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桑树叶色突变体类型与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新发现的两份桑树叶色突变体为材料 ,分析了突变体的遗传特性及光合色素变化。结果表明 :在无性繁殖条件下 ,黄化突变体Cty Ym的叶色变异能够在后代植株中稳定遗传 ;白化突变体Cty Wm也属于遗传性变异 ,但由于缺乏光合色素而不能长久存活 ;与对照原始材料相比 ,突变体Cty Ym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明显减少 ,仅为对照桑的 17 6 5 %~ 2 5 32 % ,这是导致叶色黄化的主要原因 ,属于缺总色素 (Ch1)类型叶色突变体 ,推测其生理机制可能与突变体的叶绿素合成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2.
长芒草种子适宜萌发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光照、温度以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长芒草(Stipa bungeana)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芒草种子在10~30 ℃温度范围内均能萌发,萌发最适温度为20 ℃,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的萌发率分别为72%与88%;2)光照显著抑制长芒草种子的萌发,且相比适宜温度条件下,光照对亚适宜温度下种子的萌发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棘种子发芽及人工加速老化测定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水土保持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种子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确定适宜的发芽和加速老化条件。在发芽试验中,设置15~25、15~30、15~35、20~30、20~35、25~35、20、25、30、35℃共10种温度处理,光照设8 h光照和24 h黑暗2个处理;在加速老化试验中,设置39、41、43、45℃共4个温度水平和24~96 h之间的7个时间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马棘种子发芽率不同,在8 h光照和24 h黑暗适宜发芽的条件均为恒温25℃或变温20~30℃,种子发芽对光照不敏感,但黑暗条件会导致种苗黄化,温度和光照间存在互作效应。初次发芽计数时间为7 d,末次发芽计数时间为14d。加速老化最适条件为43℃、72 h,且老化温度和时间存在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能源型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新收获种子的萌发和出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研究了温度、光照和播种深度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枝稷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35 ℃,此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其发芽率不受光照影响,但光暗交替条件下的发芽速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黑暗条件下显著提高;其适宜的播种深度为2~16 mm,不覆土或播种过深均不利于出苗。  相似文献   

5.
滞育诱导温度与光照对家蚕近日节律基因pe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和光照是昆虫近日节律基因表达的授时因子,也是影响家蚕滞育的决定因素。为了解家蚕滞育与近日节律调控的关系,研究了滞育诱导发生温度与光照对家蚕近日节律基因per表达的影响。家蚕整个世代在25℃高温环境下,或幼虫期与蛹期在20℃的较高温度下,per基因在黑暗环境中的转录水平高于光照环境。家蚕幼虫及蛹期在相同光照条件下,per基因转录水平在高温环境中高于低温环境,黑暗环境下又呈现20℃25℃15℃的变化趋势,且温度的影响大于黑暗环境;在25℃持续光照条件(25LL)下,胚后时期per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15℃持续黑暗的条件(15DD),而20℃及光照与黑暗各12 h条件(20LD)下变化更加敏感,这与温度和光照对家蚕滞育的诱导作用一致。在处女蛾和卵产出后0.5 h的未受精蚕卵中都检测到了高水平的母源per基因mRNA。亲代卵催青期的单因子25℃高温或黑暗、以及20LD,都会引起子代卵内per基因mRNA水平的上调,这种上调只出现在滞育出现或活化发育的转折时间点(卵龄72 h)之前。家蚕滞育诱导温度和光照条件直接影响per基因在整个世代的差异表达,该基因在卵期的表达与胚胎滞育性差异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6.
温度是影响变温动物种群行为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在湿度大致恒定、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判定变温动物越冬机理是休眠还是滞育的手段,主要是进行温度处理。本试验即是通过温度对越冬桑螟幼虫的处理,经过试验观察与分析,初步得知:桑螟未代老熟幼虫以休眠状态越冬;在20~30℃的温区范围内,桑螟越冬幼虫均能解除休眠,正常生长发育,尤以25℃为最适发育温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温度对红色型和绿色型豌豆蚜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在12~32℃ 6个温度条件下研究了2种色型豌豆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生命表。结果显示: 2种色型豌豆蚜在32℃时,不能发育至成虫。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在12~20℃时均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升高,在16和20℃,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高于绿色型(P<0.05)。在24℃时,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低于16和20℃时同色型(P<0.05),而绿色型豌豆蚜显著高于12~20℃时同色型,红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显著低于绿色型(P<0.05)。到28℃时,2种色型豌豆蚜的净增殖率均显著低于12~20℃时同色型。在12~24℃条件下,2种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红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与绿色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28℃,红色型豌豆蚜的内禀增长率显著低于绿色型豌豆蚜(P<0.05)。表明红色型豌豆蚜在较低温度条件下适应性较强,而绿色型豌豆蚜更适合较高温度。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恒温、变温和光照3种处理因素6个梯度水平的条件下,对取自4个不同海拔高度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为15~25 ℃;变温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最佳变温组合为20 ℃/10 ℃,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较20 ℃恒温条件提高20.2%;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对光照条件反应不敏感;在低温条件下,低海拔种子的总体发芽能力要优于高海拔种子,而在高温条件下则表现为高海拔优于低海拔的态势,但在中等温度条件下,各海拔高度的种子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中国林蛙个体生长速度和雌性比例及林蛙的群体产量,试验研究了温度对中国林蛙卵孵化率、成活率、变态率及林蛙性别的影响,盐度对中国林蛙的影响,pH值对中国林蛙变态蝌蚪的影响,光照对蝌蚪的影响。结果表明:蝌蚪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18~24℃,可利用光照调节水温,在15~25℃条件下中国林蛙蝌蚪的变态率最高,蛙卵孵化水温在13~18℃之间变雌率可达70%,变态蝌蚪饲养池水体pH值应控制在6.5~8.5,盐度控制在2 g/L以下,蝌蚪养殖水环境Ca2+、Mg2+质量浓度及Ca2++Mg2+总质量浓度应分别控制在20~50 mg/L、20~80 mg/L、50~150 mg/L。  相似文献   

10.
王靖靖  余玲  朱恭  陈香来  胡小文 《草业科学》2018,35(7):1661-1669
以黄花矶松(Limonium aureum)种子为材料,通过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盆钵法,研究了温度、光照、水分、盐分和埋藏深度几种环境因子对黄花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光照及其互作显著影响种子萌发(P0.001),随温度升高,种子萌发率与萌发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在温度为25、30和20/30℃时最高;在35和40℃时,光照显著促进种子萌发(P0.05),其他温度条件下无显著效应(P0.05);2)种子萌发率与萌发速率随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对水分与盐分胁迫耐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64和-0.84 MPa(0.201mol·L~(-1)),在低渗透势下,种子在盐分胁迫下比水分胁迫下萌发更好;3)随埋藏深度增加,黄花矶松种子萌发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适宜播种深度为0.5cm。  相似文献   

11.
桑突变体Cty-Ym叶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桑树叶色突变体CtyYm变异的分子机理,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从突变体和对照桑中提取并分离叶片蛋白质,获得了IEF/SDSPAGE双向电泳图谱,在CBB染色条件下,检测到比较清晰的蛋白质点184个;经PDQuest软件分析,发现两者蛋白质点的相对含量有36处存在显著差异(±2倍),尤其是突变体中蛋白质点SSP2801的相对含量仅为对照桑的258%,经胶内酶切、LCESIQTOFMS分析、肽质量和碎片离子检索分析,鉴定该蛋白组分为RuBisCO大亚基,推测突变体CtyYm叶色黄化可能与RuBisCO大亚基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光周期对浙北地区桑螟滞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螟对光周期的感应效应试验证明 ,桑螟进入越冬状态是由短期光照引起的兼性滞育 ,3、4龄虫期是光感应的重要阶段 ,完全滞育与非滞育 ,只有在一定的连续光照条件下才产生 ;在温度 2 4 6℃时桑螟的临界光周期时数为 13h 40min ,浙江省湖州地区桑螟的临界日长日期为 9月 5日。初步探明湖州地区 (30°5 3′)第 4代桑螟发生分化而形成局部世代及世代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桑椹色素提取方法及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椹中的色素是一类天然的且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着色素。研究了桑椹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对光照、温度、氧化剂和还原剂等的稳定性。桑椹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剂95%乙醇与0.1%HCl的体积比为1∶1;温度70℃;提取时间2h。桑椹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6nm,对光照、氧化剂、还原剂不稳定,3周光照处理后,色素损失率达19.55%;80℃下保存3h,色素损失率达20.9%,但在低温下相对稳定;吸收值随着过氧化氢或亚硫酸钠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但色素的损失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收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测额外添加桑椹果皮、3种不同酵母、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于桑椹酒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以湖州市安吉县的大10果桑为原料,进行桑椹酒发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桑椹酒中白藜芦醇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到第4 d,处理A、B、C-1、C-2、C-3和CK发酵液中白藜芦醇含量分别为2.5、3.9、4.3、4.5、4.5和2.7 mg/L;发酵时间从0 h至第96 h,白藜芦醇含量逐渐升高,到96 h时为最高;在26~32℃条件下发酵时,白藜芦醇含量均比较理想,但以28℃比较适宜。酵母对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不太有规律。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秋季,浙江省淳安县的桑园大面积发生一种罕见的桑叶特大病斑病害。病叶呈现菌核病的典型症状:叶面形成灰褐色轮纹水渍状病斑,病斑随着病情发展以同心圆状向外延伸,颜色由里到外逐渐变深;叶背的灰色圆形病斑可见多个同心圆形绒毛状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病斑与病斑外的部分组织以及病斑同心圆上的绒毛状组织于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菌丝体与分生孢子形态,病斑边缘组织块在PD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的病原菌都可观察到菌丝体形成的菌核。依据以上症状和病原真菌分离培养的形态特征,初步诊断该病为桑叶菌核病,病原为富克尔核盘菌[Sclerotinia fuckeliana(de Bary)Fuck.]。调查16个样点的480株桑树,株发病率为81.25%,叶发病率为37.63%,发病指数18.5。9~10月份气温24.4~18.7℃,多阴雨天,加之连片桑园通风透光能力较弱且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条件,病原菌繁衍迅速,病害呈流行之势。尚未发现有明显抗性的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6.
桑卷叶枯病是桑树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采用常规的微生物学试验方法观察病原菌桑单胞枝霉菌(Hormodendrummori Yendo)的形态并研究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形成白色圆形凸状菌落,并能产生大量的暗蓝褐色分生孢子梗和淡灰色分生孢子;菌丝的生长温度为8~40℃,产生分生孢子的温度为10~38℃,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55℃,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适合菌丝生长的pH为4.5~11.0,最适pH为6~7;相对湿度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的产生与萌发;连续光照可促进产孢。以上结果信息可供研究桑卷叶枯病病原菌的危害特点和建立病害的有效防治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
蚕品种云蚕7、云蚕8发生不越年卵与催青温度、蚕期饲养的温度、光照及桑叶的质量密切相关:在高温30℃或低温15℃条件下催青,下一代有向不越年化性转变,壮蚕期饲养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光照时间太长或太短都有发生不越年卵的倾向;饲料桑叶的老嫩对不越卵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桑树常见害虫桑青尺蠖的形态特征、继代繁殖等生物学特性 ,以及幼虫食叶量、寄生性天敌及温度对青尺蠖发育历期的影响。该虫在室温下全年可继代繁殖 5代 ,以蛹越冬。随着饲养温度的升高 ,其发育历期缩短。在 2 0 95、2 4 16和 2 9 70℃的温度下 ,全代历期分别为 5 8 1、43 9和 35 2d。幼虫多为 6龄 ,少数 5龄。平均每头幼虫全龄食叶量为 2 948 11mg ,其中第 5龄和第 6龄食叶量占全龄食叶量的 95 48%。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奶牛冻精解冻后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奶牛冻精解冻后在4℃,15℃,25℃温度下分别保存2 h,4 h,6 h,8 h,10 h的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和15℃保存到10 h精子活力0.381±0.0170和0.379±0.0197,与初解冻接近(P0.05);25℃保存随时间延长精子活力呈下降趋势,和初解冻相比,6 h为0.349±0.0223(P0.05),8 h和10 h分别为0.302±0.0215和0.263±0.0287(P0.01)。牛冻精解冻后在4℃和15℃保存10 h以内,精子活力仍然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符合输精要求,在此温度和时间范围内进行长距离携带,对精液质量影响小,可以达到预期的输精效果。环境温度在25℃左右时,冻精解冻后宜于4 h以内进行输精。  相似文献   

20.
桑树斑叶突变体叶绿素合成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发现的桑树斑状叶色突变体Cty-Sm为材料,分析叶片中3种光合色素与叶绿素合成中间产物δ-氨基酮戊酸、胆色素原含量的变化状况,探讨突变体叶色差异的生理原因及其调控机制。与正常生长的原始材料(对照桑)相比,突变体叶片黄化部分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叶绿素a的减少最显著,仅为对照桑的5.43%~10.23%,这是导致突变体叶色黄化的直接原因。其次,突变体黄化部分的δ-氨基酮戊酸含量明显升高,而胆色素原含量明显降低,推测其叶绿素a的减少是由于δ-氨基酮戊酸与胆色素原之间合成代谢受阻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