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非接触急性热性败血症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组织坏死、腹部维度不断膨大、水肿为主要特征,又被称为鸣疽、气肿性炭疽。该文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羊气肿疽的流行和防治,以进一步提高该种疾病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非接触性、急性、高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组织坏死、产气和水肿为主要特征,又称鸣疽、气肿性炭疽。气肿疽梭菌是产芽孢的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其芽孢对外界抵抗力极强,可存活数年。和其他梭菌一样,气肿疽梭菌属土壤源性细菌,被牛、羊及其他动物摄入后,主要寄生在其脾脏、肝脏和肌肉中。细菌繁殖体常产生大量毒素,造成肌肉坏死和毒血症。常见于放牧畜群,牛多发,羊偶发。笔者现将工作中遇到的一例山羊气肿疽病例的诊  相似文献   

3.
气肿疽梭菌是一种严格厌氧的有芽孢的杆菌,可引起常见反刍家畜组织毒性缺氧,严重可致死,常为畜牧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气肿疽对反刍动物的影响存在已久,但其确切发病机制和相关毒力因子的作用仍未能被完全解读。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气肿疽梭菌的4种主要抗原和毒力因子在气肿疽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气肿疽梭菌的4种主要抗原和毒力因子(细胞毒素A、鞭毛蛋白、神经氨酸酶和透明质酸酶)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述,期望能为日后气肿疽检测方法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不直接传播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主要特征为肌肉肿胀有捻发音,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2006年敦化市辖区内相邻4个乡镇相继发生牛的气肿疽病,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5.
羊的气肿疽病的病原为气肿疽梭菌,是一种两端钝圆大杆菌,大小(0.5~1.7)μm×(1.6~9.7)μm革兰氏染色阳性。气肿疽病又称鸣疽、气性炭疽、黑腿病。组织坏死、产气和水肿为主要特征。病羊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2℃),24h内体温逐渐下降。在股部、臀部、肩部或胸前肌肉丰满处发生气性炎性水肿,肿胀部热而疼痛,之后肿胀中心变冷,失去知觉,产生大量气体,有臭味。肿胀部皮肤干燥、紧张、呈黑紫色,触诊患部硬而有弹性,有捻发音。切开流出橘红色带泡沫酸臭液体。病程发展到最后病羊出现呼吸困难,直至败血死亡。剖检可见尸体迅速腐败,瘤胃膨胀,四肢张开。肝实质坏死,肾和膀胱出血。  相似文献   

6.
气肿疽(emphysematous gangrene)又称黑腿病、呜疽,是由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 chauvoei)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畜以轻度跛行、肌肉丰满部位(尤其是股部、肩部)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为主要特征。气肿疽梭菌主要侵害牛、绵羊、山羊,鹿、骆驼、猪也可发病。牛、羊气肿疽在牧区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一旦发病,给牧民群众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羊气肿疽的病原为气肿疽梭菌。羊气肿疽是羊感染气肿疽梭菌而引发的一种急热性、败血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羊的肌肉和皮下结缔组织,临床中主要引发肌肉和结缔组织气性肿胀,出现坏死性炎症。该病主要发生在6~24月龄的羊,潜伏期较短,并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本文对羊气肿疽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两年多来,研究了29例牛的气肿疽梭菌感染。14例仅有肌炎病变,8例同时有肌炎和纤维素性心包炎,6例仅有纤维素性心包炎,余1例仅见化脓性脑膜炎病变。应用荧光抗体技术在所有病变中均鉴定出气肿疽梭菌。气肿疽梭菌(Colstridium Chauvoei)是世界上很多地区牛坏疽性肌炎(黑腿病)的一种已被_(aa)充认识的病原。肌肉病损已有详细描述,但有关气肿疽梭菌在其他组织引起病损的详细描述却很少,至今尚无死于气肿疽梭菌感染的动物脑和脊髓研究方面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牛黑腿病的病原为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 chauvoei)。牛黑腿病是牛感染气肿疽梭菌而引发的一种急热性、败血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牛的肌肉和皮下结缔组织,临床中主要导致肌肉和结缔组织气性肿胀,出现坏死性炎症。该病主要发生于6月龄~2岁龄的牛,潜伏期较短,并且具有十分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亚急性散发性传染病。触压时有捻发音,产奶牛多发生气肿疽性乳房炎,黄牛和育成奶牛多发生在肩、背、腰、前臂至臂、胫骨等部位气肿疽病。发病率不高,多数是散发,偶尔暴发使发病率增高。1流行情况气肿疽可发生各品种的牛,笔者从1986~2008年诊治患气肿疽29例,其中产奶牛16例,患气肿疽性乳房炎15例,1例患前臂到臂部气肿疽。育成奶牛6~20月龄发生气肿疽9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呜病。主要是牛的一种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并常有跛行。主要侵害1~3岁的黄牛,2008年6月,  相似文献   

12.
气肿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羊的急性、高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组织坏死、产气和水肿为主要特征,又称鸣疽、气肿性炭疽、黑腿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由于疫苗的应用,许多国家已控制或消灭此病。1流行特点绵羊对本病易感,山羊发病较少。气肿疽梭菌可形成芽孢,在士壤内可存活多年。低湿的牧场、洪水所淹的地区,动物的尸体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均能  相似文献   

13.
<正>气肿疽是草原上常见的牛传染病。病原为气肿疽梭菌,该菌是一种专性厌氧,能产生毒素和形成芽孢的细菌。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有发病,四岁以下的牛发病最多。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毗邻湖边的几个嘎查陆续有气肿疽病疫情报告,查干淖尔镇乌兰敖都几个牧户陆续有多头牛因病死亡。通过兽医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初步诊断为牛气肿疽病。经过综合防控,控制了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正>在实际生产中,通常也将肉牛气肿疽称作黑腿病或者是鸣疽,是反刍动物的败血性传染病,多呈急性发生。会给饲养者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应给予足够的重视。1流行病学气肿疽梭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支持运动功能的鞭毛,是引发气肿疽的病原,并且能够在体外形成专性厌氧的芽孢。肉牛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深部创伤也能引起气肿疽的感染。气肿疽呈明显的地方性流行,且具有突出的季节性,如蚊蝇频繁活动的夏季是气肿疽感染的主要阶段,一  相似文献   

15.
羊气肿疽是一中常见的败血性传染疾病,具有高传染率、高热性、高死亡率的特点。由于养殖业主缺乏相关疾病预防经验,近年来羊气肿疽疾病发病率在羊养殖业中呈现上升趋势,对养殖业主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养殖经验,主要对羊气肿疽疾病的病因、症状特点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介绍,对羊气肿疽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气肿疽又称黑腿或呜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主要感染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土壤,牛采食了含有气肿疽梭菌的土壤、草料、饮水而发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主要特点为肌肉肿胀,压之有捻发音。本病发病快,病程短,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给养牛业带来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8—2009年,玉龙县呜音乡2个村发生了牛气肿疽病,现把此病的诊断和防治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本地群众叫“飞毛”,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笔者在近16年的基层兽医实践中,通过对100余例气肿疽的治疗,基本掌握了此病的临床表现,形成了一套实用简便并能快速初诊的方法。现介绍于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1病因 气肿疽梭菌是一种两端钝圆的专性厌氧菌。气肿疽梭菌芽胞的抵抗力较强,该菌主要存在于病变组织及渗出液中。  相似文献   

19.
气肿疽是气肿疽梭菌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羊偶有发生.其特征为突然发病,在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急性炎性气性肿胀,肌肉乌黑色,故俗称黑肥病,压之有捻发音.  相似文献   

20.
羊气肿疽也叫做气肿性炭疽,是由于感染气肿疽梭菌而发生的一种热性、急性、非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是腹部逐渐膨大以及组织水肿、坏死。该病发生后在较小范围内流行,往往呈散发,且发病不呈明显的季节性,其中以每年春夏交替和夏秋季节更易发生。由于该病症状严重,发生后快速传播,死亡率高,往往来不及治疗就造成死亡,严重损害养羊户的经济效益。现概述羊气肿疽的防控措施,为广大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