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养殖户对于饲养畜禽的投药已是司空见惯,几乎天天都在发生。下面就常见的几种方法略做分析,以供参考。 1 群体给药: (1)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中,让动物吃料的同时吃进药物。适用于长期投药和不溶于水的药物此法更适合。常用递增稀释法进行混料,先将药物加入少量料中混匀,再与10倍量饲料混合,依此类推,直到全部饲料混匀。给药时要注意药物与饲  相似文献   

2.
1当前动物药品面临的问题1.1研究开发方面1.1.1急功近利,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许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更多地关注应用研究,忽略基础研究,存在浮躁心理、急功近利;经费与硬件设施上不能确保基础研究,新研制出的部分动物药品技术含量低、生命周期较短。1.1.2各自为阵,对研究管理缺乏组织国家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学会)较少召集业内专家从动物药品宏观发展和国情需要的角度确定研究课题或重大项目攻关的指导性意见,各单位自主立题、各自为阵,研究项目重复、缺乏研究深度。1.1.3自我封闭,对学术进展缺乏交流展会…  相似文献   

3.
4.
国内对动物产品检疫技术虽有提高,但未形成系统的阐述,本文以研究和解决对动物产品中常见的病死动物肉、黄疸和黄脂肉、公母猪肉、注水肉的检疫检验方法,以感官检查和生化检验相结合的研究,以此来确定携带该病的病原体,为指导动物产品检疫检验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的安全提供相应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兽药脂质体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质体具有靶向性、长效作用、降低药物毒性和保护被包封药物等特点,是当前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概述了兽药脂质体的制备、评价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7.
肺靶向利福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抑杀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溶融法制备利福平脂质体 (L ip- RFP) ,在脂质体水相层中包入不同单糖作为肺组织的导向分子 ,采用微生物测定法 ,通过测定小鼠肺组织中 RFP含量来确定肺靶向最佳单糖及其浓度 ,并进行组织分布的研究 ;通过体内细菌计数比较了含 5 % D-甘露糖的利福平脂质体 (L ip- RFP- Man)组与 L ip- RFP组对血液及肺组织中细菌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 ,L ip- RFP最佳制备工艺为 :乳化温度 2 0℃ ,氯仿∶ PBS为 1∶ 5 ,药脂比为 1∶ 7,乳化速度4 0 0 r/ min,- 2 0℃冷冻过夜 ,室温融化 ,反复 2~ 3次 ;L ip- RFP- Man呈现最佳肺靶向作用 ;L ip- RFP与游离药物相比 ,对血液中细菌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强 ,且维持时间延长 ,2 4 h游离组血液中细菌数为 6× 10 3个 / m L ,L ip- RFP组降为5 .2× 10 2 个 / m L;L ip- RFP- Man组与 L ip- RFP组相比 ,对肺组织中细菌的清除能力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前者优于后者 ;体内组织分布测定结果表明 ,各时间点的 RFP浓度均以肝脏为最高 ,但 L ip- RFP- Man组较 L ip- RFP组在肝脏中的药物浓度有所下降 ,二者的药物浓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 L ip- RFP- Man组较 L ip- RFP组在肺脏中的 RFP浓度有所上升 ,二者的药物浓度变化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相似文献   

8.
脂质体的作用机理及在兽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是磷脂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具有类似生物膜结构的双分子小囊。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脂质体制备工艺的逐步完善,脂质体的研究方兴未艾。我国兽医上,脂质体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作为抗寄生虫药物的载体:文献报道有吡喹酮、碘醚柳铵、左旋咪唑、丙硫苯咪唑等脂质体的制备、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的研究犤1~3犦。2)作为免疫佐剂:张春杰等报道了免疫用脂质体的不同制备方法以及作为新城疫疫苗的佐剂的研究;刘湘涛等则报道脂质体对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亚单位抗原的免疫增强作用。3)其它:查红波报道了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等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动物转基因的效率很低、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染色体中的行为、无法控制转基因表达的频率和水平等,转基因的稳定遗传问题也未能解决,以致难以形成转基因畜禽品种或品系,因而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尚需时日。随着动物基因组计划的深入进行,转基因技术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在未来的动物育种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0.
正1形成动物产品药物残留的原因1.1使用兽药不规范滥用抗生素类、磺胺类、呋喃类、抗球虫类药物,例如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用药部位和用药动物的种类等不符合用药标签说明;在出栏前没有休药期或没有弃奶期;屠宰前用药掩饰临床症状,以逃避屠宰前检查。1.2动物疫病威胁,导致滥用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蜂业》2017,(7):48-50
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的分子印迹技术已经广泛用于蜂产品的安全检测和有效成分的提取中,并且很好地解决了复杂基质蜂产品中农药等污染物残留分析前处理用时长和技术难度大等问题。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在蜂蜜、蜂胶和蜂花粉等蜂产品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是一种国际上认可的确保食品安全的预防性质量安全管理控制体系。该体系强调以预防为主,将产品质量管理的重点从依靠对最终产品检验来判断其卫生安全程度的传统方法向生产管理因素转移,通过对原料、加工过程、包装、贮藏、销售和消费过程进行系统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饲料加工工艺现状的研究,提出“先配后粉”工艺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和膨化和制粒技术在我国运用的必要性,并探讨了饲料加工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饲料加工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动物中饲料占据了主要的生产技术。因此人们在不断地努力以优化饲料加工技术来降低成本,满足动物生产的需要,提高动物的生产效益。推动饲料加工技术改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随着动物营养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添加的品种不断增多,添加的量越来越少,有些添加的成分有其特殊的要求(例如酶制剂),这就要求加工工艺要进行相应的变化;畜 牧业的发展所带来环境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工技术的变化,可以改进饲料利用率,养活环境污染;为了适应不同动物对饲料的需求,提高饲料厂竞争能力,饲料加工技术总是在不断的进步。本文对饲料加工设备、加工工艺、加工技术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新型仔猪无抗饲料的初步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经由微生物发酵的淀粉类能量饲料及发酵的豆粕原料,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和灵芝免疫多糖,配制成无抗断奶仔猪饲料。以健康状况良好的25日龄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作为试验仔猪,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318.8g,比对照组提高了3.44%;平均日采食量0.592kg,比对照组提高了5.83%;料重比方面,试验组的1.8569比对照组的1.8149略高;腹泻率方面,试验组的1.9097%比对照组的1.6493%高出15.79%;试验期间未出现仔猪死亡现象。试验所用无抗饲料产品经济效益比市场商品仔猪饲料略高,具备一定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本文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基因组、编码结构蛋白、非结构蛋白、血清学诊断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业规模经营的高速发展,畜产品在满足了人们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人们发现: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和某些中毒现象与肉、奶、蛋中的抗生素、激素及其它合成药物的残留有关,而且畜产品的风味、品质下降等。鉴于此,许多国家开始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无公害的畜产品(绿色畜产品),带动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所谓无公害畜产品,就是畜牧业生产的无污染、无残留、对人体健康无损害的畜禽产品。只有在规范的条件下,以合理科学的生产方式才能有效地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的生产要…  相似文献   

18.
树木资源对提高鸡产品品质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树木的果籽、树叶及木材中均不同程度地含有蛋白质、维生素、钙磷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经科学加工处理后,可作为鸡的饲料添加剂,对促进鸡生长发育,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有较好作用。近些年来,经国内外科学研究发现,树木的副产品作鸡饲料添加剂可有效提高鸡肉、鸡蛋的品质。本文就此作如下概述。 一、生产“保健蛋” 1.茶叶生产低胆固醇(CHOL)保健蛋。日本农林省下属的东京饲料研究人员发现,利用丰富的绿茶可提取多酚类化学物质—儿茶素,将适量的儿茶素拌入饲料中喂给母鸡吃,可降低鸡蛋中  相似文献   

19.
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的理论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发展养殖业多元决策观的广泛传播,在我国健康养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利用营养活性物质制定健康养殖的营养策略的各种方案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对饲料中存在的营养活性物质研究,利用营养活性物质研发和生产的种种饲料添加剂产品不断涌现,遗憾的是,我国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界对饲料中营养活性物质的认识,特别是对其理论的研究处于初级水平,产品研发和应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大影响了此类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根据作者团队多年来研究成果,拟就营养活性物质组学产品研发和应用涉及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