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对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对26头胎衣不下的奶牛用百会穴配合交巢穴注射当归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胎衣排出率达100%,用药后的当年受孕牛占96.2%。可见,应用此法可以有效治疗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并能提高奶牛的当年受孕率。  相似文献   

2.
中药穴位注射对奶牛胎衣不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对奶牛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简便易行、成本低、高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本试验应用当归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经百会穴及交巢穴注射,使胎衣排出率达100%,用药后的当年受孕牛占96.2%。可见,此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奶牛产后胎衣不下并能提高奶牛的当年受孕率。  相似文献   

3.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 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者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胎衣不下常导致初产母牛首次配种的受胎率明显降低;而在经产母牛,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显著,还极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不少胎衣不下奶牛因此不育而被淘汰.所以,长期以来奶牛胎衣不下一直是一个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正常分娩或非正常分娩后12h内胎衣不能自然脱落.健康奶牛在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约为3~12%,异常分娩的奶牛,如双胎、难产、流产、早产以及感染布病的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20~50%,发生过胎衣不下的牛,其代谢性疾病、乳腺炎、子宫炎和以后发生流产的发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后12h内胎衣不排出或者尚为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RFM).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为30%~50%.奶牛胎衣不下,极易激发产后疾病的发生,致使许多高产奶牛被提前淘汰.甚至危及奶牛的生命,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给养牛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奶牛胎衣不下防治新方法,研究设计了利用子宫栓剂防治奶牛胎衣不下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较高的夏季,在胎儿排出后向奶牛子宫中投放子宫栓剂2粒,可对奶牛胎衣不下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此法可使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下降21.74%,对提高奶牛繁殖效率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奶牛胎衣不下防治现状及中药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衣不下又名胞衣不下、胎衣滞留,是胎衣在产后12小时内不能自行脱落的一种病症.多与奶牛体质状况差,代谢、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异常分娩、双胎或胎儿过大以及怀孕期胎盘发生炎症等因素有关.据报道,美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7%~8%[1],以色列统计了8 521头产犊牛,其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17.8%[2],我国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更高.刘俊哲(1991)1987~198841.60%3],康顺之(1996)600多头奶牛,1990年胎衣滞留占妊娠牛的26.9%,1991?32.7%4].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病之一,常导致子宫内膜炎,使奶牛妊娠间隔延长,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不孕而成为奶牛过早淘汰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的防治该病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集约化养殖的发展,舍饲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达到了分娩奶牛的20%~25%,成为困扰奶牛户的一大疾病.如何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已成为奶牛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阅读了各方面的有关资料并结合几年来的临床经验,现将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9.
牛产犊后,胎衣不下在兽医临床上较多见,一般第3胎次以上奶牛较易发生.健康奶牛正常分娩后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3%~12%,异常分娩后的奶牛如难产、流产、早产、胎儿过大、胎水过多以及感染布氏杆菌病的牛群,其发病率占分娩母牛的20%~50%,甚至更高.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可继发子宫内膜炎,导致奶牛体弱、消瘦、产奶量下降、产后发情延迟、受胎率降低,甚至造成奶牛不孕,最终被淘汰.因此预防和治疗奶牛胎衣不下是各养牛户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阅读各方面的有关资料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浅议奶牛胎衣不下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以内不能自然安全脱落的一种疾病,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30%,该病处理不当时最易继发子宫感染等多种疾病,而不少胎衣不下母牛因不孕而被淘汰,重者可引起败血症,造成病牛死亡.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采取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82例,治愈80例,治愈率98%.  相似文献   

11.
对青海省湟中县某奶牛场2007—2010年间148头奶牛胎衣不下发病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在8月发病率较高,达55.56%;1~5胎与6~11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分别为17.21%和50.00%(P<0.01);产双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80.00%)明显高于产单胎奶牛(20.97%);上胎产后胎衣不下发病率(45.28%)明显高于胎衣自然脱落奶牛再次分娩的发病率(10.53%)。说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与季节、胎次、胎儿数量、胎衣不下发生次数等因素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自行完全脱落者,即称胎衣不下,又称胞衣不下,胎盘滞留.正常分娩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3%~10%,异常分娩,如双胎、流产、难产,发病率可高达30%~45%;奶牛的胎衣不下常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导致久配不孕或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胎衣不下又称胎膜滞留,是奶牛分娩后12h内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1].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约占健康分娩奶牛的10%~20%.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继发引起子宫内膜炎,降低奶牛产后配种受胎率;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产后败血症,引发奶牛疾病而影响产奶量.  相似文献   

14.
胎衣不下或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 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病之一,以年老而高产牛多发,发病率约为20%,夏季甚至高达60%.  相似文献   

15.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调查了合肥市某牧场269头奶牛的分娩情况,其中胎衣不下奶牛26例,发病率为9.67%.结合该奶牛场的实际情况,并调查了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结果表明,奶牛胎衣不下与胎次、犊牛初生重、妊娠时间和异常分娩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奶牛胎衣不下病因分析和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产科疾病之_一。发病率为13%—35%。有些奶牛场高达42%。本病常引起子宫炎,影响产奶和繁殖力,甚至可因子宫大出血或败血症引起死亡。我们于1986—1991年底对产后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合生产对产后奶牛施行防治,收到一定效果。一、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规律1.与饲养条件的关系饲喂大量青干草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低,平均12.98%;而用稻草代替青干草,且精料不足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20.35%。两种不同饲养水平条件下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2.与季节的关系炎热夏季发病率高,可达24.55%,冬季发病率低,为12.90%,夏秋季发病率20.36%,冬春季发病率15.45%。夏秋季(5—  相似文献   

17.
胎衣不下(RFM)又称胎膜滞留,是指奶牛分娩后12 h而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胎衣不下是奶牛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 发病率约为20%~50%,夏季甚至高达60%以上.胎衣不下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再孕及产奶,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败血症,由于体温升高,精神抑郁和食欲降低而影响产奶量,甚至危及奶牛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降低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生产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母牛分娩后,在一定时间内胎衣不能自行脱落而滞留于子宫内就称为胎衣不下.这一定时间多指产后10~12 h,是根据奶牛正常胎衣排出的时间来统计的.正常情况下,10 h内胎衣能够脱落的奶牛约占97%.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保定市部分奶牛场于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并选取对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进行中兽医方法治疗。结果表明,保定市部分奶牛场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29. 76%,并且在12月份发病率最高,为57. 14%,8月份最低为6. 25%,差异极显著(P 0. 01)。发生难产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为79. 49%,而顺产的奶牛胎衣不下发病率为16. 14%,差异极显著(p 0. 01)。本调查应用中兽医方法治疗,所治疗的15头奶牛中,12头奶牛有效果,治愈率达80. 00%。  相似文献   

20.
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不能自然脱落,称为胎衣不下。一般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可达10%~30%,而正常分娩的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