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囊病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幼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呼肠弧病毒引起发病,只感染鸡,多侵害3-6周龄的雏鸡,小鸡在0-6周龄时,主要靠法氏囊对疫苗病毒产生免疫抗体,如果鸡感染了法氏囊病毒,那么就使鸡失去了免疫的一道屏障,从而会引起一系列疾病的感染。1病史某肉鸡养殖户,饲养肉鸡7000只,38日龄就诊时值7月  相似文献   

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病毒病。临床表现以缩颈、头下垂、呈昏睡状,排泄白色稀粪等特点~([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每年多流行于3月份~6月份。自然感染以3周龄~6周龄最易感。本病一旦发生,发病率高达55%以上,死亡率10%~25%,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主要的传染性疫病之一。2014年4月,笔者曾处理一例初步诊断为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疫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其传播性极强,已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近些年来,许多地方虽然加强了对该病的防控力度,但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依然十分流行。本文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征、病原特征、传播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流行特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2~15周龄的肉鸡比较易感,尤其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有研究表明,对于没有注射过疫苗的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cosgrove首次报道于美国甘布罗镇的肉鸡,所以,该病也称为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为特征,感染鸡的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腔上囊炎。是由病毒引起肉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临床上多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脱水、衰竭、骨骼肌出血、肾小球尿酸盐沉积,腔上囊肿大、出血等。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以20~45日龄的肉鸡,发病率较高。病毒主要侵害鸡体液免疫的中枢法氏囊。使病鸡的法氏囊受到破坏,使肉鸡的抗体生成能力下降,导致鸡群对其他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高,更重要的是可以造成免疫抑制,使预防接种失败。1流行特点1.1鸡是自然宿主,只有鸡才感染发病。各个品种的鸡都可感染发病。3~6周龄的肉鸡,尤其4周龄前后的肉鸡较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危害雏鸡免疫功能的流行性传染病。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从而引起鸡的免疫机能障碍,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1流行特点自然条件下,本病只感染鸡,所有品种的鸡均可感染,但不同品种的鸡中,本病仅发生于2~14周龄鸡,21~49周龄为发病高峰期。病毒主要随病鸡粪  相似文献   

7.
<正>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而导致。该病特点是急性发病,病程持续时间短,且具有很高的发病率。病鸡主要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发生腹泻,且由于损伤法氏囊内B淋巴细胞而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于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而引起,且只有雏鸡和火鸡是该病毒的自然宿主。从病鸡或者带毒鸡体内分离的病毒只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80%以上,病程短,通常在感染后的第3d开始死亡,4~7d死亡率达到高峰,死亡率一般在13~50%,多发于3~6周龄鸡.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卓  周君 《吉林畜牧兽医》2009,30(10):23-23,25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virus,IBDV)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1957年在美国特拉华州甘布罗(Gumboro)镇的肉鸡群中首次发现,因此该病又称为甘布罗病。该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家禽养殖数量的不断增加,疾病也越来越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在自然情况下2~15周发病,以3~6周龄多发,其中4周龄最易感染。肉鸡的育雏期为4周,蛋鸡的育雏期为6周,都在法氏囊病易感周龄内,所以育雏期要重点做好法氏囊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致病性病毒主要损害鸡的法氏囊组织,破坏B淋巴细胞,使鸡出现免疫抑制。本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可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笔者在近两年的临床诊疗实践中,深入不同鸡场诊治10余起,采取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流行病学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2~15周龄鸡群中发病,3~6周龄鸡易发。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而经由空气和直接接触也可传播。  相似文献   

12.
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全球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表1为全球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毒力情况。2感染日龄与免疫抑制2周龄内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会导致永久的免疫抑制,2周龄后感染多导致暂时的免疫抑制(持续10~14 d)。  相似文献   

13.
从一个免疫失败鸡场中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野毒株,命名为SD株.经血清学试验、鸡胚接种、病毒形态观察等证实了分离物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测定病毒效价ELD50达到10-6.5/0.2 mL;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SD株接种4周龄鸡后引起鸡群发病率为100%,病死率达85%,剖检可见法氏囊呈"紫葡萄样...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的雏鸡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目前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引起鸡法氏囊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母源抗体的干扰,病毒毒株与疫苗抗源性的差异,免疫方法不当,药物及饲料添加剂的影响,消毒不彻底,饲养场过于集中,人为因素的疫病传播等。1流行特点本病只有鸡感染发病,其易感性与法氏囊发育阶段有关,2~15周龄的鸡易感,其中3~5周龄最易  相似文献   

15.
<正>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法氏囊病毒在环境中抵抗力强,耐酸、耐热,对胰蛋白酶、氯仿、乙醚溶剂均有抵抗力。一般的消毒剂对其消毒  相似文献   

1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布罗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以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法氏囊水肿和肌胃、腺胃交界处条状出血等为主要特征。该病主要危害2~15周龄的鸡,但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只要有易感鸡存在并暴露在污染的区域或环境内,任何时候均可被感染。近期,根据  相似文献   

17.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病。临床表现以缩颈、头下垂、呈昏睡状,排泄白色稀粪等为特点~([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每年多流行于3~6月份。自然感染以3~6周龄最易感。本病一旦发生,发病率高达55%以上,死亡率为10%~25%,是目前危害养鸡业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2015年10月,笔者曾处理一例初步诊断为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经过综合防治,疫情获得较好的控制。现将  相似文献   

18.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雏鸡感染后,可导致严重的长期免疫抑制,病毒耐热,60°经90 min、70°经30 min可灭活病毒,在低温下可长期存活,对紫外线和日光的抵抗力较强。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播方式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和鸡蛋传染。1症状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3~6周龄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法氏囊病毒主要感染雏鸡,12周龄以后法氏囊退化的鸡只发生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BID)是由双股核糖核酸病毒科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3~12周龄的雏鸡、青年鸡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原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