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典型的雨养型农业区发展规模化苜蓿产业条件先天不足,笔者在多年的苜蓿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了苜蓿田间管理方面的一些细节措施,在苜蓿生产提质增产上效果明显,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苜蓿综合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近2000个气象台站(哨)的气候数据为依据,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平台对我国的苜蓿(Alfalfa)进行了单项气候和综合气候区划.我国苜蓿综合气候区划共分为6个区域,第Ⅰ,Ⅵ区域为不适合种植或极少有适合苜蓿品种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46.14%.其他4区从气候上适合于苜蓿生产,占国土总面积的53.87%;Ⅱ,Ⅲ,Ⅳ区域属于传统苜蓿种植区,占国土总面积的43.29%;Ⅴ区主要位于亚热带,耐湿、热品种在本区域种植具有广阔的前景.结合苜蓿品种的气候生态适应性、品种试验结果和秋眠性等级等,对各区域适合种植的品种进行了推荐,这对于指导我国苜蓿生产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荒漠绿洲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祺  王永斌 《草业科学》2002,19(2):37-39
荒漠绿洲区的紫花苜蓿在传统的生产管理基础上,提出了苜蓿生产、管理及加工利用的科学技术及措施,并展望了苜蓿产业化发展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2012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补助资金,开展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建设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逐步建立健全我国新型的苜蓿饲草产业体系。2012年,在河北等10个省(区、市)扶持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重点扶持建设一批有一定规模、生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地区苜蓿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利用,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黄河三角洲地区已将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种植模式逐渐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并以种植苜蓿作为农业与牧业结合的纽带。苜蓿具有饲用价值高、营养丰富、适宜范围广等优点;同时种植苜蓿又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壤利用率,其生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广大农牧结合区,苜蓿的生产规模发展十分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适宜苜蓿产业化生产的高效、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也…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取苜蓿产业发展适宜性等级和确定苜蓿产业布局,选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13个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利用熵值法获取指标权重,对内蒙古自治区苜蓿产业的发展适宜性及布局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具备更高的苜蓿生产适宜性,苜蓿产业布局适宜性优势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黄河流域平原丘陵、东部西辽河嫩江流域平原丘陵及中北东北部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草原。应从改善灌溉条件、变革耕作方式、协调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强上述区域的苜蓿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根系发育角度对根茎型清水苜蓿、直根型陇东苜蓿、根蘖型野生黄花苜蓿和甘农2号杂花苜蓿在甘肃省天水半湿润区、兰州半干旱区和武威干旱区生长前3年的适应性进行了连续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根型苜蓿的根系特性差异明显。根茎型清水苜蓿主根长度最短,主根直径和侧根直径均最细,侧根数较少;根蘖型野生黄花苜蓿和甘农2号的主根长度较长,主根直径和侧根直径均较粗,侧根数较多;直根型陇东苜蓿各项根系指标介于根茎型和根蘖型苜蓿之间,与根蘖型苜蓿更接近。主根直径和侧根直径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增长较快。不同根型苜蓿根系体积、生物量在3个生态区均表现为从表层到深层逐次递减,随着年限的增长逐年增大。对各根型苜蓿综合分析,相对来说,根茎型清水苜蓿在天水半湿润区、根蘖型甘农2号和黄花苜蓿在兰州半干旱区和武威干旱区、直根型陇东苜蓿在天水半湿润区和兰州半干旱区具有较强的根系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苜蓿研究与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苜蓿的发展概况,从苜蓿品种和种子生产、产业化、抗性、施肥等方面阐述了我国苜蓿研究与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苜蓿育种、种子生产、产品开发与生产销售、产业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苜蓿与生态建设等方面展望了今后我国苜蓿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1~2017年我国苜蓿生产的非平衡面板微观调研数据,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测定苜蓿生产技术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剖析技术效率变化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7年我国苜蓿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出波动下滑态势,技术效率均值为0.8500,2017年技术效率维持在0.8563水平上;新疆苜蓿生产技术效率降幅最快,其次为山东和内蒙古,河北和山西降幅相对较慢;宁夏苜蓿生产技术效率呈增长态势。我国苜蓿生产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河北苜蓿生产技术效率最高,之后排序分别为山东、湖北、山西、宁夏、陕西、内蒙古、四川和新疆,黑龙江技术效率排名最后。苜蓿生产技术效率下滑原因在于当前苜蓿生产处在技术使用的衰减期,技术进步与苜蓿生产结合不紧密、苜蓿生产经营主体结构持续调整、国家政策支撑体系不健全等是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0.
苜蓿(Medicago)是我国大面积种植的多年生牧草种之一,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近年来,随着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苜蓿的种植面积正逐年增加,如何选择适宜的苜蓿在适宜的区域种植,对指导大面积作业尤为重要。本研究在吸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自然要素的生态适宜性模型,结合牧草生物学特性,综合考虑各因子同时联系牧草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苜蓿属植物在全国生态范围内的分布区域,提出了我国苜蓿生态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其中,适宜区主要分布为:东北区主要集中在吉林、辽宁的中西部及黑龙江东部部分市县;内蒙古区集中在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及兴安盟等,西部的乌兰察布盟、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等;西北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新疆的伊犁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区及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同时在主干河流建立缓冲带作为苜蓿的适宜区;青藏高原区适宜区比较少,青海主要集中在西宁市、海东地区、黄南藏族自治州及海南藏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华北区在河北省北部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的坝上以南的地区;黄土高原区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苜蓿;华中区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湖北省西北部;西南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北部,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德阳市、遂宁市、绵阳市南部。  相似文献   

11.
苜蓿品种(品系)抗霜霉病能力测定初报(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梅  张博  方芳 《草地学报》2008,16(6):667-668
因霜霉菌(Peronospora aestivalis Syd.)引致的苜蓿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已遍布14个省(区),导致苜蓿的产草量、质量以及种子产量大幅度下降,成为我国苜蓿生产的主要限制性病害之一,对畜牧业有较大影响[1]。该病主要通过气流传播。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霜霉病最经济有效和简便易行的方法。目前生产上抗霜霉病的苜蓿品种不多,国外已选育成Saranac、Pacer、Thor等品种[2],国内仅育成抗霜霉病品种—中兰1号苜蓿[3]。新牧1号苜蓿品种耐病能力较强[4],此外还有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工程学院培育出的KS220-97、Landrace等苜蓿新品系。笔者对其抗霜霉病能力进行室内初步测定。  相似文献   

12.
准格尔旗是內蒙古地区生产苜蓿种子的最大产区,据1962年的不完全統計,全旗种植苜蓿的面积已达20余万亩,每年除产大量飼草外尚可产苜蓿种子10—15万公斤,支援区內、外各地。当地群众栽培苜蓿已有80多年的历史,他們亲身体会,苜蓿是适应干寒地区、耐寒、耐旱、管理簡便、营养高、产草量大、适于喂各种牲畜的一种优良牧  相似文献   

13.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发酵苜蓿能显著的提高生产性能、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发酵苜蓿的品质是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充分了解发酵苜蓿品质影响的因素对提高苜蓿发酵品质十分重要。本文就发酵苜蓿品质影响因素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发酵苜蓿在动物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苜蓿富含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一些未知的生长因子和繁殖因子,是兔生产中优质的粗饲料原料.在兔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苜蓿有助于其生长性能、繁殖性能、抗病能力、饲养经济效益等的提高.本文综述了苜蓿的营养价值,不同刈割时期对苜蓿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苜蓿饲料在兔生产中的应用,以及苜蓿种植与兔生产相结合的绿色养兔、循环经济模式,为苜蓿在兔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苜蓿的秋眠性是苜蓿重要的生长特性,与苜蓿的生产性能、越冬存活率有密切的关系.秋眠性是划分苜蓿品种的第一指标,对指导苜蓿生产和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了苜蓿秋眠性的测定方法、生化研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对蔚县苜蓿根颈冻害后切除冻伤部分处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区的根颈苗数、地上高度、地上生物量、分蘖丛数是对照区的1.6~2倍;处理区苜蓿的各个数量指标的b值大于对照处理苜蓿b值,说明除冻害根颈后苜蓿的生长比不除冻害根颈部分的苜蓿生长更为合理。通过除去苜蓿冻害部位,防止根系继续腐烂,保护了未冻害部分,增加了苜蓿发芽的有效部位。同时,使根系与地面的距离变短或露出地面,增加光照强度,提高地温,促使未冻害苜蓿根系发芽,返青提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杨凌区紫花苜蓿叶枯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该病害在生产中的诊断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采自陕西省杨凌区苜蓿叶枯病病样进行致病菌分离、纯化、分子鉴定、离体叶片及活体致病性测定,确定了引起陕西省杨凌区苜蓿叶枯病的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对苜蓿叶枯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菌最适pH值为7;黑暗条件下有利于该菌生长;可溶性淀粉是其较好的碳源,而对果糖利用效果最差;最适氮源为硝酸钾,而对硝酸铵利用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种子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苜蓿种子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1] 。气候温暖 ,光照充足 ,降雨稀少并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种子[2 ] 。在分析了国内外苜蓿种子生产的历史及现状 ,总结我国苜蓿种子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如何规范我国苜蓿种子生产 ,从苜蓿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建立优良苜蓿品种更新换代与良种繁育体系、加强优质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苜蓿种子质量标准化几个方面 ,阐述了规范我国苜蓿种子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的程序。  相似文献   

19.
对绿洲区苜蓿与3种禾本科牧草混播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单播苜蓿比较,苜蓿与新麦草、猫尾草的混播地在产量上都没有优势.苜蓿与鸭茅混播的处理C2(苜蓿60% 鸭茅40%)、处理C3(苜蓿50% 鸭茅50%)产草量高于单播苜蓿,处理C1(苜蓿70% 鸭茅30%)的产草量低于单播苜蓿.因此,在绿洲区选择苜蓿与鸭茅混播可以发挥混播优势,提高产量,混播比例以苜蓿60% 鸭茅40%及苜蓿50% 鸭茅50%较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对国内外苜蓿产业发展水平予以一定分析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了我国苜蓿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水平,走出“草粮争地”的误区,将苜蓿纳入农耕范畴和以企业为核心,带动我国苜蓿产业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在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立5大苜蓿基地(河西走廊荒漠绿洲区节水型苜蓿基地、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苜蓿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草地农业苜蓿基地、南疆温润盆地低产田提升改造苜蓿基地、东北低湿盐碱区土地改造苜蓿基地),种植33.33万hm2苜蓿,与“三北防护林工程”共同构建我国北方荒漠化林草生态防治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