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携带兔斯氏艾美耳球虫微线蛋白-5基因(MIC-5)真核表达质粒asd-pBMIC-5-IL-15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X4550(X4550/asd-pBMIC-5-IL-15)进行了安全性、稳定性与免疫原性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菌在109CFU剂量以下对家兔安全;连续培养30代重组菌,重组表达质粒可稳定存在于X4550内,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用重组菌2次免疫动物后,既能诱导机体产生抗兔斯氏艾美耳球虫抗体,也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水平,抗球虫指数为164.4.试验表明,减毒沙门菌介导的兔球虫调节型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茵为栽体传递新城疫病毒DNA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可行性。将含新城疫病毒(NDV)F48E9株融合蛋白(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ZJ111/pcD-NA3一F菌株),以10^8CFU进行首免,2周后二免,三免后4周攻击强毒株F48E9,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时设只含空载体pcDNA3的ZJ111/pcDNA3菌株对照及口服PBS对照。结果表明:重组ZJ111/pcDNA3-F菌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达64.7%。重组ZJ111/pcDNA3-F菌株不仅能诱导雏鸡产生NDVELISA抗体,而且诱导产生的法氏囊B淋巴细胞和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高于ZJ111/pcDNA3时照组。这些结果提示,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不仅可直接将NDVF基因呈递给鸡体细胞进行表达,产生抗NDV的体液免疫,而且还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水禽世界》2007,(9):45-45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PTMZ株+毒害艾美耳球虫PNHZ株+巨型艾美耳球虫PMHY株+堆型艾美耳球虫PAHY株)”近日获得国家三类新兽药证书,这是国内首个全部采用早熟选育致弱的药物敏感虫株组成的鸡球虫病四价活疫苗。  相似文献   

4.
将含GM-CSF基因与生长抑素(SS)的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GM-CSF/SS转入减毒沙门氏菌株CS022。选择40只22~24 g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2~4组为试验组,分别用上述重组减毒沙门氏菌株CS022以108、109、1010CFU的剂量口服免疫小鼠,2周后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研究pGM-CSF/SS真核表达质粒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的安全性。同时通过体外传代,研究该真核表达质粒在体外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08、109CFU剂量口服小鼠,成活率达100%,而1010CFU剂量口服小鼠成活率降低至90%,腹泻率达50%。体外传10代和口服免疫4周后从小鼠肝脏和脾脏分离的减毒菌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酶切鉴定法证实,减毒菌中的重组质粒在体外和侵入小鼠体内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质粒DNA在传10代以后,虽然每代的质粒DNA含量有些变化,但总体趋势基本是恒定的,第10代时,质粒DNA的含量与第1代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利用该减毒沙门菌作为载体传递pGM-CSF/SS DNA疫苗免疫小鼠具有相对安全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5.
幼草鱼灌服10^8、10^9、10^10cfu/mL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口服生长抑素DNA疫苗ZJ111/pcDNA3-SS,另设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10^9cfu/mL)和PBS对照组,试验期20d,观察并比较各组死亡率。另取150g左右的草鱼灌服PBS、10^8cfu/mL ZJ111/pcDNA3-SS和10^8cfu/mL野生型鼠伤寒沙门氏菌组,7d后屠宰取肝和脾脏,做透射电镜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灌服10^9cfu/mL ZJ111/pcDNA3-SS的幼鱼在试验期间死亡2尾,灌服10^8cfu/mL ZJ111/pcDNA3-SS和PBS的幼鱼采食和生长正常,灌服野生型S.typhimurium和10^10cfu/mL ZJ111/pcDNA3-SS的幼鱼死亡率分别为76.67%、26.67%。灌服10^8cfu/mL ZJ111/pcDNA3-SS的草鱼肝、脾细胞形态正常,肝脏线粒体略微肿胀,内质网间距略有增大,但病变特征不明显;10^8cfu/mL的zJ111/pcDNA3-SS对草鱼具有相对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早熟株和了解其免疫原性,本试验通过鸡体的传代培养,初步得到了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P9。以早熟株免疫雏鸡后,以亲本株P0半数致死量攻毒,以确定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P9的潜隐期由P0的141h缩短至131.5h,免疫后攻毒显示该早熟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7.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鸡的3种艾美耳球虫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对寄生于鸡的3种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引物对不同种球虫的DNA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存在明显差异,证明RAPD技术可用于同宿主艾美耳球虫虫种的鉴定。  相似文献   

8.
以重组质粒pGEM-T-gam82为模板,构建巨型艾美耳球虫gam82基因核酸疫苗.采用MTT法与ELISA对该核酸疫苗接种鸡体后淋巴细胞增殖与抗体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核酸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9.
将无球虫雏鸡随机分为2组,在9日龄和16日龄分别进行首免和二免。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球虫抗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雏鸡的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在二免后第11天出现峰值(0.398),其后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抗体水平稳中有降。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表明,紫外线减毒柔嫩艾美耳球虫YL株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新城疫病毒(NDV)融合蛋白(F)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鹅源NDV分离株JS5F基因(约1700bp),测序确认后,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F。pVAX1-F经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出F基因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产物。将pVAX1-F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成功携带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VAX1-F)。重组菌以109CFU/只的剂量2次免疫BALB/c小鼠,免疫小鼠可以检测到特异性针对NDVF蛋白的血清抗体和小肠粘膜抗体应答,SL7207(pVAX1-F)免疫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SL7207(pVAX1)组(P<0.05)。将SL7207(pVAX1-F)以109CFU/只剂量口服免疫1日龄雏鸡,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SL7207(pVAX1-F)免疫组对鸡具有良好的保护率(77.27%),与空白对照组和SL7207(pVAX1)空载体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该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系统在体内能成功释放所携带的质粒,并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可对NDV强毒攻击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提示该疫苗候选株对新城疫的控制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活疫苗载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载体疫苗技术的发展促使产生了更多的疫苗设计新思路.沙门菌是一种肠道细菌,目前已通过基因突变的方法构建了许多种减毒株,如GID101、GID105、X4064、ZJⅢ、Ty800、X4632、X4550、X4072和X3730等,这些减毒株被突变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然而其基因型和血清型仍很稳定,所以人们常将其用作基因疫苗的表达载体或运送载体.现在已有许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减毒沙门菌活载体疫苗被研制成功.文章对沙门菌的减毒方法,减毒沙门菌的免疫机理以及其用途和作为疫苗载体的优缺点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12.
细菌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鼠伤寒沙门氏菌 ( St)是一种肠道致病菌 ,通过基因突变可构建许多鼠伤寒沙门氏菌减毒株 ,例如 :X40 72、X42 17、X45 5 0、X4989、X4990、 X40 64、 SL 3 2 61、 GID10 1、 GID10 5、GID10 6和 BRD5 0 9等 ,它们均是两个或多个基因的精确突变 ,其基因型和表型均很稳定 ,可用作构建细菌性疫苗的表达载体。国内外学者相继研制了肺炎链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鼠疫耶尔森菌、土拉弗郎西斯菌、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菌、牛布氏杆菌、破伤风梭菌、炭疽芽孢杆菌、沙眼衣原体和猪肺炎支原体等细菌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文章着重讨论了这些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从而为新型菌苗的研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将生长抑素(SS)和乙肝表面抗原基因(HBsAg)融合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成pcDNA3-SS,再转化减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dam^-和phop^-),构建了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生长抑素口服DNA疫苗ZJ111/pcDNA3-SS,并通过体外传代、灌服草鱼检验了ZJ111/pcDNA3-SS的侵袭力及体外和侵入草鱼体内过程中的德定性。对草鱼肝脏和脾脏分离菌的生化特性检验和特异性PCR鉴定表明,ZJ111/pcDNA3-SS能很好地侵入草鱼体内;对在Amp^ 、Amp^-平板上传5、10代和灌服7d后草鱼肝、脾脏分离的减毒菌抽提重组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表明.减毒菌中的重组质粒在体外和侵入草鱼体内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EnMIC2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成功构建了表达鸡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广东株(GD)微线蛋白-2基因(EnMIC2)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EnMIC2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8.6%,分子量大小约为35ku,与抗E.necatrix的高免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结果为阳性。将重组减毒沙门氏菌以10^8和10^9 CFU/鸡免疫4日龄岭南黄肉鸡,免疫后2周血清中可检测到特异性IgG,3周时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同时可在肠道检测到特异性IgA的分泌。免疫接种后3周,试验鸡分别经口攻击感染500个E.necatrix(GD)孢子化卵囊,结果显示免疫组与非免疫组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但10^8和10^9CFU免疫组的卵囊总产量分别能降低26.62%和48.92%。  相似文献   

15.
减毒沙门菌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沙门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痛原,在医学、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早用灭活苗来预防沙门菌病,逐步发展到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其中基因工程活疫苗经过不断的发展,逐步显示出其优越性。论文就沙门菌的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构建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GP5蛋白的口服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活载体疫苗株.PCR克隆除去信号肽序列的PRRSV ORF5基因,将其插入到表达载体p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YA3341-ORF5.将重组质粒电转入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X4550(缺失Asd、Cya、Crp基因),获得重组疫苗菌株X4550(pYA3341-ORF5).鉴定重组菌GP5蛋白的表达;测定重组菌定居特性及安全性;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重组菌对小鼠T淋巴细胞CD4+和CD8+亚群的影响;最后进行免疫猪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菌表达的GP5蛋白能与PRRSV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重组菌在体内可较稳定地定居于小鼠的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并在其中表达出GP5蛋白;小鼠口服试验证实重组菌无毒性作用;重组菌口服免疫小鼠可以产生抗GP5蛋白抗体且抗体具有中和活性;重组菌株能不同程度地使CD4+、CD4+/CD8+升高,而使CD8+下降,表明重组菌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重组菌能诱发小鼠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重组菌口服免疫猪可以产生抗GP5蛋白抗体.本试验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PRRSV GP5蛋白的口服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株,为研究PRRSV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旨在构建携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N融合双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并鉴定该疫苗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开展TGEV口服免疫研究奠定材料基础。采用PCR方法从克隆质粒19T-S和19T-N中分别扩增了TGEV的S基因(含主要抗原位点,2.1kb)和N基因(1.2kb),将S基因和N基因插入pVAX1载体,构建携带S/N融合双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VAX-S/N。将pVAX-S/N电转化减毒沙门氏菌SL7207,筛选获得重组菌株SL7207(pVAX-S/N),并对重组菌株SL7207(pVAX-S/N)的体外稳定性、目的基因在体内的转录、口服接种小鼠的安全性及在体内稳定性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真核质粒pVAX-S/N构建成功,该质粒转染COS7中能表达2个目的蛋白,重组菌SL7207(pVAX-S/N)在Kan+抗性下体外培养稳定性好,口服接种小鼠3d可从回肠组织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以0.5×109、1×109和2×109 CFU口服对小鼠均具有安全性,重组菌在接种小鼠的肝、脾于4周左右逐渐被机体清除。结果表明成功构建TGEVS/N双基因疫苗SL7207(pVAX-S/N),该疫苗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等特点,为开展TGEV口服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