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460nm)对不同品种的沙棘枝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浓度,并对不同品种同一部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分别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的混合枝叶和叶总黄酮含量最高,同一品种不同部位之间总黄酮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同一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较,除混合枝叶差异不显著(P>0.05),叶、小枝、中枝、大杆均差异显著(P<0.05)。沙棘枝叶富含黄酮,可作为黄酮提取的原料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桑枝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将桑枝过160目,选用80%乙醇液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波处理20 min后在80℃下回流30 min,重复抽提3次,可以有效地提取桑枝中黄酮类化合物。以Na NO2-A1(NO3)3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51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能精确、稳定地检测出桑枝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测定扬州市江都曹王蚕种场桑园内"育71-1"、"新一之濑"、"湖桑32号"三个主要栽植的桑品种桑叶总黄酮化合物在四个时期的变化,得出了不同时期桑叶总黄酮化合物存在不明显的规律,不同桑树品种总黄酮化合物含量与原产地的种质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不同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明确桑树遗传因素对桑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101个桑树品种的桑叶总黄酮含量及其总抗氧化活力、清除.OH和O2-.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桑叶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与体外总抗氧化活力以及清除.OH和O2-.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864 8、0.768 1和0.688 5。由此认为:桑叶的药用开发应加强桑品种资源筛选,桑叶总黄酮含量可作为桑叶药用品质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广东桑枝条黄酮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对桑枝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从国家桑树资源圃华南分圃中选择28个代表性品种,分别测定各品种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桑枝品种总黄酮含量极差较大,范围从2.472mg/g~11.456mg/g;品种间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也各有差异,其中总黄酮含量高的品种,其总抗氧化能力也较强,两者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桑枝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开发桑枝的药用功能,采用比色法对广东桑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季节桑枝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OH和O2-.清除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和生长季节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P<0.05)。分析结果还显示:染色体倍数性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无显著的影响(P>0.05);桑枝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7.
桑枝中的黄酮是一种药理活性广泛的物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文章采用甲醇水浴法对秋季22个桑品种资源不同枝段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黄酮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含量最高的品种是伦教40,为0.958mg/g,其次为沙2x伦109,含量为0.865 mg/g;不同枝段群组间黄酮含量的变异数差异显著,其中,桑枝条的中、下段黄酮含量均高于上段,在p0.05水平,中、下枝段与上段达显著差异,下段中平均含量0.812 mg/g,中段含量0.794 mg/g,桑枝中黄酮具有由上至下的富集趋势。  相似文献   

8.
华东蚕区5个栽培桑品种叶片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药用价值较高的桑叶原料,对华东地区的5个主栽桑品种不同采摘季节、不同叶位桑叶中的总黄酮和总生物碱等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这些活性物质含量在品种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不同叶位间的变化规律。测定供试桑品种桑叶样品中的总黄酮质量比在1.94~3.34 mg/g之间;总生物碱质量比在4.23~6.85 mg/g之间,其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质量比在1.89~3.06 mg/g之间。同一品种不同叶位桑叶中活性物质的总含量存在明显梯度,即上位叶中的含量中位叶中的含量下位叶中的含量。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采摘桑叶中的活性物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春季上、中位桑叶中的DNJ和总黄酮含量略高于秋季桑叶;总生物碱含量则是秋季桑叶高于春季桑叶。综合评价不同采样方式桑叶活性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认为,春季桑叶样品中,桑品种湖桑32号的上、中位叶及金10的下位叶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秋季桑叶样品中,桑品种新一之上、中位叶及金10的下位叶中活性物质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9个紫花苜蓿品种(宁夏紫花苜蓿、阿尔冈金、WL-366HQ、WL-354HQ、偏关苜蓿、金皇后、三得利、赛迪5、中苜1号)不同生育期的叶片为材料,比较超声波和微波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同时研究总黄酮在9个紫花苜蓿品种整个生育期中的累积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微波提取法;紫外分光光度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的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差异;盛花期采收的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综上,超声波-紫外分光光度法可作为提取和检测紫花苜蓿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510 nm处测定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含量在15.85~7.54 mg/g之间,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5%。结论:甘肃不同产地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作为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蚕体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不同家蚕品种间的含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提取家蚕幼虫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及筛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分析16个黄血蚕品种和3个普通白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家蚕幼虫粉经超声波预处理20 min后以80%乙醇溶解,当原料质量浓度为25 g/L,在60℃水浴中提取6 h的效果较佳,提取蚕体总黄酮的质量比达到0.473 mg/g。黄血蚕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白血蚕品种,两类品种样品中的总黄酮平均质量比分别为0.560、0.513 mg/g。在16个黄血蚕品种中,以来源于东南亚地区的二化性品种幼虫体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家蚕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2.
家蚕茧层中因含有黄酮类和其它酚类物质而具有抗氧化活性,被广泛用作化妆品和保健织物生产的原材料。对10个彩色茧家蚕品种和4个白茧家蚕品种茧层提取液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并分析其量效关系,为筛选茧层中富含多酚类物质的家蚕品种及建立快速简便的茧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不同茧色家蚕品种茧层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茧层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以绿茧品种最高,平均总多酚质量比为12.756 mg/g,其中总黄酮质量比为1.920 mg/g,总抗氧化活性达294.285 U/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48.583%;白茧品种最低,平均总多酚质量比为1.175 mg/g,其中总黄酮质量比为0.352 mg/g,总抗氧化活性仅有42.600 U/g,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7.258%;金黄茧和红茧品种居中。不同茧色品种茧层提取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其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揭示家蚕茧层中的酚类物质是其抗氧化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可通过测定茧层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评价不同品种茧层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桑白皮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用活性。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桑白皮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比较华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4个广东桑桑品种及采用3种取材方法获取的桑白皮的总黄酮提取率。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原料质量浓度25 g/L,浸提时间45 min,提取次数1次。桑品种及桑白皮的取材方法对总黄酮的提取率影响十分明显:同一桑品种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和整根切片2种方法获取的桑白皮中总黄酮提取率都明显大于除去外表黄皮及木质部取材的桑白皮;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和整根切片2种方法取材时,不同桑品种间桑白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差异较大,但用除去外表黄皮及木质部的方法取材时,不同桑品种间桑白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差异不明显。桑品种塘10和粤椹大10分别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及整根切片2种取材方法获取的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分别达到6.87、7.37 mg/g。  相似文献   

14.
刘佩锋  杨宝山 《蚕业科学》2004,30(3):255-259
以提高柞蚕饲料转化效率 ,选择培育高饲料转化效率品种为目标 ,选择不同饲料效率的 4个柞蚕品种 ,调查茧重转化率与茧层生产率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与显著性检验 ,结果显示饲料转化效率有很好的继代稳定性。春、秋养无论茧重转化率还是茧层生产率 ,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 ;4个品种除 882 1选择继代的表现值逐年有所增加外 ,其余 3个品种年份间的相对开差春、秋期都在 1%左右 ,且 4年春、秋养 4个品种的差异性表现趋势完全一致 ,即 882 1>海青 >青 6号 >抗病 2号 ;证实了春养品种与年份交互作用显著 ,秋养不显著 ,882 1继代选择效果春养是秋养的 3倍 ,说明饲料转化效率选择有效 ,即有微效基因作用 ,提示饲料转化效率秋期表现更稳定 ,符合二化地区养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金洁  刘淑梅  时连根 《蚕业科学》2005,31(2):141-144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家蚕幼虫体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品种、生长发育阶段、性别间的变化规律。家蚕幼虫体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其含量在蚕品种及杂交组合间存在显著差异,高低相差3.13倍;在性别间,雄蚕体高于雌蚕体;在龄期间,随龄期增大而逐渐增加;在5龄期,随生长而逐渐增加,至第3天达最高值,此后除第5天有一小波动外,随生长而逐渐下降,至成熟时又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16.
选择云南省蒙自、陆良、楚雄、祥云、鹤庆、保山6个县(市)坝区桑园为试验点,调查各试验点桑园主要害虫桑红蜘蛛、桑蓟马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因分布于不同海拔高度区域的各试验点微观气候环境不同,以及桑园栽植的桑树品种不同,2种害虫的发生危害和消长规律存在差异;春、夏、秋季干旱或短时期少雨、无雨,均会导致2种害虫的发生危害加剧。根据各试验点的调查结果建议:正常年份蒙自、陆良坝区桑园应同时防治桑红蜘蛛和桑蓟马,保山、祥云坝区桑园以防治桑红蜘蛛为主,鹤庆坝区桑园以防治桑蓟马为主;春夏之交、夏末初秋各试验点桑园害虫的发生进入高峰期,当田间调查虫情指数为15.00时,应及时进行化学防治,控制害虫的蔓延危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调查了桑枝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枝水提物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细胞免疫能力;提高小鼠血溶素含量和溶血空斑,增强体液免疫能力。说明桑枝水提物对正常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刈割期对春播、秋播燕麦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秋播燕麦科燕1号、UITIMA、白燕9号、T045和春播燕麦科燕1号、白燕5号、白燕9号、Dancer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产量并对其营养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探讨关中地区春播燕麦和秋播燕麦越冬返青牧草最佳刈割时期。通过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燕麦品种鲜重、干重均呈现逐渐积累的趋势。秋播燕麦科燕1号抽穗期刈割表现最佳,其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各时期(P≤0.05),达到1625g/m~2,干草产量于灌浆期达到最大值524g/m~2;粗蛋白含量达到12%。春播燕麦白燕9号拔节期刈割表现最佳,鲜草产量0.73kg/m~2,干草产量0.16kg/m~2;粗蛋白含量为15.42%。各品种燕麦不同时期刈割蛋白质含量在9%~19%。科燕1号、白燕5号、白燕9号、Dancer在拔节期刈割,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19%、10%、15%、14%。  相似文献   

19.
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大三元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宪民  刘佩锋 《蚕业科学》2001,27(3):236-239
以柞蚕饲料效率测试方法、评价指标、性状相关及遗传分析等研究成果为基础 ,育成了柞蚕高饲料效率新品种 882 1、882 2及杂交组合大三元 (882 1·882 2×选大 )。试验结果表明 :大三元的茧重转化率和茧层生产率 ,秋养分别比对照高 2 6 8和 0 6 2个百分点 ;产卵量春秋分别比对照高 2 4 92 %和 15 6 5 % ;解舒率增加 6 16 %、解舒丝长增加 2 8 88%、茧丝长增加 17 84% ;种茧育 882 1× 882 2 ,单蛾产茧数比对照增加 2 4 89% ;春季和秋季农村生产放养大三元 ,每把分别比对照增产 15 49%和 30 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