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菱湖“桑基鱼塘”系统及其农业文化遗产的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湖州菱湖"桑基鱼塘"的历史渊源和桑基鱼塘农业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和作用。梳理了湖州菱湖"桑基鱼塘"的发展变化,介绍了菱湖镇射中村对"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措施,为传承和发展传统"桑基鱼塘"农业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分别于2014年和2017年被正式认定为中国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至今仍运转正常并发挥着其生态循环效率,堪称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的典范,也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1月23日,"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在罗马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评审,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3个,"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成为浙江省第3个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农耕生态系统。位于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中最集中、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为了保护传承桑基鱼塘系统,加强对系统地  相似文献   

4.
南方蚕区蚕桑产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桑基鱼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桑基鱼塘作为传统的农业生态模式在我国南方蚕区延续至今,该模式开辟水、陆2个生态系统,形成陆基种桑→塘水养鱼→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循环性农业生产特征。简要综述了桑基鱼塘的演变历史、基本技术要素,进一步讨论认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符合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是我国南方蚕区蚕桑产业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湖州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循环系统,其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科学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的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应用条件价值法2种形式获取数据,分别对桑园提供产品、桑园气体调节、桑园涵养水源、桑园减少尘沙、桑园保持土壤、鱼塘提供产品、鱼塘蓄水防洪、桑基鱼塘休闲旅游以及桑基鱼塘历史文化共9项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湖州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桑园、鱼塘和桑基鱼塘整体3个部分每年提供的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为107亿元,其中:桑园系统每年提供服务价值最低,为1.24亿元,占总价值的1.16%;其次是鱼塘系统,提供价值为7.44亿元,占总价值的6.96%;最高的是桑基鱼塘整体系统服务价值,约98.32亿元,占总价值的91.88%。研究结果显示桑基鱼塘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远远高于单一的桑园生态系统和鱼塘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价值,明确了桑基鱼塘只有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有机组合在一起,才会产生更高的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6.
桑基鱼塘是嘉湖平原水网地区劳动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农耕劳作,创造的田埂种桑-池塘养鱼-采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肥桑-鱼肥蚕壮的良好人工生态系统。2014年5月“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入选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单位。为进一步传承发展湖州桑基鱼塘传统文化,9月22日,湖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在湖州荻港鱼村联合主办了“桑基鱼塘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论坛”,来自广东、广西、四川、江苏及省内蚕桑重点市,有关农业遗产保护、渔业专家近百人参加了论坛。原全国人大常委、农村与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舒惠国,省农业厅副厅长冯一鹤应邀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7.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实践陈玉银,费建明,蒋振东浙江农业大学,浙江湖州菱湖区农技站闻名遐迩的桑基鱼塘系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它是劳动人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它经过几百年生产的持续适应,在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位于太湖南岸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湖州桑基鱼塘系统退化与萎缩严重,面临被单一规模化水产养殖替代的危险。广大农户持续性参与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户主要依据经济效益标准来选择农业生产方式,因此探明不同时期桑基鱼塘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变化是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依据明清时期的有关历史文献和当代的农户问卷调查,对太湖南岸桑基鱼塘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跨时期分析,并与同时期相关农业生产方式进行成本收益关系比较。研究发现,明清时期被农户普遍采用的桑基鱼塘与当代被农户普遍采用的规模化养殖鲈鱼在收益成本比上十分接近;而当代桑基鱼塘新型模式的收益成本比虽然最高,但循环利用价值相对于投入成本的占比却最低,需加强系统内部各生产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真正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现代传承。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7月20日-21日,广东省蚕学会茧丝与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学组组织其会员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一行23人先顺德后珠海的路线进行了考察学习,此次活动就蚕桑资源高效利用的发展现况、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推广情况、蚕沙有机肥的可发展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本次活动首站考察了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基地,这是一种"桑茂蚕壮鱼大  相似文献   

10.
桑基鱼塘是中国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创造的一种高效利用土地的农业生态系统,它的利用形式是深挖鱼塘、垫高塘基、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栽桑,形成水陆交互作用的良性循环生态模式。近年来,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蚕蛹加工岗位科学家廖森泰带领团队利用其自主研发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成果,对传统桑基鱼塘中各环节相关的物质、生物和文化资源进行综合高效的开发,开展桑椹、桑叶食药用加工,利用蚕桑生态饲料进行水产养殖和蚕沙生物肥改土,通过种养加结合及适度开展休闲旅游,建立了新型桑基鱼塘模式,并在西樵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顺德太子休闲农庄等多个园区示范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由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和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承担的“桑基鱼塘综合技术研究”课题,于1989年12月29日通过省级鉴定。该课题利用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原理,开展桑基鱼塘物质与能量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经过三年试验,较全面地探明了“桑—蚕—鱼”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鱼塘对桑树生长和桑叶产量、质量的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能值理论对桑基鱼塘系统中"机械化养蚕—跑道养鱼"生产模式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各项资源的能值,得到了该模式的可再生当地环境资源能值、不可再生当地环境资源能值、可再生投入有机能源能值、不可再生工业辅助能源能值和总能值产出等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该模式的能值投入率为63.92,能值收益率为3.17,环境负荷率为0.46,能值自给率为0.02。结果表明,与传统桑基鱼塘系统相比,"机械化养蚕—跑道养鱼"模式有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小的环境依赖性,是具有显著推广价值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同时可以对系统结构进行进一步调整,对内部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珠江三角洲桑基土壤的“基”是指将一口口鱼塘隔开的土埂,俗称“塘基”,上面种上桑,便称为“桑基”。基面(桑基)和水面(鱼塘)的巧妙配合在炎夏起了降温升湿的作用,造成作物最佳的生活环境。也是以桑养蚕,用蚕沙(粪)、蚕蛹喂鱼,再以塘泥肥桑的先进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4.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以桑为中心。种桑养蚕、蚕粪喂鱼、鱼粪肥塘、塘泥上基肥桑,使蚕、桑、鱼三者密切结合,互相促进,使人们持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几年来,由于对蚕茧、蔗糖、圹鱼等一些农产品价格政策存在的一些问题,使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明显低于蔗、鱼等项生产,因而严重影响到蚕农生产的积极性并损害了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因此,如何按照价值规律法则。通过部分调整价格政策以促进蚕桑生产,维护和发展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是农业发展战略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南临大海,属副热带的海洋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既没有严寒的冬季,也没有内陆的炎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此外,珠江三角洲河流纵横交错,水域面积大,地势低洼,在这种环境条件下,珠江三角洲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创造了一种桑基鱼塘的生产结构形式,即把低洼地深挖为塘。挖出的泥土复于四周成基。塘蓄水养鱼,基上栽桑(或蔗、果等)。以桑叶养蚕,用蚕沙(粪)、蚕蛹喂鱼再以塘泥肥桑,从而形成一个以桑为中心的、蚕桑鱼结合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互相促进的“桑茂蚕壮、蚕壮鱼肥、鱼肥泥好、泥好桑茂”的人工生态系统。实践证明,这种生态系统提供的物质丰富,经济效益大;这种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转化比较合理,参与这个循环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这种生态系统投入更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以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继承和发展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注意保持这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桑、蚕、鱼三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以达到取得更大的持续的经济效益。诚然,桑基鱼塘是特殊地区的一种生产结构形式,它所提供的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及原理。对其它一些地区来说也是有现实的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充分调研齐河古晏农庄区位优势与自然资源等现状基础上,制定了该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提出了以桑基鱼塘循环农业为主导,以传承“一带一路”蚕桑丝绸文化为骨架,以蚕桑绿色有机产品为突破口,将农庄建设成为集蚕桑生产、科普教育、科技示范、休闲康养于一体的零污染循环农业型蚕桑生态园的总体定位。将整个农庄按照“一带(滨水生态景观带)、两心(游客服务中心和蚕桑产品研发中心)、两馆(养蚕技术馆和丝绸博览馆)、三区(桑基鱼塘生态区、桑树种植区、葡萄种植区)”进行规划与建设,并提出了各分区建设内容和功能分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广东是全国四大蚕茧产区之一.1922年前后是广东蚕桑生产的"黄金时期",当时全省有桑地12万hm2以上,年产蚕茧7.5万t,仅次于浙江省,居全国第2位.抗战后广东的蚕桑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至1949年蚕茧产量只剩下0.52万t.解放后广东的蚕桑业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全省产茧2.28万t.历史上形成的"桑基鱼塘"良性循环的经营方式,曾经受到联合国生态学专家的称赞.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我所与东南亚国家在蚕桑方面都保持较紧密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应泰国诗丽吉皇后蚕业司司长Apai Suttisunk的邀请,我所5名科研人员于2016年8月9日至15日到泰国开展了为期7天的访问交流,参加了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24届国际蚕丝业大会,了解了国际蚕丝产业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并与合作方泰国蚕业司科研人员开展"中泰'桑基-鱼塘-食用菌栽培'生态循环模式研究"项目交流,尽一步深化了双方在蚕业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相似文献   

18.
越城岭,位于广西省桂林市境内和湖南省边境,古称"始安岭"、"临源岭"或者"全义岭",后来作为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被称为"老山界".和萌渚岭一样,这条长约200多千米的山脉,也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磅礴的南方五岭山脉中,越城岭的存在是非常独特的. 越城岭不仅是漓江、资江、柳江(五排河)的发源地,而且山脊还是黎平县与剑河县的县界,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此外,越城岭还是公元前219年,秦军南下统一岭南的必经之道,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历史痕迹——秦军的屯兵遗址,著名的世界奇观兴安灵渠,以及"飞雪不过"的古严关.  相似文献   

19.
蚕桑业曾在广东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以顺德、南海、中山等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桑基鱼塘星罗棋布,在二三十年代是我省蚕业的鼎盛时期,曾有“一船白茧去,一船白银回”的美称。一直至80年代中期,珠江三角洲仍是闻名  相似文献   

20.
蚕、桑全身是宝,综合利用大有可为。长期以来,珠江流域劳动人民以“桑基鱼塘”的形式,利用水网地区种桑养蚕,蚕粪喂鱼,塘泥作桑园肥料。每1000斤蚕粪可产100斤塘鱼。1958年以来,综合利用有了进一步发展。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从蚕粪中提取叶绿素,目前,广东有三个工厂投产(二个社办,一个国营)生产所需要的蚕粪,本省未能满足,每年还要向广西、湖南、河南、山东等省订购2000吨干蚕粪。目前,每吨收购价260元。叶绿素每年供出口的约100吨。出口可换取外汇每吨5000~6000美元;内销的约100吨,每吨价108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