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鸭瘟及其病毒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其多发生于鸭、鹅以及多种雁形目禽类中。第一次被报导荷兰的家鸭感染了鸭瘟病毒后,许多地区养的鸭子都有这种病例发生,我国也不例外。于是鸭瘟迅速传播并流行,导致了各地的鸭子发病,严重的引起死亡,从而给养鸭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鸭  相似文献   

2.
叶健强 《兽医导刊》2008,(10):14-1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是继发现小鹅瘟(GPV)和鸭瘟病毒(DPV)能够引起雏鹅感染发病后,于199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在四川省内首次发现且于1998年首次报道的新型病毒,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病例)和病理变化(后期死亡雏鹅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极相似的传染病,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其误诊为小鹅瘟.但其种鹅在开产前注射1次小鹅瘟疫苗,其下一代于3日龄开始仍然发病和死亡,用小鹅瘟高免血清治疗无效,其死亡率一般为25%~75%,严重的地区可达100%.  相似文献   

3.
鹅感染鸭瘟     
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鸭群的大批发病、死亡。鹅感染鸭瘟病毒后,也会发病死亡。本场曾发生一次鹅感染鸭瘟病,由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未造成严重经济损  相似文献   

4.
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它是可引起家鸭、家鹅及其他雁形目禽类呈急性发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我国一般称为鸭瘟,外国有称鸭瘟,亦有称为鸭病毒性肠炎。鸭患鸭瘟病报导的较多,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取得了较稳定可靠的成果,但鹅感染鸭瘟的研究和报导相对较少。早在1953年华南农学院欧守杼老师曾报导广州某禽场所饲养的四千多只肉鹅发生鸭瘟的情况,在17天内发病1686只发病率约占25%,而病鹅的死亡率则为90%以上。1964年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在畜牧兽医年会上发表了鹅感染鸭瘟的诊断报告,报导了佛山市某场一群一千多头母鹅受感染,疫情连续6个月共死亡6百多头,1971年邝荣禄老师等在湛江地区食品进出口公司育肥鹅群中观察过大批发生鸭瘟的情况。以上简略报导,均认为在我省农村未引起大规模流行,但近几年来,我省除在一些收购仓库发生外,在农村亦引起大规模流行,据初步的了解,我省汕头地区、惠阳地区、佛山地区、肇庆地区、韶关地区、湛江地区及广州市郊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鹅感染鸭瘟现象,引起大批的种鹅和肉鹅死亡。因而在生产上和经济上受到了较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鸭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毒,导致发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青草茂盛的季节。发病日龄最早者为8日龄,青年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者居多。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死亡,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鸭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毒,导致发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青草茂盛的季节.发病日龄最早者为8日龄,青年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者居多.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死亡,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较高.成年鹅发病率低,一般极少死亡.  相似文献   

7.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鹅感染鸭瘟临床较罕见。近三四年来 ,盱眙地区农民对水禽养殖情有独钟 ,养殖量与年增加。最近发现一群鹅继鸭瘟流行后被感染鸭瘟病例 ,现报告如下。1 发病症状江苏省盱眙县孙某饲养 60 0只皖西白鹅 ,以放牧为主 ,于2月龄时鹅开始发病。症状以体温升高、两腿发软、行走困难、拉白屎、眼流泪为特征的疾病。经用青、链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六 甲氧嘧啶钠 (D 3 6)等药物治疗无效。后去扬州诊治 ,疑为鹅副粘病毒病 ,经用鹅副粘病毒疫苗倍量肌注 ,效果不佳且鹅死亡加重。 2 0 0 0年 5月 5日…  相似文献   

8.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能感染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成年鸭发病及死亡率较高,往往对养鸭业造成严重危害。中方县及周边县市过去偶而发生鸭瘟,但近几年来,随着养鹅业逐渐发展,养鹅数量不断增多,鹅感染鸭瘟时有发生。2004年3月底。中方县某养鹅场发生一起鹅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头颈肿大、拉绿白稀粪、发病率、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9.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能够感染鸭、鹅和天鹅等禽类动物,发病动物常表现为急性、热性和败血性症状。每个年龄段的鸭都可以感染此病毒并由此发病,发病的鸭常表现为肿头、流泪、两脚发软、排出绿色的粪便和体温升高等。部分发病的鸭会出现头部或者颈部肿大的现象,因此鸭瘟又被称为是“大头瘟”。本文主要介绍鸭瘟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为我市养鸭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在广州举行了一次防治鹅感染鸭瘟的学术报告会。广州地区的省、市生产,科研、教学单位,技术干部120人参加了报告会。佛山兽专、汕头地区农业府,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等单位的代表作了学术报告,其余代表亦在小组会上作了情况交流。省畜牧兽医学会付理事长冯广仁同志就今后如何进一步防治鹅感染鸭瘟的和开展科研工作等问题作了发言。会议指出,鸭瘟(Duck Plague)是1949年第十四届国际兽医学会建议采用的法定名称。此病遍及世界养鸭地区,我省已流行二十多年,是当前养鸭的主要疫病。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它不仅引起鸭发病,对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亦能感染。鹅感染本病后,潜伏期较长,病鹅发热、脚软、食欲减少或废绝、下痢、流泪,剖检病理等变化同鸭瘟相似。我省1962年前后就发现鹅感染鸭的报导,但未能引起大群流行和死亡。但近两年来,本病除在我省一些收购仓库发生外,汕头、惠阳、佛山、肇庆、韶  相似文献   

11.
鹅感染鸭瘟     
鸭瘟是鸭的一种猛烈的病毒性传染病,往往引起鸭群的大批死亡。鹅感染鸭瘟病毒后,也会发病死亡,称鹅感染鸭瘟,或鹅的鸭瘟病。据文献报道,在某些地区,鹅可大规模感染鸭瘟而招致巨大的损失。并往往呈地方性流行。但在另一些地区,即使将健康鹅与鸭瘟病鸭一起饲养,也不会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成年鹅,尤其多见于产蛋期的母鹅。小鹅极少发病。临诊症状鹅只患病初期,精神食欲无多大变化,体温升高达42—43.5℃,体重显著下降,继而精神沉郁,两脚发软,行走困难;流鼻液,时时大力摇头,眼睑肿  相似文献   

12.
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疱疹病毒科a-疱疹病毒亚科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及多种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常在我国广大养鸭群中暴发流行或散在发病,且主要侵害种鸭群或蛋鸭群.但近年来,随着养鹅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该病对商品鹅的感染发病呈现上升趋势,且在不同日龄的鹅群中传播,给养鹅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5年6~7月间,本地区某一养鹅户饲养的鹅群发生了一种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传染病,经本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瘟病毒感染所致.现将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疱疹病毒科的鸭瘟病毒引起鸭或鹅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体温升高、两腿麻痹、拉绿色稀便、流泪和头颈部肿胀(故又有“大头瘟之称”),下面以鸭为例对鸭瘟防治作一下简单介绍. 1 流行特点 不同年龄和品种的鸭对该病均具有易感性,自然条件下成年鸭和产蛋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月龄内的雏鸭很少发病,从品种角度看番鸭、麻鸭的易感性高于北京鸭;鹅与鸭瘟病鸭密切接触也会感染发病,甚至还能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4.
叶健强 《动物保健》2008,(10):14-1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是继发现小鹅瘟(GPV)和鸭瘟病毒(DPV)能够引起雏鹅感染发病后,于199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在四川省内首次发现且于1998年首次报道的新型病毒,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病例)和病理变化(后期死亡雏鹅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极相似的传染病,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其误诊为小鹅瘟。  相似文献   

15.
鸭瘟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DPV)感染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热、两脚无力、下痢、口渴、流泪,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大肠杆菌病是一种能以多种病病型表现的疾病,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密切关系,在临床上多以原发或继发于其它疾病而出现。(一)发病情况垫江县某镇养殖  相似文献   

16.
鹅瘟又叫鹅感染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适应鹅体后在鹅群中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自1963年在我省报导以来,连年不断,现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虽各地应用鸭瘟疫苗免疫,但效果不尽一致,且免疫期较短。为此,我们进行了弱毒株的培育研究。以九潭系鹅瘟强毒株连续通过9~11天龄鸭胚传代致弱,经一定代次后,对鹅已完全失去致病性,每隔一定代次回归鹅3~4只,共计38只鹅均安全。该毒株经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对鹅最少免疫剂量为15~(-5)lml/只;毒株原液至10~(-5)lml/只免疫鹅,平均保护率  相似文献   

17.
鸭瘟强毒接种一日龄雏鸡能致死已有报导。黄引贤(1962)的报导称:鸭瘟病毒对一日龄雏鸡胸肌注射能使其感染并能继代通过。四川农学院廖德惠等(1980)进行对一日龄雏鸡的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死亡为5/10。《Diseases of Poultry LeiPovltz》第七版报导鸭瘟强毒可以通过一日龄雏鸡并能连续继代后使二周龄的小鸡发病。至于鸭瘟弱毒是否对一日龄雏鸡有致病性的资料尚少,广东省农科院畜医系1965年  相似文献   

18.
鹅的鸭瘟和小鹅瘟是当前严重威胁养禽业的两种传染病,虽然已分别有了预防疫苗,但鸭瘟疫苗对鹅的鸭瘟效价较低,免疫期短,效果不一,特别是接种两种疫苗时,需多次注射,使用不便。根据鹅源鸭瘟病毒和小鹅瘟病毒可同时在同一鸭胚复制增殖,未发现干扰作用的存在,特进行二联疫苗的研制,以便提高疫苗质量和满足防疫需要。 研究结果显示,二联苗对成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免疫鹅对鸭瘟强毒攻击的半数有效免疫剂量(10~(6.5)ED_(50)/1ml)、免疫鹅血清对小鹅瘟病毒的中和指数(NI=7586)分别略高于鸭瘟疫苗(10~(6.5)ED_(50)/1ml)和小鹅瘟疫苗(NI=3163),免疫鹅的鸭瘟中和抗体反应和小鹅瘟沉淀抗体反应与相应的鸭瘟疫苗和小鹅瘟疫苗基本相同,从而初步研制成功二联弱毒疫苗。二联苗免疫鹅对鸭瘟有免疫力,其后代可免遭小鹅瘟侵袭,具有双重作用,由于使用同一鸭胚生产二联苗,可简化制苗工艺,降低成本,便于现场应用,减少对鹅的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9.
鹅的鸭瘟病原分离鉴定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鸭、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鹅的鸭瘟),在有些地区可引起流行,并在雏鹅表现较高的死亡率。鹅的鸭瘟与小鹅瘟在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误治,给养鹅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鸭常见头颈部肿大,故俗称“大头瘟”。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毒,导致发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