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健康家兔31只,分组用HRP和CT—HRP法研究了家兔大结肠及三焦俞穴区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结果:大结肠传入神经元胞体弥散性分布于双侧T_2~Co_1脊神经节和左、右迷走神经结状节内,脊神经节的标记细胞主要集中于T_(12)~L_4,高峰节段为L_1和L_2,L_7~S_1段为少标记或无标记细胞区;从标记细胞的数量看,大结肠的神经传入途径以伴随交感神经传入为主,随副交感神经传入的纤维以迷走神经传入途径为主;脊神经节内的标记细胞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以中、小型细胞为主,大型细胞较少。迷走神经结状节内的标记细胞均为中、小型细胞,以小型细胞为多;三焦俞穴区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T_8~L_4脊神经节内,多集中于T_11~L_3,其传入纤维投射到T_11~L_3,段脊髓的第Ⅰ~Ⅳ层,以Ⅱ、Ⅲ层最为密集;大结肠与三焦俞穴区传入神经元胞体在T_8~L_4脊神经节内重合,其主峰值范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实验用家兔25只,以HRP法研究了家兔小结肠及关元俞穴区传入神经原的节段性分布。结果,被标记的小结肠传入神经原胞体位于T_6~Co_1段脊神经节中,且多集中于L_1~L_5和S_3~Co_1两部分.两部之间出现少标记细胞区或无标记细胞区,表明小结肠各部的感觉神经纤维,均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途径传入脊髓.但从数量上分所,小结肠前部以伴随交感神经传入途径为主,后部则以伴随副交感神经传入途径为主。被标记的关元俞穴区传入神经原的胞体位于T_7~L_4段脊神经节内,多集中于T_3~L_2段。小结肠及关元俞穴区传入神经原胞体在T_7~L_4段脊神经节相重合.  相似文献   

3.
仔猪子宫角传入神经的起源—HRP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实验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研究了仔猪子宫角传入神经的起源,结果如下: 一、标记细胞出现于T_(10)—S_3背根节,主要集中在L_2、L_3及S_1、S_2背根节。在注射子宫角前半部组、后半部组及全子宫角组,标记细胞出现的背根节范围基本相同。 二、标记细胞出现于双侧背根节,注射侧出现的标记细胞数明显多于对侧。这表明仔猪子宫角的感觉经双侧背根节传入脊髓,以同侧传入占优势。 三、标记细胞以小型为主,大、中型较少。它们混杂散在分布于整个背根节内。 四、胸腰部背根节出现的标记细胞数约为骶部的四倍,结状节中未出现标记细胞,表明猪子宫角的感觉主要经交感途径传入,小部分经副交感途径传入,不经迷走神经传入。  相似文献   

4.
肾俞穴,后三里穴与子宫相关的神经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子宫与肾俞穴、后三里穴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显示,支配子宫与肾俞穴、后三里穴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节段部分重叠,在腰1(L1)脊神经节有少量的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该节荧光素标记细胞总数的2.6%,表明L1脊神经节有一些初级传入神经元,其周围突分支分布于肾俞穴和子宫,提示子宫与肾俞穴除通过中枢途径联系外,还可通过外周突分支投射的感觉神经元直接相联系;在胸12~荐3(T12~S3)交感神经节出现大量分别支配子宫和后三里穴的标记细胞,这两种细胞紧密相邻,提示支配子宫和后三里穴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之间,可能还存在直接或间接联系。上述结果为穴位-内脏相关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5.
用HRP技术对8只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位置及节段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分丰于注射侧脊髓T3-L3节段,高峰在T6-T9,占标记细胞总数58.74%。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脊髓中间外侧核主部,其次是中介核,中间外侧核索部,中介核室管膜旁部;以卵圆形,梭形,多边形的中细胞为主,平均直径为23μm。标记细胞树突野广阔,横向伸延于同侧侧索,中间带区,还有  相似文献   

6.
用HRP技术对8只狗肾上腺交感节前神经元位置及节段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将CB-HRP注入一侧肾上腺,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分布于注射侧脊髓T3-L3节段,高峰在T6-T9,占标记细胞总数58.74%。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注射侧脊髓中间外侧核主部(ILp,90.82%),其次是中介核(IC,6.28%)、中间外侧核索部(ILf,2.03%)、中介核室管膜旁部(ICpe,0.87%);以卵圆形、梭形、多边形的中小型细胞为主,平均直径为23μm。标记细胞树突野广阔,横向伸廷于同侧侧索、中间带区,还有少数至中央管室管膜层或沿灰质背联合伸至对侧中间带区。  相似文献   

7.
肺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背俞穴之一。俞 ,通输 ,有转输经气运行之意。此穴与肺脏相应 ,故又为肺的背俞穴。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 (身柱 )旁开 1 5寸处 ,左右各一穴 ,相距 3寸。约与肩胛冈内侧端相平。《灵枢·背腧》记载 :“在三焦 (椎 )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 ,则欲得而验之 ,按其处 ,应在中而痛解 ,乃其腧也。”《针灸甲乙经》曰 :“欲知背俞 ,先度其两乳间 ,中折之 ;更以他草度去半已 ,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 :令其一隅居上 ,齐脊大椎 ;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 ,肺之俞也。”简便取穴法如《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所说 :…  相似文献   

8.
用11头小猪做实验,以8%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水溶液100微升,注入膈的一侧,研究膈神经及肋间神经膈支的节段分布,结果如下: 1.猪膈神经的节段分布,主要位于C_4~C_6;肋间神经膈支则位于T_6~T_(14)。 2.膈神经被标记的神经元,主要位于C_4~C_6节脊髓及相应的背根节内,其中运动神经元占78%,感觉神经元只占22%。 3.膈运动核位于C_4~C_6节脊髓灰质腹角的内、外侧柱之间,少数例子向前可达C_3。 4.肋间神经膈支被标记的感觉神经元,位于T_6~T_(14)的背根节内。 5.膈的传入神经纤维来自肋间神经的占70%,而来自膈神经的只占30%。 6.分布到膈的交感纤维,来自星状神经节及第二胸神经节。  相似文献   

9.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法和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了家兔心俞穴和心脏的外周神经联系,结果显示,心俞穴与心脏的初级传入神经元及交感节后神经元分布节段部分重叠,特别是在胸5(T5)脊神经节有少量的荧光素双标记细胞,约占该节荧光素标记细胞总数的4%,表明T5脊神经节有一些初级传入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叉分布于心俞穴和心脏,提示心俞穴和心脏可通过这类神经元直接相联系,为穴位-内脏相关的机理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用HRP法对20例家兔一侧“耳丁”穴区的神经分布及与中枢神经系的联系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1)C_(1-5)(主要是C_(2-4))脊神经节、三叉神经半月状神经节、迷走神经颈静脉神经节以及交感神经的星状神经节和颈前神经节均出现标记细胞。其中以小型细胞为主,中型次之,大型最少。(2)C_(1-3)段脊髓背农Ⅰ~Ⅳ层出现较明显的标记终枝,尤以第Ⅱ层最密集。(3)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和楔内核出现效量不等的标记终枝。脊束核内以胶状质亚核最密集。(4)面神经核出现大量标记细胞。此外,适当延长反应时间,可加强标记终枝和纤维。  相似文献   

11.
桑尺蠖越冬幼虫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研究了桑尺蠖越冬幼虫的耐寒能力 ,测定了虫体内抗寒物质的组成成分 ,并对其耐寒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越冬幼虫从越冬初期至越冬滞育期 ,4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从初期的-1 7 2℃下降至滞育期的 -2 4 4℃ ;5龄幼虫的平均过冷却点从 -1 3 4℃下降至 -2 4 8℃。越冬幼虫体内水分、糖元、脂肪含量下降 ,其中以糖元含量下降明显 ;越冬幼虫以“小分子糖—氨基酸—糖蛋白”物质系统形成抗寒基质 ,增强耐寒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点格局和标记点格局的方法对雾冰藜Bassia dasyphylla在唐古特白刺Tangutorum nitraria沙堆上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雾冰藜在沙堆不同方向分布不均匀,以西北方向分布最多,占整个沙堆的61.49%,其次是西南方向,占26.87%,最少的是东北方向,只有2.09%,反映了雾冰藜对固定、半固定风沙土有较好的适应性,对流动风沙土适应性较差;2)雾冰藜聚集生长的距离范围小于沙堆的平均直径5.54 m,而且在小于这个尺度范围内雾冰藜与白刺沙堆表现为正相关,说明二者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共存关系;3)不同沙堆之间的雾冰藜数量彼此之间没有影响;4)雾冰藜在小尺度范围内表现为聚集分布,说明其种子的扩散一般是集中在植物周围,而不同沙堆间种子的扩散,风起到了重要的传递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模型大鼠血清 IL-1β、LA、BUN 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的作用机制。采用力竭游泳加剥夺睡眠方法复制 CFS 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艾灸组。在造模过程中,艾灸组同时给予穴位艾灸治疗,空白组与模型组按同样方式抓取,但不做任何治疗处理。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和血清的 LA、BUN 水平变化;采用 ELISA 法比较各组动物血清IL-1β含量水平。力竭游泳加剥夺睡眠可致大鼠活动明显减少、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并且体重增加,旷场实验中活动次数显著减少;血清 IL-1β、LA、BUN 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可明显改善上述情形,下调 IL-1β、LA、BUN 水平(P <0.05或 P <0.01)。表明艾灸足三里穴、肺俞穴能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 IL-1β、LA、BUN 水平有关,且对此病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大十桑果为原料,测得桑果真空冷冻干燥的共晶点和共溶点分别为-23℃和-20℃,冻结的最终温度为-33~-28℃。分析干燥过程中冻干曲线变化趋势;并对影响冻干品质量和产量因素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桑果成熟度为八九成熟,装盘时单层平放,以速冻方法冻结,在升华干燥阶段采用二段温控曲线,在解析干燥阶段将加热板最高温度控制在35℃,加工出来的冻干品质量最好,保质期长。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地桑园联产承包时“一地多户,一户多地”零星分散状况,进行了调整试点,作者介绍了他们的做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沙门氏菌耐药株gyrA基因和parC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取沙门氏菌染色体DNA,设计引物扩增gyrA基因和parC基因片段,克隆测序寻找耐药菌株的突变位点,通过系统的比较,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以环丙沙星为代表)对各沙门氏菌MIC和耐药突变位点之间的关系。通过对耐药突变位点的研究,可以为下一步研究耐药性监测的快速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The thermal property of bovine intramuscular adipose tissue (IAT) was evaluat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and compared with the melting point temperature (MP) of the fat extract of IAT, which was measured using the slip point method. The beef sample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beef marbling score (BMS). Beef with a high BMS contained less protein than that with middle or low BMS. Beef with a high BMS contained significantly more fat than that with a low BMS (< 0.05). The endothermic point temperature (EP) of IAT, measured by DS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P of IAT fat (< 0.05). The EP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marbling grade groups. Although the MP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 (MUFA) content of IAT (R2 = 0.505),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P and the MUFA (R2 = 0.040). However, the EP of IAT treated with collagenase was relatively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MP (R2 = 0.655). Thu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DSC analysis would give us the practical therm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melt‐in the‐mouth of beef such as the gelatinization of collagen, along with the melting of fat in IAT.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者从事的工作中,激励和奖赏员工是最重要也是最具挑战性的活动之一。作为成功的领导者,必须意识到对某个人具有激励作用而对其他人可能作用很小甚至根本不起作用的刺激物。因此.领导者必须了解员工如何受到激励以及为什么会被激励,并把握捍激励的平衡点对员工进行激励,以满足员工的需求,使所有的员工都愿意付出最大努力。  相似文献   

19.
20.
检测牛奶冰点的意义与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德宽  孟瑾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5,27(5):213-215,217
本文阐述了检测生鲜牛奶冰点以监控其质量的意义,以及其测定原理、方法和牛奶冰点的度量单位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