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粉病是沙打旺的一种主要病害,高温、潮湿季节发病率较高,危害较严重。发病初期用粉锈宁喷雾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扩散蔓延,防治效果达到74.9%。  相似文献   

2.
我国五省(区,市)的沙打旺病害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南标  刘若 《草业科学》1997,14(6):30-34
对我国江苏省淮阴县、北京市平谷县、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陕西省吴旗县和甘肃省武威市的不同年龄的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Pal.)病害进行了调查,并以生长地≥0℃年积温和草原湿润度为指标,分析了病害与产地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沙打旺植株田间发病率随草地年龄而增加,在四龄时最高可达100%。共发现10种真菌病害,它们是锈病(Uromyceslapponicus)、白粉病(Erysiphepisi)、小丛壳炭疽病(Glomerelasp.)、交链孢黑斑病(Alternariaalternata)、多主枝孢叶斑病(Cladosporiumherbarum)、茎点霉褐霉病(Phomasp.)、棘壳孢叶斑病(Pyrenochaetasp.)、丝核菌基腐病(Rhizoctoniasolani)、壳针孢斑枯病(Septoriasp.)和匍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botryosum)等,另发现细菌病、病毒病(花叶病)和菟丝子各1种。细菌、病毒未鉴定,菟丝子为中国菟丝子(Cuscutachinensis)。各地病害发生种数与≥0℃年积温相关不显著(P>0.05),但与草原湿润度(K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位于大兴安岭东麓野生药用植物白粉病23种,癀菌分属于白属、单囊壳属、叉丝壳属和粉孢属中的14个种,并对病害的危害、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桑螟(mulberry pyralid)名油虫、青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学名Glyphodes pyloalisw。国内蚕区都有发生,在湖州市9月中旬为害最烈,严重影响中秋蚕茧的产质量。桑螟的生活习性较复杂,几年来,我们通过饲养,对桑螟不同时期的形态、习性等进行了观察研究,为桑螟的测报和防治做了些工作,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沙地沙打旺草地衰退规律与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孙启忠  桂荣 《草地学报》2000,8(4):253-261
科尔沁沙地沙打旺草地发育可划分为3个时期:形成期(生长1年)、高产期(生长2、3年)、衰退期(生长4年或5年之后)。衰退草地表现为植株矮小,分蘖能力下降,枝条减少直径变细,根颈中央有坏死组织出现,枝条多沿着根颈的外围长出,单株重明显下降,群落中沙打旺株丛减少,仅有3~4株/m2,杂草占绝对优势。沙打旺草地经济利用期为2~3年,生态有效期4~5年。选择衰退初期的沙打旺草地进行施肥可明显地提高产草量(中耕结合施肥比撒施效果更好),并可延长利用期。  相似文献   

6.
<正> 1988~1989年红池坝绵羊共发病1739只,占圈存3467只的50.2%,治愈1484只,治愈率85.5%,死亡255只,死亡率7.4%。从统计情况可以看出这样几个规律性的问题发病季节春季夏季发病多,死亡大,死亡204只,占死亡总数的80%;秋冬季节发病少,死亡小,死亡51只,占死亡总  相似文献   

7.
马蹄金白绢病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统调查方法和室内外防治试验法对马蹄金白绢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月上旬-9月上中旬是马蹄金白绢病发病的高峰期.9月中下旬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病情指数缓慢下降.通过主成分分析,把6个气象因子转化为3个综合因子,且反映原来因子的信息,彼此之间互不相关.建立了发病普遍率与病情严重度之间的定量关系.4种常用杀菌剂对马蹄金白绢病菌的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代森锰锌毒力最强,防治效果最优.用9种聚集度指数的方法测定了,马蹄金白绢病在草坪间的分布型,结果表明,均呈聚集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为疏松个体群,数量为2400株,抽样以8~13点为宜.  相似文献   

8.
野外调查结果表明,柑桔大实蝇在贵州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死亡率约40%结合蛋白诱剂诱捕器监测进一步发现,柑桔大实蝇初次发生时间为4月,高峰期为7-8,尾期为9月。化学药剂防治试验表明:7种化学药剂防效为67.59~94.20%。防治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氰戊菊酯20%乳油>0.1%阿维菌素乳油饵剂>48%毒死蜱乳油>40%辛硫磷乳油>2.5%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敌百虫90%原药。实际生产中,推荐使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氰戊菊酯20%乳油,若进一步节省成本可使用0.1%阿维菌素乳油饵剂。  相似文献   

9.
桑橙瘿蚊发生规律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夏志松 《蚕业科学》2004,30(1):15-19
查明我国桑橙瘿蚊的分布在苏、浙、鲁、皖、赣、粤、桂、云、贵、川、陕、渝等省 (市 )。桑橙瘿蚊在长江以北地区年发生 5~ 6代 ,幼虫发生在 6~ 10月 ;长江以南地区年发生 6~ 7代 ,其幼虫在 5~ 10月发生为害。根据桑橙瘿蚊发生为害规律和养蚕布局 ,提出了重点防治夏秋季为害严重的 2~ 5代幼虫 ,抑制 6~ 7代虫口密度的策略和以土壤杀虫剂防治为主的综合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华安铁观音茶炭疽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利用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铁观音茶炭疽病在华安1年发生3次。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第1次施药后,6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大小依次为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450g·L-1咪鲜胺水乳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第2次施药后,防效大小依次为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25%丙环唑乳油、450g·L-1咪鲜胺水乳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7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综合试验结果认为,30%醚菌酯对炭疽病防治效果最好且具有较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