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花萱草,又名金针花、忘忧草,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人工诱导培育成功的多倍体植株,广泛栽种,是优良的园林宿根花卉,是园林布置的重要材料,是高寒地区园林绿化重要种类之一,现被全世界广为栽植。目前对大花萱草繁殖方法研究多集中于分株与栽培。播种繁殖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但由于其自然结实率低,大部分品种还不易结实,且有繁殖时间长,植株长势不一致。因此,本实验拟对大花萱草分株繁殖和组培研究,得出一套大花萱草快繁方法,指导在北方地区引种生产与应用,从而使大花萱草在北方园林绿地中发挥更大作用。在结果中,认为分株和组培均可达到繁殖要求,但组培要求过高,实验仪器精密,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而且耗费太大。对于一些稀有品种或结实率不高的品种,可以采用组培达到目的,以保存物种;对于普通品种,分株即可达到扩繁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取苗期抗旱性表现不同的12份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材料,采用防雨棚田间模拟干旱法,开展了苜蓿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中干旱环境的设置、鉴定指标与评价方法选取的研究。结果显示:紫花苜蓿从苗期开始进入胁迫状态,胁迫周期为全年生长季;筛选出适宜的鉴定指标为:生物量、株高和分枝数;采用抗旱指数法对苜蓿全生育期抗旱性进行评价的结果与苗期评价结果一致性较好,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全生育期进行评价的结果与苗期的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苗期抗旱性鉴定周期短,便于操作,适合大量材料的抗旱性鉴定,有一定的科学性。而全生育期鉴定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可靠性强,可用于苜蓿实际抗旱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以三峡库区采集的9份野生红三叶居群和3份国内外品种为材料,对测定的6项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5%。叶绿素a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两项指标在热胁迫中的特征向量值均较大,表明这两项指标用于红三叶耐热性鉴定,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较大。根据筛选的两项生理指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把12份红三叶材料分为耐热性强、中等、弱3个等级。  相似文献   

4.
野生老芒麦苗期耐旱性品种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宜在半干旱地区生长的老芒麦,为青藏高原半干旱地区的栽培草地建植、草地补播改良和草原生态恢复提供依据。选取青海省互助县、门源县、大通县和刚察县地区不同生境的19份野生老芒麦为研究材料,同时以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Qingmu No.1’)和川草2号老芒麦(E. sibiricus ‘Chuancao No. 2’)作为参比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5%~50%)模拟典型干旱胁迫环境,定株测定了老芒麦的表型和生理指标,并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野生老芒麦和栽培种老芒麦苗期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老芒麦材料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单叶面积增长减缓,相对存活率、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根系干物质积累率、相对电导率值则不断上升。老芒麦株高、叶面积、根系干物质积累等形态的可塑性是苗期老芒麦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方式。供试的21份老芒麦材料中,大通县的15-195老芒麦苗期耐旱性最强,属Ⅰ级强抗。  相似文献   

5.
根据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筛选出适宜在半干旱地区生长的老芒麦,为青藏高原半干旱地区的栽培草地建植、草地补播改良和草原生态恢复提供依据.选取青海省互助县、门源县、大通县和刚察县地区不同生境的19份野生老芒麦为研究材料,同时以青牧1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Q i n g m u N o.1')和川草2号老芒麦(E.sibiricus'C h u a n c a o N o.2')作为参比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45%~50%)模拟典型干旱胁迫环境,定株测定了老芒麦的表型和生理指标,并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野生老芒麦和栽培种老芒麦苗期耐旱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老芒麦材料株高、相对生长速率、单叶面积增长减缓,相对存活率、叶绿素含量持续下降,根系干物质积累率、相对电导率值则不断上升.老芒麦株高、叶面积、根系干物质积累等形态的可塑性是苗期老芒麦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方式.供试的21份老芒麦材料中,大通县的15-195老芒麦苗期耐旱性最强,属Ⅰ级强抗.  相似文献   

6.
豌豆种质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抗病豌豆(Pisum sativum)种质资源,于2009~2011年连续3年对来自国内外的535份豌豆材料进行白粉病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田间表现高抗的有1个材料,占鉴定总数的0.19%;抗病材料2个,占总数的0.37%;中抗材料17个,占总数的3.18%;中感材料60个,占总数的11.12%;感病材料434个,占总数的81.12%;高感材料21个,占总数的3.93%。通过对田间表现出抗性的20个材料进行室内苗期接种鉴定表明,除了4个中抗材料的抗性发生了变化外,其余均与田间抗性表现一致,具有较好的抗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桑根结线虫在安康地区发生情况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根结线虫又名根瘤线虫,以病原线虫为害桑树根部形成根结(根瘤)而得名。1987年12月我们在地区蚕种场河滩桑园发现大量桑树根结,经采集受害植物标本和土样进行室内分离鉴定,并经田间进一步的调查,基本确定了其病原,并初步了解了其分布及为害情况。现将调查鉴定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田间旱作选育发现,老芒麦物候期较长、植株高大、叶量丰富、穗大、牧草产量高、抗逆性较强、适应北方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条件生长。试验采用土壤模拟干旱胁迫方法,处理18号和153号优质老芒麦材料,并对其基因组DNA进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分析。结果表明:老芒麦基因组中约有58.2%~85.5%的CCGG位点发生了胞嘧啶甲基化;随着干旱处理强度的增加,基因组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的位点的比率持续上升;甲基化水平及状态变化存在材料差异性。由此推论,DNA去甲基化是植物耐旱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1986~1989年对154份经济性状较好的桑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桑疫病抗病性鉴定。采用病区自然感病与人工接菌相结合的方法,以湖桑199、荷叶白、桐乡青分别作强、中、弱抗性的对照材料,根据病条(叶)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材料相比,确定抗性,抗性按六级分类。鉴定结果:在154份供鉴材料中,高抗(HR)材料有4份,强抗(R)材料有18份,中抗(MR)材料有53份,中感(MS)材料有50份,易感(S)材料有23份,高感(HS)材料有6份。  相似文献   

10.
三种胡枝子属野生植物适应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胡枝子属植物大都具有比较高的药用和饲用价值,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方面的利用价值,很多地方都在种植。我们对采自不同地区的3种野生胡枝子属的9份材料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探讨在不施肥,不灌溉的旱作条件下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来自陕西、云南、河北、宁夏等地区的9份野生材料经过3年的观测表明,鲜、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均较低,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是不适宜的。在干旱年份,尤其是在沙质土壤上适当种植,能够起到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热激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是生物体在多种刺激下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其特点是分布广泛、表达具有多样性。其生理功能主要起分子伴侣作用,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上进行,但也有部分表现为翻译水平调控。其基因一般含有保守序列,根据序列的保守性和多样性可推断相应生物体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位置。同时本介绍了热激蛋白在体外表达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2.
动物处于不良饲养、运输、屠宰等环境下产生热应激,机体对热应激的反应称为热休克应答,多条信号途径调控热休克应答,引发热休克蛋白的产生。本文综述了MAPK、PI3K/Akt、PKC等信号途径对热休克蛋白的调控作用,从分子机制上阐明了热应激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3.
应激蛋白(HSP)可在多种应激原刺激下产生,并具有伴随性、自卫性、协同性、模拟性、双重性等特性。近年研究表明:HSP可提高机体耐热性,保护、修复细胞蛋白质,参与机体免疫反应,介导肿瘤增殖并参与肿瘤免疫,参与胚胎分化发育等诸多作用。因此,HSP的研究在生命科学的诸多领域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动物热应激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机体受到热应激刺激时,体内热休克蛋白合成量增多,从而免受因应激而造成的机体不可逆损伤.热休克蛋白是所有生物细胞在受应激原刺激后,产生的一类细胞伴侣蛋白的总称,该蛋白在细胞生命过程中可参与蛋白的折叠、装配和运输等活动,对调控细胞的生长、存活及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从热休克蛋白参与热应激反应的角度上,阐述了其在热应激...  相似文献   

15.
热应激对鸡的影响及抗热应激药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热应激引起鸡生长速度、繁殖能力、种蛋品质、胴体组成、采食量、行为、呼吸、循环、体温、消化、代谢、免疫应答的影响和糖皮质激素、中枢神经镇静剂、电解质、维生素C、维生素 E、中草药等抗热应激药物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指出了热应激对鸡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以及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牧草和草坪草耐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争艳  徐智明 《草业科学》2010,27(9):128-133
对近年来牧草和草坪草耐热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包括高温对牧草和草坪草生理生化指标及形态结构的影响;高温胁迫下牧草和草坪草对高温的响应,包括细胞膜热稳定性、水分状况、碳氮素代谢、光合及呼吸作用、热激蛋白诱导、内源激素等基本耐热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旨在为耐热品种筛选奠定基础。对抗热基因的差异表达、分离克隆,热胁迫下信号转导、热激蛋白及蛋白差异表达情况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今后此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Steffenak, I., V. Hormazabal and M. Yndestad: Effect of cooking on residues of the quinolones oxolinic acid and flumequine in fish. Acta vet. scand. 1994,35,299-301.– The effect of cooking on residues of the quinolones oxolinic acid and flumequine in fish was investigated. Salmon containing residues of oxolinic acid and flumequine was boiled or baked in the oven. Samples of raw and cooked muscle, skin, and bone, as well as of the water in which the fish was boiled and juice from the baked fish, were analysed. Oxolinic acid and flumequine did not degrade at the temperatures reached when cooking the fish. However, fish muscle free from drug residues may be contaminated during boiling and baking due to leakage of the drug from reservoirs in the fish.  相似文献   

18.
李甫  李凤霞  周秉荣  肖宏斌  颜亮东 《草业科学》2011,28(12):2179-2185
基于青海湖东北部的西海镇环境梯度监测系统9月上中旬的观测数据,利用波文比法计算感热和潜热通量,得到2种极端日照时长和3种日照时长条件下的能量平衡,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LSD法)证明,不同日照条件下能量平衡存在明显差异,表明用日照时长模拟太阳辐射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日照条件对能量平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峰值大小、峰值出现时间、地-气交换形式等方面,峰值随日照时长增加而增大,其他方面要分情况、分时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及热休克蛋白7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化畜禽生产中,热应激已成为制约肉鸡生长、代谢、肉品质及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给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热应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是动物在不良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组特异性蛋白质,而HSP70是其家族成员中最保守、最重要的蛋白之一;它具有分子伴侣、热耐性,抗过氧化损伤等特性,能够使机体迅速适应环境变化,在热应激保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阐述了热应激对肉鸡的影响和HSP70的生物学特点及其抗热应激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从药物方面探讨HSP70的抗应激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