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业余养蜂12年,积累了一定的养蜂经验和教训.业余养蜂与专业养蜂不同.业余养蜂的困难较多,如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没有放蜂的场地,只能在休息时间看看蜂群,不能追花夺蜜,花期一过,全靠饲喂,等等.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了养好蜂,我利用早晚下班后的业余时间管  相似文献   

2.
宁老师、龚老师:你们好! 我是广东省蕉岭县养蜂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又是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亦是一个每天讲"蜂话"的养蜂爱好者.我曾多次参加在云南、郑州等地召开的养蜂会议,因而结识了许多养蜂专家和蜂友,受益匪浅.现为了发展我县养蜂产业,决定拜你们为师,请龚老师赐教.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自学的专业养蜂者,多年来靠<中国养蜂>这位无声"老师"的帮助,使我从一个无知青年在养蜂行业中走向成熟,她对我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从原来的双月刊到现在的月刊,每一期都是我所期盼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一朋友退休之后闲着,看我养蜂不错,也喜欢上了蜜蜂,想跟我学养蜂。我对他说:"养蜂是个苦差事,要吃苦受累,风餐露宿,还要挨蜇受疼。"他说:"我闲着也没事干,只当是一种休闲娱乐罢了,你能干,我也干得了。"于是买了2套蜂箱,我送了2群蜂给他,就此开始了养蜂。1年后,他的蜂由2群变成了6群,4年后,仍然是6群。在这期间,每到关键时刻我就去指导他,  相似文献   

5.
我是"数控养蜂法"培训班的老学员,曾先后5次参加培训班,养蜂效益一直是当地最好的.下面把我研究和发明的蜂群快速诱王法介绍给大家一试.  相似文献   

6.
我是"数控养蜂法"培训班的老学员,曾先后5次参加培训班,养蜂效益一直是当地最好的.下面把我研究和发明的蜂群快速诱王法介绍给大家一试.  相似文献   

7.
杨曙 《中国蜂业》2004,55(1):21
我是一名养蜂"新兵".在养蜂老师傅易明百和<中国养蜂>杂志的帮助指引下,克服了重重困难,总算把蜂养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定地养蜂与流动养蜂是相对而言的:前者坐地采蜜,局限性大;后者追花夺蜜,前景广阔.第一类人将养蜂作副业,多为养蜂爱好者或离退休人员;第二类人将养蜂作主业,多为蜂农或城镇专业养蜂人. 定地养蜂,要卓有成效,我认为必须把握"六要六忌".  相似文献   

9.
责任编辑     
龙武生 《蜜蜂杂志》2007,27(9):27-27
养蜂的目的是采集蜂产品,冬春季节是养蜂淡季,而我在淡季依靠给温室大棚出租蜂群,让蜜蜂"走穴",竟也赚来了意想不到的"闲"钱.  相似文献   

10.
养蜂的目的是采集蜂产品,冬春季节是养蜂淡季,而我在淡季依靠给温室大棚出租蜂群,让蜜蜂"走穴",竟也赚来了意想不到的"闲"钱.  相似文献   

11.
我养蜂30多年了.刚开始我对养蜂一窍不通,我就买了养蜂书籍,并订了<中国养蜂>,每期都仔细研读,经过反复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使我从不会养蜂到能够熟练地管理一个蜂场,这一切都和<中国养蜂>是分不开的.我感谢<中国养蜂>!她是我们养蜂人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2.
金传忠 《蜜蜂杂志》2007,27(7):21-22
"来春丰收不丰收,抓好当年一个秋".这是我地养蜂员的口头禅,也是他们多年在养蜂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不论从气候、地理条件还是蜜源植物各个方面来看,都比较适合养蜂业的发展.我定地养蜂已30余年,每年卖一部分,自已还留有100多群.常有人对我说:"想养蜂就是不懂技术,怕养不好….我便告诉他们说:"只要不怕蜂螫,订一份<中国养蜂>便可以了."  相似文献   

14.
<正>尊敬的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本人自小酷爱蜜蜂,若从正式养蜂算起,至今已有45年了,而且从没有间断过。早在参加"全国养蜂提高班"第二期、第四期的系统学习之前,我就已经是你们未曾谋面的学生了。特别是参加由龚凫羌老师主讲的"全国养蜂提高班"后,对中蜂的蜂箱问题深有感触!过去,因为没有订阅《蜜蜂杂志》,我对于养蜂界发生的不少大事全然不知,而认识GN式蜂  相似文献   

15.
王锡九 《中国蜂业》2005,56(2):26-26
读《中国养蜂》2003年第2期18页"德国人养蜂巢脾是横放的"后,我想起几年前一个朋友家飞来一群中蜂,他收下来,临时放在一个装货物的木箱里.做好蜂箱后,找我给他过箱.我看到这群蜂自然造脾的方向是南北走向,与地球南北极并无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龚凫羌、宁守容老师:你们好! 我叫王彩喜,家住河南省平顶山市白庙乡下叶村二组.看见别人养蜂自己也挺好奇,决心弄几群试试.大前年花费1 500元买了5箱蜂,从此正式学养蜂.虽然看了些养蜂书,还有本村的养蜂前辈作指导,但到现在还是只有8箱蜂,总也发展不起来,都是"爬蜂病"给闹的.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养蜂队伍的新兵,有幸参加第13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本届"数控养蜂法"学习班于2004年12月16~27日在山西长治举办),聆听杨多福老师的亲切教诲.这届学习班人数多达106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员年龄偏大,理解能力差,有些学员对杨老师"重素质、轻技术"的做法不太理解.受杨老师的启发和学员们追求技术、真理的感染,我谈一下个人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宋章辉 《蜜蜂杂志》2008,28(5):16-16
现代养蜂分为业余养蜂和专业养蜂.业余养蜂因为养蜂不是主业,所以蜂场管理大多比较粗放.根本没有规范,"提早"、"延迟"、"多"、"少"、"重"、"轻"等等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9.
甜蜜的事业     
<正>一提起养蜂,多数人会意识到这是甜蜜的事业。甜,不单单是蜂蜜甜,重要的是养蜂事业甜。我爱养蜂,更热爱养蜂事业。养蜂是我的职业爱好,养蜂是我一生的追求,养蜂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从事养蜂和养蜂研究已近60年,近几十年来又从事养蜂教学。历任河南省养蜂协会理事、常务理事、洛阳市养蜂协会理事长。退休后又参加洛阳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任常务理事。民革党员,曾任两届县政协委员。职称副教授。我1957年参加教育工作,当年21岁,1958年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从1970年7月开始养蜂至今,现已步入耆老之年。老伴、女儿,亲朋好友都奉劝说:"受一辈子苦,已退休,孩子们相继成家立业,国事,家事几多辛苦,可以颐养天年了,别再养蜂了。"我却坚定不移地说:"我与小蜜蜂有缘份,我要学习蜜蜂勤劳勇敢的精神。养蜂采蜜,为农作物授粉是甜蜜的事业,这就是我的福!我的梦"。起初,我给我们学校长途转地跟师养了4年蜜蜂,后因工作需要留校工作。1986年8月转入乡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