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猪血液中14C标记喹烯酮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烯酮是近期研制的一种新型兽药饲料添加剂,药效试验及临床试验表明,喹烯酮对猪、鸡具有抗菌、促生长作用;毒理学试验证明喹烯酮的毒性极小,没有致癌、致突变、致畸作用。试验建立了^14C标记法测定猪血液中喹烯酮浓度的方法,并对喹烯西酮静脉单次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喹烯酮在猪、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猪6头,鸡10只,单剂量0 4065mg·kg-1(比活度24 6μci mg-1)静注给药,一个月后,单剂量31 15mg·kg-1(比活度5 187μci·mg-1)口服给药,进行代谢动力学研究。依据本实验建立的方法,以液体闪烁谱仪计数法进行含量测定。喹烯酮以原药的形式代谢排泄,静注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猪,T1/2α=0 1899h,T1/2β=4 5528h,Kel=0 8654h-1,AUC=0 00925mg·h-1·L-1;鸡,T1/2α=0 1637h,T1/2β=3 8189h,Kel=1 6834h-1,AUC=0 005046mg·h-1·L-1。口服给药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猪,T1/2Ka=0 4678h,T1/2β=3 7445h,Tp=1 3367h,Cmax=0 000713μg·ml-1,AUC=0 00303mg·L-1·h-1;鸡,T1/2Ka=0 5142h,T1/2β=4 6637h,Tp=1 8459h,Cmax=0 000897μg·m-1,AUC=0 00773mg·L-1·h-1,说明喹烯酮口服给药后,其吸收较快,消除相对也较快,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3.
4.
本试验旨在研究喹烯酮及其主要代谢物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将喹烯酮按40 mg/kg的剂量对7头猪进行灌胃给药,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喹烯酮及其主要代谢物的浓度,药代动力学软件WinNonlin 5.2处理血浆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灌胃给药后猪血浆中能检测到原药和N1-脱氧喹烯酮、脱二氧喹烯酮及3-甲基喹噁啉-2-羧酸(MQCA)3种代谢物。喹烯酮的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Ka=(0.97±0.08)h,T1/2λz=(2.79±0.16)h,CL=(26.03±0.65)L/h·kg,Cmax=(0.26±0.01)μg/mL,Tmax=(2.23±0.06)h,AUC=(1.54±0.04)h·μg/mL;采用统计矩法处理N1-脱氧喹烯酮和脱二氧喹烯酮的浓度-时间数据,N1-脱氧喹烯酮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max=(6.33±1.37)h,Cmax=(8.81±2.08) ng/mL,T1/2λz=(3.03±1.27)h,AUC=(0.07±0.01)h·ng/mL,MRT=(6.58±0.40)h;脱二氧喹烯酮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10.29±0.29)h,Cmax=(6.20±1.11)ng/mL,T1/2λz=(5.84±2.78)h,AUC=(0.15±0.01)h·ng/mL,MRT=(3.64±0.72)h。同时,在少数时间点检测到代谢物MQCA。猪口服喹烯酮后,吸收较快,消除较慢。血浆中检测到N1-脱氧喹烯酮、脱二氧喹烯酮及3-甲基喹噁啉-2-羧酸3种代谢物,且浓度较低、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5.
采用YWG-C18色谱分析柱(4.6 mm×250 mm,5 μm),Waters TM486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香草醛为内标;血液样品用乙醚提取纯化后进样,220 nm波长处检测,建立了反相HPLC法检测猪血浆中六茜素(pyroline,PL)含量的方法,同时对PL静脉单次给药(30 mg/kg)后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L在血液中的线性范围为1.0~100.0 mg/L(r=0.995 3),最低检测量0.1 μg,最低检出质量浓度2.0 mg/L,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8.36%,精密度考察PL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所得的PL血药时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a=1.52 min,T1/2β=66.05 min,AUC=880.07 mg/(min@L).表明PL单次给药后,在体内分布广泛而迅速,消除快.试验所建立的HPLC检测法专属性高,快速、准确、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6.
7.
以二氯化汞和重铬酸钾静脉注射,造成猪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再静脉注射盐酸土霉素(20mg/kg),其血药—时曲线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t1/2B:35·74±10·40h,ClB:0·021±0·0041/kg·h,Vd:1·07±0·21t/kg,Tcp(ther):148·39±37·21h,猪肾功能衰竭,使土霉素的药代动力学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猪的三聚氰胺静脉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三聚氰胺作为一种家畜饲料添加剂被加入到宠物食品中。关于三聚氰胺的药代动力学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获得关于这种污染物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按每千克体重6.13mg的比例向5头刚断奶仔猪体内静脉注射三聚氰胺,并在24h后采集这5头猪的血浆样品,并通过HPLC-UV分析提取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其数据表明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符合一室模型,三聚氰胺血浆半衰期为(4.04±0.37)h,肾清除率为27mL/min,而表观分布容积为(0.61±0.04)L/kg。这些数据对比现有的关于对哺乳动物大鼠的研究数据,表明三聚氰胺可以被肾脏稳定地清除,但没有明显的组织亲合力。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组织残余物来评定这种污染物在猪体内的代谢动力学,以及是否影响到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多拉菌素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多拉菌素在猪体内进行为期45d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长白×杜洛克杂交猪10头,临床健康,驱净寄生虫,体重36~50kg,以300μg/kg体重剂量分别通过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动物给药后在不同时间内分点经颈静脉采血。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处理,上清液过C18富集柱,用甲醇提取多拉菌素并进行衍生化反应,以反向HPLC测定猪血清中的药物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用计算机程序MCPKP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动物经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分别可测至30d和25d,2种途径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静脉注射T1/2α(1.092±0.66)d,T1/2β(6.11±2.73)d,AUC(274.19±119.89)μg/(L·d);肌肉注射T1/2α(0.056±0.022)d,T1/2β(3.20±1.34)d,AUC(223.51±65.20)μg/(L·d),CMAX(28.99±10.69)μg/L,Tp(1.24±0.87)d。多拉菌素肌肉注射的生物利用度为81.5%。结果显示多拉菌素在猪体内具有吸收分布较迅速、体内分布容积大、消除缓慢和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的特点,提示多拉菌素在猪体内作用的长效性主要由该化合物的自身特性所决定,而与给药途径和使用的溶剂关系不大,研究结果对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鸡组织器官喹烯酮残留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组织中喹烯酮浓度的方法,用于监测鸡组织器官中喹烯酮的残留。方法:采用Prodigy 5μPhenyl-3色谱分析柱,Waters TM486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组织样品用乙酸乙酯、乙腈、正已烷、氯仿等试剂提取处理纯化后进样,在312 nm波长处检测,流速为1.0 mL/min。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脂肪、肾脏和肌肉均为0.005-0.080μ/g;肝脏为0.005-0.500μ/g。方法平均回收率:肌肉为(99.23±2.75)%;脂肪为(105.15±8.65)%;肝脏为(93.55±11.16)%;肾脏为(104.10±9.80)%。精密度考察喹烯酮的日内各组织各浓度的RSD(相对标准差)均小于5.1%,日间测得各组织各浓度的RSD均小于8.5%。本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了喹烯酮预混剂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150羽7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喹乙醇对照组饲喂添加75×10^4的喹乙醇预混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75×10^4的喹烯酮预混剂基础日粮,试验期35d。结果:实验组肉鸡的末期平均体重、净增重和日增重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喹乙醇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两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较空白对照组提高了3.69%(P〈0.05),比喹乙醇组高1.5%(P〉0.05)。结果表明在较高的营养水平条件下喹烯酮对肉鸡有良好的的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血浆中阿莫西林的浓度,研究了丙磺舒对阿莫西林在健康猪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剂量肌肉注射阿莫西林后,阿莫西林吸收迅速,药峰时间为(0.19±0.11)h,药物浓度为(7.21±3.27)μg/mL,其动力学模型为一级速率一室模型。使用丙磺舒后,阿莫西林的半衰期由(0.86±0.18)h延长到(2.77±1.02)h(P<0.05),AUC由(12.38±5.69)μg/mL·h增加至(35.24±18.62)μg/mL·h,药峰时间为(0.42±0.32)h,药峰浓度为(6.24±3.43)μg/mL·h。 相似文献
17.
喹烯酮在鸡食用组织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定量测定鸡食用组织中喹烯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依据测定的结果制定最高残留限量,确定其休药期。选用63只鸡,按正常饲料添加喹烯酮(75 mg/kg)饲喂2.5月后,按既定时间点采样。组织样品用乙酸乙酯等试剂提取处理纯化后进样,在312 nm波长处检测,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脂肪、肝脏、肾脏、肌肉组织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5μg/g。平均回收率肌肉为99.23%±2.75%,脂肪为105.15%±8.65%;肝脏为93.55%±11.16%;肾脏为104.10%±9.80%。喹烯酮在肌肉皮脂中1 d后均无残留,而在肝脏和肾脏中的残留量也很小,2 d以后再无残留。精密度考察喹烯酮的日内和日间各组织各浓度的相对标准差均小于8.5%。因此,本试验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停药后4 h所有可食用鸡组织中喹烯酮浓度均低于计算所得的安全组织浓度,故该药在鸡上使用无休药期,即休药期为0 d。 相似文献
18.
吡喹酮脂质体在山羊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吡喹酮脂质体在山羊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给山羊一次静脉推注吡喹酮脂质体3mg/kg·bw,取24h内不同间隔时间血样,血药浓度测定按文献操作[1].4只山羊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无吸收因素一室开放模型.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β)为10.00+0.59h);消除速率常数(ke)为0.0690±0.040h-1;初始浓度(B)为18.81±0.64(ug/100m1);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TCP)为20.01±1.28h;表现分布容积(vd)O 2.85±0.37(100ml/ky);廓清率(CL)为0.139±0.029(100ml/ky·h)药时曲试下面积(AUC)为271.67士21.07(μg/100m1).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氧氟沙星缓释注射液肌注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给药剂量为10mg/kg,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测定血浆中氧氟沙星浓度。采用3p97药物动力学程序软件处理药-时数据,得出相关药物动力学参数。静注氧氟沙星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无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肌注氧氟沙星注射液、缓释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氧氟沙星缓释注射液的吸收半衰期(t1/2ka)为(0.292 0±0.102 4)h,消除半衰期(t1/2ke)为(6.902 2±0.901 9)h,达峰时间(Tmax)为(1.379 5±0.373 2)h,达峰浓度(Cmax)为(2.148 1±0.296 1)μg/mL,生物利用度为(95.70±12.56)%,在猪体内的持效时间(MIC=0.5μg/mL)为(15.736 4±1.854 2)h,与氧氟沙星注射液相比,该制剂的吸收半衰期延长,消除半衰期延长,达峰时间延迟,峰浓度降低,生物利用度提高,持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