項管理工作具有相當经驗外,絕大部份都是很陌生的。因此,各地區的獸醫衛生管理工作在組織领導上極不統一,有些屬於衛生部門,有些屬於國家商品檢驗部門,有些屬於工商部門,還有些屬於農林部門;在管理制度上也極不一致,有採用英  相似文献   

9.
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养殖业,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我区部分牧区旗县的一些嘎查只考虑自身利益,将牲畜交给所辖区牧户代放,增加了牧民的负担,应引起重视。 据内蒙古伊盟鄂托克旗牧调队反映,该旗一些嘎查在牧民家每户都放有嘎查牲畜(羊),多者10来只,少者6~7只。牧民代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反映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由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退牧还草工程调研组,于2006年4月深入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4个各具代表性的项目旗县进行了抽查和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采取入户访问、工程察看、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现状、主要做法与经验、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牧民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反映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组织退牧还草工程调研组,于2006年4月深入兴安盟科右中旗、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4个各具代表性的项目旗县进行了抽查和调研.这次调研主要采取入户访问、工程察看、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现状、主要做法与经验、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牧民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2.
山东的桑樹以乔木式鲁桑最多(其中兼有接木桑和实生桑),此外有零散的脚棵桑[註一]和桑墩子[註二]。由於多年來劳動農民的辛勤生產,对於桑樹与桑樹副產品的利用頗多創造。經过敌伪的多年統治,摧殘蚕業,迫使部份地區的桑樹也改作其他用途,虽有桑叶並不养蚕。茲介紹幾种桑樹及副產品的利用方法如下,为迎接農業合作化發展多种經济增加蚕桑生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退牧还草”工程对促进退化草地的生态恢复及改善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小型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藏北羌塘地区6县10乡(镇)的100户牧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牧民对“退牧还草”工程的社会认知与政策响应。结果表明,大多数牧民认可并支持“退牧还草”工程,81%的牧民认为工程能有效促进草地恢复;依据草原保护奖励机制(试点)补偿标准,74%的牧民支持长期(10年以上)的生态补偿;考虑生态移民后的生计保障问题,52%的牧民不愿意移民到城镇。因此,有必要及时完善“退牧还草”工程及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并使其与生态移民工程相结合,以实现西藏羌塘牧区生态、社会与经济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4.
桑蟥屬鱗翅目家蠶蛾科,學名為Rondotia menciana Moore,幼蟲食害桑葉,為江浙蠶桑地區中最嚴重的桑樹害蟲。早在1931年,据報導江浙兩省蟥災損失秋葉面積估計達885,000畝,損失秋葉約佔總產量的24%。1954年浙江吳興縣秋葉損失約達60%,該縣南潯、練市、數林三個區(共33個鄉,桑地7萬多畝),平均損失秋葉達79.9%,因此,蟥災地區的蠶農都不敢多養秋蠶,損失非常巨大。桑蟥有一化性、二化性和三化性的,一般以二化性的最多,三化性的很少,1954年7月至9月在浙江吳興縣練市、菱湖兩個地區內,共調查3243頭母蛾的  相似文献   

15.
路家荘是河北省邢台縣一个山莊,亦老太行山區,位于所謂邢台縣四座大川,宋家莊川之入口处。山坡大,草多丰富,在村西有道河川,河水清澈,水流滾滾,適宜發展山區養羊業。战前該村有羊808只,由于日寇、國民党匪帮摧殘搶光,羊只逐漸减少,生作日益陷於貧困。解放后人民政府極力恢復与扶植山區养羊業,至今全村羊只已上昇到723只。全村187戶,人口781口,男407口,女324口,耕地面積630畝,平均每人0.86畝,荒山17700畝,果樹7577株。依此情况來看,人多地少,集中,土質瘠薄,同時嚴重地存在着男女劳力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西北是我國畜牧事業的中心並且大部份是少數民族的地區。由於過去反動政權對少數民族的歧視、壓迫、剝削和摧殘我國畜牧事業非但沒有得到应有的發展而且頻於破產的地步,不但影響了少數民族的生活而且使國家經濟上遭受了很大的損失。解放以後政府大力提倡畜牧事业一方面提高了遊牧地區人民的生活一方面改進了畜  相似文献   

17.
猪飽潲(食)瘟是我省歷史性未解决的病。本病特徵,為猪吃飽潲後,在極短期間內,嘴唇突然變為烏黑色、流涎、嘔吐、呼吸迫促,呈過敏性休克急速死亡現象,故農民稱為“猪飽潲瘟”。本病在我省部分地區發生頗為嚴重。1951年長沙市郊區羣眾反映,猪在飽食後發病迅速倒地死亡,但當時未引起注意。同年4月市內三湘米廠,養猪120餘頭,體重每頭70—80斤,飼料為白菜,碎米、細糠等,猪的營養極為佳良,事先無任何病徵,於下午6時喂潲後30分鐘  相似文献   

18.
雞新城疫已經證明在國內各地區都有發生,並且常常廣泛地流行着,帶來龐大的死亡數字。這不但使國家財經遭受巨大的損失,並且大大地打擊了農民對養雞事業的信心。所以,抑阻和消滅雞新城疫的流行,是迫切的,是發展农村副業  相似文献   

19.
一.緒言 廣州郊區農民普遍以養鵝為副業。飼養鵝的數目不少,原因由於鵝生長迅速,約70天左右即可出售,資金週轉快而利潤也相當高,尤其是在青黄不接時期,很有助於農民解決資金的困難。所以是農民增加收入的一項重要的副業生產。 農民飼養的鵝羣,常因疾病發生引起很大的損失。在1955年3、4、5月間,我們曾在廣  相似文献   

20.
——在我國西北地區,有的地方進行春季產羔(春羔),有的地方進行冬季產羔(冬羔),究竟在什麼條件下以那種方法為好,各論不一。譯此短文,以供參考。——在蘇聯很多地區,綿羊的產羔是在冬季的下半季——一、二月间,或在春季——四、五月间。四、五月的產羔叫做「春季產羔」或叫做「晚期產羔」,而一、二月的產羔叫做「早期產羔」或叫做「冬季產羔」。三月的產羔,因蘇聯地理的區域而不同,在某一農場接近於春季產羔,而在另一農場則接近於冬季產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