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2.
3.
哺乳期母羊补饲捆裹青贮燕麦草对羔羊断奶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青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5,35(2):7-8
用捆裹青贮燕麦草给哺乳期母羊补饲,前40d母羊0.6kg/d只,后50dlkg/d只。90d断奶时,试验组比对照组羔羊多增重0.73kg(P>0.05),比率为10.22%;试验组母羊断奶体重比对照组少减重1.33kg(P>0.05),比率为23.84%。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丰富云上黑山羊的育种数据,对20只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的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体重54.54 kg,屠宰率50.60%,胴体净肉率82.38%,具备良好的产肉性能;不同年龄云上黑山羊成年母羊屠宰性能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屠宰率不受年龄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云上黑山羊屠... 相似文献
5.
旨在利用云上黑山羊体尺性状对体重进行较为准确的估计,剖析云上黑山羊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选取6月龄(n=292)、7月龄(n=46)和成年(n=368)3个阶段的云上黑山羊母羊为试验对象,测定其体长(X_1,cm)、体高(X_2,cm)、胸围(X_3,cm)和管围(X_4,cm)4个体尺性状,并记录体重(Y,kg)。利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云上黑山羊体尺性状与体重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剖分云上黑山羊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龄、7月龄和成年云上黑山羊母羊体重与体尺性状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9.363+0.521X_1+0.530X_3、Y=-45.328+0.537X_1+0.603X_3和Y=-69.131+0.648X_1+0.851X_3,3个阶段云上黑山羊母羊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均大于体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以及体长通过胸围对体重影响的间接作用。结果提示,本研究建立的3个方程可用于云上黑山羊的选育实践,胸围是影响云上黑山羊母羊体重的主要体尺因素。 相似文献
6.
1波尔羊哺育期的饲养管理波尔羊产后2~3个月为哺乳期。羔羊出生后2个月.母乳是羔羊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尤其是出生后15~20天的羔羊,母乳更是其唯一的营养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在云上黑山羊中的多态性,探索可用于云上黑山羊选育提高的分子遗传标记,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云上黑山羊MSTN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表明:云上黑山羊MSTN基因存在DraⅠ酶切多态性位点,酶切后检测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其中AA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8.
贵州黑山羊是贵州优良地方品种 ,具有肉质好 ,适应性 ,抗病性强的特点。我场自 1995年分别从赫章、毕节等地引种进行饲养 ,经过 6年的生产实践 ,在种羊的繁育、疾病的防治上等已经摸索出一些经验 ,现介绍供参考。1 母羊胚胎期的饲养管理1 1 母羊要作好配种记录 ,观察母羊是否怀孕。在怀孕后期要给予充足的营养 ,特殊的护理。我们摸索总结出“一观、二摸、三查档”的方法 ,能较好地判定母羊怀孕与否 ,即观察肯吃肯睡、乳房肿大、右肷部变大 ,摸右腹底部感知胎儿 ,查找上次产羔的时间从而推算。1 2 怀孕期的圈养母羊要增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讨云上黑山羊生长曲线的最佳拟合模型,本实验测定了云上黑山羊(公、母各60只)0~540日龄的体重数据,使用Von Bertalanffy、Gompertz、Logistic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其进行生长发育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对云上黑山羊的生长曲线均具有较好的拟合度(R2>0.96).公母羊均以V... 相似文献
11.
WANG Ji-ying WU Ying ZHANG Da-long WANG Huai-zhong GUO Jian-feng HU Hong-mei ZHANG Yin 《家畜生态》2008,(2)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温带气候条件下874窝杜洛克和659窝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影响显著(P<0.05);哺乳期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影响显著(P<0.05)。母猪1~7胎繁殖性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猪断奶再发情间隔先减少后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产生热应激,影响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在生产中,加强对初产和六胎以上的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在夏季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等工作,推荐采用21~28d断奶。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梅花鹿泌乳期精料补充料适宜蛋白质水平与能量浓度,本研究采用2(CP:24%、27%)×2(GE:16.74 MJ/kg、17.57 MJ/kg)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健康经产母鹿47头,分为4个试验组,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泌乳期精料补充料中的能量浓度对仔鹿体增重、蛋白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均有极显著影响。高能处理组仔鹿体增重、蛋白质消化率、能量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低能处理组(P<0.01);泌乳期精料补充料中较适宜的蛋白质水平为23.6%、能量浓度为17.6MJ/kg(GE);每头鹿每天需要可消化粗蛋白质200~210g、可消化能24~25MJ。 相似文献
13.
14.
胎次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奶牛血液乳成分前体物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胎次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奶牛血液乳成分前体物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的影响。选取不同泌乳阶段的1~4胎奶牛60头荷斯坦奶牛饲喂相同全混合日粮,每15 d采集血液。血液检测参数有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总氨基酸(T-AA)5种乳成分合成前体物及甲状腺素(T4)、生长激素(GH)、皮质醇(COR)、胰岛素(INS)、催乳素(PRL)、孕酮(PRG)6种激素的含量。利用SAS 9.2中Proc Univeriate程序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利用Proc Mixed线性模型评估胎次、泌乳阶段的固定效应。结果表明:1)胎次可显著影响泌乳奶牛血液INS及PRL含量(P0.05),而对血液COR、GH、PRG、T4及5个乳成分前体物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随着泌乳时间延长,血液GLU含量逐渐递增,且泌乳早期(0~21 d)显著低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而泌乳早期血液BHBA和NEF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同时血液T-AA含量在泌乳中期(22~100 d)显著高于其他泌乳阶段(P0.05);泌乳阶段对奶牛血液COR、GH、PRG、T4和INS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对血液PRL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泌乳前期COR含量显著高于泌乳中期和后期(201~305 d)(P0.05),而泌乳后期的GH、PRG和T4含量均较高。本方法能提高利用生化检测指标评估泌乳荷斯坦奶牛代谢状态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奶牛养殖者监测奶牛健康状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初产奶牛牛乳体细胞数在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的变化规律,旨在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牛乳体细胞数和改善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选择2126头初产奶牛13168条DHI测定记录,以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两者的互作作为研究因子,分析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互作对初产奶牛牛乳体细胞数(SCC)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互作对体细胞数评分(SCS)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01)。初产奶牛于泌乳早期牛乳SCC较高(294.16×10^3个/mL),随着泌乳月龄的增加,SCC逐渐降低,泌乳中期(192.71×10^3个/mL)和泌乳晚期(185.51×10^3个/mL)牛乳SCC基本保持稳定;初产奶牛泌乳早期牛乳SCS比泌乳中期和泌乳晚期极显著升高(P〈0.01);初产奶牛牛乳SCC冬季最高(312.72×10^3个/mL),春季次之(236.48×10^3个/mL),秋季最低(168.59×10^3个/mL);初产奶牛冬春季牛乳SCS比夏秋季极显著升高(P〈0.01)。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受胎次、泌乳月龄、产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产奶季节对SCC的影响主要反映了温度和湿度因素对奶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夏季热应激情况下使用全脂膨化菜籽配制哺乳母猪饲粮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妊娠107 d不同胎次的长大母猪30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10头母猪,分别接受3种饲粮处理:即试验1组(5.63%膨化菜籽)、试验2组(9%膨化菜籽)、对照组(2%猪油+5%膨化大豆)。结果表明,母猪哺乳期第18至第22天日采食量,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90和0.38 kg;哺乳期第18至第22天日采食量峰值,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64和0.23 kg;日采食量达到峰值后下降速度,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低50%和42.5%。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母猪失重率均较小,分别为3.10%、5.90%、4.63%;母猪断奶后1周内全部发情。哺乳仔猪窝增重,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65、0.75 kg。哺乳仔猪18日龄以前没有出现腹泻,19~22日龄出现轻微腹泻,且腹泻率很低。乳品质,试验1组和试验2组优于对照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3组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使用全脂膨化菜籽配制的哺乳母猪饲粮适口性好,能显著增加热应激情况下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改善乳品质,提高其生产性能,效果优于添加猪油+膨化大豆的饲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地区季节变化对奶牛产奶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上海地区季节性变化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笔者采集2006年1月~2007年10月基础产奶量数据共17284牛次,分析季节变化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2、1和2月份分娩的母牛产奶量较高,7、8、9和10月份分娩的母牛产奶量较低,其他月份居中;10、8、7和9月份4个自然月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其中9月份最低,而其他各月份差异不明显;奶牛分娩后不同泌乳月份产奶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2、3、4、1、5、6、7、8、9、10和大于10个月龄。季节对奶牛的产奶性能有明显影响,应根据季节制定不同的饲养管理任务和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同时建议对奶牛的DHI记录也应考虑季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铬对泌乳期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泌乳期奶牛日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或赖氨酸铬对其生产性能和血液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5头泌乳前期(〈80d)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A、B和对照组C。试验组A和B每天日粮中分别补充吡啶羧酸铬和赖氨酸铬,供试期间对照组C不添加有机铬。结果表明:铬可提高泌乳期奶牛的生产性能,增强和改善泌乳奶牛的免疫力和应激状态。试验组A和试验组B泌乳量高于对照组C(P〈0.01);试验组B血清中的甘油三酯的浓度低于对照组C(P〈0.05);试验组A血清中胰岛素浓度低于对照组C(P〈0.01);试验组A和试验组B血清中葡萄糖浓度都高于对照组C(P〈0.01);试验组A和试验组B血清中皮质醇的浓度分别比对照组C低7.21nmol/L和4.92nmol/L,试验组A和试验组B血清中IgG的浓度分别比对照组C高2.1g/L和3.1g/L。 相似文献
19.
过瘤胃脂肪对泌乳早期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高产荷斯坦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头。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200g、300g和400g过瘤胃脂肪;Ⅳ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20d。在饲喂前、饲喂后10d和20d检测试验奶牛血浆葡萄糖、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尿素氮、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Ⅲ组血糖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浆β-羟丁酸、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变化均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过瘤胃脂肪能提高血糖水平,从而改善奶牛的能量负平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产奶量为(1.65±0.05)kg/d的崂山奶山羊2胎母羊20只,随机分为4组,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比例分别为8∶2(试验Ⅰ组)、6∶4(试验Ⅱ组)、4∶6(试验Ⅲ组)、2∶8(试验Ⅳ组),每组5只。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无显著差异(P0.05)。乳脂含量在第0天、第20天、第40天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的乳蛋白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最低值,且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综合得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以6∶4组合效果最好,乳脂、乳蛋白、乳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