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使用环孢霉素A(CSA)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用药,对犬高危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进行抗免疫排斥治疗,以探讨其对该手术术后的疗效.选择30只健康本地犬建立犬角膜高危病理模型,继而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术后将试验犬随即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15只,环孢霉素A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组15只,分别于术后第2天进行滴眼治疗,6次/d,2滴/次,用药组进行交替药物滴眼,两次滴眼间隔2h,并对术眼进行眼压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裂隙灯检查,观察术后各组角膜免疫排斥情况和角膜组织结构情况.试验结果显示,用药组角膜发生免疫排斥的平均时间为49.33±9.61d,生理盐水组角膜发生免疫排斥的平均时间为10.83±2.93d,两组相比差异性极显著(P<0.01).术后第5天测定所有术犬术眼眼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10~20 mmHg).生理盐水组角膜组织结构发生了严重的变化和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严重发展趋势,用药组整个观察期角膜组织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择犬为试验动物,构建角膜高危病例后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术后将45只犬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环孢霉素、雷帕霉素滴眼液和生理盐水进行滴眼治疗,并分别于术后10 d、30 d和60 d三个时间点每组随机抽取3只术犬,摘眼后进行角膜组织切片,对角膜各层组织结构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生理盐水组术犬角膜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了结构层次的变化,细胞破裂、丢失,大量新生血管浸润,内皮细胞丢失.环孢霉素组术犬角膜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基质层出现少量红细胞,内皮细胞轻微丢失.雷帕霉素组术犬角膜组织结构无明显改变,未见新生血管浸润.  相似文献   

3.
《畜牧与兽医》2020,(2):120-124
为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犬穿透性角膜移植(PKP)术后角膜愈合效果,选取24只健康犬接受角膜移植,随机分为4组:手术对照组(A)、地塞米松组(B)、地塞米松+环孢菌素A组(C)、地塞米松+环孢菌素A+bFGF组(D),所有犬术后均接受妥布霉素点眼,在术前(0 d)和术后14 d、35 d制作角膜组织切片,观察角膜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组犬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混乱,上皮恢复速度较慢,35 d时存在上皮与基质层分离现象;B、C组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不规则,上皮细胞完整覆盖创面;D组角膜基质层纤维排列整齐,上皮层恢复速度最快,角膜表面平滑。结果表明:bFGF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和环孢菌素A联用可促进PKP术后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的愈合,为临床上犬角膜移植的术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炎症反应与疼痛反应,在选择11只6-12月龄、体重为4.0-6.5 kg的西施犬、北京犬和小型杂交犬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后,每天观察受体犬的全身及眼部表现,并于术后30 d内每5 d和30 d后每10 d采集1次受体犬外周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的TNF-α、IL-2与β-EP含量,研究其动态变化。试验结果显示,术后第5-10天各受体犬血清TNF-α、IL-2、β-EP含量均表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从术后第15天开始,受体犬血清TNF-α、IL-2、β-EP含量则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不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犬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术后局部使用地塞米松,基本不出现亚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或排斥反应程度很轻,术后血清TNF-α含量的动态变化不宜用于免疫排斥反应的早期预测及诊断;犬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后,血清IL-2含量可随眼部炎症程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术后监测其变化可作为判断角膜移植术后炎症程度及其转归的重要指标;角膜创伤及其表面线结可引起犬的疼痛反应和血清β-EP含量显著升高,术后监测血清β-EP含量的动态变化能够准确反映角膜移植后犬对角膜疼痛的应激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对健康的试验犬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术,然后制作术眼角膜切片,观察该手术对犬眼角膜内皮组织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乳化术后犬只恢复情况良好,术眼在一周内痊愈;术后7 d角膜内皮层变形,呈波浪状,有些出现断裂、脱落,内皮细胞空泡化;术后14 d角膜内皮细胞空泡化更明显,甚至角膜内皮层连同后弹力层一同丢失,基质层变形、脱出。  相似文献   

6.
犬穿透性移植角膜病理形态学与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愈合及其病理组织学变化特点,本试验进行了11只犬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果显示,完全透明的移植角膜与植床对合良好,各层结构一致,仅对合处上1/2厚度的基质纤维排列紊乱,而下方纤维排列整齐;中央透明的移植角膜与植床有互相嵌入现象,植片后弹力层皱缩、折叠,植片后方有来自植床的基质层纤维而增厚。试验结果表明,优良的角膜缝合能够保持角膜各层结构不变,维持角膜的透明性;缝合不良可引起角膜组织结构不同程度的改变,导致角膜透明性降低以致于浑浊。本试验对小动物临床开展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疾病引起的失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大泡技术辅助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治疗犬角膜高危损伤的术式进行初步探讨。随机选择6只健康本地犬构建角膜重度碱烧伤模型,进行大泡技术辅助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并详细记录手术过程。分别于术后第3 d、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56 d、63 d对术眼角膜移植片的透明度、角膜新生血管情况、角膜水肿情况、角膜浑浊度、角膜上皮缺损程度以及眼压、泪液量等进行观察、测量,并记录结果。结果表明,术后42 d,6只试验犬的RI指数5,角膜上皮缺损情况分值处于较低水平,角膜上皮爬行良好,植片保持透明,眼压值及泪液值稳定。采用大泡技术辅助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犬高危角膜损伤,其临床效果理想,术后排斥反应率低,可作为犬角膜溃疡等严重角膜损伤疾病的理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犬的角膜由外向内分为上皮细胞层、上皮下基膜、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板层角膜移植是指移植部分角膜,角膜的切除通常只达基质层.犬板层角膜移植对于治疗药物难以控制的角膜炎症、角膜表层肿瘤、高度睑球粘连和边缘性角膜变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又称全层角膜移植术,指用健康供眼全层角膜置换患眼全层角膜的手术.人类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很高,其中PKP术后植片透明率可达到65%~90%,已成为人类眼科临床主要的复明手术之一[1].  相似文献   

10.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又称全层角膜移植术 ,是指用健康供眼的全层角膜置换患眼全层角膜的手术 ,也是人类眼科临床主要的复明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宠物养殖蓬勃兴起 ,兽医临床接诊犬猫角膜损伤、溃疡或穿孔的病例增多 ,这些眼病因受动物自身特点所限 ,往往疗程很长 ,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 ,常常恶化并造成视力丧失。如果能够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不仅可以改善宠物视力 ,而且大大提高宠物的欣赏价值。目前在国内兽医临床上角膜移植术尚无开展 ,而角膜移植术属于显微眼科手术 ,在操作上与普通外科手术有很大不同 ,为便于在临床开展宠物角膜移…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小动物临床角膜移植的方法,选用6只临床健康的本地幼犬进行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果显示,植片与植床良好吻合是保证植片透明和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犬尤其需要确实可靠而且容易控制时间的麻醉。此外,角膜移植的成功率还与术后感染及免疫排斥反应有关,前者通过术前严格的无菌准备和术中细致的无菌操作可以有效预防,后者可通过选择适当的角膜植片得以减轻或避免。  相似文献   

12.
犬角膜疾病广泛存在于小动物临床,严重的高危角膜病例往往让医师们感到棘手,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作为眼科复明手术的重要治疗方法,将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给患犬带来光明。1角膜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1.1角膜的组织结构角膜(corneal)为眼球组织中外纤维膜的前1/6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新型人工角膜治疗犬高危角膜移植病例效果,使用新型人工角膜对一例本地犬进行了高危角膜损伤的板层移植手术,对相关操作进行分析讨论,并观察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显示,术后患眼角膜逐步恢复透明,未见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表明新型人工角膜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够提供较好的光学效果,有望在小动物临床上广泛使用,为兽医眼表移植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犬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P)的关键技术,为其在小动物临床中的开展奠定基础,试验选取9只试验用比格犬,随机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供体组3只,受体组6只。受体组进行PKP及第三眼睑遮盖术,术后试验犬局部应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环孢霉素A滴眼液,全身应用头孢噻呋、氟尼辛葡甲胺和地塞米松,每天用裂隙灯检查创口和角膜愈合情况。结果表明:4只受体犬角膜愈合良好,无角膜浑浊和新生血管,2只受体犬因术后并发症导致角膜愈合不良。说明PKP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有效方法,但仍有很多细节有待研究和改进,以促进其在临床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7,(6):179-185
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应用到促进犬角膜溃疡的修复上,通过模型建立、临床观察及组织病理学分析,评价PRF对犬角膜溃疡的修复作用,探讨角膜损伤修复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将32只试验犬建立角膜碱烧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8只。A、D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妥布霉素点眼,每日6次,每次1滴,连续2周;B组使用自体PRF膜,C组使用自体PRF膜联合妥布霉素,B、C组分别将相应PRF膜覆盖、固定于角膜表面,并行上下眼睑暂时缝合术,C组妥布霉素于试验眼内眼角滴入,点眼方法同A、D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14 d进行角膜溃疡及炎症评分、泪液量测试,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治疗14 d后,B、C组角膜溃疡评分均显著低于A、D组(P0.05),B、C、D组角膜炎症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各组新生血管长度及面积基本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B、C组处于角膜修复后期,A组处于炎症和溃疡期,D组处于溃疡期。研究表明,自体PRF对犬角膜碱烧伤组织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眼表修复医学材料。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通过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等方法研究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过程中法氏囊内纤维形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分布规律,探讨雏鸡IBDV感染后TGF-β1和MMP-9的表达变化与纤维增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雏鸡IBDV感染后,法氏囊内黏膜下层、滤泡周围的固有层纤维大量增生,在感染后4 d(4 dpi)达到最高,随后逐渐减少。同时,法氏囊内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高至7 dpi达到最大值,且3~7 dp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GF-β1基因转录水平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且2~5 d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 dpi达到最高。MMP-9的蛋白表达和基因转录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蛋白表达水平在4 dpi最高,且在1~4 dp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转录水平在2~7 dpi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5 dpi时最高(P0.05)。结论:雏鸡IBDV感染导致法氏囊中纤维增生和TGF-β1、MMP-9的表达基本一致,提示TGF-β1和MMP-9可能对IBDV感染雏鸡法氏囊中纤维的发生、发展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板层移植术治疗猫角膜坏死的疗效,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板层移植术对18例(22眼)患角膜坏死猫的治疗情况,其中坏死深度为前1/3基质层8眼,中1/3基质层9眼,后弹力层膨出3眼,角膜穿孔2眼。自体板层移植手术后,统计分析不同品种猫角膜的坏死深度与手术成功率和不同程度角膜坏死的手术成功率。结果表明:18例(22眼)患角膜坏死猫行自体角膜板层移植术成功率为81.8%,其中2例(2眼,9.0%)角膜穿孔且坏死面积大于4 mm~2病例手术失败改行眼球摘除术,1例(1眼,4.5%)深层坏死(中1/3基质层)和1例(1眼,4.5%)后弹力层膨出且坏死面积大于5 mm~2病例手术失败后改行360°球结膜遮盖术,其余18眼全部康复。说明自体角膜板层移植术是治疗猫角膜坏死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犬的角膜由外向内分为上皮细胞层、上皮下基膜、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角膜基质层由上皮层平行排列的纤维薄板组成,所以又称板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吸入麻醉药物(速眠新与氯胺酮)与吸入麻醉药物(异氟烷)对犬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30只杂交犬,随机分为非吸入麻醉组(Ⅰ组,15只)与吸入麻醉组(Ⅱ组,15只),分别通过速眠新与氯胺酮复合麻醉和异氟烷吸入麻醉,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同时测定麻醉前后眼压,观察并发症、麻醉效果,记录手术时间。结果:非吸入麻醉组:麻醉后眼压明显高于麻醉前(P<0.01);麻醉效果满意的5例,比较满意的9例,前房出血10例,虹膜前粘连8例,晶状体脱位1例;吸入麻醉组:麻醉后眼压明显低于麻醉前(P<0.01);麻醉效果满意的13例,比较满意的仅2例,虹膜前粘连2例。吸入麻醉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非吸入麻醉组(P<0.01)。结论:采用异氟烷吸入麻醉对犬进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比非吸入麻醉效果确实,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0.
<正>犬原发性大泡性角膜炎是以基质形成大泡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角膜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内皮细胞营养障碍,泡内积液导致角膜水肿,进而影响视力,当病变波及到上皮细胞或者发展成角膜溃疡时,会造成疼痛。角膜热成形术是通过热量使角膜基质胶原萎缩、阻止液体进一步蓄积的手术方法,本文以一例吉娃娃大泡性角膜炎诊治过程,介绍角膜热成形术的临床应用。1基本情况吉娃娃,10岁龄,雌性,已免疫,未驱虫。患犬一直以狗粮为食,左眼长期分泌大量的脓性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