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桑梢小蠹虫(Cryphatus CxignvsBtandf)属鞘翅目小蠹虫科,是桑树休眠芽和桑枝条的重要害虫。我省七十年代曾有人观察到了桑梢小蠹虫的危害,但未引起注意。1985年以来,我所试验桑园和所属制种场生产桑园又相继发现了桑梢小蠹虫,且有蔓延扩大之势。这种情况亟需引起重视,警惕桑梢小蠹虫的危害。目前发现的桑梢小蠹虫,成虫体长约1.5mm左右,暗褐色(老熟后大部分为黑  相似文献   

2.
<正> 桑梢小蠹虫是春季为害桑芽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在我县发生较普遍,影响春季桑树发芽,给春蚕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经近一年多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对桑梢小蠹虫为害桑树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将调查情况整理如下:一、桑梢小蠹虫的发生和生活习性桑梢小蠹虫又称桑小蠹、桑枝小蠹虫、桑黑蠹等,属鞘翅目小蠹虫科。以桑园管理差,桑树病虫害多,长势衰弱的老桑田块发生尤烈。桑梢小蠹虫在我地区一年发生约三代,完全变态,以成虫(少数有幼虫和蛹)在枝  相似文献   

3.
罗太明 《蚕学通讯》2002,22(2):16-17
桑梢小蠹虫 (学名CryphalusexignusBlandford)又叫桑小蠹、桑枝小蠹虫、黑蠹虫等。属鞘翅目、小蠹虫科。1 形态特征桑梢小蠹虫成虫体长 1 .5~ 1 .8毫米 ,椭圆形 ,初羽化时黄白色 ,渐变至黑色 ,密生淡褐色短毛 ,头小 ,隐于前胸背板下 ,触角锤状 ,末端膨大呈卵形 ,鞘翅黑色 ,每翅有 1 0条纵列刻点。卵长椭圆形 ,0 .6毫米× 0 .3毫米 ,玉白色 ,卵壳极薄。成长幼虫体长 1 .7毫米左右 ,圆筒形 ,初孵化时乳白色 ,后变为淡黄色 ,体表散生短毛。蛹圆筒形 ,乳白色 ,体长 1 .5~ 2毫米 ,属离蛹型。2 为害特点桑梢小蠹虫的…  相似文献   

4.
以桑盾蚧及红点唇瓢虫为材料,室内观察与田间调查相结合,阐述了红点唇瓢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该虫以成虫在树叉、树缝等处越冬。成虫耐饥,具假死性。成虫、幼虫均能捕食各种蚧态,捕食量较大,成虫日捕食桑蚧雌成虫10~25头,若虫35~70头、卵20~158粒;三龄幼虫日捕食若虫65~81头。  相似文献   

5.
以桑盾蚧及红点唇瓢虫为材料,室内观察与田间调查相结合,阐述了红点唇瓢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该虫以成虫在树叉、树缝等处越冬。成虫耐饥,具假死性。成虫、幼虫均能捕食各种蚧态,捕食量较大,成虫日捕食桑蚧雌成虫10~25头,若虫35~70头、卵20~158粒;三龄幼虫日捕食若虫65~81头。  相似文献   

6.
高淑萍 《北方蚕业》2006,27(4):47-48
桑梢小蠹虫,又名桑小蠢、黑蠢虫。属鞘翅目,小蠹虫科。我市从1999年至今在各乡镇连片集中桑园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发生率和桑园为害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桑树萌芽抽枝,使桑树提前进入衰老期。  相似文献   

7.
浙北、苏南桑园主要分布于地势低洼、河港纵横、湿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桑树受桑白盾蚧的危害较重。为了探讨桑白盾蚧的生物防治,作者于1979~1981年在浙江北部和江苏长江两岸桑区对桑白盾蚧的天敌作了调查,查得寄生性天敌9种,捕食性天敌3种。其中,捕食性的日本方头甲Cubocephalusnipponicus Endrody-Younga对各代桑白盾蚧的捕食率均较高,对第1代的卵和幼虫分别达17.4%和46.9%;对第2代的卵、幼虫和成虫分别达13.1%、57.4%和9.1%;对第3代的幼虫也可达11.2%。  相似文献   

8.
刘茂祥 《蚕业科学》1993,19(1):9-13
对桑盾蚧盗瘿蚊(Lestodiplosis pentagona Jiang nov.sp.)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与桑盾蚧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该虫为捕食桑盾蚧的天敌,幼虫捕食桑盾蚧的卵、雄蛹和雌成虫,并以幼虫、蛹在介壳下越冬。成虫日间均可羽化,以黄昏为最盛;具有趋光性和补充营养期,性比随羽化时刻、季节与地区而异,但总体上雌虫多于雄虫。幼虫耐饥,无猎物亦可化蛹直至羽化;具有趋湿性和环境引起的群集性;其分布数量与雌蚧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43。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保护条件下,对桑盾蚧的捕食率可高达93%以上,为自然状态的4倍;不同杀蚧剂对该虫的毒性不同,如柴油(原液)毒性很大,洗衣粉液(10倍)毒性较轻。保护天敌和筛选杀蚧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倪奎 《四川蚕业》2010,38(2):25-25,49
多年以来乐至县桑树虫害有桑尺蠖、桑红蜘蛛、桑毛虫、桑梢小蠹虫、桑瘿蚊、桑天牛、桑螟等。对桑树的为害主要体现在春季桑芽的虫害上,而为害叶片、新梢、枝条、枝干、根系的虫害较轻。其中对桑的为害又以桑尺蠖为主,其次是桑红蜘蛛。2010年3月30日进行调查,桑尺蠖株为害率为35.7%,红蜘蛛株为害率为10.4%,桑毛虫株为害率为5.8%。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量加大,储粮熏蒸用药量的增加,导致储粮害虫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锈赤扁谷盗耐干燥、耐低温,抗药性强,繁殖能力强,一旦感染就会在仓内大量繁殖,引起粮食发热,并可能伴随着其他储粮害虫的产生.利用锈赤扁谷盗善于飞行,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的特点,尝试用碘钨灯进行诱杀锈赤扁谷盗的试验.通过效果追踪发现,碘钨灯诱杀锈赤扁谷盗效果一般,诱捕效果良好,通过调整方案,配置盛有敌敌畏溶液的药剂盒以及粘虫板,结合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告了柯氏伪裸头绦虫的生活史。实验证明:在温度为26.5~27℃,相对湿度为68~74.5%的温室条件下,中间宿主——赤拟谷盗吞食绦虫后24小时,六钩蚴进入其血腔发育,历时27~31天形成拟囊尾蚴,50天具有侵袭能力。猪吞食拟囊尾蚴后第10天发育成为成虫,第30天孕卵节片申的虫卵发育成熟。对这种绦虫的分类问题作了简要的讨论,认为盛氏许壳绦虫、陕西许壳绦虫和日本伪裸头绦虫都是它的同种异名。  相似文献   

12.
桑白蚧的防治时期以一龄若虫期最佳。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防治一龄若虫,不仅有90%以上的防治效果,而且又是桑树树体消毒的防微措施;选用40%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洗衣粉10~30倍液防治一龄若虫,不仅防效好,而且蚕作安全。成蚧期(含冬季)用柴油石灰乳剂(柴油:石灰:水=1:1:10)或胆水原液防治,其防治效果明显,校正死亡率97.15%以上;用粘土浓泥浆涂干防治雌成虫,无论休眠期或活动期(除产卵期外),防治效果显著;亦可结合冬管树干刷白用的20%石灰浆中,加入1%硫磺粉,有一定防蚧作用;采用漂白粉、洗衣粉、粘土浓泥浆涂干等防蚧措施,能有效地保护桑白蚧优势天敌桑白蚧盗瘿蚊,从而提高捕食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七星瓢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七星瓢虫控制苜蓿上豌豆蚜的能力,在实验室智能人工气候箱,于培养皿中放入其不同龄幼虫和不同头数进行培养,最后测定了七星瓢虫各龄幼虫及雌雄成虫对豌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七星瓢虫4个龄期幼虫和雌雄成虫的功能反应均符合功能反映曲线Holling-Ⅱ型;七星瓢虫雌成虫的攻击率最大,处置时间最短;同一发育时期的七星瓢虫在豌豆蚜不同密度时的捕食量差异显著;根据捕食功能反应数据,该模型预测了七星瓢虫1~4龄幼虫及雄、雌成虫对豌豆蚜的最大捕食量分别是5.7、11.5、32.1、59.5、57.1和76.9头/d。  相似文献   

14.
盗群的优劣是:工蜂采集积极,群内饲料充足,哺育率高;但成年蜂早衰,寿命短。被盗群的优劣是:蜂王产子积极;但饲料不足,哺育率低。利用优势,避免劣势,能增加蜂群群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盗蜂的形成首先从一两个弱群开始。在日常管理中只要细心观察,很容易发现盗群与被盗群。一旦发现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a.在晴天,温度10℃左右的早晚,将盗群的大面积蜜脾抽出与被盗群虫、卵脾互调(脱蜂);这样做,既保证被盗群内有充足的饲料(若饲料仍不足,可在饲喂槽内放0.3kg干白糖)又增加了盗群的内勤蜂负担,可减少盗蜂的出勤。b.将盗群出房蜂与被盗群卵脾互…  相似文献   

15.
经对140枚鸸鹋卵人工孵化的观察,发现孵化的适宜温度为36.8~36.4℃,湿度的适应范围为27%~61%,孵化期卵减重率在13%~17%时能得到最佳孵化率.卵平放并进行上下180度翻转能大大提高出雏率和健雏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用SPA法(Sperm Penetration Assay)即精子穿透分析法对8头黑白花公牛冻精的受精力进行检测,以预测各公牛精液受精力的水平。结果:每卵表面平均精子数为3.2~9.5个,每卵内精子数为1.6~3.4个,被穿透的卵子比例即穿透率为34.9~65.7%,具雄原核的卵子比例即原核卵率为16.0~32.4%。这些数值与各公牛冻精授精500多头母牛的效果作对照,8头公牛平均80(70~90)天的不返情率为56%(45.8~71.1%),不返情率与雄原核卵率,穿透率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82和 0.92。 另一组试验结果表明:授精时间对穿透率特别是对雄原核形成有很大影响。授精2小时后观察,没有雄原核形成,只有附着于卵子表面的精子;授精4小时后,精子已通过卵黄膜进入卵内,并开始形成雄原核;授精6小时后形成发育良好的雄原核。 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利用这项技术在生产上对公牛精液的受精力进行客观评定,为选择后备公牛提供重要的生理指标,特别是对评定冷冻精液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精子顶体反应、受精机理、体外受精、遗传学和胚胎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用干冰(CO_2)处理B(W_2/W_2)和Cre(re/re)正反交配的初期发生卵,能够诱发精核、卵核及嵌合发生卵,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 1.调查了产卵后的经过时间和精核、卵核及嵌合发生卵率的关系。结果认为精核发生卵率以产卵后70~75分钟处理区多,B×Cre达70%,Cre×B为48%。卵核及嵌合发生卵率以产卵后60~70分钟最高,但比精核发生卵率低。 2.产卵后70分钟的蚕卵封入干冰(CO_2)中不同时间,认为B×Cre90分钟处理区的精核发生卵率最高达68.4%;Cre×B150分钟处理区精核发生卵率最高为36%。 3.精核及卵核发生卵的发生调查结果:精核发生卵的孵化率仅为1.6%;化乌死卵70%,解剖致死卵确认了胚子的致死时期。 4.用纸上色层分析法分析卵的色素确认,干冰(CO_2)处理诱发的精核、卵核发生卵的色素是re和W_2基因决定的。 5.探讨了干冰(CO_2)处理,诱发精核、卵核及嵌合发生卵的机理,认为在卵内引起CO_2+H_2OH_1CO_3的反应,使卵内pH下降而诱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拟小食螨瓢虫对芒果小爪螨的控制潜能,开展了16℃、20℃、24℃、28℃和32℃恒温条件下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对芒果小爪螨成虫的功能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均能用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拟合,但各温度间功能反应的参数存在差异;以瞬时攻击率和捕食处理时间为评价指标,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对芒果小爪螨成螨的捕食效能随温度的上升而提高,32℃时达到最高,此时的瞬时攻击率和捕食处理时间分别为0.9186和0.0221 d。以软件Surfer11.0生成了芒果小爪螨成螨密度和温度组合下的拟小食螨瓢虫雌成虫捕食量模拟值等值线图,反映出在温度为28℃~32℃时,猎物密度为40~50头,被捕食的猎物数达到最大值。表明较高温度有利于拟小食螨瓢虫发挥对芒果小爪螨成螨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鞘翅目害虫是桑树重要的害虫,包括了象甲类、叶甲类、天牛类、金龟子类、桑梢小蠹虫等。本文综述了鞘翅目害虫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以及最近的防治研究进展。可为桑树鞘翅目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流行特点绦虫虫体呈带状、扁平、淡白色,根据各绦虫种类不同,短的体长0.5毫米,长的可达250毫米。鸡绦虫孕节随宿主粪便排至体外,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消化道逸出六钩蚴,移行到适当组织,经2~4周,发育为有感染性的似囊尾蚴。禽吞食含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后,似囊尾蚴用吸盘或顶突固着在患鸡的肠壁上,经2~3周发育为绦虫成虫,并开始向外界排出孕卵节片。鸡绦虫的中间宿主主要是蛞蝓、蚂蚁、赤拟谷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