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貂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母貂受胎率的高低、产仔多少与好坏,因此种貂的选择也直接关系到养貂户经济效益的高低。那么,怎样选择种貂呢? 1.当年幼貂选种①初选在5~7月进行窝选。将健壮无病、体型大、出生早、胎产6头以上、食欲旺盛和双亲毛绒品质好的仔貂,按窝选留。②复选9~10月进行。标准种貂,要求毛为黑褐色,周身无白斑,针毛长2.5厘米以下,绒毛长1.5厘米以上,毛峰短平、富有光泽;生殖器官发育正常,血缘关系清楚。公母貂体重分别为2.4~3.0斤和1.4~1.7斤。要比计划多留25~30%。③精选于11~12月份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 一、饲养管理要点(一)断乳分窝仔貂在40—45日龄时,即可断乳分窝。断乳过早,仔貂尚未具备独立生活能力,会导致发育不良甚至死亡。断乳过迟则易造成互相争食咬斗,影响母仔健康。断乳前要准备好笼箱,并用火焰喷灯、1—2%火碱溶液或3—5来苏尔溶液消毒。窝内铺絮干燥柔软的垫草,做好防雨、防暑措施。断乳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次断乳或分批断乳两种方法。如母貂体质瘦弱,仔貂发育比较均衡,可以一次全部断乳;如仔貂发育不均衡,而母貂体质尚好,则可先将部份仔貂分出,使发育差的仔貂多留几天。分窝时可先将2—3只仔貂同笼饲养,7—10天后再单笼饲养。  相似文献   

3.
母貂产仔后适时进行仔貂分窝,既有利于仔貂正常生长发育,又可确保母貂身体健康。 1 分窝前的准备 首先要准备好分窝用的笼箱,将所要使用的笼箱进行认真检查,经修补破损之处后,进行彻底消毒备用。然后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消毒后留作仔貂分窝使用。 2 第一次分窝 对仔貂应进行2次分窝:第一次将40~45日龄、体重达到250克以上的仔貂2~3只装在一个笼箱里分出饲养。这样做有2条好处:一是可通过仔貂的体温来提高貂舍的温度,防止仔貂受凉;二是可使过惯了群体生活的仔貂逐步适应独立生活,为第2次分窝打下基础。 千万要注意体重达不到250克的弱小仔貂,暂不要急于分出去,可让母貂再代养一段时间。这样做  相似文献   

4.
<正> 河北省黄骅县赵堡乡贾堡村杜锦洲,在多年的养貂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貂经验,每年饲养的30多只种貂,不但产仔成活多(胎平均成活5只),而且出售的貂皮张幅大、质量高(甲级率80%以上),在貂皮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年年纯收入都在7.8千元左右。总结他养貂毛皮质量高的办法是:一、搞好选种选配.要想获得质量高的皮张,选种选配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他每年都按初选、复选、精选的原则严格的选种.公貂:要选那些方头大耳、健壮,体重在2000克以上,体长在42厘米以上,性欲高,配种能力强,所配母貂产仔健壮、毛绒品质好的.母貂:要选那些头尖、腰细长,体重在800—900克,体长35厘米来以上,并且产仔率高、母性强、奶量足,所生后代毛绒品质好的.小种貂都是从同窝仔貂多(胎平均5只以上)、出生早(公貂在5月5日以前、母貂在5月10日以前出生的)、其父  相似文献   

5.
窝箱温度对初生仔貂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水貂分娩前和分娩后窝箱温度变化与初生仔貂死亡率的关系,对处于不同环境气候条件下的分娩前和分娩后1~5 d的共计4组140个母貂的窝箱温度,采用红外测温仪进行了测定,同时对分娩后1~5 d内仔貂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分娩前1~5 d的窝箱温度始终在12℃以下变化,变化幅度大小主要受窝箱所处周围风力和光照的影响;分娩后1~5 d的窝箱温度逐渐升高,至第3~5 d达到或超过12℃,达到或超过12℃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受母性强弱的影响。(2)分娩后的5 d内各组仔貂的平均死亡率为13.87%。分娩后1~5 d各天仔貂死亡率高低主要受窝箱温度高低的影响,以分娩当天窝箱温度最低,死亡率最高为5.61%(P<0.05),以后各天随窝箱温度逐渐升高,死亡率逐渐下降,至分娩后3~4 d窝箱温度达到或超过12℃时,死亡率为0。  相似文献   

6.
<正> 降低水貂幼仔死亡率,增加群平均育成量,是养貂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少数养貂场仔幼貂的死亡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例如,场在1974—1979年间,共投产黑褐色母貂6090只,产仔31199只,年终育成23956只,平均育成率为76.8%,每窝死亡仔貂1.18只;投产彩色母貂4033只,产仔19104只,年终育成12964只,平均育成率为67.8%,每窝死亡  相似文献   

7.
仔貂的分窝     
及时进行仔貂分窝,既有利于仔貂生长,又确保母貂身体健康。1分窝前的准备工作仔貂分窝前,首先要将所在地使用的笼箱进行1次检查,破损的修补,然后全部消毒备用。再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后消毒,待子貂分窝后使用。2第1次分窝仔貂分窝应进行2次,第1次将日龄达到40~45日龄,体重达到250克以上(注意体重达不到250克弱小仔貂暂不要急于分出去,让母貂再带养一段时间。这样做既能使弱小貂迅速赶上分出去健壮仔貂,又不因仔貂全部分出去而使母受惊)的仔貂,要2~8只装在1个笼箱里饲养。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仔貂…  相似文献   

8.
<正>仔貂即从初生到断乳分窝的小貂,此期的小貂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此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一、做好产仔检查母貂产后3~6小时进行产仔检查,一看有无产在窝外,因仔貂体温调节性能力差易冻死;二看产仔多少,有无未吃上初乳的仔貂,因超过12小时以上吃不上初乳的仔貂不易成活;三看有无难产母貂,对难产母貂要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检查时要静、快、稳、准.尽量不惊扰母貂.二、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妊娠期或产仔哺乳期部要有安静良好的周边环境.妊娠期的安静环境利于母貂保胎,否则易造成胚胎发育受阻造成死胎;产仔哺乳期对母貂有本能的护仔性,一切异常响动和异味刺激,都能造成吃好、弃仔和拒哺现象.因此貂场饲养人员要固定,行动要谨慎小心,一切车辆要远离场区,谢绝外来参观.  相似文献   

9.
1 分窝前的准备工作仔貂分窝前,首先要将所要使用的笼箱进行1次检查,破损的进行修补,然后全部消毒备用。再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后消毒,待貂分窝后使用。2 第1次分窝仔貂分窝应进行2次,第1次将日龄达到40~45日龄,体重达到250g以上的(注意体重达不到250g弱小仔貂暂不要急于分出去,让母貂再代养一段时间。这样做既能使弱小貂迅速赶上分出去的健壮仔貂,又不因仔貂全部分出去而使母貂受惊)的仔貂,要2~3只装在1个笼箱里饲养。这样做有2条好处:一是通过仔貂之间相互的体温来提高小室的温度,防止仔貂受凉。二是要让过惯了群体生活的仔貂逐步…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和诊断我县某貂场,有36只标准公貂和143只标准母貂。母貂从1987年5月3日开始产仔,6月8日发现一窝(6只)仔貂患病,并且在24小时内相继死亡,未引起注意。到5月12日先后有131只母貂所产的809只仔貂中,就有59只仔貂发病、42只仔貂死亡(共16窝),5月13日饲养员要求诊疗。患病仔貂吃乳减少,胎毛干枯。在皮下、皮下结缔组织及肌肉纽织的不同部位,患有大小不等,大者直径约0.8厘米,小者直径约0.2厘米的脓肿。初期局部温度增高,肿胀稍凸出皮肤表面且界线不明显。触诊患部硬而病仔貂发出“吱吱”的疼痛叫声。以后  相似文献   

11.
一、作好产前准备:产前对地面、食具、笼舍进行消毒处理,搞好清洁卫生,预防疾病。由于仔貂恒温机制不健全,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产前要在产箱内铺足够的垫草,严防仔貂感冒或患肺炎。 二、对乳量不足的采取找“奶妈”代养:对产仔多,产后无乳的可找“奶妈”。“奶妈”要乳量充足,母性好、产仔较少、两窝仔貂的日龄和个体大小相同或相近。代养时,把被代养的健康仔貂放在代养母貂小窝门附近,仔貂嘶叫,母貂就会把仔貂叨入窝中。也可将母貂赶出窝,用隔板挡住,直接把仔貂放入窝中,为使寄养成功,可将仔貂身上涂上“奶妈”的奶液或尿液。注意动作要轻、快、静,手上不能带有异味,不破坏窝形。对落  相似文献   

12.
<正> 1 死亡原因仔貂除怀孕营养不良产弱仔出现死亡外,其他大多数都是人为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压死压死的仔貂,皮肤呈深紫色,体扁平,这主要是人工絮窝太小,草过硬和母貂受惊后,突然卧于仔貂身上压死,还有自咬母貂发病滚死仔貂,如某貂场,因自咬症母貂较多,造成自咬母貂滚死22窝,可见自咬母貂对产仔成活的危害极其严重。1.2 饿死饿死的仔貂腹部平凹,瘦弱,分散死在窝中各处。主要是因为母貂缺乳,检查不及时、代养不及时造成。1.3 冻死冻死的仔貂,兽体冰凉,僵硬,是由于小室保温不好,母性不强或掉到地上所致。1.4 咬死咬死的仔貂体上有牙眼,主要是人为惊动母貂,或饮水不足所造成。2 如何降低死亡率为了避免造成以上仔貂死亡的原  相似文献   

13.
在产仔箱中安放铁丝罩网提高仔貂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仔貂在出生后10天内的死亡率最高,约占整个死亡数的90%以上。仔貂早期死亡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散窝后受冻、挨饿、被压而致死的不在少数。为了减少这方面的损失,1984年我们在海峰貂场采用了在产仔箱中安放铁丝罩网的方法,与不加铁丝罩网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咖啡貂为试验对象,选择窝产仔数分别为6、7、8、9只仔貂的日平均采食量数据,探索了30~45日龄仔貂采食量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对数和直线两种函数方程拟合仔貂日龄和日平均采食量,基于两种方程设计了两种补饲方案,并比较了两种补饲方式对仔貂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45日龄期间,仔貂采食量规律为前期缓慢逐渐增加,后期快速增加,据此制定出不同日龄仔貂每天的饲喂量标准,为养殖户实际生产中如何精准补饲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两种补饲方案的仔貂体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 呱呱落地的仔貂,尽管体重只有7—11克,体长不过6—8厘米,但是却有较强的生命力。初生仔貂具有两种本能:用叫声表示不舒适和不满,用发育很好的颌部和唇肌吮吸乳汁。新生的仔貂在巢内互抱成团,不睁眼,无牙齿,听道闭合。真是又瞎又聋。皮肤的颜色一般介于灰红色与淡紫色之间。仔貂只能靠母体和巢内的温度来维持体温。仔貂生来四肢细小,但是蹬动有力;腹部较大,这是因为肝脏过大的缘故,可以贮存剩余的铁、脂肪及肝糖等而这些东西,非要到数周后才能从饲料中获得足够的供应。  相似文献   

16.
<正>1.保持产箱底部温度。产箱底部外面用草垫上,产箱室内垫足消毒好的软草,产箱要有走廊、隔板,防止风直接进入。2.检查仔貂。当产后发现窝内有仔貂叫声,2 ̄3小时后可对仔貂进行第一次检查,把母貂引出窝箱外,立即插上出入口的挡板,打开窝箱盖用窝内的垫草搓手(以防止把异味带到仔貂身上),然  相似文献   

17.
<正>1995年笔者饲养的一窝35日龄的仔貂患了尿湿症,此窝仔貂共计11只,其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窝箱不同加热方式对1~7 d仔貂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了150只已成功交配的一岁母貂(标准黑貂),平均体重为( 1084.2±169.6) g,随机分成5组,每组30只,分别是对照组(无加热无笼网结构)、试验Ⅰ组(底部电热板19 ℃)、试验Ⅱ组(底部电热板15 ℃)、试验Ⅲ组(笼网结构加热10 ℃)、试验Ⅳ组(笼网结构不加热,<10 ℃)。结果表明,各组间产仔个数、出生活仔数、出生成活率、7 d活仔数无显著差异(P>0.1),但7 d成活率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Ⅰ组7 d后的仔兽成活率显著高于Ⅲ组,而与其他各组间虽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其他各组,Ⅲ组妊娠天数要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Ⅰ、Ⅱ组的仔貂聚集度要明显低于其他各组,Ⅰ组混合度最高(20.8%),Ⅱ组的仔貂分散度最高(26.34%),Ⅳ组的仔貂分散度最低(4.55%);对照组的营救时间最短(5.24 s),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得出对于1~7日龄仔貂,窝箱底部电热板加热方式要优于笼网结构加热,当底部加热至19 ℃时,对仔貂成活最有利。  相似文献   

19.
及时进行仔貂分窝,既有利于仔貂生长,又确保母貂身体健康。 (一)分窝前的准备工作 仔貂分窝前,首先要将所在地使用的笼箱进行1次检查,破损的修补,然后全部消毒备用。再将所需食盘、水盒清洗后消毒,等仔貂分窝后使用。 (二)第1次分窝 仔貂分窝应进行2次,第1次将日龄达  相似文献   

20.
1.产后发现窝内有仔貂叫声,2~3小时可对仔貂进行第一次检查,把母貂引出窝箱外,立即插上出入口的挡板,打开窝箱盖用窝内的垫草搓手,(以防止把异味带到仔貂身上),然后检查仔貂的数量,哺乳及健康情况,健康而吃饱奶的仔貂全身干燥,体躯温暖,在窝箱内聚集成团,握在手中挣扎有力,全身紧凑,圆胖红润;不正常和吃不饱的仔貂,胎毛潮湿,体躯较凉在窝内四处乱爬,握在手中挣扎无力,全身松弛,体躯干瘪,腹部平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