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牦牛是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重要畜种,因特殊的地理隔离,形成了当地独特的牦牛群体。本文分析了新疆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的来源、分布及自然环境,体尺体重,生产性状以及保护研究现状,并对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遗传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牦牛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是该地区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饲养环境恶劣、管理模式粗放、畜群结构不合理是导致该地区牦牛生产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对影响牦牛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营养、科学选种选配、早期断奶等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牦牛的科学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白牦牛是牦牛当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通河流域两岸、门源县仙来、珠固、互助县的巴扎、松多和甘肃省天祝县境内。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白牦牛作为世界上稀有的牦牛地方类群和遗传资源,被列为不同于高原牦牛的国家家畜品种志,并获得了“高原自珍珠”的美誉。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近年来,白牦牛存栏数量逐年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白牦牛资源,2006-2008年互助县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白牦牛的分布、存栏数量、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调查和测定工作,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牦牛在青藏高原具有广泛分布,对高寒、高海拔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集肉、乳、毛、皮、役等生产性能于一身,是青藏高原上特有家畜和全能家畜;但是牦牛是比较原始的品种,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性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如何从基因角度诠释和高效利用牦牛,已经成为近年牦牛研究的热点,文章仅就牦牛生产性能相关数量性状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牦牛乳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特色乳资源,有着其他乳类无法比拟的特性,具备开发高品质乳制品的潜力,近年来,牦牛乳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但目前我国对于牦牛乳制品的开发利用还不完善.本文综述发酵牦牛乳、牦牛曲拉、牦牛乳清液、牦牛乳干酪和牦牛酥油等牦牛乳加工制品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明确现有的牦牛乳加工框架体系,发现具有研究潜力的方...  相似文献   

6.
牦牛是牛属动物中惟一生活在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相邻的高山地区[1].它能在其他牛种难以生存的低氧环境中健康生长和繁衍后代;由于牦牛在青海省分布的地区和生态的不同,将青海牦牛分为高原型、环湖型和白牦牛3个类型[1].青海环湖型牦牛分布于青海湖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7.
牦牛在青藏高原具有广泛分布,对高寒、高海拔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集肉、乳、毛、皮、役等生产性能于一身,是青藏高原上特有家畜和“全能家畜”;但是牦牛是比较原始的品种,饲养管理粗放,生产性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为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已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的深入,如何从基因角度诠释和高效利用牦牛...  相似文献   

8.
麦洼牦牛、九龙牦牛种质资源特性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世界上宝贵的稀有畜种,系青藏高原特有的优势育种资源,是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生产资料。牦牛业是川西北牧区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为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作为牦牛养殖大省的四川,如何提高麦洼牦牛、九龙牦牛这两个地方优良品种的质量,保存和发挥其种质资源的作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广大畜牧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已开展的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现状,本文建议:为牦牛提供充足的优质草场,保持畜草平衡或草多畜少的自然繁衍空间;严格按照不同类群牦牛的品种标准选择牦牛个体,组建资源保护种群并合理地搭配优质公母牦牛的比例;利用现代遥控技术,监控牦牛种群的活动状况,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相似文献   

9.
牦牛是一种稀有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产奶量低,但牦牛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和乳糖含量高于荷斯坦牛乳,且富含其他多种营养素。牦牛特殊的生长环境赋予牦牛乳耐缺氧、抗疲劳、抗氧化等生理活性。本文对牦牛的产奶性能以及牦牛乳营养组分和功能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为我国牦牛乳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现存栏牦牛量约占世界牦牛存栏的2/5占全国牦牛存栏的半数左右以上,是世界上牦牛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但青海省牦牛生产性能较低且逐年退化,生长发育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一般要到4.5岁后才出栏,胴体重平均只有77 kg.因此通过选育生产推广牦牛种牛来复壮家牦牛可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增加肉、绒产量,是解决目前生态建设中因控制或减少牦牛饲养量而造成的农牧民收入停止增长或出现降低的矛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于推进牦牛业由头数发展向效益发展转变具有重要作用.现就大通牦牛种质资源保持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田富云 《中国牛业科学》2007,33(6):74-74,78
牦牛是高寒地区任何家畜不能代替的牛种,是我国高寒牧场上的一大宝贵动物资源,为了进一步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要做大量的工作,笔者浅议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途径,和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白牦牛是牦牛中的一个经济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通和河流域两岸、门原县仙来、珠固、互助县的巴扎、松多和甘肃省天祝县境内。白牦牛作为世界上稀有的牦牛地方类群和遗传资源,和高原牦牛并立国家家畜品种志中,获得了“高原白珍珠”的美誉。互助县的北山地区是白牦牛的主产区,但近年来自牦牛存栏数量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分化和系统进化地位,本研究选择mtDNA D-loop区序列作为分子标记,采用PCR直接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mtDNA D-loop区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利用GenBank中牦牛序列,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和中介网络关系。结果显示,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mtDNA D-loop序列富含A、T碱基,AT含量为61.2%,存在63个多态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7.04%,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06,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52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为13.509,表明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遗传多样性丰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中国境内牦牛形成两大分支,细分为6个小进化支,存在两个母系起源,表明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拥有两个不同的母系起源;中介网络关系分析显示,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与其他品种牦牛单倍型共享较少,在分支C中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群体所占比例较大,且与野牦牛共享。喀喇昆仑-帕米尔地区牦牛群体具有较独特的遗传背景,推测可能是从早期野牦牛驯化而来。建议加大该区域牦牛品种的认定和品种标准的制定,加强对该区域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根据群体现状,引入野血牦牛进行提纯复壮,防止品种退化和遗传多样性降低;减少外来牦牛品种的引进而无序杂交,以确保优质牦牛品种资源的本品种特性。  相似文献   

14.
牦牛是高山草原上特有的畜种,自古以来它就是其分布地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我国约有牦牛1231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85%,占我国总牛数的古。由于过去牦牛分布地区的科学技术落后,因此牦牛的繁殖特性研究报道较少。一般认为牦牛繁殖力低,二年一胎或三年二胎,繁殖成活率40%左右。为了进一步了解牦牛繁殖规律和性能,为  相似文献   

15.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家畜遗传资源,是唯一能够适应高寒草原进行牧业生产的优势牛种。那曲市是西藏自治区牦牛的主要产区,也是自治区面积最大、气候条件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牦牛产业是当地的传统和支柱性产业,发展牦牛产业意义重大且富有挑战性。文章在深入产业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当地牦牛产业概况、发展优势、局限与困难,提出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那曲市牦牛产业发展,解决牦牛育肥和牛肉错季上市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牦牛主要生长在高原地区,其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资源短缺、寒冷、空气稀薄的地区繁衍后代、生活自如,而牦牛养殖也成为了我国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牦牛养殖中,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对牦牛健康带来巨大影响,甚至导致牦牛死亡,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针对牦牛腹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牦牛养殖行业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牦牛(Bos grunniens)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高寒低氧地区,具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进化,牦牛在生理结构及遗传分子方面表现出高原适应性特征,随着组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揭示了牦牛高原适应机制。文章对牦牛遗传背景、形态、生理高原适应性进化的改变、相应分子遗传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牦牛及其他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的研究和高原缺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EPO)、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α(PPARα)的遗传多样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的相关性。采集不同海拔高度的6个牦牛类群(中甸牦牛、麦洼牦牛、斯布牦牛、类乌齐牦牛、帕里牦牛、申扎牦牛)以及三江黄牛共375头耳样,提取DNA并分别构建DNA池,采用直接测序法结合PCR-RFLP检测分析EPO、PPARα基因的多态性,最后应用SHEsis软件统计分析候选基因SNPs与牦牛高原适应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PO基因存在3个SNPs位点:rs527G→A、rs1031A→T、rs1192T→C;PPARα基因存在3个SNPs位点:rs77363C→T、rs77471C→A和rs77534C→T。χ2适合性检验结果显示,EPO基因3个SNPs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PARα基因的rs77363C→T位点上,6个牦牛类群都处于平衡状态(P>0.05),在PPARα基因的rs77471C→A和rs77534C→T位点,麦洼牦牛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单倍型分析得出,EPO基因的ATC单倍型在高海拔地区牦牛中的分布频率随海拔升高而升高;PPARα基因的TAC单倍型在6个牦牛类群中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单倍型。研究表明,EPO、PPARα基因可作为牦牛适应高原环境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探讨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性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9.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比邻地区特有的畜种,能有效利用高海拔草场资源,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上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牦牛的生产性能有较大的下降,尤其是繁殖性能下降十分明显,成年牦牛的繁殖率仅为48.61%,有一半以上的牦牛呈现2年1胎或3年1胎的繁殖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牦牛所处的生态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是影响牦牛繁殖的最主要因素。牦牛是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特有的遗传资源,牦牛生活地区具有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牧草生长期较短、氧分压低的特点,草场以高山及亚高山草场为主体。在严酷生态环境条件下生存的牦牛,具有极强的生活能力,耐粗饲并耐寒,经过长期的强烈的自然选择和轻微的人工选择形成有别于其他牛种的体型结构、外形特征、生理机能和生产性能,可在极其粗放的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