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彩山鸡为环颈雉,俗名又称野鸡、雉鸡、雉、项圈野鸡,是由美国珍禽养育专家将环颈雉经过九代驯化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珍禽品系,是集肉用、药用、观赏于一体的经济禽类。我国自1986年首次从美国引进,目前已成为一项新兴养殖业。雏雉的养育是饲养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养育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雏雉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成活率的高低,而且还影响以后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因此,必须重视育雏工作,掌握好育雏技术。一、育雏期的适宜温度和湿度1.严格掌握育雏期的适宜温度。刚出壳的雏雉,绒毛细短,保温能力极差,体温比育成雉鸡低3℃以上;…  相似文献   

2.
雉鸡育雏成绩的好坏,与其后的生产及经济效益紧密相关。根据雏雉的生理、生长发育特点及多年的育雏经验,在农村简易养殖条件下,把地炕与平网结合起来育雏,取得了满意效果,不但育雏成活率。健雏率高,而且节省资金投入。一、地炕与平网的结构1.地炕的构造:地炕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珍禽饲养业的不断发展,雉鸡以其外形美观,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饲养技术不高,特别是不懂育雏技术,导致雉鸡在育雏阶段就大批死亡,给雉鸡饲养专业户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将育雏经验及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温度由于雉鸡体型小,对温度特别敏感,因此必须保证适宜的温度才能有较高的成活率。需要在室内挂温度表以便随时查看雉雏所需要温度,见表1。  相似文献   

4.
雉鸡(Phasianus col hicus)属鸡形目、雉科、雉属。通称环颈雉鸡或野鸡(以下称雉鸡)。我国分布有十九个亚种,而我省分布种为东北亚种(P.C.Fallasi)。欧美各国及日本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引种驯化雉鸡并获得成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已普遍建有不同类型的雉鸡狩猎场,年繁殖量达几十万乃至数百万之多。我们自1980年底开始研究雉鸡人工繁殖技术,到1983年末共驯养1368只。推广种卵50枚、种雏100只,种雉216只,实验用雉97只,释放132只。在研究饲养管理、人工孵化和育雏技术的同时,对于疾病防治和笼养繁殖习性进行了探索与观察。现将试验研究情况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5.
雉鸡由于人工驯化的历史比较短,目前雉鸡场普遍存在着繁殖力低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严重阻碍着养雉业的普及和发展。影响雉鸡繁殖力的主要因素包括产蛋量、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育雏成活率等,只有针对这些因素,在饲养管理中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提高雉鸡的繁殖力.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1育雏期1.1严格保温温度是雉鸡育雏的重要条件,必须保证适宜、恒定的温度。如温度忽高忽低,变化太大,雉鸡容易感冒,患消化道疾病等,并影响生长发育,严重时可引起死亡。育雏温度随着雏雉鸡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脱温时间应视育雏季节、天气变化、给温方法、雏鸡体况进行灵活掌握。可采取20日龄以后白天脱温,晚上供温的方式,使育雏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雉鸡虽然抵抗力较一般肉鸡强,但雏雉鸡阶段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营养要求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常发生各类死亡。它不但造成雏雉鸡由死亡本身引起的直接损失,而且会影响以后的生产。本文总结了16个雏雉鸡养殖场(户)在育雏期造成雉鸡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防制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雉鸡异刺线虫病是异刺线虫寄生于雉鸡盲肠,引起雉鸡厌食、腹泻、生长抑制、消瘦、衰竭死亡的一种寄生虫疾病。本病通过消化道感染,有时可造成会养的雉鸡死亡。1999年9月信阳市金牛山管理区张某饲养的2000只雉鸡,56日龄时开始发病,几天后出现病鸡死亡。我站化验室对张某送来的病雉和病死雉进行了剖拉。根据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盲肠线虫的鉴定,确认为雉鸡异刺线虫病。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发病情况1999年7月张某从外地某雄鸡场引进雉鸡雏近2000只,开始采取地面铺垫料育雏,后转入大棚网上和地面自由饲养。雉鸡可在场地上自由采食,鸡…  相似文献   

9.
种雉鸡繁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养殖者经济效益的好坏。由于雉鸡人工驯化的历史比较短,所以雉鸡场普遍存在繁殖率低的情况。影响雉鸡繁殖率的主要因素包括产蛋量、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和育雏成活率等。因此,在饲养管理工作实践中,只有针对上述因素,并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实现提高繁殖力、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提高产蛋量的措施1.严格进行选种选配,培育高产种雉鸡。在选配中,个体选配优于群体选配。为充分发挥优良种公母雉鸡的遗传效应,应进行雉鸡的人工授精技术。种雉鸡的选择,采用个体选择、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的综合方法,从而培育高产雉鸡品种。2.采取导入杂交的方式改良地产山鸡的生产性能。地产山鸡虽然产蛋量低,但其抗逆性强,且在狩猎场放养中有较大经济价值。而美国七彩山鸡飞翔能力差,但比较驯顺,年产蛋量高达90~120个。为此,用地产山鸡与美国七彩山鸡的导入杂交后,杂交一代的育雏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年平均产蛋量高达59.6个。既保留了地产山鸡的抗逆性强的优点,又达到提高产蛋量的目的。3.掌握适宜的交尾年龄及利用年限。雉鸡在出生后10月龄即可以参加交尾,雄雉一般可利用三年,而雌雉只利用两年,且雌雉第二产蛋年的平均蛋量要高于第一产蛋年。为此,...  相似文献   

10.
1 性成熟期   雉鸡的性成熟较晚,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野生雉鸡在北方每年4月以后开始产蛋,产蛋主要集中在5~6月,到7月底结束.当年孵出的雏雉鸡,要等到第2年10月龄左右才能达性成熟.如6月孵出的雏雉,翌年4月即可交配产蛋.……  相似文献   

11.
雉鸡又名野鸡、山鸡、环颈雉,是集肉用、药用、观赏用于一身的特种家禽。雏雉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它的存活率、生长发育及以后的利用价值,最终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是雉鸡生产中非常关键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雉鸡,又名山鸡、野鸡、环颈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有名的野味佳肴,且由于雄雉鸡尾长,羽色光彩鲜艳,还具有观赏价值.随着人们对食品绿色、安全、营养要求的逐渐提高,雉鸡也越来越受到欢迎,雉鸡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雏雉鸡经4~5个月的饲养,雌雉鸡体重达1kg,雄雉鸡体重达1.3~1.4kg以上的体重时即可上市,特别是在入冬以后.雉鸡肉味尤其鲜美,是元旦至春节期间用作礼品互赠的佳品.饲养雉鸡首先要了解其生长特性,结合精心的饲养管理,才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有关文献报道,雉鸡雏的育成率较低,如苏联育成率为50%,我国吉林特产所为70%,1月龄育雏率80%,黑龙江动物所为80.3%,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场为80~85%。为了探索提高育雏率的方法,把1300只,雏雉分为8个组进行饲养试验。育雏以灯泡保温为主,开始温度为36.0℃,饲料以金钱牌鸡花料为主,3  相似文献   

14.
山鸡(雉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集美食、食疗、观赏于一体。我县1996年10月从古田引进雌雉鸡150羽,雄雉鸡30羽,试养两年,观察如下:1 场地选择与种雉来源 本试验养殖地选择在长桥镇亭头港公路旁。当地空气流通,具有良好水源充足、清洁,地势高燥,环境安静。并与住宅、工厂、公路有一定距离。本场占地014公顷,生产区013公顷(包括孵化室、育雏室、中雉室、成雉网室、种雉网室、饲料储藏仓库等),生活区0013公顷建在生产区外。1996年建场试养后,1997年繁殖雉鸡12万羽。…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18周龄日本绿雉和美国七彩雉鸡进行体尺、屠宰性能的测定,并对体尺和屠宰性能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日本绿雉在体斜长、胸宽、胸深指标上优于七彩雉鸡,除屠宰率、胸肌重美国七彩雉鸡高于日本绿雉外,其余屠宰性能指标日本绿雉均优于美国七彩雉鸡。日本绿雉和美国七彩雉鸡在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雉鸡肉味鲜美 ,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品 ,且具有重要的食疗作用。搞好雉鸡的繁育 ,提高雉鸡种蛋孵化效果是关键。1 搞好种雉的饲养管理 ,提高种蛋质量1.1 种雉的饲养地产雉鸡一般在 4月中旬左右开始交尾 ,美国七彩山鸡于3月下旬左右开始交尾 ,进入繁殖期。为保证较高的孵化率 ,种雉营养是关键。要求种雉日粮全价 ,且蛋白质一般达到2 1%~ 2 2 % ,所以一些农户养殖种雉时 ,单纯喂给蛋鸡产蛋期料 ,不但造成雉鸡啄癖且使种蛋缺乏营养而导致胚胎在孵化中期死亡 ,而降低了孵化效果。另外 ,雉鸡产蛋时对脂肪的需要比家鸡高 ,当母雉进入产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省雉鸡饲养量逐年上升,雉鸡的疫病防治研究甚少。现就一起危害雉鸡最大的急性新城疫疫情的发生和扑灭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福州市郊某雉鸡场饲养种雉2000羽,菜雉2万羽,自繁自养。菜雉每批800羽,都饲养于同一雉场不同的雉舍内,舍间用网隔离。防疫卫生中等水平,没有发生过疫情,生产比较稳定。1998年冬季开始收购和贩卖雉鸡业务,给雉场带来了祸害。11月下旬有一批雉突然发生多量死亡。适逢上市季节就趁机把这批染病雉鸡出售一空,但疫情并没有因此结束,与该批雉舍相邻的左右两舍雉鸡于5天后发病,3天后大量死亡,每日死亡…  相似文献   

18.
雉鸡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雉鸡生活习性、繁殖技术、育雏期、育成期及种雉鸡的饲养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雉鸡养殖技术,以期为提高雉鸡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雉鸡生活习性、繁殖技术、育雏期、育成期及种雉鸡的饲养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雉鸡养殖技术,以期为提高雉鸡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工饲养的雉鸡能够适应大群饲养的环境,但因密度大,妨碍采食,常发生相互叼啄现象。特别在繁殖季节,雄雉常需通过激烈争偶斗架来确立“王子鸡”和群序。加上人工饲养的各种应激因素,使得雄雉的交配活动受到一定的抑制,受精率一般在82%左右。如何提高雉鸡受精率呢?下面是自然交配情况下的几个管理要点,供参考。1.雄雌雉鸡合群时间及比例要适当。本地山鸡的经产雌鸡于4月中旬、初产雌雉于4月末,放人雄雉。如果雄雉放人过早,雌雉尚未性成熟,而雄雉则有求偶行为,雄雉强烈追抓雌雉,使雌雉惧怕雄雉,以后即使性成熟了也不愿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