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疫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引起了4次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是由一种新基因型引起的。尽管新城疫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其基因型众多。论文主要综述了新城疫病毒基因型的划分方法以及国内外不同时期新城疫的流行状况及其特点,分析了国内外流行毒株及流行趋势,目前在国内外三大家禽中主要流行基因Ⅶd亚型毒株,鸽群中主要流行基因Ⅵb亚型毒株,为我国新城疫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弱毒株在新城疫的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4年黑龙江省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4年从黑龙江省部分鸡场疑似新城疫(ND)病死鸡和鸽体内分离到9株NDV。对这9株NDV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并对其F基因包括裂解位点在内的540bp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9株NDV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分别在47.8h~78.4h和1.51~2.00之间;8个分离株在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顺序为112RRQKRF117,1个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顺序为112RRQRRF117,表明了它们全为ND中、强毒株。同源性分析显示,9株NDV分离株之间核苷酸与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9.7%~99.7%和79.8%~100%;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6株分离株与台湾株(TW98、TW99和TW2000等)遗传距离较近,可能有共同的起源,为基因Ⅶe型NDV,2株为鸽源NDV基因Ⅵ型,1株与我国特有的F48E9遗传距离最近,为基因Ⅸ型NDV。  相似文献   

3.
我国部分地区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兽医科技》2001,31(3):10-12
  相似文献   

4.
ClassⅠ新城疫病毒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病毒是影响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新城疫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根据亲源关系可以划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两大类。ClassⅠ新城疫病毒于2006年被证实存在,当前可被细分为9个基因型(1~9)。ClassⅠ所有自然分离株均为无毒株或弱毒株,但有经人工传代返强的报道,由于其分布广泛,数量庞大,对养禽业有巨大的潜在威胁。为了更好的了解ClassⅠ新城疫毒株的生物学特性,为研究ClassⅠ新城疫病毒提供参考,现将其基因组结构、分子流行病学及检测方法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跟踪调查广西活禽市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的流行分布和分子演化特征,2018年在广西不同城市10个活禽市场随机采集鸡、鸭、鹅和鸽子泄殖腔和咽喉拭子样品2820份,通过病毒分离与F基因扩增和测序,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显示:从4种宿主中共分离得到54份NDV,包含CLASSⅠ基因1b亚型、CLASSⅡ基因Ⅰ型和CLASSⅡ基因Ⅻ型三种基因型,且发现同一宿主存在不同基因型混合感染的情况。CLASSⅠ基因1b亚型NDV占比最大(50/54,92.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广西分离株与同基因型参考株处于不同的小分支,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1997-2005年中国水禽新城疫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7—2005年从国内分离到的10株水禽源新城疫病毒(NDV)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和遗传特性研究。致病指数MDT和ICPI测定结果表明10株分离株均属于强毒株。采用RT-PCR扩增了各分离株F基因主要功能区片段(535bp)并进行了序列分析。10株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均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强毒特征,与致病指数测定结果一致。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部分毒株的F基因序列,构建NDV的遗传进化树,分析毒株间的遗传进化关系。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10株NDV分离株中有8株属于基因Ⅶd型,1株属于基因Ⅶc型,1株属于基因Ⅸ型。表明基因Ⅶ型NDV是造成中国水禽近年来发生新城疫的主要原因,与同期中国鸡群发生新城疫感染的流行特点一致。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2005~2006年从宁夏地区分离到的6株新城疫病毒进行遗传学特性研究,采用RT-PCR扩增了分离株F基因主要功能区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序列分析表明6株分离株扩增片段的长度均为535bp,与预期扩增片段长度大小一致.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均为112R-R-Q-K-R-F117,具有强毒株的典型分子特征.通过构建新城疫病毒F基因的遗传进化树,表明6株宁夏分离株在分类地位上均属于基因Ⅶd亚型,与我国近年来新城疫病毒主要流行优势基因型一致,同时表明在宁夏地区至少有2个不同来源的毒株同时流行.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禽类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定为法定必报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本文从新城疫病毒的形态及分子结构、致病力的分子基础、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基因工程疫苗等分子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鸵鸟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T-PCR、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以及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等方法,对1997~2000年间从中国北方分离的10株鸵鸟源新城疫病毒进行了F-糖蛋白基因序列测定、系统进化分析、基因分型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10株鸵鸟源新城疫病毒分属Ⅱ、Ⅲ、Ⅵ、Ⅶ四个基因型。除1株为中发型毒株,其他均为速发型毒株;分析表明,引起鸵鸟发病的新城疫毒株有多种不同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步法RT-PCR技术成功扩增了37个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其中2株属于鸽源病毒)F基因片段(约500bp),通过对分离株的测序和基因分型表明,24株属于基因Ⅶ型,1株属于基因Ⅵ型,2株属于基因Ⅲ型,1株属于基因Ⅰ型,6株属于基因Ⅱ型,另外有3株从氨基酸方面分析是基因Ⅶ和Ⅵ型的杂交体,但从进化树方面,分离毒SD054和SD069属于基因Ⅵ型,SD052属于基因Ⅶ型。可以看出,我国新城疫的流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老基因型的威胁,又有新基因型的不断流行,同时发现有3株病毒发生了两基因型间的杂交现象。  相似文献   

11.
从山东地区发病鸭中分离到一株新城疫病毒(SDLP09),经测定,其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分别为107.84/0.1 mL、48.5 h、1.80、2.36,表明该新城疫病毒为强毒.通过分析其融合蛋白(F)发现,F蛋白多肽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F基因分型及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发现,SDLP09株属于基因Ⅶ型,与野鸭源强毒NDV同源性更高,提示着该毒株可能来源于野鸭.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一株从自然发生新城疫病死的鹌鹑中所分离到的新城疫病毒(QNDV/89)为研究对象,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QNDV/89株的F全基因进行分段扩增、定向克隆到pUC119载体后,采用Sanger’s双脱氧末端终止法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出相应氨基酸序列。QNDV/89株F基因全长1662bp,单一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53个氨基酸的多肽,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R-R-F117,是NDV强毒株所特有的序列结构,这与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实验结果是相一致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QNDV/89株与F48E9株的核苷酸同源率高达99.22%,氨基酸的同源率为98.37%;而与弱毒株LaSota的核苷酸同源率为88.93%,氨基酸的同源率为90.42%。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流行于我国鹌鹑中的新城疫强毒融合蛋白基因序列,并与其它新城疫病毒进行了同源性比较,证明QNDV/89株核苷酸的变异引起了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部分改变。  相似文献   

13.
我国部分地区NDV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6,自引:10,他引:46  
本研究根据新城疫病毒(NDV)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序列计算其遗传距离并给出了NDV的系统发育进化树,将68株NDV分为9个基因型(30株为国内分离株),其中Ⅰ-Ⅵ是早已存在的老基因型,Ⅶ、Ⅷ、Ⅸ为新发现的基因型,特别是Ⅸ为我国特有的基因型(F48EO、M3、HLJ-3、HeB-1P和NM-5)。1997-1999年我国云南、广西、甘肃、陕西、新疆等地分离的YN-1P、GX-3、H1、H2、P1、GX-1、GX-2、GS-3、SHX-2、SHX-3、SHX-6、SHX-7、XJ-2和1991年分离的HuB-1均属于Ⅶ基因型,该基因型的病毒是90年以来引起新城疫发生的主要病原。根据遗传距离和分离年代可将此基因型进一步划分为5个基因亚型,分别是Ⅶa、Ⅶb、Ⅶc、Ⅶd和Ⅶe。此外HuN-1/98、HLJ-4/95和HeH-1P属一个老的基因Ⅵ,1979-1985年分离自青海的QH-1、QH-2、QH-4属于一个新的基因型-Ⅷ型。可见在我国新城疫的流行是极其复杂的,既有老基因型的危害(Ⅰ-Ⅵ),又有新基因型(Ⅶ)的流行,更有我国独特Ⅷ和Ⅸ基因潜伏。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检测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城疫作为禽类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从发现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程,给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该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简要介绍了新城疫的几种免疫分析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城疫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家禽传染病,特别是对养鸡业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新城疫病毒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含有六个主要蛋白,按顺序3′-NP-P-M-F-HN-L-5′排列,其中最主要的糖蛋白是F和HN蛋白,这两个蛋白不仅与病毒的毒力和致病性有关,也是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蛋白。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应用于新城疫的诊断。利用分子生物技术也研究出了很多基因工程疫苗比如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近年来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发展,新城疫病毒已经被开发成病毒载体,可以携带外源基因研制新城疫病毒活载体疫苗,表达IBDV和IBV的新城疫活载体疫苗已经研制。  相似文献   

16.
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法从23个鸭泄殖腔拭子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鉴定为新城疫病毒。该毒株ELD50为5.85log10,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为92.5h,1日龄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为0.5,6周龄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为0.3,属于中等偏弱毒力的毒株。该毒株不引起6周龄雏鸡发病。结果表明家鸭也能感染NDV。  相似文献   

17.
新城疫病毒贵州不同鸡源分离株F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技术扩增NDV贵州不同鸡源分离株,包括肉鸡源P1株与BY株、蛋鸡源H2株与FW株、七彩山鸡源N98株和越南斗鸡源DQ株的F蛋白基因,将该基因片段分别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与国内外NDV参考株的对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株NDV贵州不同鸡源分离株的F基因长度均为1 662 bp,编码553个氨基酸;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6.9%~99.7%,氨基酸同源性为91.0%~99.3%;与国内外NDV代表株(LaSota株、B1株、F48E9株、CH2000株和TW 2000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4.0%~98.9%,氨基酸同源性为87.2%~98.6%;经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DQ株、N98株、P1株和H2株为基因VIId型,而BY株和FW株为基因IX型。这些结果提示贵州省不同鸡群间存在相同NDV毒株感染的可能性,不同年份间NDV毒株发生基因型改变,而近年来贵州省流行的ND疫情主要是由NDV基因VII型引起。  相似文献   

18.
新城疫病毒的进化及其新型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城疫病毒(NDV)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其强毒已进化出现了九个基因型。近年来,ND疫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使用,但免疫鸡群中ND强毒感染仍然常见。常用疫苗株LaSota对不同基因型的ND强毒流行株虽能产生完全的临床保护,但并不能防止流行株在免疫鸡中的感染复制和排出。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当疫苗株与流行株的基因型一致时,其不仅能提供理想的临床保护,而且能显著降低免疫鸡的强毒感染率和排毒量,在临床上可有效控制免疫鸡群中非典型ND的发生。当前我国NDV的优势流行株属基因VII型,因此该型ND疫苗在控制我国ND的流行中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