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桑蚕微粒子病是严重威胁蚕种繁育的毁灭性病害.做好微粒子病的预知检查,能预知微粒子病原菌的存在与分布情况,预测微粒子病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回避蚕种生产的风险,保证蚕种质量.在这几年的三级原种繁育中,我们原种场都把预知检查工作作为防治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来抓,取得了很好的防"微"效果.下面结合笔者从事多年三级原种繁育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做好三级原种预知检查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
两种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技术措施的比较及优化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我国蚕种繁育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喷施防微灵与全程叶面消毒是两种不同的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有效技术措施,本文通过全面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技术措施,找出了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缺陷并结合蚕种繁育的生产特点,提出了新的优化组合模式。蚕种场应用优化组合模式新技术后,达到了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又能控制家蚕微粒子病发生,提高良种繁育系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家蚕微粒子病是与良种繁育关系最密切的传染性蚕病,曾在法国、意大利等国流行,欧洲蚕业因此而一蹶不振。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微粒子病列为检疫对象。近年来,我国本已得到控制的家蚕微粒子病又有重新抬头的现象,这对目前严竣的蚕桑生产形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防治家蚕微粒子病已成为稳定蚕桑生产的当务之急,应坚决采用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苏建 《四川蚕业》2014,(2):31-33
家蚕微粒子病具有胚种传染,对蚕种生产的危害较大,是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主要对象。原蚕区是我省一代杂交种繁育的第一车间。根据家蚕微粒子病流行规律并结合蚕种生产实践,简述了原蚕区综合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原虫寄生引起的,是良种繁育威胁最大的传染性蚕病。该病不仅在蚕期能互相传染,而且可以通过蚕卵,由上代传给下代。目前,世界各国均将微粒子病列为检疫对象。因此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是稳定蚕桑生产的重要措施,应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切实加强蚕种生产的管理,严格检验制度。  相似文献   

6.
桑叶全程消毒是蚕种繁育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在原种繁育中比较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与桑叶不消毒的微粒子病"毒率"发生情况,调查桑叶消毒效果。结果表明:在桑蚕原种繁育生产中桑叶全程漂白精消毒能很好的控制家蚕微粒子病毒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罗忠谦 《四川蚕业》2010,38(2):39-40
家蚕微粒子病是家蚕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它是典型的慢性病,具有病程周期长、传播途径广、为害性大、不易防治等特征,其一旦形成规模爆发,将给整个蚕桑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防治微粒子病的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理论与实践总结,并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蚕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河南省的柞蚕生产和种茧繁育工作,20世纪90年代柞蚕微粒子病在河南省迅速传播。分析了河南省在柞蚕微粒子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镜检设备简陋,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熟练的镜检人员不足,柞蚕微粒子病控制不力;预知调查难以贯彻执行,柞蚕微粒子病防治难度加大;制种时重目选轻镜选,重数量轻质量等。制种期目选、镜选和养蚕期技术操作充分结合起来,采取了严格淘汰柞蚕微粒子带毒率超标的种茧、严格目选蚕蛾、严格显微镜检种、提高放养技术等贯穿柞蚕整个世代的综合防治措施,使柞蚕微粒子带毒率逐年下降,原种种茧柞蚕微粒子带毒率基本控制在2%以内,为河南省柞蚕生产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何安蓉  王琦 《蚕学通讯》2004,24(4):38-40
家蚕微粒子病是经蚕食下传染和胚种传染的一种毁灭性蚕病,严重威胁着蚕种场的生存和蚕桑事业的发展.目前,对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治可以从三个方向努力.首先是预防.主要是防止微粒子病对家蚕的感染.常以补正检查、预知检查、母蛾检查、环境及桑叶消毒等技术措施为有效手段,并已取得了系统有用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家蚕繁育的全过程.第二为治疗.即主要是对家蚕添食抗微药品,如防微灵、克微宝等,以此来控制家蚕微粒子在蚕体的增殖.第三为育种防治.即用生物工程技术将抗微粒子病基因导入经济性状好的蚕品种内,培养出在感染微粒子病毒的任何浓度下绝对不会发生家蚕微粒子病的蚕种,不过该研究还只是一种设想.  相似文献   

10.
陆再妮 《北方蚕业》2003,24(2):53-53
蚕微粒子病在传染性蚕病中与良种繁育的关系最为密切,是蚕病中少有的检疫病种之一,是当前蚕种生产防治的主要对象.根据微粒子病发生、发展规律,防治关键在于杜绝胚种传染.近年来,由于我场严格贯彻蚕种选育管理条例和防微规范,严防食下传染,从而控制了一代杂交种生产中微粒子病的感染,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1.
柞蚕微粒子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沈阳农业大学柞蚕研究所在柞蚕微粒子病检测方面所做的工作,综述了柞蚕微粒子病的病原、病理、检测技术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柞蚕微粒子病的有效检测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1989年起,铜梁县蚕种场开始发生微粒子病,至1992年微粒子病烧种率达到高峰,经济损失非常严重,1993年经过采取各种措施,微粒子病逐年下降,微病超毒烧种率在1997年已控制到0.65%.从多年的扑微工作中,我们认为截断胚种传染是防治微粒子病的重要一环,原种带毒如果不截断,其他防微工作做得再彻底,也是前功尽弃.为此,我们改进了补正检查方法,提高了原种微粒子病检出率.1.改进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改进防微措施 提高原原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微粒子病毒率是衡量蚕种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我中心负责广东省原原种的繁育,历来把防微工作放在首位,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然而,微病发生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防微工作十分复杂和艰巨。  相似文献   

14.
家蚕的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是国家规定的蚕种繁育的检疫对象之一。根据全国家蚕微粒子病防治指导小组的通报:“1991年全国微防形势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通过两年的努力,各地对家蚕微粒子病危害性以及微防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微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了微防组织与蚕种质量检验机构,制定颁发了有关规程和管理办法,狠抓了以母蛾检验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柞蚕微粒子病蔓延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种生产场家片面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检疫人员粗心大意,人为地助长了柞蚕微粒子病的蔓延。微粒子病防治要从柞蚕病虫害防治入手,做好饰腹寄蝇的化学防治和放养技术防治工作,消灭寄主,保护天敌;要认真做好微粒子病镜检工作,加强责任心和技术培训,规范操作技术及过程;严格蚕卵及蚕期消毒防病工作,贯彻放养操作细则,确保蚕种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刘君成 《四川蚕业》2010,38(2):33-34
自1997年春季开始,我场在原蚕区推行桑叶全程消毒,经多年的生产实践,实行桑叶全程消毒能有效地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蚕种合格率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种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原蚕区全面实施桑叶全程消毒,是防治微粒子病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了家蚕微粒子病防治在桑蚕良种繁育中的重要性,介绍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多年来在家蚕微粒子病防控制度建设,提高微粒子病防治效果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论述了桑蚕原种繁育中微粒子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规律,提出了一些防控家蚕原种微粒子病的意见,以期在生产上对微粒子病防控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家蚕微粒子病是养蚕业,特别是对蚕种生产危害最大的蚕病之一。多年来蚕业界对防治微粒子病摸索总结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省蚕桑研究所1983年整理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传染技术规范》,较系统地对防微实用性技术作了总结。对防除微粒子病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年来,我省微粒子病又重新抬头,蔓延危害猖獗,损失严重,其主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微粒子病是家蚕微孢子原虫感染引起的蚕病,是蚕种生产常见病害之一,主要传染途径是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是威胁蚕种繁育的毁灭性病害。有效防控微粒子病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复杂的工作。我场某蚕种生产小组,2015年出现一定量的超毒烧种,造成一定的损失。该组痛定思痛,深入探索,严格管理,把防微工作认真落到实处,近年来取得良好成绩。表1是该组近年来生产蚕种的微粒子病检疫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