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岳池县齐福乡五村八社罗昌荣,凭着自己的决心、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承包土地上栽桑养蚕,走出了一条蚕—粮—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成为我县产茧超吨茧、收入逾万元的“蚕桑状元”。 罗昌荣全家六口人,劳力两个,承包耕地八亩,现有桑树11000株,其中密植小桑园4亩,良桑率达95%。1995年养蚕35张,产茧1139公斤,养蚕收入10023.2元,加上良桑穗条、蚕沙、育桑苗等收入,  相似文献   

2.
<正> 綦江县新盛镇气田村在蚕茧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带领农民树立发展蚕桑不动摇的思想,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在“低谷”中求发展,使蚕桑生产再上新台阶:95年全村养蚕1570张,产茧1030担,收入66.7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6%、8.9%、和9.4%,成为全县第一个产茧超千担的村。 这个村有合作社8个,371户,1439人,人平耕地不足一亩;现有桑树134万株,桑园405亩,其中良桑占总桑树的97%,桑园面积占总面积的87%,  相似文献   

3.
林天秀 《四川蚕业》2005,33(2):43-46
蚕桑生产作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过较大贡献,在历史最高水平的1995年,全县有桑树5000多万株,全年养蚕6万多张,产茧3万多担(1担=50kg,下同),农民茧款总收人1400多万元。但近年来我县蚕桑生产急剧萎缩,到2004年底全县仅有桑树400多万株,年养蚕1万多张,产茧7000多担。为探讨我县蚕桑生产急剧萎缩的原因及今后应采取的对策,笔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正> 乐山市市宁区安谷乡官帽村三组养蚕能手赵大帮,全家7口人,承包耕地8.05亩。1981年责任制到户时分得承包的“四边桑”718株,养蚕6张,产茧291.15公斤,收入1189.72元,在中央几个1号文件精神鼓午下,他合理地调整了家庭产业结构,在有限的土地上深挖潜力,用大部份的耕地种粮,小部份的土地用于发展蚕桑生产。桑树发展到现在的4000株,其中家庭小桑园1.9亩,有桑3282株。1986年全家产粮3000多公斤,农副业总收入4584.38元,人平654.91元,其中养蚕13.5张,产茧640.7公斤张产值2602.98元,蚕茧收入占农副业  相似文献   

5.
<正> 蓬溪县下东乡青莲村四社农民申群孝,全家四口人,其中主劳2人,承包旱地10.7亩,现有间作桑园10.7亩,桑树6500株。95年春季养蚕8.5张,产茧302.6公斤,茧款收入3782.5元,单产35.6公斤;夏季养蚕8张,产茧291.2公斤,茧款收入2329.6元,单产36.4公斤;秋季养蚕9张,产茧337.5公斤,茧款收入2937.5元,单产37.5公斤;晚秋养蚕5张,产茧160.6公斤,茧款收入1314.9  相似文献   

6.
<正> 丹棱县杨场镇徐坝村,有468户,人口1921人,94年桑园面积达1020亩,94年发种3200张,产茧2000担,蚕桑总收入209万元,户乎养蚕6.5张,产茧4.27担,收入4500元,人平养蚕1.6张,人平产茧1担以上,收入超千元,其中的徐坝二组,有农户45户,人口 180人,94年养蚕560张,单张产茧38公斤以上,产茧425  相似文献   

7.
去年冬天,我们在总结十里、大荣建设千担茧村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两村种桑养蚕的潜在优势,明确地提出了85年的目标和主攻方向.扩大桑园面积,推广小蚕共育,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认真落实计划,制订措施,要求两个村做到同步增长,养蚕各2000张,产茧各800担.截至6月底止,养蚕:十里1057.9张,大荣897张;产茧:十里402.1担,大荣369.56担,养蚕和产茧实际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养蚕:十里去年是152.3张,增545.6张,增长1.06倍,大荣去年是502.2张,增394.8张,增长78.6%,产  相似文献   

8.
<正> 武胜位于四川盆地中部,有耕地53万多亩,农业人口70万,人平占有耕地0.7亩多,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县。近几年来,在发展蚕桑生产中,根据武胜实际,狠抓桑树管理,提高单株产叶量,提高栽桑效益,走内涵发展蚕桑生产的路子,保持蚕桑生产稳步健康地发展。从1984年到1990年,桑树总株数基本保持在7000—8000万株,但养蚕量逐年增加。1984年全县发种12万多张产茧5万多担。1990年全县发种20万张,产茧10.2万担,实现了300—400株桑养一张蚕。全县5个区,42个乡(镇)中,3个区产茧过双万担,两个区产茧超过万担;产茧3千担的乡达到10个,2千担以上的乡达到31  相似文献   

9.
村组一则     
<正> 乐山市观榜乡中桥村,地处丘陵,全村有农户176户,784人。有耕地1290亩,现有投产“四边桑”16万余株,1984年全村养蚕537张,生产蚕茧36599斤,蚕农收入茧款59470元。这个村的养蚕、产茧、蚕茧产值均占全乡的40%以上。全村176户中订162户养蚕,养蚕户占总农户的93.1%,户平养蚕3.3张,户平产茧225斤,户平蚕茧收入367元。这个村蚕桑发展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0.
(一) 栽培桑树长期以来是为了利用桑叶饲养蚕儿,以生产蚕茧为目的,因此栽桑、养蚕、产茧仅是利用桑树的一部份生产物,对桑枝和蚕沙过去也仅用枝皮造纸和蚕沙提取叶绿素,近年来则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致使当前亩桑经济效益不能得到很快提高。为探讨提高亩桑的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巩固发展蚕桑生产,我们从1987年春开始,开发利用桑树枝条和蚕沙资源,加工成木屑粉,以此为主料,配以蚕沙等塑袋栽培黑木耳和  相似文献   

11.
<正> 史家院乡庞家院村重视春蚕生产,40张蚕产茧2662.7斤,产量一季超去年全年,成为乐寺河区产茧最多的村。这个村前几年就开始栽桑养蚕,有一定的桑树基础。分散养蚕后,由于大部分群众的养蚕技术不过关,蚕病为害逐年加重,去年全村养蚕99张,产茧2655斤,平均张产只有26.8斤。他们吸取了这一教  相似文献   

12.
我县贯彻自治区建设蚕茧商品基地要求,开展建设产茧千担村活动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十里村在不断改善养蚕条件,一靠政策的落实、二靠抓住关键措施的实施,种桑养蚕又向前推进一步.全村有桑园402亩,1985年全年养蚕2268张,比去年同期1395张增873张,增长62.6%;产茧51吨(1020.6担);收入现金193808元,平均每人占有养蚕收入80.70元,提前三年实现产茧千担村.关于抓住关键措施的实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天兴乡位于我县西部,与隆昌、富顺接壤。辖9个村,99个社,3964户,13063人,耕地9523亩。现有桑树428.9万株,其中小桑园1278亩,良桑占67.1%。 1989年初,乡党委、政府根据乡情,把蚕桑生产列入“八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之一,制定了蚕桑“八五”规划,即:1995年养蚕发种1万张,产茧6000担,  相似文献   

14.
推广桑猪循环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沙是养蚕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据化学分析,含粗蛋白15.4%粗脂肪2.6%,粗纤维16%,可溶无机物36.2%,可溶性糖19%,含氮量2.4%,热量4194卡。蚕沙除可提取叶绿素和药用外,还可作为发展农村畜牧业的饲料。玉山县有投产桑园2800亩,每年养蚕5000张,产茧3340担,有蚕沙200余万斤。过去,蚕沙多用作肥料,  相似文献   

15.
<正> 义和乡是我县丘陵地区的一个小乡,全乡9个村、84个社,2013户,8023人,耕地面积8125亩,其中田2250亩,地5875亩,人平口粮382公斤,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该乡1982年养蚕570张,产茧13728公斤,人平茧1.6公斤,居全县倒数第一名。该乡人平农副业经济收入只有150元,到1989年全乡养蚕6200张,产茧126,745公斤,人平15.8公斤,1987  相似文献   

16.
<正> 石泉县松柏乡力建村,有五个村民组,188户,803人。耕地964亩,其中水田420亩。现有密植桑园126亩,零星桑树86500株,1984年产茧达到23023.4斤,是全县产茧最多的村。力建村从1978年开始兴桑养蚕,当年养蚕30张,产茧1799斤,1979年养蚕51张,产茧3024斤,80年利用河滩地培育良桑苗122亩,建密植成片桑园147亩,大栽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一九八三年我县蚕茧质量情况我县1949年产茧1050担,1972年突破万担关;1973年产茧14504担;特别是在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较快,1980年产茧达22541担;1982年产茧31052担,为1949年的29.5倍,1983年全县遭受特大洪水为害,蚕茧总产仍达到30558担。目前全县栽桑养蚕已遍及到11个区,95个乡831个村,5700多个村民小组35000个养蚕户。其中蚕茧总产万斤以上的村有61个,5万斤以上的乡有18个,10万斤以上的乡1个,养2张蚕产茧120斤有10466户,总产蚕茧153.57万斤,养蚕5张以上,产茧300斤以上有874户,总产茧28.65万斤。1982年农村蚕桑收入达到了605.24万元,人均9.13元。所  相似文献   

18.
铜梁县是重庆市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之一,2001年被列为重庆市“百万担优质茧”工程建设基地县。经过几年建设,全县已基本形成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至2005年新植桑园和养蚕总数居全市第2位。为了进一步加快本县“20万担优质茧”工程建设步伐,促进蚕桑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全县蚕桑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2006年开始利用2年时间,实施“十担户、百担社、千担村、万担镇”优质蚕茧工程建设。1全县基本情况铜梁县位于重庆西北部,全县幅员面积1334km2,总人口82万人,农村人口67.2万人,其中养蚕4.9万户计17.15万人,总…  相似文献   

19.
里田镇是我县蚕桑生产起步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蚕桑基地。瓦滩村是该镇高产稳产的佼佼者。全村有洲地桑园96亩,其中五龄桑园36亩,十七龄桑园60亩。1986年养蚕260张,产鲜茧185.6担。1987年养蚕270张,产鲜茧202.5担。1988年养蚕315张,产鲜茧256担;平均张种产茧由1986年的71.4斤提高到81斤;平均亩桑产茧由1986年的193.3斤提高到262斤,实现了张种、亩桑产茧同步增长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20.
<正> 天兴乡现有桑树760万株,1997年全乡养蚕7815张,其中养蚕上1000张的村有狮子和倌坪两个村,狮子村1995年养蚕1768张,1996年养蚕1408张。1996年10月乡蚕桑站对狮子村养蚕减少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狮子村现有桑树49万株,其中有27万株是1988年以前栽植的。这些桑树由于每年提高剪伐,形成支干层次增多发条数逐年减少,且一年比一年细弱,产叶量也相应逐年下降。并且有90%以上的是八十年代的老品种“6071”。该品种有叶质差,老化快、不耐旱等缺点,是淘汰品种。经乡蚕桑站1996年降干改良试验证明:每株产叶量要增长20%至25%,1997年11月乡党委、政府开专会研究决定:对该乡的狮子、场口、方湾三个村的老桑树降于改良50%,1998年把全乡的350万株老桑树降干改良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