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李氏杆菌病由产单核细胞的李氏杆菌感染所引起,呈地方流行,各种品种、日龄和性别的猪都能感染,患猪主要表现全身败血症、脑炎等症状,妊娠期的母猪感染后可出现流产;预防本病需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加强猪场的消毒,改进管理制度,做好疾病的监控;对李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可用于本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所引起仔猪的一种高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呕吐、水样腹泻、脱水、死亡率高。1流行病学本病于1945年在美国首次发现,以后在世界各国发生和流行。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冬季和初春多发,但1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多以暴发性,地方性、周期性流行。本病感染各年龄的猪,但10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为100%,断奶仔猪,育肥猪和成年猪发病较轻。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狗、猫、狐狸等均为宿主,而狗排出的病毒对猪也有感染性。感染母猪的乳汁也可排出病毒,并能感染哺乳仔猪。病猪和健猪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3.
随着集约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 ,猪坏死杆菌病也频频发生 ,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坏死为特征。1 流行特点及传播途径坏死杆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家禽 ,病原菌在多种动物消化道内共生。本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多发生于阴雨连绵、潮湿及炎热季节。舍内卫生条件不好、营养不良等因素可引起本病发生。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猪的皮肤常受伤或被蚊虫叮咬而传染。2 临床症状2 .1 坏死性皮炎仔猪和架子猪发生于颈部、体侧、臀部皮肤、耳根、尾、乳房等部位皮…  相似文献   

4.
猪气喘病又称猪地方流行性肺炎或猪支原体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猪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患猪长期生长发育不良,饲料转化率低。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不高,但若有继发性感染时,也可造成严重死亡,经济损失很大,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1流行特点本病的病原体是猪肺炎霉形体,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能感染。乳猪和断乳仔猪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5.
猪痘的防治     
猪痘是由猪痘病毒和痘苗病毒感染而引发的猪的一种急热性传染病,通常呈地方流行,猪日龄越小越易感,病猪和隐性感染的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黏膜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昆虫媒介等都能传播本病,病猪体表出现水疱、丘疹、脓疱等,并表现全身症状。预防本病的最佳措施是加强环境的消毒,合理控制饲养密度;治疗本病可采用局部治疗配合全身抗感染。  相似文献   

6.
1流行特点各种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10日龄以内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断奶仔猪、肥育猪和成年猪的症状较轻,大多数能自然恢复。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从粪便、乳汁、鼻液中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及用具等。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有的带毒期长达10星期。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本病多发生于冬季,在炎热的夏季较少流行。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生,传播迅速。本病常可与产毒大肠杆菌、猪流  相似文献   

7.
仔猪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急性为败血症,慢性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非典型为高热,干耳干尾,皮肤干性坏疽。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在自然情况下只感染猪。对不同性别、年龄、品种的家猪和野猪均有易感性。但免疫母猪所生仔猪一个月后易感染性增强。断奶后1~2个月多发,病程1~3周达流行高峰。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粪便、尿液及其他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及周围环境等,经消化道而感染。病猪和健猪直接接触,经呼吸道而感染。病毒及弱毒株感染的母猪,经胎盘垂直感染胎…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所引起,呈世界流行,病原属于立克次氏体目,对常用的消毒剂都敏感;本病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吸血性的昆虫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也能经胎盘进行垂直传播;仔猪感染主要表现贫血、黄疸、生长发育不良、死亡率高,母猪感染后表现繁殖障碍,育肥猪感染表现生产性能下降;预防本病必须紧抓血液传播途径的防控,提升猪场的管理水平,建立生物安全防控制度;三氮脒、咪唑苯脲、土霉素、新砷凡纳明等药物可有效防治本病。  相似文献   

9.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寒冷季节高发,新疫区易出现暴发式流行,曾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呈地方流行;仔猪感染后以剧烈腹泻为主要表现,伴发呕吐,死亡率高,育肥猪和成年猪感染后表现一过性腹泻,死亡率较低;对易感猪群进行科学免疫,加强环境消毒,提升猪场管理水平可有效预防本病;该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病猪可通过补充维生素、矿物微量元素和水来降低死亡率,同时还要采取止泻和抗感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有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本病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季较为多见。任何年龄猪均可被感染。在应激情况下猪群更易引发本病,如运输、惊吓等。传播途径主要以接触性传播、血液性传播及昆虫传媒传播、垂直传播为主。与病猪长时间或短时间近距离接触均可发生感染;用被病猪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器具进行再注射或打耳标、剪毛、人工授精可经血液传播;虱子、跳蚤、蚊子等昆虫在吸食猪时也可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垂直传播使仔猪也可被感染。其次,少数病例是经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猪的营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流行特点猪圆环病毒病(PCV)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感染PCV的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各种年龄、类型、品种的猪和胎猪均可被感染。感染猪自鼻液、粪便、精液等排泄物排毒,经口腔、呼吸道和生殖器官水平传播感染;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仔猪。感染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混合感染的病毒或细菌的不同有一定的差异。发病率和死亡率不定,呈地方性流行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但急性爆发时,发病率可达50%,病死率达20%~30%。如  相似文献   

12.
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不同年龄病猪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故称为猪的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有时病猪耳朵会发绀变蓝,故又称为蓝耳病. 1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病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精液和空气传播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  相似文献   

13.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猪全身性败血症和猪淋巴结脓肿、关节炎以及脑膜炎等。链球菌常以共栖菌或致病菌的方式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体内或体表。本病的流行特点是:年龄、品种、季节对本病无特异性,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仔猪和成年猪均有易感性,新生  相似文献   

14.
<正>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仔猪的一种传染病。急性患病猪临床表现为败血症,慢性患病猪临床表现为坏死性肠炎,顽固性下痢为特征,有的病猪以卡他性或于酪性肺炎为特征。1流行病学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和羊水排菌。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交配或人工授精也可感染,在仔猪子宫内亦可感染,带病菌在猪健康时不发病,在外界影响下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病学本病的传播来源和传播途径目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病猪和隐性感染猪是重要传染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蚊、虻等吸血昆虫和虱、螨等是主要传播媒介,兽医人员消毒不严格也可通过注射针头传播;被病原体污染的血粉、饲料和胎儿附属物等均可经消化道传播,我们用病猪血液饲喂健康猪获得100%感染,消化道是本病在猪群中呈暴发流行的重要传播途径。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但以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有时高达100%,而成年猪和中猪均较低,调查资料表明在流行本病的养猪场,其猪群中血检阳性率100%,饲…  相似文献   

16.
猪旋毛虫病是养猪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病,呈全世界流行,属于人畜共患病的一种,人的感染多因食用了含有幼虫包囊的猪肉而导致;本病可导致猪肠炎,免疫力下降,料肉比上升,消化不良,危害较大;感染猪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猪舍的环境卫生管理和生猪肉的检验管理,不食生猪肉,定期对猪群进行检疫;治疗本病最好对因和对症同时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猪巨细胞病毒(PCMV)感染又称包涵体鼻炎,在易感的种猪中可引起母体胚胎和仔猪发育不良、鼻炎和肺炎以及增重缓慢等临诊症状,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在饲养管理良好的猪群中,也可引起本病的地方性流行,给猪群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8.
猪耶尔辛氏菌小肠结肠炎由耶尔辛氏菌感染所引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育肥猪感染为主,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猪表现持续性腹泻,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结肠充血出血,局部出现溃疡;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环境的净化,饲料中长期加入微生态制剂,通过"以菌治菌"的方式进行预防;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临床可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用药;本病人畜共患,一线工作人员应注意加强自我防护。  相似文献   

19.
猪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于体表皮肤而引起,呈全世界流行,疥螨的发育为不完全变态过程,发育史包括虫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常以密切接触的方式传播;感染猪以局部瘙痒,皮肤出现炎症、溃烂、化脓等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导致死亡;预防本病需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对猪群进行科学药物防控;治疗本病可注射伊维菌素,也可使用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拟除虫菊酯类以及脒类化合物外用杀虫。  相似文献   

20.
1流行病学
  本病可感染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最易造成哺乳仔猪、幼猪发病,其次是妊娠后期和哺乳母猪,而成年猪多呈隐性感染。该病在寒冷、多雨、潮湿或气候骤变时发病较多。不良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会降低猪的抵抗力,易诱发本病,尤其是感染免疫抑制性病毒病的情况下,更容易继发本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亦可加重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通过直接接触或吸入气源性支原体传染给易感猪群,也可经胎盘、乳汁等途径经母猪传染给仔猪。在新疫区暴发的初期,怀孕后期母猪症状较重和病死率较高;老疫区则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多发,病死率较高,母猪和成猪多呈隐性和慢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