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同翅目(Homo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蝉科(Cicadidae)桑树害虫共45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叶蝉类和蝉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Ⅴ)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卷蛾科(Tortricidae)、蚕蛾科(Bombycidae)等18个科的85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3.
桑粉虱的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粉虱(Bemisia myricac kawana)又名白虱、杨梅粉虱、桑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桑树的虫害中,为次要害虫,一般情况下,在一般的年份并不成灾发生,不需要单独进行防治.但是,近年来由于受气候、间作不合理、防治方法单一等原因,桑粉虱在我国浙江、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均有成灾报道,给这些地区蚕桑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菱蝗总科(Tetri-goidea)、蚤蝼总科(Tridactyloidea)、螽斯总科(Tettigonuroidea)、蟋蟀总科(Grylloidea)等14个科的40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控制上述直翅目桑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5.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Ⅲ)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记述了我国有关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科(Scolytidae)、铁甲科(Hispidae)、叩甲科(Elateridae)、芫菁科(Meloidae)、吉丁甲科(Buprestidae)、花蚤科(Mordellidae)、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伪叶甲科(Lagriidae)、瓢甲科(Coccinellidae)和步甲科(Carabidae)等11个科的桑树害虫共50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象虫类和金针虫类等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Ⅳ)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oidea)的灯蛾科(Arctiidae)、夜蛾科(Noctuidae)和毒蛾科(Lymantriidae)桑树害虫共6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桑树灯蛾类、夜蛾类和毒蛾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蚕区受害桑树的叶片背部采集到一种新的粉虱类害虫,在实验室观察其成虫和卵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mtDNA COⅠ)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分类鉴定。观察采集粉虱样本的成虫及卵粒四周有粉状物和蜡丝包覆,雄成虫阳茎具有一个双钩结构;提取粉虱样本的基因组DNA,以mtDNA COⅠ基因的通用引物扩增、测序,将拼接序列提交NCBI数据库比对,与数据库中双钩巢粉虱同源序列(GenBank登录号:HM150635.1)的相似度为99%,截取657 bp片段序列比对,二者仅存在1个碱基差异。经过对该粉虱样本的形态识别与mtDNA COⅠ基因分子标记鉴别,初步鉴定其为入侵桑树的双钩巢粉虱(Paraleyrodes pseudonaranjae)。  相似文献   

8.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Ⅱ)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记述了我国有关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和叶甲总科(Chrysom eloidea)的桑树害虫共计56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金龟子类害虫和叶甲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9.
采用8种色板对茶园主要害虫的诱捕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8种色板诱捕的昆虫绝大多数是同翅目和缨翅目昆虫;诱捕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蓟马优先选择纯黄色板,诱捕黑刺粉虱可选橙黄和黄绿色板,诱捕蓟马优先选用黄绿色板。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尺蛾科(Geometridae)、卷蛾科(Tortrieidae)、蚕蛾科(Bombycidae)等18个科的85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鳞翅目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Ⅰ)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记述了我国有关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 bycidea)桑树害虫85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天牛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桑树害虫名录(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同翅目(Homoptera)蚧总科(Coccoidea)的60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控制桑树介壳虫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秋季是保护地蔬菜定植、幼苗期,该阶段菜苗娇嫩,易受害虫为害。秋季保护地蔬菜为害较重的害虫主要有烟粉虱、蓟马、斑潜蝇等。此类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重、对化学农药容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因而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保障蔬菜健康成长。一、形态特征烟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该害虫俗称小白蛾,成虫体长1mm左右,翅展2mm左右,虫体淡黄白色到白色,翅白色无斑点,被有蜡粉;停息时左右翅合拢呈屋脊状。若虫椭圆形,有触角和足,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分布于我国的半翅目(Hemiptera)缘蝽科(Coreidae)、土蝽科(Cydnidae)等8个科的47种桑树害虫,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了解和控制桑树蝽象类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5.
落花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1.防治对象:灰霉病、霜霉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叶霉病、白腐病等病害,金龟子、介壳虫、蜡蝉、叶甲、康氏粉蚧等害虫。  相似文献   

16.
姚建军 《四川蚕业》2012,40(2):36-36
<正>桑粉虱(Bemisia Myricae Kuwana)又名桑虱,白虱,属同翅目、粉虱科,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3月中旬开始发现成虫,以后逐渐增多,8~9月间最盛,次年1月始少见,约生活10~11个月。各虫态经过日期因各地气候而异。桑粉虱是一种好湿性桑叶害虫,在密植、阴湿、通  相似文献   

17.
可可广翅蜡蝉属同翅目,广翅蜡蝉科。在南方主要为害可可、茶树、柑橘、香樟、广玉兰等。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及茶园修剪方式的改变,该虫有向北蔓延的趋势,而且危害趋于加重。该虫广泛分布于镇江、无锡、宜兴、溧阳、苏州等地,为了更好的控制该虫的发生,江苏省茶叶研究所植保站于2004年至2008年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桑树病虫害普查 病.虫.天敌名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Ⅱ害虫部分共计昆虫纲记录140种,分属于10目,52科.昆虫纲等翅目1科1种,同翅目15科23种半翅目4科10种直翅目3科7种鞘翅目9科44种鳞翅目13科41种双翅目1科3种缨翅目2科2种蝉螨目3科7种腹足纲柄眼目1科2种其中8种为桑树新害虫(标**),29种为江苏省桑树害虫新记录(标*)为害虫态:成虫为害部位:枝照片编号:18-SA标本编号:同·针-13.苹梢蟪姑Platypleura kaempferi Fabricius*寄主:桑苹果 梨 梅 桃 核桃 柿 柑桔茶树 杨 柳 悬铃木等分布:高邮危害程度:十为害虫态:成虫为害部位:枝照片编号:18-3A标本编号:同·针—24.草蝉 Monganla hebes Walker*寄主;甘蔗 水稻 黄豆 豇豆 柿 桑 茶 柑  相似文献   

19.
中国柞树主要害虫名录(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记述了我国有关鳞翅目(Lepidoptera)刺蛾科(Limacodidae)和卷蛾科(Tortricidae)等16个科的柞树害虫88种,分别介绍了害虫的中文名称、学名、寄主种类及主要分布区域,为有效控制刺蛾类、卷蛾类等柞树害虫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添加10种植物精油诱芯黄板诱杀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效果,结果表明,添加百里香油、丁香酚、丁香罗勒油、芳樟醇和柠檬油等5种植物精油诱芯能提高黄板对小贯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而添加百里香油、丁香酚、丁香罗勒油、芳樟醇、柠檬油和迷迭香油等6种植物精油诱芯则表现出显著提高黄板对黑刺粉虱的诱杀效果,但自制诱芯的持效期较短。试验结果显示植物精油具有作为茶园害虫植物源引诱剂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