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因素驱动,以CO2浓度增加、气候变暖、大气氮沉降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效应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草丛-地境界面中草地植被和土壤环境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土壤微生物与草地植被和土壤环境之间的关系密切,不同层面上微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征不同。气候变化的各个因素对土壤微生物有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且目前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因子,包括CO2浓度、气温及氮沉降等因素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评述了全球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微生物的响应机制,并对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变化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生态学、地学、植物学和农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草地碳循环的过程,探讨了碳素在大气、草地植被、草食动物和土壤中的周转途径,重点分析了气候因素、土壤因素、CO2浓度升高及人为因素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以期加深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并提出了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反馈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研究总结了有关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的趋势,分别通过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物多样性、湿地以及水资源等方面影响研究的动态,阐述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  相似文献   

4.
王帅帅 《山东饲料》2014,(24):15+20
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因而对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至关重要。根据前人研究总结,将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森林经营方式、森林景观分布格局和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变化的不断加剧,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备受关注,近年来预测未来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全球背景下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降水量、强度、时间分布和频度以及氮沉降量、频度和形态的变化,通过改变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活性影响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最终影响生态系统水平的碳循环。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水平碳循环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应采用多因子的实验,才能够更好的研究未来全球变化下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降水和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变化的不断加剧,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备受关注,近年来预测未来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全球背景下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降水量、强度、时间分布和频度以及氮沉降量、频度和形态的变化,通过改变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及微生物活性影响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和结构,最终影响生态系统水平的碳循环。降水格局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水平碳循环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在将来的研究中应采用多因子的实验,才能够更好的研究未来全球变化下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CO2浓度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及碳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是全球变化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生态科学中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而草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估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中CO2浓度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及碳平衡的影响,阐明了种间和种内对CO2浓度增加的响应差异性,强调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物种的生理和生化过程.而且对高层次生物互作和生存适应性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新生态系统的装配,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受到影响.因而.草地生态系统中物种或基因型的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CO2浓度增加的响应,在全球变化过程中碳平衡的预测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8.
黄河源头地区生态系统开始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寿德 《草业科学》2006,23(11):95-95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频繁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黄河源头地区水土流失以及草场退化程度严重,植被的破坏导致草原水涵养功能减弱,源头来水不断减少,生态系统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模拟增温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模拟增温对草地生态系统植物、土壤和生态系统碳交换的影响。增温会提前或者推后草地植物的物候期,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生态系统碳交换,但是增温时间的长短、增温装置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结果。最后,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模拟气候变暖研究中应关注的重要方向,为全面了解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全球变化与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系统的关系,提出沿着从中国长城至俄罗斯贝加尔湖设置一条经向样带,主要表征欧亚大陆东缘经向热量梯度,反映受大陆性气候控制下的草原地带的生态系列.沿样带开展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能量交换、植被结构动态、气候—植被、放牧—草地—牧草驯化、土地利用格局与管理、模型模拟等研究工作,对于加深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发生、发展、利用及演变规律的影响的认识,增强对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草地灌丛化成因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正经历着剧烈变化,全球草地广泛发生了原生灌木或乔木的密度、盖度和生物量增加的现象。从草地灌丛化的特征及分布、形成机制和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放牧、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驱动了草地灌丛化的发生,草地灌丛化过程不但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外貌,而且改变了其结构和功能。灌丛营造了小气候环境,改变了种间关系,调节了土壤营养和物质循环。未来应结合遥感技术对灌丛化发生的面积进行估算,确定灌丛化驱动因素,并准确评价灌丛化草地的结构、功能和服务。  相似文献   

12.
肖建京 《蚕桑通报》2007,38(1):59-61
桑园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桑树病虫害的消长主要受气候、生物和生产等因素影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自然气候异常变化和生产习惯的改变,桑园的小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不良的气候因素、不科学的生产管理方式为桑树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张建华 《蚕学通讯》2022,42(1):58-58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是地球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以及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土壤的碳排放和氮排放对于全球气候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碳库和氮库发生的微小改变都会对全球大气情况造成影响.桑树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在我国生态修复和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种植.桑园从黑龙江到海南,从新疆到台湾都有分布,桑产...  相似文献   

14.
保护草原 增强草原碳汇功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成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草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碳储量,草原生态系统碳收支对我国乃至世界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对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估算研究进展、我国草原的退化问题及草原生态系统固碳技术措施与潜力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了加强草原保护、增强草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逐渐升高,将会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利用2003-2016年的涡度相关系统观测资料,研究了祁连山南麓高寒灌丛生长季(5月-9月)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生长季有效积温(growing season degree days,GDD)的响应,对于研究气候变暖对高寒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高寒灌丛生态系统在生长季的月GPP、GDD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变化趋势,都在7月或8月达到峰值,在5月达到最小值.在整个生长季尺度上,GPP与GDD具有较高变异性,但整体上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P <0.05).2003-2016年整个生长季GPP与GDD的均值分别为507.11 g·m-2和975.93 ℃.在月尺度和生长季尺度上,GPP与GDD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是,通过比较生长季每个月GPP与GDD的关系发现,5、9月的GPP与GDD没有显著相关性(P >0.05),而在7月相关性最为显著(P < 0.01).整体上看,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植被的总初级生产力与热量条件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由此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高寒灌丛生态系统植被的光合生产能力将会提高.  相似文献   

16.
灌丛化(shrub encroachment)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现象之一,是影响草地碳库的重要过程。灌丛化由全球气候变化、降雨、火烧和生物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对区域环境、气候、土壤性质和碳循环影响显著。目前灌丛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仍存在分歧,表现在不同气候和降雨梯度下灌丛化后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养分循环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差异。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灌丛化形成与控制因素、灌丛化对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灌丛化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呼吸以及土壤生源物质的存储、分解和循环,这将显著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分析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灌丛化形成过程长期的定位观察研究,以便了解灌丛化的可控因素,并加强对灌丛化后土壤有机碳库、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对碳氮循环进程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7.
高寒草甸放牧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综述了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植物、动物和土壤的影响,说明放牧强度是影响家畜生产力、草场恢复力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分布格局的关键因素;同时指出,高寒草地放牧系统受人为或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影响的强度会改变整个系统的状态和变化趋势,即使是同一块草地,其负载能力和适宜放牧率(强度)也有所波动.因此,高寒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研究应以草场本身的条件和动态特征加以评价,应尽可能选择较多的气候和草场类型,应用动态规划和系统优化模型,对草地的持续生产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动态模拟;建立草地放牧生态系统管理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武倩  鞠馨  任海燕  韩国栋 《草地学报》2024,(4):1224-1233
气候变暖和大气氮沉降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有重要影响。然而,降水变化如何调节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生产功能对气候变暖和氮沉降的响应还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内蒙古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 Griseb.)荒漠草原长期增温和氮添加试验平台,分析两个连续降水差异较大年份中植物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碳交换对增温和氮添加响应的不同。结果表明:(1)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在干旱和湿润年份有显著差异。在干旱年份,氮添加使得C3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了10.50%;在湿润年份,氮添加使得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和C3植物地上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1.69%和8.06%。(2)在干旱年份,氮添加显著促进了净生态系统碳固定,而增温显著降低了总生态系统生产力;在湿润年份,增温和氮添加对生态系统碳交换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野外长期监测结合年际间降水波动对分析全球变化影响草原生态系统功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类型最为独特的草地生态系统。在高原广袤的土地上,分布着1.4亿hm^2的天然草地,放牧着大约7000万头(只)家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和调节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否稳定不仅对我国的东部和西南部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北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中比较复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部分。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植被—土壤—气候相互作用的复杂大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及其与大气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其中植被在固定CO2与释放O2和大气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