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全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监督抽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兽用生物制品监督抽检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抽检计划,加强抽检工作的时效性,加大对假劣兽用生物制品的查处力度,开展检验新方法的研究,积极开展质量调查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6年全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督抽检情况的总结,分析了2006年监督抽检工作的特点,并从科学制定抽检计划、加大后续督察力度、培训力度以及原辅材料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7年全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督抽检情况的总结,分析了2007年监督抽检工作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制定监督抽检计划、强化监督抽检措施、规范检验用菌(毒)种等标准(参照)品的管理及建立网上公示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今后提高兽用生物质品质量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兽药质量监管,保障养殖环节用药安全,根据全国兽药质量监督抽检计划,我部组织对全国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了兽药质量监督抽检。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总体情况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兽用生物制品监督抽检234批(其中,兽用生物制品中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监督检验专项40批),不合格批(见附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现状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年来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督抽检结果,对产品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按照统一部署,2007年第二季度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除外,下同)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已完成,现将抽检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动物保健》2009,(4):104-104
按照我部统一部署,各地组织完成了2008年第四季度兽药(不包括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监督抽检计划,现将抽检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康凯 《北方牧业》2003,(5):23-23
<正> 1.我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现状①近5年兽用生物制品抽检结果分析从1997年至2001年,根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下达的监督抽检计划,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累计抽检了36家企业生产的42个品种964批制品,其中896批检验合格,总合格率92.9%。从5年监督抽检情况看,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并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生产检验技术的进步而稳步提高。在上述抽检不合格的68批制品中,共涉及到21家企业的14个品种。个别企业在被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兽用生物制品支原体污染情况,对2007-2011年全国26家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生产的22个品种141批生物制品的支原体检验监督抽检情况进行了汇总,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合理制订监督抽检计划、完善信息监督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开展新方法研究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为下一步的兽用生物制品的监督抽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畜牧市场》2007,(9):63-63
按照统一部署,2007年第二季度兽药(兽用生物制品除外,下同)质量监督抽检工作已完成,农业部于8月6日将抽检情况向全国通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全面综述了世界羊毛主产国羊毛生产和贸易现状,探讨了国际羊毛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提出我国今后羊毛发展及贸易的对策:加强品种选育提高;建立优质细毛羊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强羊毛产销管理;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宏观调控;高度重视羊毛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迅速建立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恢复和发展草原生态平衡,实现羊毛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8种不同类型的柑橘砧木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处理条件较为一致的无土栽培系统中进行不同pH值(3.5和9.0,以6.0为对照)处理,测定胁迫下植株的形态表现、生长量指标以及与逆境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对柑橘砧木的耐酸/碱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酸碱胁迫下供试砧木的各项指标均发生了变化,且变化幅度因砧木不同而不同。利用隶属函数法计算供试材料的耐性综合能力值,其值越大耐性越强,反之越弱。枳(Z-022)是耐酸性较强的砧木,资阳香橙是耐碱性较强的砧木,而KPJ-015和卡里佐枳橙分别是对酸胁迫和碱胁迫较为敏感的柑橘砧木。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兽药用长效抗菌药剂(抗生素)在有效防治各类传染性动物疫病、提高农民生产畜禽养殖生产经营的效益、保障各类城市公共产品安全卫生的质量以及安全标准化生产活动中一直发挥并起着的积极重要作用。然而抗生素滥用易导致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危害公共卫生安全。2021年全国开展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各省落实“同一健康”理念,高度重视减量化行动。江西省牛羊产业体系疫病防控岗专家团队深入江西省30多个牛羊养殖大县(区),针对各养殖企业及养殖户设计发放相关调查问卷,为科学指导推动畜禽养殖场户规范使用、减量使用抗生素,提出推动牛羊养殖发展的措施与建议,供各位读者、养殖户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The low fertility and offspring survival indicators in alpacas can be partially due to their particularity seasonal reproduction that reduces the opportunities of the females to become pregnant within a season, with the survival of the offspring concern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food and exposure to diseases that depends on the calving date. Optimizing the date of delivery and reducing its variability are shown as eligible criteria that could be used as selection criteria within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programmes in alpacas, the calving date being a much more appropriate trait to measure and optimize fertility unlike of age at first calving and the calving interval, this due to the reproductive seasonality in camelids. For this study, 6,533 birth date records were taken between 2001 and 2018 of Peruvian alpacas,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parameters. Models assuming heterogeneity in the residuals were fitted besides classical homogeneous models to address, not only the possibility of forwarding or delaying the calving date, but also the trend to have parturitions in similar dates. The heritability and repeatability ranged from 0.07 to 0.20 for a homogeneity model and from 0.08 to 0.23 for a heterogeneity model, and suggest the possibility of advancing or delaying the calving date. I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hat the gestation length of camelids makes it difficult to adapt many reproductive traits, and trying to centre the calving date could delay it. It was concluded the feasibility to genetically select the calving date, also in the production of camels and dromedaries, which have the same reproductive characteristics as alpacas. This selection can be combined with other traits. The heterogeneity model was shown to provide a better fit.  相似文献   

15.
用四臂嗅觉仪观测家蚕对非桑科植物的选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嗅觉、味觉等感受系统与其对宿主植物的识别、找寻、取食直接相关,也是研究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重要内容。设计并制作观测家蚕行为的四臂嗅觉仪,应用于分析家蚕幼虫被宿主植物桑树的叶片与非宿主植物青蒿和樟树的叶片引诱而产生的行为反应。观测结果表明,非宿主植物青蒿的叶片对家蚕幼虫的引诱作用比宿主植物桑树叶片的引诱作用强,而樟树叶对2、3龄起蚕的引诱作用与桑叶无明显差异。家蚕幼虫对青蒿叶和樟树叶有咬食行为,对桑叶有持续进食行为。该结果证实:家蚕利用灵敏的嗅觉系统可识别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定位食物源,从而产生趋向行为;家蚕的味觉系统可能直接决定取食的初始行为及在短时间内是否持续、大量取食某种植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孙启忠  柳茜  李峰  陶雅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6):204-212
苜蓿的起源与传播,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不仅是草学界和草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农学界乃至农史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苜蓿作为一种古老的栽培作物,其起源与传播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伊朗(波斯)为苜蓿的起源中心得到广泛认可。苜蓿有两个不同的起源中心,一是外高加索山区,现代欧洲型苜蓿就来源于此,另一个为中亚细亚,是有史以来的灌溉农业区,夏季酷热干燥,这点和外高加索一样,但不同的是冬季温暖。在伊朗考古遗址中发现的炭化苜蓿种子足以证明苜蓿是一种古老的作物,大约在8000年之前人类就开始利用苜蓿了,在公元前1300年的土耳其和公元前700年的巴比伦人的教科书中就出现了有关苜蓿的记载。像其他作物的传播一样,苜蓿的传播也是通过航海贸易和军队入侵,苜蓿是战马的主要饲料,约在公元前49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时,苜蓿种子也随之被带入希腊,苜蓿传入意大利的时间还不确定,可能是公元前200年。在苜蓿传入意大利的同时,公元前126年由汉武帝派往西域的使者张骞将苜蓿种子带入中国。到1550年,苜蓿从西班牙扩展到法国,1565年到比利时和荷兰,1650年到英国,大约在1750年到德国和奥地利,1770年到瑞典,18世纪传到俄罗斯,之后,大约1800年又由欧洲传入新西兰,1806年引入澳大利亚。苜蓿于1535年被传入秘鲁,直到18世纪,苜蓿才被引入阿根廷,从秘鲁又传入智利。苜蓿于1736年,从墨西哥传入美国。  相似文献   

17.
4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发芽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年  李得禄 《草业科学》2012,29(2):249-254
以乡土种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和引种于民勤沙生植物园的二色补血草(L.bicolor)、大叶补血草(L.gmelinii)、耳叶补血草(L.otolepis)4种植物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温度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0~20 ℃,发芽率为95%~97%;二色补血草为15~25 ℃,发芽率为95%~100%;大叶补血草为20~35 ℃,发芽率在98%以上;耳叶补血草为20~30 ℃,发芽率为97.33%~98.67%。种子发芽势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15~20 ℃;大叶补血草为20~35 ℃;耳叶补血草为25~30 ℃。发芽指数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20~25 ℃;大叶补血草为25~30 ℃;耳叶补血草为20 ℃。发芽指数出现最大值的温度不一致,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耳叶补血草均在20 ℃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分别为36.26、37.26和24.34,大叶补血草在30 ℃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为33.12。幼苗长度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为20~25 ℃;大叶补血草为25~30 ℃;耳叶补血草为20~25 ℃,4种补血草幼苗长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5、25和25 ℃,分别为4.31、2.38、1.59和1.38 cm。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认为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大叶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围分别为15~20、20~25、25~30和20~25 ℃。  相似文献   

18.
牛羊养殖技术不断增强,养殖中加强对于各类疾病的处理预防和控制也至关重要,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提升各系统类型疾病的预防效果,提升牛羊养殖业的整体收益,细菌性疾病是牛羊养殖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类型,在实际养殖中需要明确了解细菌性传染病的发病原因,且在实际牛羊养殖中,需要通过对牛羊的生理表现及临床症状的关注,了解其病变情况,分析其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情况及时开展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柴达木盆地草地面积722.2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7.68%,草地可利用面积512.527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和土地总面积的70.96%和19.64%。草地资源利用及草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草地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水平低;草地水利建设力度趋缓,重建轻管;草地基本建设投资少,重用轻养。应采取的对策是:建立和完善草地农业系统,大力发展草地水利建设,加强草业生产技术推广,提高草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草地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鼓励个人和企业投资草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动物源肠球菌对抗菌促生长剂的流行病学临界值,并基于此了解2019-2021年动物源肠球菌对饲用抗菌促生长剂的耐药情况。【方法】测定2019-2021年从北京、河北、四川、山西、陕西和内蒙古养殖场动物样本中分离得到的肠球菌对7种抗菌促生长剂(吉他霉素、黄霉素、恩拉霉素、那西肽、阿维拉霉素、维吉尼亚霉素和杆菌肽)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根据CLSI-VET中规定的方法,利用统计软件ECOFFinder对MIC分布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模拟,以95%置信区间下的流行病学临界值计算动物源肠球菌对7种抗菌促生长剂的耐药率。【结果】确定了动物源肠球菌对吉他霉素、黄霉素、恩拉霉素、那西肽、阿维拉霉素、维吉尼亚霉素和杆菌肽的流行病学临界值分别为8、8、8、0.25、8、8和32 μg/mL。由此计算的药物耐药率为64.38%、34.48%、80.06%、14.69%、19.06%、50.69%和24.96%,其中动物源肠球菌对恩拉霉素、吉他霉素和维吉尼亚霉素的耐药情况最为严重,而对那西肽最敏感。在2019-2021年的耐药率变化情况统计中,黄霉素和杆菌肽的耐药率下降趋势较为明显。【结论】本研究制定了动物源肠球菌对7种养殖业常用抗菌促生长剂的流行病学临界值,可作为动物源肠球菌对饲用抗菌促生长剂敏感和耐药的初步判定标准,为进一步制定耐药折点,监测动物源肠球菌对抗菌促生长剂的耐药情况变化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