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坤 《家畜生态》2013,(11):68-70
为了解徐州地区鸡新城疫流行现状及防治效果,采集该地区鸡新城疫疑似病料,通过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病料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为鸡新城疫病防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疑似病料经分离培养、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获9株鸡新城疫病毒;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表明.其中6株病毒为强毒株(SN03—2012、SN12—2012、SN05—2012、SN012012、LB05—2012、SN04—2010)。  相似文献   

2.
常规鉴定禽流感病毒的方法是血凝试验 (HA),血凝抑制试验 (HI),琼脂扩散试验 (AGP)以及病毒中和试验 (NT)等。   检测采取的病料主要是血液、鸡蛋、肝脏等。   琼脂扩散试验可以检测出各种血凝亚型的病毒,但检出率较低,往往检测为阴性的鸡群,并不能保证没有感染禽流感。血凝抑制试验可以用于区别禽流感的血清亚型,且敏感性高,但一种血凝抗原只能检出相应的抗体,而不能查出其他血清亚型抗体。不过一个地区流行的禽流感病毒,其血清亚型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用该地区流行的病毒株抗原做血凝抑制试…  相似文献   

3.
用鹅胚和鸡胚从山东、安徽两地患病鹅群的病鹅肝、脾中分离到2株病毒,代号分别为SD20和AH20。经电镜观察、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理化特性鉴定等试验表明,2株分离毒符合禽副粘病毒I型特征,单克隆抗体介导的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SD20和AH20分离株都能与禽副粘病毒I型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4.
用病毒分离、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夹心ELISA、RT-PCR及cDNA探针斑点杂交试验等六种方法对一起罕见疫情的传入途径进行了调查。病毒分离和RT-PCR试验证明,这是由于鱼粉中污染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RT-PCR是进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播途径研究的首选方法,应加强饲料的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探讨把重要疫病病原列入质检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同、朔州地区猪一些常见传染病如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病和细小病毒病的流行情况,本实验通过乳胶凝集试验、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和ELISA试验对上述五种猪常见传染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细小病毒病和伪狂犬病感染率较高,均为45.54%。传染性胸膜肺炎次之,为22.77%,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地区两个猪场的两起怀孕的母猪的7例流产胎儿及木乃伊胎儿进行病毒分离,得到7株病毒,通过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电镜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对分离的病毒鉴定,结果,7株病毒均为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地区疑似发生鸽新城疫感染的鸽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凝试验(HA)、中和试验、F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分离到1株血凝效价为4log2,且能被NDV阳性血清中和的病毒;用针对NDV F基因设计的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可扩增出相应的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 明其与山东分离株chicken/...  相似文献   

8.
1987年以来,我们先后对曲靖、玉溪等地区的6个猪场及19个县的民养猪进行了弓形体,细小病毒、乙型脑炎、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调查。调查表明,弓形体、细小病毒是引起母猪流产或死胎的主要原因.材料和方法一、弓形体间接血凝试验诊断液、阳性、阴性血清:兰州兽医研究所制.抗体效价≥64倍(?)为阳性.二、细小病毒血凝抑制试验诊断夜、阳性、阴性血清:哈尔滨兽研所制。血凝抑制效价≥40倍(?)为阳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宁夏地区流行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疾病的特点,试验对分离株进行了病毒血凝特性试验、病毒干扰试验、鸡胚致病性试验、动物回归试验,随后采用RT-PCR技术对病毒的S1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并将病毒在传代Vero、BHK-21细胞系上盲传6代,同时提取细胞基因组RNA,采用RT-PCR扩增S1蛋白基因。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不能在传代细胞上进行适应培养,该地区流行的病毒株与H120同源性极高。  相似文献   

10.
从山东省多个地区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群中,分离到5个野毒株,经过琼脂双向双扩散试验、ELISA试验、血凝试验、病毒感染力测定、回归试验、电镜观察等6项鉴定,证明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并且,各毒株毒力差异较大,有的毒株感染力相当强,ELD50/0.2mL=106.00。  相似文献   

11.
1 病原 该病原为副粘病毒,能够引起10日龄SPF鸡胚死亡,鸡胚尿囊液具有较高血凝效价(达210左右),并能被康复鹅血清特异抑制.传代毒株接种鹅胚,可在48小时致死鹅胚,尿囊液血凝效价达210,病毒不能致死鸭胚,但能从病料中回收到病毒. 2流行特点 各种年龄的鹅均有易感性,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对10日龄以内的雏鹅具有高度的致死性,感染后其病死率可高达100%;11 ~15日龄雏鹅感染后病死率也高达90%以上.随着鹅群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产蛋鹅群感染本病后,除了发病死亡外,产蛋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12.
某养鸡场28~43日龄的肉鸡临床出现呼吸道症状,通过鸡胚接种、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本病确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鸡新城疫(ND)混合感染。对混有IB病毒和ND病毒的鸡胚尿囊液进行酸处理,去除ND病毒,获得纯IB病毒。分离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体外和体内试验表明该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株对鸡新城疫病分离毒株的血凝性有强的干扰作用,对鸡新城疫的疫苗Lasota株干扰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狨猴实验室中暴发急性呼吸道疾病进行了病因调查,通过对动物剖检,病毒分离、电子显微镜检查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和动物感染实验。确定其病原是副流感病毒Ⅰ型(仙台病毒)。从而确定动物死亡原因是病毒引起肺炎感染造成。  相似文献   

14.
鸡新城疫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将疑似感染新城疫病毒的病、死鸡的脑组织和脾脏,经过处理后,接种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最后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为新城疫病毒感染的新城疫病例.  相似文献   

15.
采集某养鸡场病料进行细菌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初诊为大肠杆菌与新城疫病毒的混合感染,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为O111,对头孢西丁和呋喃妥因敏感,但对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有耐药性。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病毒的血凝特性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出了新城疫病毒,鸡胚平均死亡时间测定显示该病毒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兔出血症病毒和兔细小病毒的血清学关系,我们采用日本兔细小病毒(LPV)兔源抗血清和豚鼠源抗血清,分别与我国不同地区分离的8株兔出血症病毒(RHDV)抗原作常规血凝抑制试验(HI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兔细小病  相似文献   

17.
某山鸡场暴发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采取病鸡的脑组织和脾脏,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通过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鉴定,所分离病毒为新城疫病毒。  相似文献   

18.
将疑似禽流感病死鸡病料组织研磨液接种SPF鸡胚分离病毒,尿囊分离毒经电镜观察后,应用特异性RT-PCR方法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进行分型检测,同时对核蛋白全长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分析。通过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初步证实分离的禽流感病毒为H5亚型,然后对分离株HA基因和NA基因进行RT-PCR分析,确定该分离株禽流感病毒为H5N1亚型。通过NA全基因扩增测序、Blast分析显示该分离株NA基因序列与已发表的毒株基因序列(EU429747)同源性为97%,但基因3′端发生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9.
从江苏徐州地区分离到的以引起樱桃谷鸭产蛋下降和死亡为特征的1株病毒,命名为XZ株。对该病毒进行电镜观察、血凝试验、ELD50测定、RT-PCR扩增特异性目的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毒株能致死鸭胚和鸡胚,电镜下观察到球形病毒粒子,不具有血凝性,对病料和接毒鸭胚尿囊液进行RT-PCR,均可扩增出基因片段,其核苷酸序列与坦布苏病毒奉贤株的相似性最高,为98.7%,与其他坦布苏病毒的毒株也具较高同源性,为86%~98%。用鸭胚分离毒株接种健康产蛋鸭,能复制出同样的疾病。结果表明分离病毒为鸭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养禽业禽病流行病毒株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对2014年从山东某鸡场采集的疑似流感的病料样品采用鸡胚尿囊腔接种进行病毒的分离,并经血凝试验(HA试验)、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及分子生物学试验对其病原学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一株病毒分离株。HA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经病毒亚型鉴定为一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株为欧亚分支的BJ亚分支,将该病毒株筛选纯化后作为毒种,制备了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将该疫苗免疫SPF鸡,21 d后对其HI抗体效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平均效价达到9.1 log2,免疫后第35 d HI抗体平均效价达到峰值10.3 log2,至免疫后第10周,HI抗体平均效价仍达8.5 log2。本研究分离的病毒制备成疫苗后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可以作为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