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农牧交错区草地农业系统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红彬  王宁 《草业科学》2004,21(12):19-23
分析了中国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后果.环境的恶化尤其是水土流失与土壤荒漠化是导致该区贫瘠与灾害的主要根源,而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综合治理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失调.依据农牧交错区自然生境特点及资源优势,结合前人在该区开发治理的经验和发展草地农业试点的成果,草地农业系统应在农牧交错区开发治理中起主导作用.大力发展草地农业是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了草地农业在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治理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五年内计划建设秸秆养羊示范县一百个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业部最近提出了"十五"期间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十大措施。其中有关畜牧业生产的有以下几条。 --组织实施天然草地保护工程。农业部将重点抓好北方天然草地资源保护区、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草地植被恢复区、青藏高原天然草地保护区和西南草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区等四种草地类型区的恢复和建设,力争五年内在西部地区治理和建设草地2.2亿亩。 --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养殖业。西部地区要把发展畜牧业与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农业部计划五年内在西部地区建设秸秆养牛、养羊示范县100个,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起点高的现代化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强渔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渔业丰收计划"等项目要向西部倾斜。 --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农业部将采取措施,重点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利用乡镇企业少数民族贷款项目,扶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计划"十五"期间在西部垦区增加农产品加工能力90多万吨。 --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十五"期间,农业部将组织力量,研究、引进和推广一批适合西部地区特点的农业优良新品种和先进实用生产技术,计划示范推广50项农业综合技术和五项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人经)  相似文献   

3.
西藏林芝镇农业面源污染损失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已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西藏林芝镇农业面源污染损失进行了估算,以期能够提高公众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认识,并为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饲料与畜牧》2000,(3):2-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不仅对振兴西部,而且对促进全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改善西部生态条件,促进农业发展是难得的机遇。那么,如何推进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部长陈耀邦说,西部地区在农业自然资源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在农村经济方面存在的差距,说明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存在着巨大潜力。只要我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一手抓西部地区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一手抓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一定能够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35,自引:14,他引:21  
草原是西部地区最脆弱的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关键。本研究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草原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草原生态环境状况、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引发机理,查明了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确立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是解决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经济落后和社会不稳定的有效途径。总体建设上突出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遏制土地荒漠化;区域建设上突出水源涵养区、风沙区、水土流失区和自然保护区;产业发展上突出区域特色产业和绿色产业;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技术。并提出了西部草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与草业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海省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冰川湿地退缩,自然灾害频繁,人畜饮水困难,农村能源短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试验示范不够、缺少治理规划、种苗供应混乱、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需要加强治理规划工作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制、紧密结合生产结构调整及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需要依据草业科学的原理,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重视生态工程设计的应用,对治理区按照草地农业系统四个生产层次统筹考虑优化生产结构,发挥各系统和层次间的耦合效应.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为草业科学原理的实践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与草业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青海省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是: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冰川湿地退缩,自然灾害频繁,人畜饮水困难,农村能源短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试验示范不够、缺少治理规划、种苗供应混乱、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需要加强治理规划工作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制、紧密结合生产结构调整及草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需要依据草业科学的原理,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重视生态工程设计的应用,对治理区按照草地农业系统四个生产层次统筹考虑优化生产结构,发挥各系统和层次间的耦合效应。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问题为草业科学原理的实践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斯太普(典型草原)草地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土高原是我国西北部欠发达经济区与东南部发达经济区的过渡区域。该区经济的振兴直接关系到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的繁荣,地位十分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掠夺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的“旱、薄、粗、穷”特征十分突出,经济相当落后,贫困面广。当前,正值西部大开发之际,宁夏地区面临着发展农业经济和治理环境的双重任务。为此提出在黄土高原斯太普草地农业系统发展以草产业为枢纽的草地农业系统,实现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黄土高原地域辽阔,各地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便于分类指导农业生产,依据草原综合顺序…  相似文献   

9.
王泉 《草业科学》1998,15(6):51-53
府谷县是陕北榆林地区重点绿化灭荒县,发展草地农业,对于治理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业发展的状况,是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草地畜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顶级形式,是发达国家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西南山区省份,面对入世后的严峻形势和市场经济新理念,必须立足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国家扶持西部地区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草地畜牧业,走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李毓堂 《草业学报》2000,9(1):60-64
概述了大西北和黄河流域因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调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 ,说明了草产业在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提出了以草产业为基础 ,综合治理的规划、方略和当前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草地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持续发展的目标涉及到经济,生态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着奶,在分析草地生态经济系统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牧草和畜群经营管理的优化模型,并探讨了改善,扩展系统环境容量的策略,从而实现对草地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调控。  相似文献   

13.
新疆草地资源的劣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赵万羽 《草业科学》2002,19(2):19-22
对新疆草地水、土、生物环境等现状分析及人类活动对草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草地环境资源状况恶化、沙化、盐碱化加剧,草地退化严重。绿洲区过量截流引水改变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域分布,是导致平原区草地(特别是近水源区域)资源急剧恶化的主要原因。 长期严重超越过牧,是引起整个草地全方位退化的持续因素。人为的砍挖、人类过度的垦荒,特别是用不科学的水土开发造成垦殖地的大量撂荒,又加剧草地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4.
人口增长、环境退化、资源耗竭威胁着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农牧民的生活主要依靠农村的自然资本,自然资源的利用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就会导致资本贮量的损耗,通过综合资源核算,比较农产品的产量与牧民的需求,监测资本贮量损耗对评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从资源供求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模型来评估区域人口承载能力,并且应用模型评估了内蒙古草原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模型的构建建立在研究区域生产力以及消费模式调查的基础上,将土地生产力、土地利用方式、生产经营方式、农产品价格等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对1990和2003年陈巴尔虎旗的人口承载力作了评估,最后,提出区域发展的合理性建议,在草地植被保护的前提下,提高牧草的总体生产水平和草地的经济利用价值,减少草地因过度利用而引起退化,实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通过改进饲养放牧方式,提高母畜比重、繁殖成活率和出栏率,加速畜群周转,增加畜产品产量,提高群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王政  曹晓凡 《草业科学》2011,28(1):157-159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草原违法犯罪案件,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本研究从现阶段我国草原违法犯罪案件的特征着手,通过对现行刑法保护草原资源现状的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防范草原犯罪的相应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草原资源的功能,属性及其利用战略转变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济利用是我国草原资源功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影响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转变单一的经济利用,开发草原资源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是实现我国草原资源功能利用战略转变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陇中干旱区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具有旱灾频繁、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前提下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这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理念变革。分析了陇中干旱农业系统面临的传统粮草牧轮作方式多样性遗弃、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变差、年轻农业劳动力外流等问题,提出将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文明有机融合,深度挖掘区域自然禀赋,探索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草粮兼顾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基本思路和发展模式:1)坚持环境生态化、农产品商品化、农村文化现代化的系统性理念;2)奉行让餐桌指挥农田,农田为餐桌服务,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使生产、加工和销售融合发展的理念;3)在农业土地经营中,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优先,田园综合经营管理,通过粮改饲和旱作农业技术革新,实现杂粮与牧草轮作种植,建立粮、草、林、畜、禽协同发展的农作制度,保障社会对农产品多元化和食品安全;4)依托乡土食材消费需求拉动,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联营,农产品标准化订单种植生产,市场信息反馈,促进农业要素的重组耦合,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提效;5)培训扶持懂技术、会管理的能人,牵头领办农民合作社,组织土地流转,设计田间生产。  相似文献   

18.
草业应作为优先发展的产业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16  
通过对草业的效益,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方式和现状的分析,指出草业与林业具有相等的地位,发展草业是西部大开发中主要的经济支撑点和生态环境建设主体,也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畜牧业和奶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应优先发展;并提出分别建立南北国际水准的草业示范基地是发展草业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完善有害生物预警系统,促进草地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施大钊  杨爱莲 《草地学报》2002,10(4):313-317
分析我国草地有害生物治理面临的形势和预警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建议尽快制定生态环境评价标准,以扭转我国草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制订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的原则:(1)草地植被的基本生产力得以保持,具有持续发展的基本功能;(2)草地生物多样性指数,特别是有花植物和野生动物多样性指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草地畜牧业生产水平与草地生产力相适应;(4)草地经济效益与全国农业效益的平均水平处于同一发展阶段;(5)地方制定的法律、法规与国家基本国策相配套,有利于保护草地环境和牧业生产。有害生物持续控制能力(FA)的迭加计算:FA=∑WkWj。式中Wk为一级标准,Wj为二级标准,为属性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