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拔根草又名节节草(见图)。最初是由泰和县一些养鱼专业户从沟渠边等低洼处发现,经过4~5年的试种而栽培的牧草品种。目前,该牧草在泰和县上田、澄江等乡镇种植面积已达到130多hm2,深受农民喜爱。1 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拔根草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80cm左右,茎丛生,有节且密,分蘖能力强,茎杆细嫩,叶色浓绿,叶片细长,会开花而不结籽,无性繁殖,每节具一芽,露出水面即出苗长绿,浸于水中则长须根。 拔根草性喜温和湿润气候,耐热不耐寒,耐肥不耐瘠,耐水不耐旱,出苗快、齐、壮,生长发育快,分蘖集中,抗病虫,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收获期将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se)、玉米(Zea mays)和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3种C 4禾本科牧草不同节位的茎秆、叶片和叶鞘分离,分别测定其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以及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等饲用品质性状。结果表明:玉米IVDMD和CP含量最高,显著高于高丹草和象草(P<0.05);玉米和高丹草的NSC含量显著高于象草(P<0.05);象草NDF和ADF含量最高,玉米的最低。玉米叶片CP含量高于茎秆和叶鞘,但象草和高丹草茎秆CP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叶鞘(P<0.05);象草CP含量随着节位的降低逐渐升高,高丹草则相反。3种C 4牧草不同节位叶鞘和叶片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低于茎秆(P<0.01),其中高丹草茎秆WSC含量显著高于玉米(P<0.05),象草的最低;高丹草倒3~4节茎秆中的WSC含量最高,倒9~10节显著降低;玉米倒3节后茎秆中的WSC含量逐节升高,倒8~10节最高;象草茎秆WSC含量呈现V字形变化,倒1~4节逐节下降,随后逐节升高,倒11节最高。因此收获玉米应降低留茬高度,而高丹草和象草适宜刈割高度分别为倒8节和倒11节。  相似文献   

3.
我国热带牧草育种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热带牧草育种取得了可喜成就,主要表现在柱花草、银合欢、臂形草、狼尾草、坚尼草等方面.但目前热带牧草育种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了今后热带牧草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怒江干热河谷牧草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南怒江干热河谷地区对引进的16个禾本科热带牧草进行区域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 16个牧草品种(品系)均能适应云南怒江干热河谷气候。在产量方面,红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cv. Red)产量最高,干草产量达35 915.00 kg/hm2,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5个牧草品种(P<0.01)。其次是热研8号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cv.Reyan No.8)、热研9号坚尼草(P.maximum CIAT 9)、TD 58坚尼草(P.maximum cv.TD 58)和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Brachiaria brizantha cv.Reyan No.6),以上4个牧草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杂交臂形草(B.hybrid)(P<0.05),极显著高于参试的其他10个牧草品种。红象草、热研8号坚尼草、热研9号坚尼草、TD 58坚尼草、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等牧草品种饲草产量高、生长迅速、刈割再生能力强、抗旱性强,适宜在干热河谷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1植物学特征 皇竹草又名王草,是多年生耐刈割的速生性禾本科牧草,其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株高达300 cm以上;须根系发达,根长达200 cm以上;茎粗2.5~3.5 cm,节间长9~15 cm,茎节被叶鞘包被,节数22~25节,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和一片叶片;叶片宽大而弯垂,长60~120 cm,宽3.5~4.5 cm.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法,在4种牧草苗期水分胁迫下,测定其幼苗的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以期综合评价4种牧草苗期的抗旱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牧草的相对电导率(除蒙农杂种冰草外)、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丙二醛含量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均为下降趋势.经综合评价,4种牧草苗期抗旱性强弱的顺序为蒙农杂种冰草>冰草>红豆草>百脉根  相似文献   

7.
随着畜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种草养畜业的全面发展,以及退耕还草等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各地大量地推广种植优良草种子和饲料作物.但是由于受异常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牧草病虫害在不少地区不断发生,影响了各地工作的顺利开展.1 病虫害对牧草的主要危害1.1 影响牧草产量.虫害和不少病害对牧草生产有限制作用,常造成减产,甚至是毁灭性的.1.2 影响牧草品质.病害还会使牧草品质变劣,粗蛋白、脂肪、可溶性糖类下降,粗纤维含量上升,单宁和酚类含量增加等.这样,牧草营养价值降低,适口性和可消化率也都下降.1.3 病草和病籽实中还…  相似文献   

8.
试验测定每年给每公顷低磷土壤黑麦草(LoliumPerenne)和白三叶草混播草地施用三重磷酸盐形式的磷100公斤的效果.增施磷可提高10%牧草干物质量.播种当年黑麦草比白三叶草受益多,以后几年两草受益相等.两种草叶级对增施磷反应程度相同.白三叶草在出叶率上比黑麦草略差.但白三叶草葡匐茎节间长,每平方米葡匐茎节间长和每平方米生长点数对增施磷呈正反应.这说明施磷可促进开放草地白三叶草的扩展.但增施磷并不能增强白三叶草与其它长势强的禾本科草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丰富环青海湖地区优良牧草品种,引进川草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Qingmu No.1)和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Qingmu No.1)2个牧草品种,并选用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Qingmu No.1)和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cv.Tongde)2个牧草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青牧1号老芒麦和同德老芒麦2个牧草品种的鲜草产量明显高于川草1号老芒麦和川草2号老芒麦,这说明川草1号老芒麦和川草2号老芒麦2个牧草品种无明显的优异表现,无需在环青海湖地区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隆德县牧草随着种植年限长、气候干旱等因素影响,呈现退化态势,产草量低、品质差.为提高多年生优质牧草产草数量和质量,实现以草定畜,以草促畜,增加种植效益的目标,促进草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隆德县牧草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自己的意见,现将隆德县牧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1合理供给饲料(1)混合搭配。坚持野生牧草、人工牧草和农作物秸秆混合搭配饲喂,保证饲草的多样性和营养的全面性。同时注意饲草的质量,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草料。(2)少给勤添。要把饲草混合铡成2~3cm的草节,上午饲喂草节,下午饲喂颗粒料或草粉混合料。要根据羊的数量合理饲喂,少给勤添。每天饲喂4~5次,每次给草不能超过饲槽高度的最低端,平均每只羊饲喂量不能超过250g。  相似文献   

12.
赖草属(Leymus Hochst)植物多数为优良牧草,是干旱地区特有的植物种群,内蒙古地区赖草属牧草种质资源很丰富,均被牧民认为是头等的饲用植物.经过多年工作,作者已发现和引种繁殖了结实性能比较好的赖草种群和生态类型,促进了赖草属牧草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野生优良旱生牧草引种培育研究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野生材料的调查研究、搜集、引种与鉴定,成功育成了大青山草地早熟禾、乌拉特毛穗赖草、蒙古冰草、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等8个牧草野生栽培品种.利用培育的抗旱牧草品种、抗逆性坪用植物品种,在草地建设、饲草料开发、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旱生牧草种质资源发掘、鉴定、评价、保存与综合利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野生材料的调查研究、搜集、引种与鉴定,成功育成了大青山草地早熟禾、乌拉特毛穗赖草、蒙古冰草、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等8个牧草野生栽培品种.利用培育的抗旱牧草品种、抗逆性坪用植物品种,在草地建设、饲草料开发、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在旱生牧草种质资源发掘、鉴定、评价、保存与综合利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伏天的草,是槽中宝",说明夏季是收获牧草的最佳时期.而夏季偏高的气温,不利于牧草再生,所以要让牧草顺利渡夏,生产出最多的草量,还需在管理上细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贵州栽培牧草主要以冷性牧草为主,而皇草作为热性优良牧草,具备产量高、抗性强等优点,适于在贵州大部分地区推广。为了加大皇草推广力度,本文主要就皇草在贵州的栽培利用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伏天的草,是槽中宝",说明夏季是收获牧草的最佳时期.而夏季偏高的气温,不利于牧草再生,所以要让牧草顺利渡夏,生产出最多的草量,还需在管理上细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1.地面干燥法.将收割后的牧草在原地或者运到地势比较高燥的地方进行晾晒.通常收割的牧草干燥4~6小时可使其水分降到40%左右,用搂草机搂成草条继续晾晒,使其水分降至35%左右,用集草机将草集成草堆,保持草堆松散通风,直至牧草完全干燥.  相似文献   

19.
《草地学报》2006,14(3):F0004-F0004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热带牧草研究中心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是农业部下属专门从事热带牧草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单位。主要从事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热带牧草和草坪草新品种选育牧草高产栽培技术,良种繁育及推广,热带牧草综合开发利用、畜牧饲养以及草产品产业化开发等研究。  相似文献   

20.
22份禾本科牧草种质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22份澳大利亚引进牧草种质进行试验评价,通过对产量、株高、长势、存活株数、分枝分蘖数、萌发能力、病级和虫级等指标的测定,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其适应性,结果表明,各参试牧草中,产量最高的为俯仰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卡松古拉狗尾草Setaria anceps Kazungula、湿生臂形草B. humidicola、坚尼草Paspalum maximum、珊状臂形草B. brizantha Mekong、卡琳达罗得虎尾草Chloris gayana PIONEER Rhodes和甘巴草Andropogon gayana GAMB;综合评价中,适应性最强的牧草为坚尼草、俯仰臂形草、甘巴草、卡松古拉狗尾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