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工蜂的侵染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的侵染性,本试验将纯化自中蜂的微孢子虫,以每只蜂1×105个和5×105个孢子的接种量,分别给2日、5日、8日、11日龄无微孢子虫感染的意蜂成年工蜂接种,在30℃±0.5℃,65%~80%RH,黑暗中隔离饲养10日后,各日龄工蜂的平均感染率达86.3%~100%,每只蜂中肠的平均产孢量为5.60×105~3.39×106个。在两接种量下,2日、5日龄意蜂工蜂的产孢量均显著(P<0.05)高于8日、11日龄的产孢量。试验首次证实了中蜂来源的微孢子虫对意蜂成年工蜂具较强的侵染性。  相似文献   

2.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是蜜蜂中肠上皮细胞内专性寄生单细胞真菌,对蜜蜂健康有较大影响。2011年4-5月,对4群意大利蜂群中0日龄至30日龄工蜂中肠的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结果表明,5日龄以下工蜂中未检出,10日龄后,工蜂的感染率为13.8%,之后逐渐增加;20日龄后感染率极显著增加(P<0.01),平均感染率约70%,并持续维持在高感染水平。20及25日龄的感染蜂中,严重感染的工蜂比例极显著高于轻度感染的比例(P<0.01)。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单只接种和自由取食含孢子的糖液2种感染方式对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在意蜂工蜂中的产孢量的差异,以初羽化意蜂工蜂(24h)为感染对象,以每只蜂4.96×106个、1.13×108个孢子的剂量分组进行单只接种和自由取食,然后在温箱[(30±0.5)℃,(70%±10%)RH,黑暗]中饲养,分别于3、6、9、12、15日龄取样镜检工蜂的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并对12、15日龄工蜂的产孢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接种剂量下,2种方式感染的工蜂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相同接种量下,单只接种的工蜂平均产孢量比自由饲喂的高(P0.05)。  相似文献   

4.
《中国蜂业》2017,(6):13-15
为了探讨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中华蜜蜂工蜂的感染性和寿命的影响,用不同浓度梯度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溶液感染刚出房的中蜂,并置于恒温箱内(30℃、RH:70~80%)培养。结果发现,接种14天后,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感染浓度的升高,感染浓度较高组的孢子感染量和感染率显著高于感染浓度较低组(P<0.05);而根据每天记录的蜜蜂死亡情况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浓度越高,中蜂的死亡率出现显著性差异的时间更早,这说明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对中蜂寿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蜜蜂微子虫病是世界性分布的成年蜜蜂传染病,对蜂群危害大。为寻找控制蜜蜂微孢子虫病的药物,对癸氧喹酯进行了的试验。将含癸氧喹酯2×10-6、1×10-5、5×10-5g/mL的蔗糖液,分别饲喂4天前就接种了东方蜜蜂微孢子虫(Nosema ceranae)的意蜂工蜂,连续喂药7d,再停药4天。试验结果表明,5×10-5g/mL的癸氧喹酯能显著降低工蜂的微孢子虫感染率(P<0.05),3种浓度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工蜂微孢子虫的感染程度(P<0.05);而药物对工蜂日均取食量、死亡率、中肠蛋白浓度、中肠葡萄糖苷酶相对酶活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6.
中、意外勤蜂微孢子虫的自然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4 ̄6月,分别对约28群中蜂和意蜂的外勤蜂微孢子虫感染率进行了调查,并对孢子形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1)在4月,意蜂和中蜂外勤蜂的微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4.5%±16.6%,10.6%±8.3%,至6月中蜂的上升为29.1%±15.1%。4月意蜂的外勤蜂感染率极显著(P<0.01)高于4月及6月中蜂的感染率;中蜂6月的感染率极显著地高于4月,平均增幅达16.8%。(2)来自中蜂的微孢子虫孢子大小为(4.68±0.60×2.19±0.35)μm,很可能就是中蜂微孢子虫;而来自意蜂的微孢子虫N.apis孢子大小为(5.35±0.52×2.84±0.15)μm,其长径及短径均极显著(P<0.01)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7.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是成年蜜蜂的重要传染性病原真菌。试验对10%的甘油、乙二醇、二甲亚砜及水在-80℃低温下冷冻保存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孢子5个月后,孢子对意蜂工蜂的侵染性进行了考查。每只初出房工蜂接种3×104个孢子,结果发现,接种后15天,各组的孢子量无显著差异(P>0.05),产孢量为3.054.13×107个/只。10%甘油和10%二甲亚砜2种保存孢子感染工蜂的22 d累计死亡率分别高达74%和68%,而水保存的累计死亡率仅12.5%。所以得出结论,10%甘油和10%二甲亚砜是比水更好的孢子冷冻保护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观察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1~14日龄各龄工蜂进入王台哺育蜂王幼虫的次数和研究3~12日龄工蜂王浆腺的重量着手,对中蜂适龄泌浆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蜂6~8日龄工蜂为适龄泌浆蜂。据此,我们认为:在中蜂生产蜂王浆期间应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培育和维持大量的6~8日龄工蜂,以提高蜂王浆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王浆高产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蛹期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王浆高产蜜蜂(Apis mellifera L,浆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工蜂蛹期的生长发育过程,结果发现浆蜂和意蜂的工蜂蛹体重和头重随着日龄的增长均极显著降低(p〈0.001);各日龄浆蜂工蜂蛹的体重和头重均极显著高于意蜂蛹体重和头重(P〈0.001);浆蜂工蜂蛹体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69.85555+11.7309x-0.4261x^2,决定系数R^2=9975;意蜂工蜂蛹体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75.3093+9.5603x-0.36069x^2,决定系数R^2=0.9951;浆蜂工蜂蛹头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52.4847+104846x-0.3564x^2,决定系数R^2=0.9964;意蜂工蜂蛹头重随日龄变化回归曲线为:y=55.9616+10.6083x-03547x^2,决定系数R^2=0.9948。由此可见:(1)浆蜂虽然经过多年选育产浆性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工蜂蛹期生长发育曲线与意蜂基本吻合;(2)各日龄浆蜂工蜂蛹期头重均显著高于意蜂,这可能是浆蜂产浆量提高后,头部分泌王浆的腺体产生变化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正把计划育中蜂王的育王框放入意蜂群中正常程序培育意蜂王,2日龄时取出弃意王幼虫补入中蜂2日龄幼虫,又将中蜂王台放入意蜂群中吃意蜂王浆,让意蜂培养24小时后清除意蜂工蜂将育王框再放回中蜂群由中蜂工蜂继续哺育至封盖,然后破茧成王。  相似文献   

11.
对中蜂和意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时的行为和活动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蜂和意蜂都能较好地适应温室内环境,代替人工或激素为温室草莓完成有效的传粉任务.中蜂和意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传粉行为相似但具体活动方式不同,中蜂的日活动时间和采集高峰时间比意蜂的长,访花持续时间比意蜂的长,而访花间隔时间却比意蜂的短,表明中蜂在为温室草莓授粉时的有效工作时间更长,授粉效率更高.据此得出中蜂为日光温室草莓授粉的活动特性优越于意蜂,从而产生更高的授粉效益.  相似文献   

12.
黄强  曾志将 《蜜蜂杂志》2009,29(10):6-7
蜜蜂是多雄性社会昆虫.在分蜂过程中它们主要通过信息素和蜂舞进行交流.不同种的蜜蜂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以同群饲养的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为试验材料,观察在自然分蜂中意大利蜜蜂是否能解读并参与中华蜜蜂的自然分蜂.结果表明,意大利蜜蜂会参与中华蜜蜂的分蜂.说明意大利蜜蜂具有解读中华蜜蜂自然分蜂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华勃式微量呼吸检压仪连续测定了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受精卵不同发育时间的耗氧量。结果显示:中、意蜂卵平均耗氧量的曲线趋势大致相同,都是随着卵的生长发育而增加,但中蜂平均蜂耗氧量明显高于意蜂;在26h和44h两个时间点,中、意蜂平均耗氧量出现突然下跌形成两个谷点。26h时的谷点可能是试验蜂卵"分化中心"作用结束的时间点,也就是在这时完成了胚胎的早期发育;而44h时谷点可能是胚芽已基本形成并准备进入成长的时间点。从而证明了中、意蜂卵期的呼吸代谢是受内在生理发育因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上颚腺是蜜蜂重要的外分泌腺,其分泌物在蜂群生活中有重要调控作用.为研究中蜂、意蜂三型蜂上颚腺蛋白的异同,对中蜂、意蜂的外勤工蜂、初出房蜂王、巢内雄蜂的上颚腺蛋白进行定量和SDS-PAGE.结果表明:每个腺体中,蜂王的蛋白含量最高,工蜂次之,雄蜂最少,三者差异明显;两蜂种三型蜂的上颚腺蛋白相同的较多,但也有明显差异.意蜂王的76 kD蛋白和中蜂王的74 k蛋白;意蜂工蜂的54 kD蛋白和中蜂工蜂的36 kD蛋白;意蜂雄蜂的27 kD蛋白和中蜂雄蜂的48 kD蛋白;均为相同级型之间的差异蛋白,它们可能与生理功能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15.
神农架东方蜜蜂的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通过测定神农架6个不同采样点的6群东方蜜蜂,每群15只工蜂,每只蜜蜂样共38个形态特征,并结测定的性状特征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集合分析和区辨分析;形态性状与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并与周边省份东方蜜蜂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神农架蜜蜂种群内遗传变异丰富,种群中许多形态性状特征表现出较明显的地理变异性;蜜蜂个体增大、体色变深,具体是前翅长、前翅宽、背板3、4宽;后腿长、蜡镜长、蜡镜宽、蜡镜间距、腹片3、6的长和宽逐渐增加;而背板3、4的色素度、小盾片的色素度逐渐加深.神农架东方蜜蜂种群形态性状的多态性、多型性及其生态地理变异式样,均具有生态适应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方蜜蜂DNA提取纯化和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云南东方蜜蜂作为材料,用两种方法提取不同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不同性别的蜜蜂的DNA,并进行纯化和检测。为将来开展蜜蜂分子遗传学、分子进化等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中华蜜蜂为研究材料,用人工转卵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华蜜蜂蜂群间工蜂对卵及幼虫的辨认与监督行为特性。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工蜂对群间的受精卵和雌性幼虫辨认与监督效果差异不显著。说明中华蜜蜂工蜂对群间的受精卵和雌性幼虫不存在辨认与工蜂监督。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中华蜜蜂蜂群里不同时间段的卵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卵人工转移后的存活率。结果表明:24~36h卵的存活率最高,其次是12~24h的卵;0~12h卵的存活率最低。  相似文献   

19.
触角作为蜜蜂重要的感觉器官,在感受外界环境刺激、实现个体间信息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蜂种,亦是一类经济昆虫。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华蜜蜂工蜂与雄蜂触角及其表面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蜂触角呈膝状,包括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工蜂柄节比雄蜂的修长,而雄蜂鞭节较工蜂的粗壮,且多一节。工蜂触角上有7种类型的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分布最多,雄蜂触角上有6种感器,其中板形感器分布最多。在雄蜂触角上发现了一类新的感器为栓锥形感器。工蜂和雄蜂触角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态和触角节数上,其感受器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杨明显  谭垦 《中国蜂业》2008,59(1):14-16
蜜蜂是典型的二态型社会性昆虫,蜂王和工蜂有不同的分工,在正常情况下工蜂的卵巢几乎不发育,因此工蜂也几乎不会产卵,蜂王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是其最重要的抑制因素。本实验将西方蜜蜂幼蜂介绍到东方蜜蜂蜂群内,定期检查其卵巢发育的情况,结果显示:西方蜜蜂工蜂的卵巢发育与正常蜂群内的工蜂没有显著差异,与失王群内的工蜂的卵巢发育有显著差异,表明东方蜜蜂蜂王对西方蜜蜂工蜂的卵巢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