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蚕业科学面向21世纪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吕鸿声 《蚕业科学》1992,18(3):137-145
本文作为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养蚕学科组的主题报告,从丝蛋白结构与丝蛋白基因表达,分子连锁图与家蚕分子育种,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发育生理与昆虫激素蚕业应用,营养生理与人工饲料,蚕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蚕作为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工具,病理学与蚕病防治,热带养蚕,综合利用等10个方面,概括地论述了当今蚕业科学研究前沿的闪光点及其发展趋势。特别强调了蚕生物学基础研究对未来蚕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左明 《广西蚕业》2001,38(4):37-40
分析了广西蚕业生产的现状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蚕业产业化是广西蚕业发展的方向,全方面地阐述了蚕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和实施的关键,并提出了广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孝先 《蚕学通讯》2003,23(4):48-49,57
蚕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农户为基础 ,科技为支撑 ,资产为纽带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将蚕业生产过程的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实现种养、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我国加入WTO后蚕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珙县是汉时丝绸之路的南道必经点 ,素有“楚道”之称 ,蚕业历史悠久 ,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条漫长的历史长河里 ,随着社会的变迁 ,珙县蚕业也历经了从衰败、复苏、徘徊 ,直至发展振兴的阶段 ,并初步形成了蚕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纵观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及…  相似文献   

4.
实施蚕业产业化战略 促进我区蚕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秀玲 《广西蚕业》1998,35(2):12-14
我区1996年桑蚕茧产量约1.2万吨,与其他省的桑蚕茧产量相比,仍属于小蚕区,产量排在全国第八位,桑蚕茧生产未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我区的养蚕业一直是分散型家庭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投入不足,生产设施简陋,受国内外市场变化和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万玉新 《广西蚕业》2001,38(4):34-36
蚕业产业化生产是蚕业生产必由之路,为了促进这一产业化形势的发展,蚕业站必须转变工作重点,通过四种形式参与蚕业产业化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蚕业的特点、蚕业生产的现状及我国蚕业科技发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我国21世纪的蚕业发展战略应该是:加强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发展高科技蚕业;同时.提出了今后l5年我国蚕业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蚕业产业化是实现蚕业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河南省鹿邑县张次楼村发动群众植桑养蚕走上了致富路,创建了鹿邑县蚕业服务公司、兴达蚕种场民营经济实体,建设了一批便民的免费服务设施。8年来,在没有行政干预,不要国家一分钱投资的情况下,靠效益引路,群众自愿,滚动发展到现在274公顷高产优质桑园,拥有486万元的固定资产和270万元的流动资金及风险储备金,开创了河南蚕业民营先例,创造了河南蚕业的多项之最,在此影响下,全省涌现出了一大批这样的民营蚕业联合体,既减轻了政府农村结构调整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  相似文献   

8.
蚕业合作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丁志用 《江苏蚕业》2000,22(1):48-50
我市原有桑园24万多亩,年产茧30多万担,茧丝绸农工贸三业产值超过10亿元。过去由于对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没有从深层次上加以认识,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和行业特点的体制及管理运作办法,结果在1995年市场冲击中遭受重创,桑园面积锐减到6.2万亩,整个行业陷入困境。近两年来,经过深刻的反思,认识到茧丝绸作为一个产业,必须与市场紧密相联,同时茧丝绸作为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特殊行业,必须与每个养蚕农户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实施“突破中间(收烘环节),拉动两头(生产和加工环节),实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把发展蚕业合作…  相似文献   

9.
《蚕学通讯》2008,28(2):15-15
2008年5月30日至6月3日,向仲怀院士在浙江省农科院院长陈建平研究员、蚕桑所所长计东风研究员等的陪同下考察浙江蚕业发展情况。 在湖州市,向仲怀院士一行在市政府副秘书长黄文鑫、市农业局局长杨建明、安吉县政府县长助理朱祥瑞以及湖州市蚕业生产、科研人员的陪同下考察了浙江仕强竹业有限公司桑枝地板生产发展情况,走访蚕农实地了解湖州春蚕饲养情况.  相似文献   

10.
蚕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丕承 《中国蚕业》2001,22(2):10-11
1 20世纪蚕业发展的特点 1.1基本特点世界蚕业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但20世纪的百年是蚕业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综观百年蚕业,有以下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蚕业科学基础研究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鲁成  向仲怀  黄君霆 《蚕业科学》2000,26(2):105-114
简要分析阐述了我国蚕业科技进步及存在的问题 ;深入分析了蚕学基础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特点与趋势以及我国的优势与特色 ;提出了“十五”期间需优先发展的蚕学基础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陈清奇 《蚕桑通报》2002,33(4):9-12
本文以翔实资料,明古详今,择举12个实例,记述浙江蚕业历史悠久,在生产水平、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等方面不少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之最。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浙江蚕业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通过对“十五”期间浙江蚕业发展情况与蚕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十一五”期间是浙江蚕桑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十一五”期间浙江蚕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作了规划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稳定发展浙江蚕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四川畜牧业经济发展概况及成就 ,针对四川省的实际对 2 1世纪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土壤科学的主要任务及挑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结合已有的相关工作,对21世纪土壤科学面临的主要任务及挑战进行了论述,同时对有关的问题阐述了见解.重点从生态环境与生物学角度阐述土壤学与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交叉与融合,将是土壤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分支学科,必将影响土壤学发展的趋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在生态科学领域中走向了融合与交叉.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正全面地渗透到生态科学中,将出现分子生态学的长足进展,即在基因表达与调控水平上探讨群体及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并进一步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有目的地改良环境,从而使人类有一个可以持续健康发展的协调生存空间.土壤学面临了多种挑战与机遇,除了在微观与宏观2个层次上继续拓展外,更加注重尺度转换与实践应用问题以及同其他学科的交叉,尤其生物学,这也正是推动土壤科学发展的动力所在.无疑,生物因素将是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生长点,是解决目前人类面临重大难题的根本性措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浅析养蚕布局的优化因素及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蚕布局与蚕桑产业关系密切。本文是以淳安过去20年养蚕布局为实例,分析了影响养蚕布局的4大主要因素,而养蚕布局又主要是通过对蚕茧质量、蚕种饲养量、蚕茧单产3方面影响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蚕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蚕业产业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的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蚕农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把茧丝绸行业的各个生产经营和内外销机制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生产,以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它的基本模式有公司+蚕农,合作经济组织+蚕农,专业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全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历来居全国前列地位。蚕桑是浙江传统特色农产品,也是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实施西进工程,推行蚕业法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了浙江蚕业的健康发展。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下,蚕桑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通过实施基地园区化、主体合作化、种业标准化、技术省力化、服务社会化、资源循环化等转型升级的措施,促进浙江蚕桑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改革创新开拓蚕业现代化新局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五”期间蚕业将面临从计划经济走向经济的重大改革。蚕茧流通体制改革、企业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都会给蚕业生产带来巨大冲击。蚕业必须深改革,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调整结构,形成专业化分工的区域区布局,探索桑地流转机制,扩大生产规模,加强生产基础,加快实用技术创新,实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入手,开拓蚕业现代化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蚕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对蚕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本思路与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促进调整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