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娴  刘国华  刘宏 《动物营养学报》2011,23(7):1109-1115
本试验旨在用套算法测定6种肉鸭常用植物性饲料原料的总磷真利用率和真有效磷含量.选取体重相近的21日龄雄性樱桃谷肉鸭336只,随机分成7个处理,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鸭.用常规饲料原料配制低磷基础饲粮,再将玉米、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小麦麸与基础饲粮分别按75:25、60:40、45:55、45:5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半细毛羊6种蛋白质饲料原料[豆粕、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棉籽粕、膨化大豆、玉米蛋白粉和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实测饲料原料的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含量和有效能值。试验选取16只体重为(56.05±5.47) kg的云南半细毛羊,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4只。试验共2期,共7个饲粮,包含1个基础饲粮和6个试验饲粮。第1期饲喂4种饲粮,第2期饲喂3种饲粮。试验期1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为65.77%,棉籽粕和豆粕的CP含量为50%左右,膨化大豆和菜籽粕的CP含量为37%左右,DDGS的CP含量最低,为25.93%。菜籽粕和膨化大豆的粗纤维(CF)含量较高,为16%左右,DDGS和棉籽粕的CF含量为11%左右,豆粕和玉米蛋白粉的CF含量较低,均在6%以下。2)各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DCP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 <0. 05),其中玉米蛋白粉的DCP含量最高,为581. 79 g/kg,其次是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和菜籽粕,DDGS的DCP含量最低,为211.48 g/kg。膨化大豆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 E)最高,分别为21.54和19.79 M J/kg,其次是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DDGS的DE和ME最低,分别为14.62和12.45 MJ/kg。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的有效能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从营养成分含量上看,玉米蛋白粉品质最好,其次是豆粕、棉籽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DCP品质来说,玉米蛋白粉的品质最优,依次高于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有效能值来说,膨化大豆最优,依次高于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先后进行2次试验研究饲粮棉籽粕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肉鸭屠宰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根据屠宰性能探讨肉鸭饲粮棉籽粕的适宜水平。试验1、2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试验1饲粮棉籽粕水平分别为0、8.28%、16.56%、24.83%、33.11%;试验2饲粮棉籽粕水平分别为0、5.83%、11.60%、17.50%、23.30%。试验1肉鸭1~21日龄采食试验饲粮,22~35日龄采食无棉籽粕的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2肉鸭1~14日龄采食无棉籽粕饲粮,15~35日龄采食试验饲粮。35日龄时每个试验的每个重复屠宰1只肉鸭测定其屠宰性能。结果表明:1)在试验1中,随饲粮棉籽粕水平的增加,肉鸭半净膛率与全净膛率线性增加( P<0.05),16.56%棉籽粕组肉鸭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P<0.05)。2)在试验2中,随饲粮棉籽粕水平的增加,饲粮棉籽粕水平线性或二次影响肉鸭活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 P<0.05),二次影响肉鸭的屠体重( P<0.05),23.30%棉籽粕组肉鸭活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及胸肌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基于不同的屠宰指标肉鸭饲粮棉籽粕适宜水平为7.51%~14.78%。以上结果提示,在以可消化氨基酸平衡模式配制饲粮时,1~21日龄肉鸭采食棉籽粕高达33.11%饲粮,22~35日龄采食玉米-豆粕型饲粮对35日龄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结合35日龄屠宰性能来考虑,15~35日龄肉鸭饲粮棉籽粕水平不宜超过14.78%。  相似文献   

4.
玉米-豆粕型日粮是我国畜禽养殖业中普遍采用的典型日粮,但近几年来,许多饲料生产厂家和养殖场试图采用其他较廉价的饲料原料如麦类及其加工副产物、菜籽粕、棉籽粕等来降低生产成本和减轻饲料资源紧张的压力。本试验旨在探讨以棉粕、菜粕和花生粕在低成本蛋鸡饲粮中添加饲用NS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5,(5)
试验旨在比较使用磷的标准全肠道消化率(STTD)和真消化率(TPD)评定生长猪对玉米和豆粕中磷的利用效率及其是否具有可加性。选用56头平均体重为(30.5±0.8)kg的三元杂种去势公猪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无磷饲粮)用于测定猪的内源磷排泄量,6个试验饲粮按2×3因子试验设计,包含2个磷水平(低磷0.14%或高磷0.24%)和3种待测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以及玉米豆粕混合物)。结果表明,随饲粮磷水平的提高,生长猪总磷日摄入量、粪磷日排泄量和日可消化磷均极显著增加(P0.01)。生长猪采食低磷饲粮和高磷饲粮测得玉米、豆粕以及玉米豆粕混合物中磷标准全肠道消化率(STTD)分别为42.06%和41.11%、48.73%和48.43%、44.38%和44.23%。低磷饲粮和高磷饲粮组玉米豆粕混合物中磷STTD计算值分别为44.28%和43.55%,与测定值44.38%和44.2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线性回归法测得玉米、豆粕以及玉米豆粕混合物磷的真消化率(TPD)为40.71%、49.83%和44.21%。玉米豆粕混合物TPD计算值为43.75%,与测定值44.21%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使用磷STTD和TPD用于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配制时均具有较好的可加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复合酶制剂对肉鸭生产性能及日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樱桃谷雏鸭1 20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鸭,1,3,5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玉米-棉粕型、玉米-杂粕型肉鸭日粮,2,4,6组分别在1,3,5组的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试验期为14 d,测定各试验组肉鸭生产性能指标(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以及料重比);同时,选择1日龄樱桃谷雏鸭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分别饲喂与上述一致的日粮,研究复合酶的添加对肉鸭日粮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组、6组肉鸭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与1组、5组差异不显著(P0.05),2,4,6组肉鸭的料重比分别较1,3,5组降低,其中4组肉鸭的料重比显著低于3组(P0.05);2组、6组肉鸭日粮的干物质表观利用率、有机物表观利用率、表观代谢能、氮存留率、粗脂肪表观利用率分别与1组、5组差异不显著(P0.05);4组肉鸭日粮的氮存留率、粗脂肪表观利用率、有机物表观利用率和干物质表观利用率较3组提高,表观代谢能显著高于3组(P0.05)。说明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玉米-棉粕型肉鸭日粮的养分利用率和肉鸭的饲料转化率,但对饲喂玉米-豆粕型及玉米-杂粕型日粮肉鸭的养分利用率和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回-直肠吻合法测定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选用4头经回-直肠吻合手术阉公猪(体重23.5±1.8kg)测定了玉米、次粉、麦麸、乳清粉、血浆蛋白粉、鱼粉、豆粕、菜籽粕、棉籽粕、玉米蛋白粉、花生粕等11种猪饲料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结果表明,乳清粉、鱼粉蛋白氨基酸真消化率最高,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较低,玉米蛋白粉最低.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科宝肉鸡商品代1日龄公雏3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各处理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处理1饲喂基础饲粮,处理2饲喂基础饲粮+150 g/t NSP复合酶制剂F。1-21 d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22-42 d基础饲粮采用玉米-豆粕-杂粕型饲粮,低温制粒。结果表明,在1-21 d肉鸡的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NSP酶制剂F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利用率无改善作用,而在高杂粕(3%菜粕、3%棉粕和8%DDGS)的玉米-豆粕-杂粕型肉鸡饲粮中添加NSP复合酶制剂F对22-42 d和1-42 d肉鸡生产性能均有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22-42 d肉鸡饲粮的养分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无磷原料配制无磷饲粮,选择低磷原料配制基础饲粮,用一定比例待测植物性饲料替代基础饲粮配制待测饲粮,通过平衡试验法测定了35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对玉米、豆粕、麦麸3种饲料原料的总磷真利用率。结果表明:在控制饲粮含磷量低于肉仔鸡的磷需要量,研究饲料磷的最大利用率时,肉仔鸡的内源磷排出量为(44.84±3.14)mg/d。玉米、豆粕和麦麸的总磷真利用率分别为(16.42±3.36)%、(28.34±4.90)%和(46.48±4.29)%。利用总磷含量的1/3和非植酸磷含量估计肉鸡饲料有效磷并不准确。因麦麸本身含有高活性的植酸酶,肉仔鸡可部分利用其植酸磷。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CP17%,补充4种必需氨基酸)饲粮不同蛋白源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选用24头初始体质量为(15.39±0.72)kg的杜×长×大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对照组)饲粮、棉籽粕和DDGS及玉米胚芽粕分别等氮替代25%豆粕的饲粮。预饲期7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不同蛋白源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氮代谢指标影响差异显著(P0.05),与豆粕组相比,棉籽粕组日增质量和料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DGS和玉米胚芽粕组日增质量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棉籽粕和玉米胚芽粕组血液氮代谢指标与豆粕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DDGS组血清中总蛋白(TP)、尿素氮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的浓度较豆粕组显著降低(P0.05);不同蛋白源对粪氮、尿氮、氮表观消化率、氮表观生物学价值及总氮排放率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吸收氮和沉积氮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DDGS组的吸收氮和沉积氮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棉籽粕、DDGS和玉米胚芽粕组的总氮排放率分别比豆粕组升高0.63%、9.59%和5.22%(P0.05)。由此可见,在该饲粮条件下,棉籽粕在仔猪生长性能、血液氮代谢指标及氮平衡方面的饲喂效果优于DDGS和玉米胚芽粕,棉籽粕是替代仔猪饲粮中部分豆粕的适宜蛋白源。  相似文献   

11.
在肉鸭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低聚木糖,研究其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1日龄樱桃谷健康肉鸭200只,把试验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鸭,每个处理间肉鸭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设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具体处理如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mg/kg黄霉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005%低聚木糖,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01%低聚木糖,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0.02%低聚木糖。饲养期42d。结果表明,在1~3周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肉鸭平均日增重均不同程度升高,但各处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的料肉比降低,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4~6周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增加,料肉比降低,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1~6周龄的饲养全期来看,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而料肉比低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体来看,试验Ⅱ组肉鸭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旱养模式下不同饲养密度、不同公母配比对SM3樱桃谷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24周龄产蛋期父母代SM3樱桃谷种鸭21600只。将试验鸭随机分为饲养密度调整为2、3、4、5、6只/m2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0只,公母配比均为1:4.5,试验至48周龄结束。对存活率、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及42周龄种蛋受精率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旱养条件下肉种鸭饲养密度以4只/m2最适宜。选择24周龄产蛋期父母代SM3樱桃谷种鸭14400只。将试验鸭随机公母配比为1:4、1:5、1:6、1:7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00只,各组密度均为4.2只/m2,试验至65周龄结束。通过测定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和受精率,用与密度试验相同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5的公母性别比例为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玉米一豆粕型无鱼粉日粮中不同牛磺酸的添加量对笼养后备蛋鸭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选择12周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金定蛋鸭18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一豆粕无鱼粉日粮,Ⅱ、Ⅲ、Ⅳ、Ⅴ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5%、0.10%、0.15%和0.20%的牛磺酸,试验期为6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0.15%牛磺酸可以显著提高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并且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在日粮中添加0.10%和0.15%牛磺酸可以显著提高肝脏GSH-Px、SOD、T-AOC和CAT活性(P<0.05),并且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结果提示,在笼养后备蛋鸭日粮中添加0.10%的牛磺酸,可显著提高机体抗氧化性能,并且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粕型饲粮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264只健康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鸭.1组饲喂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酶1(由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葡聚糖酶组成)100 mg/kg,3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酶2(由聚...  相似文献   

15.
冯望宝  王安 《中国家禽》2007,29(11):14-17
采用玉米-豆粕型饲粮,4周龄健康金定育成鸭120只随机平均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鸭,锌添加水平依次为0、30、60、200、1000mg/kg,试验期为8周,研究饲粮锌水平对育成蛋鸭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缺锌(第1处理组)和高锌(第5处理组)均能显著影响育成鸭体增重和免疫性能,笼养蛋鸭育成阶段在饲喂玉米-豆粕型实用日粮(含锌32.9mg/kg)时再添加锌30mg/kg可满足生长需要,适当增加日粮锌含量可提高免疫功能,建议蛋鸭在笼养条件下育成阶段饲粮锌的添加水平为30~60mg/kg。  相似文献   

16.
将180只14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在含酮7.1mg/kg(测定值)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mg/kg,95mg/kg和150mg/kg的铜,进行21d的饲养试验。结果,随着日粮中铜水平的提高,肉鸭的日增重有增加趋势,日采食量不受影响,饲料转化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日粮电解质对夏季笼养初产蛋鸭血液酸碱平衡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7周龄体重相近的金定蛋鸭1 152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鸭,以不同的日粮DEB值[DEB=(Na++K+-Cl-)mmol/kg]为试验处理,即DEB对照组200 mmol/kg、试验Ⅰ组250 mmol/kg、试验Ⅱ组300 mmol/kg、试验Ⅲ组350 mmol/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随着日粮DEB值的提高,鸭血液pH值和HCO3-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试鸭开产日龄比对照组提前约8 d;试验Ⅰ、Ⅱ组试鸭的产蛋率和产蛋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料蛋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Ⅱ组蛋壳强度和蛋壳厚度比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夏季笼养初产蛋鸭日粮电解质平衡值以250~300 mmol/kg为宜。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研究色氨酸对12~17周龄金定蛋鸭的免疫指标和性成熟指标的影响,最终确定后备蛋鸭色氨酸的需要量。选择12周龄健康的金定蛋鸭18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处理Ⅰ、Ⅱ、Ⅲ、Ⅳ、Ⅴ组饲喂色氨酸水平分别为0.199%、0.22%0、.24%、0.26%、0.30%。采用二次曲线方程确定后备蛋鸭的色氨酸适宜水平。结果表明:①0.252%~0.269%的色氨酸能显著提高试鸭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醇(Cort)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P<0.05)。0.252%~0.255%的色氨酸能显著提高试鸭的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和脾指数(P<0.05)。②0.242%~0.260%的色氨酸对试鸭促卵泡激素(FSH)和雌二醇(E2)分泌影响不显著(P>0.05),对血清中促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4)影响显著(P<0.05)。0.247%~0.250%的色氨酸能促进试鸭生殖器官的发育,但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提示:以免疫指标及性成熟为评价指标1,2~17周龄金定蛋鸭的适宜色氨酸水平为0.242%~0.269%。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2×5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而探讨1~14日龄北京鸭苏氨酸需要量。选取480只体重相近的1日龄健康的W系雄性北京鸭,随机分为10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北京鸭。试验日粮共设2个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20%;5个苏氨酸水平,分别为0.50%、0.58%、0.66%、0.74%、0.82%,各试验日粮的代谢能和其它必需氨基酸添加量一致。试验期为14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产生明显的互作效应,且蛋白质水平与苏氨酸水平对1~14日龄北京鸭采食量、日增重、料重比影响均显著(P0.01)。在高蛋白质水平下,以采食量和日增重为评价指标,分别建立其与苏氨酸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得出均呈二次曲线变化,且1~14日龄北京鸭最佳苏氨酸需要量分别为0.688%、0.737%。在低蛋白质水平下,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随着苏氨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未出现下降或平台期,因此,低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高于高蛋白质水平下的苏氨酸需要量,苏氨酸需要量与蛋白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溶菌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溶菌酶代替常用的抗生素饲喂樱桃谷肉鸭,旨在探讨其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组(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溶菌酶、基础日粮+吉他霉素和基础日粮+金霉素日粮。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试验结果表明:在采食量方面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平均日增重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肉比和饲料增重成本方面,各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溶菌酶组料肉比和饲料增重成本最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以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P<0.05),溶菌酶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