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改变辽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以围栏封育和补播改良为主要措施,把科学建设、有效管理、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恢复草原植被,  相似文献   

2.
<正>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辽宁省委、省政府为改变辽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实施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工程建设以围栏封育和补播改良为主要措施,把科学建设、有效管理、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恢复草  相似文献   

3.
《中国牧业通讯》2010,(7):14-14
【本刊讯】为逐步建设环科尔沁沙地草原阻沙带、有效遏制科尔沁沙地南侵,辽宁省在辽西北草原沙化严重地区实施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今年将完成100万亩的建设任务。目前,牧草种子已全部下拨到各工程县(市)。  相似文献   

4.
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从保护全省生态安全、促进全省尤其是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提出在辽西北沙化严重的5市10个半农半牧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作为处于科尔沁沙地南部的、生态较为脆弱的、发生沙尘暴最多的、也是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主战场的彰武县,克服重重困难,抓住有利时机,率先实施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在先行治理沙化草原3.4万亩示范工程的基础上,4年治理沙化草原28万亩.  相似文献   

5.
建平县从2009年开始,至2013年末共完成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治理面积64万亩。为了准确反映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情况,对建设成果进行科学监测与客观评价,我们开展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成效监测工作。1 基本情况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是通过围栏、禁牧、牧草补播和天然草原改良等措施对现有沙化、退化草原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正>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重要草原区,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国家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对该地区草原保护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先后开展了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退牧还草工程等项目。然而,草原生态环境"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局势尚未根本扭转,违法开垦草原、非法占用草原等活动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建设成果。为守护大美草原,辽宁省以法律法规为利刃的草原执法检查"绿剑行动"正在进行。上半年立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加强辽西北地区草原沙化治理,尽快提高沙化草原植被盖度,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生态辽宁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在辽西北土地沙化严重的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2009-2013年,凌源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50万亩(每亩667平方米)。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补播沙打旺、草木樨和苜蓿等豆科牧草36万亩,水泥立柱、刺线围栏1650千米。据报道,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综合措施治理,治理区草原植被盖度由30%以下提高到70%以上,亩产干草由30千克以下提高到90千克以上,初步遏制工程区草原沙化、荒漠化势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沙化治理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推进辽宁"生态省"建设,加快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于2009年至2011年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一期工程,先行治理沙化草原300万亩,以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遏制辽西北生态恶化趋势。辽宁草原部门遵循植被演替规律,结合以往实践经验,提出对沙化、退化和荒漠化草原实施围栏封育、补播改良为主的技术路线。各级地方政府和草原部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实施、规范管理,工程开展仅3年,治理区植被盖度显著提高,初步打造出一条环科尔沁沙地南缘网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正辽宁省草原大多分部在干旱半干旱的辽西北地区,该地区是辽宁省生态最脆弱地区,其草原植被是辽宁省最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维系生态安全的宝贵资源。本研究在辽西北草原区选取5个典型温带灌草丛样地,进行草地生物多样性和草地生产力的试验研究,探究草地生物多样性与草原生产力的关系,为该地区草地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参考。一、研究方法1.植被调查。于2017年8月植物  相似文献   

10.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主要草原区,拥有各类草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顷。近年来,由于受气候干旱、草原沙化退化等因素影响,蝗虫危害逐年加重,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威胁。同时,辽西北地区又是辽宁省传统畜禽产区,养殖基础好,尤其养鸡数量多,饲养总量近亿只。笔者紧  相似文献   

11.
卢立业 《草业科学》2007,24(2):58-58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遭受风沙、干旱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现有沙化土地123.68万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49%。据辽宁省林业厅消息,辽宁省已把辽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工程,作为辽宁三大生态重点工程之一,编入《辽宁省“十一五”和长期林业生态建设发展规划》,准备用5年时间,基本遏制沙化蔓延,再用5~10年的时间,力争将整个辽西北沙化土地全部消灭掉。  相似文献   

12.
自2009年,省委、省政府实施辽西北草原水沙化治理工程以来,全省300万亩(1亩≈667m2)沙地荒山得到了有效治理,在沿辽蒙600km边界上,现已经筑起了一片片、一道道的绿色天然屏  相似文献   

13.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域,西北靠内蒙古高原,随着该区气候土壤环境的恶化,林地荒漠化、草原沙化的势头逐步上升。改善生态环境,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和林下种草工程是该区林牧科技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沙打旺作为集保持水土流失、防治林地草地沙化、解决畜禽饲料、改善林地环境为一体的的优良牧草品种,近年来,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逐步引进并不断扩大规模。为更好推广林下种植沙打旺间作技术,我们对林下种植沙打旺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林下规范化间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自2009开始在彰武、朝阳等十县(市)开展建设,工程实施两年来,通过采取补播改良、围栏封育、鼠虫害防治等综合措施,共治理沙化草原200万亩(1亩≈667 m2),监测结果表明,治理效果显著。1 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辽西北暖性灌草丛类天然草原开展了牧鸡治蝗试验,通过对草原蝗虫防治效果、日捕食量、牧鸡日增重、牧草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初步探索辽西北草原区牧鸡治蝗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省委、省政府立足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发,决定于2009--2011年在辽西北10个县(市)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每年治理沙化草原100万亩,三年共完成了300万亩。  相似文献   

17.
2009~2011年,辽宁省将全面实施辽西北草原沙化治理工程.每年治理沙化草原100万亩(1亩≈667m2),3年共治理300万亩.治理后,草原植被盖度由治理前的30%以下提高到70%以上,平均亩干草产量由30kg以下提高到90kg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辽西北沙地草原乡土植物种类及其园林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构建园林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地草原中出现86种植物,其中综合评价值在4以上的有6种,分别为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尖叶铁扫帚(Lespedeza juncea)、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野韭(Allium ramosum)、野葱(Allium chrysanthum)和石竹(Dianthus chinensis),这6种植物生态适应性强,抗旱性强,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是辽西北及干旱寒冷地区植被修复、园林绿化的优良植物。  相似文献   

19.
辽西北地区是庭院畜牧养殖的重点区域,但相关服务体系较少,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为提升辽西北地区庭院畜牧养殖质量,服务美丽乡村建设,文章提出在辽西北地区设立多个庭院畜牧养殖示范区,并以此为载体进行多种模型和服务的推广,以期建设高收入的集推广、监管和调控于一体的标准养殖区,或可实现产业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20.
1资源短缺及生态环境辽宁省的草地资源包括天然草地及人工草地,就其利用方式有放牧草和割草。辽宁省的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辽西北地区,东部山区、中部平原区面积小,数量少。辽宁省西部以及西北部的草地面积大,放牧地连片集中,多为平坦的草甸草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