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花期光合特性及其种子生产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7年5~8月在地处西辽河平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实验农场对2年生、3年生、4年生、6年生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及其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花期各生长年限紫花苜蓿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上午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下午.午后净光合速率2年生苜蓿明显高于其它3个生长年限的苜蓿,而6年生苜蓿净光合速率总体上相对较低.叶绿素含量2年生苜蓿最高,其次为6年生苜蓿,3年生、4年生苜蓿较低.光能利用效率除2年生苜蓿午后明显高于其它各生长年限苜蓿外.其余株龄间差异不明显.各生长年限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均为上午高于下午,平均水分利用效率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生物产量以2年生苜蓿最高,且与6年生苜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子产量4年生、3年生苜蓿均显著高于2年生苜蓿;种子芽率则以4年生、6年生苜蓿较高,2年生、3年生苜蓿较低.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成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THG-1青干草产量最高达9102kg/hm^2,现蕾期粗白蛋最高达22.41%,对照组天水苜蓿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均起最低,仅为6798kg/hm^2和19.86%。4个品种均在现蕾期营养价值最高。因此,现蕾期为最佳收割期,THG-1为高产优质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沙地生境不同播期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其越冬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科尔沁沙地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适宜播期,本研究于2017年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选择骑士T、公农1号、擎天柱3个紫花苜蓿品种,7月1日开始播种,每5天播种1期,共10个播期,分析播期、生产性能、越冬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建植当年苜蓿播种越晚干草产量越低,骑士T干草产量在7月21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公农1号干草产量在7月16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擎天柱干草产量在7月11日播期显著降低(P<0.05);随播种时期的推迟,苜蓿株高、单枝条重呈降低的变化趋势,单位面积株数和枝条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苜蓿越冬率从播期7月16日开始显著降低,公农1号在7月16日以前播种越冬率显著高于骑士T和擎天柱(P<0.05);播种翌年第1茬苜蓿干草产量和株高随着播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2,3茬则无明显变化;苜蓿单位面积株数和枝条数都随播期的推迟呈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刈割茬次的增加,苜蓿的株数逐渐降低。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种植紫花苜蓿最佳播期为7月1日—7月16日。  相似文献   

4.
陇东紫花苜蓿主要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陇东紫花苜蓿不同时间、不同地域条件下,青草产量、种子产量、种子营养成份的测试,指出陇东紫花苜蓿最佳刈割期为在初花期(10%开花),进行头茬草刈割可获得较高的鲜草产量,有效利用年限从第2年开始,产草量逐渐上升,第4,5年达到高峰,第6年开始逐渐下降;种子产量从第2年开始逐渐上升,第4年产量最高,第5,6年相对稳定,以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紫花苜蓿生长初期根系特性与其生产性能的关系,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7号'甘农3号'、'LW6010'和'陇东'苜蓿为试验材料,设不施氮和施氮(103.5 kg·hm-2)2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对种植当年第1茬刈割的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根系特性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施氮与否,'LW6010'的株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7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盛世"、"游客"和"阿尔冈金"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四川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7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盛世"、"游客"和"阿尔冈金"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四川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属多年生牧草,其不同生长年限的生产性能也不同,为了比较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不同生长年限间生产性能的差异,对哈尔滨地区主栽品种肇东苜蓿、敖汉苜蓿、阿尔冈金苜蓿进行了连续5年的试验,探讨其在生长期间产量、粗蛋白以及越冬率的变化情况,从而选出最适宜在哈尔滨地区及同类地区多年利用的紫花苜蓿品种,旨在为紫花苜蓿的科学管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32个苜蓿品种在新疆地区的生产性能。试验分析引进苜蓿品种的产草量、株高、叶绿素含量等指标,通过平方欧式距离完全连锁法将苜蓿品种分为三类。结果显示:维也纳等26个品种为第一类,该类群生产性能好;苜丰等5个品种为第二类,该类群生产性能较好;金皇后为第三类,该类群生产性能差。研究表明,第一类品种最适合在新疆地区推广种植,可为新疆地区苜蓿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02-2005年,以引进的6个紫花苜蓿为研究材料,在四川广元地区进行了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紫花苜蓿“首领”长势最好,产量最高,“盛世”次之。“首领”3年平均鲜草产量为66004kg/hm^2,干物质产量为12394kg/hm^2,该品种产量与盛世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其它品种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板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不同生境下陇东苜蓿种子产量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玲  王彦荣 《草业学报》2003,12(6):79-85
对甘肃陇东(环县)、陇中(定西)、河西(张掖和酒泉)3地区种植的陇东苜蓿种子生产性能和休眠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产量最高的是张掖和酒泉地区,平均产量942kg/hm2,其次是环县,产量最低的是定西,平均301kg/hm2。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在不同生境下的表现基本一致,相关性强弱依次为:生殖枝数/m2>荚果数/生殖枝>粒数/荚>千粒重。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和硬实率在地区间的变化趋于一致;在生活力均衡的情况下,定西新收获种子的硬实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发芽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贮藏1年,与贮前相比生活力无显著变化,硬实率显著下降,发芽率显著提高;张掖和酒泉种子的硬实下降率为45%~49%,种子最终发芽率达到63%~76%,不经破除硬实即可作为播种用种子,种用价值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2.
北京地区不同秋眠型苜蓿叶片光合色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美国4个不同秋眠型标准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对其秋季刈割后生育期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秋眠型苜蓿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在整个秋季生育期均呈现先增加达到峰值后减少的规律。FD5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其它秋眠型,说明半秋眠型较适应北京气候。 4种秋眠型苜蓿叶绿素a/b含量在整个秋季生育期波动不大,且叶绿素a/b的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相似。不同秋眠型苜蓿类胡萝卜素含量为FD5>FD1>FD11>FD8。4种秋眠型苜蓿叶片光合色素吸收光谱基本相同,差别是FD1和FD5在440 nm处光密度值较FD8和FD11低。  相似文献   

13.
筛选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探讨苜蓿秋眠等级与生产性能及越冬的关系,为建植苜蓿人工草地提供优良品种。收集国内外8个不同秋眠等级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2017年每年初花期进行刈割,调查越冬率,测定株高、再生性、茎叶比、干草产量及营养成分[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干物质(dry matter,DM)、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计算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评价筛选出最优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中苜2号、草原3号和驯鹿苜蓿越冬率(>95%)与金皇后苜蓿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与其他苜蓿品种(P<0.05)。秋眠等级与越冬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为-0.984,而秋眠等级与苜蓿干草产量相关性不显著(P>0.05)。2015年,秋眠型苜蓿中苜2号干草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苜蓿材料(P<0.05);2016年,中苜2号和金皇后苜蓿干草产量较高,二者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5),而WL525和驯鹿苜蓿干草产量较低;2017年,中苜2号苜蓿干草产量最高,其次是金皇后和草原3号,以上3个苜蓿品种显著高于其他苜蓿品种(P<0.05)。通过3年试验发现,中苜2号苜蓿的干草产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均为最高,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苜蓿纤维含量越低,饲用价值越好。草原3号、中苜2号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均大于20%,粗蛋白含量越高,营养价值越好。运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确定中苜2号、金皇后和草原3号属于最佳苜蓿品种。苜蓿秋眠等级与越冬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秋眠等级对苜蓿干草产量、营养成分等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中苜2号、金皇后和草原3号苜蓿品种在3年干草产量、越冬性及营养品质方面均表现较好,较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秋眠型苜蓿(Medicago sativa)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以3个不同秋眠型苜蓿品种为材料,设计3个不同的CO_2浓度梯度(700、550μmol·mol~(-1)和正常大气CO_2浓度350μmol·mol~(-1)),对苜蓿的4个生育期进行处理,测定各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CO_2浓度越高叶片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含量越高,脱落酸(ABA)含量越低。整个生育期内高CO_2浓度处理有利于提高苜蓿的IAA/ABA和GA3/ABA的比值,解除休眠,保持生长。初花期和盛花期时,高CO_2浓度处理对苜蓿的内源激素有显著影响(P0.05)。高CO_2浓度处理对半秋眠苜蓿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其次为非秋眠型苜蓿,此外,高CO_2浓度处理能减弱秋眠型苜蓿的秋眠性,延长其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15.
施氮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施氮(N0)、施氮51.75kg/hm2(N1)和103.5kg/hm2(N2)3个氮水平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生长第1年及第2年产量和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农3号"紫花苜蓿生长第2年产量显著高于第1年,在N2处理下两年干草产量均最高,第1年为14 717kg/hm2,第2年为31 092kg/hm2;从株高和再生速度看,两年均以处理N2下紫花苜蓿的再生性能最强,并且第2年的明显优于第1年。综上,试验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在N2处理下再生性能最好,株高和产量达最高,且两年均能进行4次刈割。  相似文献   

16.
45个苜蓿品种秋眠级初步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11个苜蓿秋眠性标准品种为对照,依据Teuber等方法连续两年(2013年和2014年)在内蒙古西部干旱地区评定国内和国外引进的共45个苜蓿品种的秋眠级,建立了11个标准品种秋眠级与秋季再生株高的回归关系。结果表明,苜蓿秋季刈割后第21天的再生自然株高与原秋眠级存在真实的线性回归关系,R2分别为0.9643和0.9867。相关性分析表明,11个标准对照品种的实际秋眠级与原秋眠级之间相关系数为0.994,存在极显著正相关;13个已知原秋眠级的引进品种的实际秋眠级与原秋眠级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9,存在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表明,21个国内苜蓿品种中90%的为秋眠和极秋眠类型,其中渝苜1号、甘农5号和凉苜1号实际秋眠级评定结果分别为6.8,7.4和8.5,属于非秋眠类型,国外引进品种秋眠类型多样性高,各种类型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7.
樊文娜  严学兵  王成章 《草业科学》2010,27(11):109-114
苜蓿(Medicago sativa)秋眠性是苜蓿的一种生长特性,是苜蓿应对环境变化的一种特殊休眠方式,不仅和日照长度及光周期敏感度有关,它也是昼夜规律循环、光照、温度等多种因素及休眠相关基因调控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最新试验研究发现,植物的休眠受多种植物激素、光敏色素及其相关基因的调控。苜蓿中的植物激素、光敏色素在对苜蓿秋眠的调控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对苜蓿秋眠性和光周期与光敏色素、植物激素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对休眠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33个中国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的秋眠性、再生性、持久性和产量。结果表明:33个品种中除新疆大叶属于秋眠类型品种,其余品种均为半秋眠类型;供试品种中新疆大叶、甘农3号、晋南苜蓿、中苜1号、关中苜蓿、龙牧801和公农2号属于快速生长类型,内蒙准格尔、河西、草原1号和中兰1号属于慢速生长类型,其余各品种均为中速生长类型;中国紫花苜蓿国家审定品种中高产类型较少,仅占15.2%,中低产类型占大多数;各品种的持久性差异不大,均属于持久性强的类型。建议今后要在我国中南地区增加半秋眠、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的培育,在北方地区加强再生性的选择,培育持久性强的高产紫花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19.
倒春寒对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脯氨酸含量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6年4月11日倒春寒袭击后,以20个国内外不同秋眠级的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茎、叶形态,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及第1茬草产量的比较研究发现,在倒春寒袭击后,半秋眠性紫花苜蓿品种受冻时和在受冻后的恢复阶段均表现出优良的性状,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第1茬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秋眠级品种。因此,秋眠级4-5级紫花苜蓿品种适宜晋中地区引种和栽培。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生产性能与持久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58份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再生性、持久性和产草量在呼和浩特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在全部参试材料与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秋眠级和再生性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而在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再生性和秋眠级相关性很小。2)在全部参试材料、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首蓿的持久性与秋眠级负相关,但是在秋眠类型组中,首蓿秋眠级和持久性相关性很小。3)在全部参试材料、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产草量和秋眠级负相关;在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产草量和秋眠级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