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2001年8、9月间,我镇暴发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波及三个村委会,发病7 500多羽,死亡800多羽.我们紧急采用中西药结合防治措施,治愈6 600多羽,治愈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雏鸭病毒性肝炎(DVH)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内雏鸭,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养鸭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雏鸭病毒性肝炎在我省流行普遍,为了解详情,我们对上虞市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及防治进行了调查,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可达90%以上,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本文通过对某鸭场发生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的2800羽15日龄番鸭突然发病,3天内死亡176羽。经诊治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3批雏番鸭7000羽和500羽种鸭均未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第1批雏鸭25日龄2200羽,第2批雏鸭15日龄2800羽,第3批雏鸭5日龄时2000羽。在第2批雏鸭中,340羽突然发病,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菌药治疗均无效,3天时间死亡176羽,病死率达50.5%。第1批和第3批雏鸭正受到严重威胁,而种鸭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樱桃谷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程序和防治方法,以笔者在樱桃谷种鸭场的发病案例为例,浅谈及时及早治疗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雏鸭病毒性肝炎病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可以降低雏鸭的死亡率,减少种鸭场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1999年10月,洪湖市某鸭场蛋雏鸭发生了一种以肝脏肿大、运动失调、纤维素性心包炎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发病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与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 我市某鸭场从1999年10月8日开始,连续三批蛋雏鸭发病死亡。每批雏鸭一般15日龄开始发病:第一批9月20日进雏4750羽,发病后一周内共死亡773羽;第二批9月25日进雏3580羽,发病后一周内共死亡921羽;第三批9月30日进雏4006羽,发病后一周内共死亡843羽。2 临诊症状 初期部分雏鸭精神萎顿,行走迟缓,缩颈,不久则软脚,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腿痉…  相似文献   

7.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随着养鸭业的快速发展,本病的危害性也越来越突出.近些年来,江西省雏鸭病毒性肝炎病已遍及所有养鸭的地方.由于环境、气候诸因素的影响,本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原因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有效控制雏鸭病毒性肝炎病,现结合江西省该病流行情况将本病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和防治技术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外均有有关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和防治的报道,但控制办法各异。我场某鸭场90年2月在2日龄至30日龄的雏鸭群中有多批雏鸭发病,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在10~50%,给我场养鸭生产构成很大威胁,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经临床诊断和剖检,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经江苏农学院王永坤教授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此病的特点是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日龄小、死亡率高。为了及早制止此病在我场的传播流行,我们迅速采取综合措施对该场进行彻底消毒,种鸭全部注射病毒性肝炎疫苗,对已发病的和种鸭免疫后尚未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鸭用康复鸭的血清实施防治。通过这些措施迅速控制了该场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 发病情况  1999年 4月 ,尤溪县西滨库区某户养有雏番鸭 30 0羽 ,户主为了节省饲料 ,又想让雏鸭吃饱、快长 ,从 3日龄起捕捞大量小鱼虾喂鸭 ,初期雏鸭食欲旺盛 ,生长良好。可到 9日龄时 ,个别雏鸭出现食欲减退、下痢、软脚等现象。 11日龄时有以上症状的病鸭增至 6 0多羽 ,户主认为可能是发生病毒性肝炎 ,采取全群注射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 ,并在饲料中添加氟哌酸试治 ,但不见好转 ,15日龄时病鸭猛增至170多羽 ,死亡 80多羽。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发病雏鸭精神沉郁 ,喜蹲伏 ,羽毛松乱 ,无光泽 ,食欲减退或废绝 ,有下痢。重者站立不…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小鸭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疾病,临床上大多感染1周龄内的雏鸭,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特征。2006年9月份左右在仪征市的周边地区,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由于鸭病毒性肝炎发病以后死亡率较高,对一些农村中小型的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我站门诊采集的2例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病例,将死亡的雏鸭的肝脏,送往扬州大学实验室进行检测,最后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升清汤加味防治雏鸭疑似病毒性肝炎张兆伦(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农技站246300)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病毒引起鸭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快、来势猛、病程短、致死率高。近年来,笔者用升清汤加味对2558只病鸭及带毒鸭进行试治,显效1988只,有效221...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可导致雏鸭高致死率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肿大并有出血点,具有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等特点。介绍了雏鸭病毒性肝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鸭病毒性肝炎又称“背脖病”,是由鸭肝病毒引起雏鸭高度致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沙门氏菌共同感染雏鸭时,常会造成雏鸭大批急剧发病和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滨州博兴某樱桃谷鸭养殖小区饲养的雏鸭于2006年5月份,出现了以痉挛、角弓反张并伴有排白色石灰水样或黄绿色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笔者通过临诊观察并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与副伤寒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5月12日,博兴某樱桃谷鸭养殖小区所饲养的20000羽4日龄雏鸭,出现急性死亡,并有一部分鸭出现腹泻,排白色石灰水样或黄绿色粪便。至13日大量死亡,2d共死亡…  相似文献   

14.
雏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易感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病程较短。发病初期,病鸭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给养鸭业带来很大的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市棚养樱桃谷肉鸭的养殖覆盖面的增大,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困扰着养殖户,影响着我市养鸭业的发展。现就雏鸭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诊断与治疗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以肝脏肿大和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下的雏鸭,具有传播迅速、高度致死性等特征。不同日龄的雏鸭发病后,死亡率有所不同,最高死亡率可达90%~95%,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严重影响养鸭业发展的疾病。因此加强对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笔者遇到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感染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成鸭亦可感染,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传播迅速,死亡率高,防治困难,危害甚大。1984年秋,我县石蒲区农技站调查了7个养鸭专业户,所养3286羽雏鸭因病毒性肝炎死亡1552羽,占总饲养量的47.2%。本病已成为我县养鸭业之大敌。病状与剖检发病日龄以1~4周者居多,病初精神萎靡不振,两眼半开半闭,步态如醉,掉队;随后出现运动失调,倒地侧卧,两脚痉挛,  相似文献   

18.
张展 《动物保健》2008,(2):19-20
Ⅰ型鸭病毒性肝炎俗称背脖病,病原为Ⅰ型鸭肝炎病毒,属小RNA病毒科。主要感染三周龄以内的雏鸭,其中一周龄以内的雏鸭最易感染。该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可通过空气(气溶胶)传播的高致病性雏鸭常见病,虽然没有任何公共卫生意义,但给养鸭业带来一定的损失。本文就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以及防治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9.
正鸭病毒性肝炎也称鸭肝炎,是当前严重影响鸭业正常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1],可引起雏鸭急性发病和高致死率。所以,一旦雏鸭病毒性肝炎发生在鸭养殖区域内,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的雏鸭死亡现象,继而导致养殖户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其综合防治展开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免疫蛋黄液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效果好李兴成(浙江省绍兴县畜牧兽医站312000)入春以来,我县雏鸭病毒性肝炎普遍流行,给许多养鸭户带来了不少经济损失。近来,我们采用病毒性肝炎高免蛋黄液给予防治,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一、发病日龄:根据36户专业户,共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