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文军  周启星  魏巍 《草地学报》2016,24(2):245-250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碱对克隆植物羊草(Leymus chinensis)生长的影响。将子株分别置于4个水平梯度的碱胁迫处理下,母株保持无任何碱胁迫处理,并对子株与母株之间的根茎进行连接和切断处理。结果发现,克隆整合明显增加了高碱处理子株的存活数、生物量、分蘖数、高度和叶水势,但低碱处理影响并不明显。克隆整合使地下组织器官根茎芽数量明显增加,根重有所下降,根茎长没有显著变化。受到碱胁迫的子株虽然明显受益克隆整合,但母株也有一定的损耗。克隆整合是克隆植物适应非均一碱胁迫的重要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松嫩平原光稃茅香实验无性系的营养繁殖力及生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稃茅香是长根茎型禾草, 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芽库在整个生长季有25.9%~32.0%输出成分蘖株, 芽库储备与输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具有充分生长空间而又没有种间竞争的风沙土生境,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在一个生长季内所占据的空间面积平均为1.238 m2.在生长季末期, 光稃茅香无性系根茎的干物质贮量比分蘖株的生物量平均高9.7%.不同无性系在分蘖株和根茎的生长、生产及物质贮藏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营养繁殖力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 每条根茎的长度及节间长度的生态可塑性则相对较小.在一个生长季内, 实验光稃茅香无性系的分蘖株数量呈指数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演替系列羊草密度和生长特性,试验采用单位面积取样法对西甸子草原和扎龙湿地干湿交替带羊草群落、羊草+朝鲜碱茅群落、羊草+芦苇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和杂类草群落羊草的密度、高度以及生殖株的数量、高度等构件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羊草种群的密度随生育期的进程逐渐增加,4月份为羊草的返青期,密度小,生长速度也慢;5—6月份为羊草地下芽库的主要输出时期和营养生长期;7月份达到最大值。扎龙湿地干湿交替带羊草的密度高于盐碱化的草甸草原,并且生长速度快、高度高,生殖株所占的比例大。  相似文献   

4.
退化羊草群落恢复演替系列种群构件年龄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松嫩平原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围栏与割草草地不同演替系列羊草种群为研究对象,调查恢复演替系列羊草种群分蘖株、根茎长度、芽库的年龄结构及冬眠构件的组成等数量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样地中不同演替系列的分蘖株的年龄结构.均是1龄>2龄>3龄.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羊草根茎的累积长度以2龄的根茎所...  相似文献   

5.
羊草是我国重要优良牧草之一,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由于资源环境的多样性和自然选择的复杂性,羊草种群发生了丰富的表型变异。以不同地理来源的66份羊草为试验材料,采用同质园试验方法,研究了羊草种群间表型和繁殖相关性状的变异情况,用曲线拟合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研究了变量性状对羊草根茎克隆无性繁殖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地理来源羊草的表型和繁殖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原生境条件对羊草表型和繁殖产生了深刻而长久的影响。2)羊草不同性状的变异程度有所不同,叶片性状的变异最小,根茎子株相关性状的变异大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3)线性函数可较好地描述羊草根茎克隆生长力与主要变量性状间的关系。4)表型性状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分蘖能力相关性状母株分蘖增加倍数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力的解释作用强。总之,叶片宽大、茎长和株高方面有优势、分蘖能力强的羊草的根茎克隆无性繁殖能力相应也强。  相似文献   

6.
羊草根茎顶芽分生组织分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羊草以无性繁殖为主,抽穗率低,而抽穗率的多少实质上是花芽分化的数量和质量问题。本研究对羊草根茎顶芽采用石蜡切片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的根茎顶芽中,营养芽和花芽均存在,但春秋2季是花芽分化和发育的高峰;而秋季分化和发育花芽的早晚和多少,是限制羊草种群抽穗整齐度和抽穗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次报道了羊草根茎分生组织分化的动态以及花芽分化的时间和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7.
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高寒地区对生长2年的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生物量积累季节动态进行研究,探讨其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青海扁茎早熟禾主根、根茎、毛根及地下总生物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U"型变化,枯黄期各器官生物量最大,分别为158.07g/m2、288.36g/m2、251.64g/m2、698.07g/m2.主根和根茎积累的关键时期分别为种子成熟后1个半月和牧草进入枯黄前的1个半月,毛根在整个生育期增长比较平缓.枯黄期,青海扁茎早熟禾地下根茎长度、分蘖芽数最大,分别为257.18m/m2和6430个/m2,其增加的关键时期为成熟期至枯黄期.青海扁茎早熟禾主根、根茎、毛根和地下总生物量与返青后天数间符合一元三次函数变化,分蘖芽和根茎长与返青后天数间分别符合一元二次和一元五次函数变化.  相似文献   

8.
对松嫩平原割草场空间演替系列中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光稃茅香Hierochloe glabra种群构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月中旬,2种植物的现实种群均以冬性株占绝对优势,羊草为98.6%~100%,光稃茅香为97.6%~100%;潜在种群中分蘖节芽所占比例羊草为34.1%~61.0%,光稃茅香为30.8%~73.9%,根茎芽所占比例分别为49.0%~65.9%和26.1%~69.1%,芽库的输出率分别为34.7%~38.3%和25.7%~43.9%。当时2种群的1龄根茎尚未形成,根茎累积长度与生物量均以2龄为主。羊草的更新能力高于光稃茅香,在5个演替系列中,随着羊草种群数量的增大,光稃茅香的数量不断地减少。随着演替时间的增加,羊草将逐渐取代光稃茅香而成为割草场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典型群落随机取样的调查与观测,分析了松嫩平原几种根茎型禾草种群的营养繁殖特性及其持续更新机理。根茎型禾草能够不断生产营养繁殖芽使种群持续更新。在松嫩平原8 ̄10月份是根茎型禾草种群营养繁殖芽生产的旺盛时期。牛鞭草种群的芽库100%为根茎芽。羊草、拂子茅、假苇拂子茅、硬拂子茅、冰草、光稃茅香、野古草7个种群的芽库是由根茎芽和分蘖节芽组成。在两种形式芽输出成株的比率中,根茎型禾草种群普遍以根茎芽  相似文献   

10.
伊犁河谷不同生境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组成及其年龄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假苇拂子茅是根茎禾草,属典型的无性系植物。通过生长季末期单位面积取样的方法,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不同生境的假苇拂子茅种群构件的组成及其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个样地的假苇拂子茅种群仅有样地H3是由生殖和营养分蘖株组成,其他3个样地均由营养分蘖株组成。4个样地的分蘖株均由3个龄级组成,均呈增长型年龄结构;4个样地的根茎均为2个龄级,其中又以2 龄根茎占绝对优势。在生长季末期,4 个样地的假苇拂子茅潜在种群均由冬性分蘖苗、根茎顶芽和各龄分蘖节向上生长的芽组成,分蘖节芽占优势地位,各龄级芽又以1龄级的占显著优势,均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牲畜啃食和淹水扰动对分蘖株物质生产和根茎的物质储存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松嫩平原单优种群落斑块拂子茅种群构件的年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拂子茅是根茎型无性系禾草,在松嫩平原常形成单优种群落斑块。以拂子茅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繁殖世代数划分构件龄级的方法,研究分析了2013和2014年生长季末期,种群分株、根茎、冬性苗和芽的年龄结构与营养繁殖力。结果表明,拂子茅种群的分株由2个龄级组成,1a分株在数量和生物量上所占比例均大于80%,呈增长型年龄结构;根茎由3个龄级组成,其累积长度和生物量以2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0%以上,呈稳定型年龄结构;1龄分株有较高的生产力,对种群贡献最大;1龄根茎贮藏力最高,是地下营养物质的主要贮藏部位;潜在种群由冬性苗、分蘖节芽、根茎顶端芽和根茎节芽组成,其中1龄分蘖节芽均超过500个/m2,占优势地位,呈稳定型年龄结构;分株的营养繁殖力高于根茎10倍以上,对于潜在种群贡献最大;干旱导致2014年2龄构件的生长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方强恩  张勃  师尚礼 《草业学报》2015,24(12):146-154
叶元由节、节间、叶器官以及叶腋下的侧生分生组织组成,是植物茎枝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本研究首次采用扫描电镜技术,通过跟踪观察WL168紫花苜蓿根颈芽从萌发至孕蕾期顶端分生组织的微形态发育过程,初步探讨了苜蓿叶元的发生发育规律。结果显示,在苜蓿叶元发生过程中,复叶原基以向顶式的模式形成。腋芽原基和复叶原基均起源于顶端分生组织,但两者并非同步生长,苜蓿叶元的发育过程由此表现出两种模式:模式Ⅰ和模式Ⅱ。模式Ⅰ,复叶原基发育能力强,腋芽原基在侧小叶原基形成后才出现,发育速度缓慢;模式Ⅱ,腋芽原基在托叶原基形成后便开始发生,相对模式Ⅰ发生时间提前,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复叶原基和生长锥。苜蓿根颈芽在返青出土前,其叶元以模式Ⅰ发生,出土后,转变为模式Ⅱ。当地上叶元数增加到16~17时,腋芽原基发育为花序,小花原基开始出现。分析表明,根颈芽叶元的发生由模式I转向模式Ⅱ是苜蓿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标志,苜蓿根颈芽在返青出土前已完成了其营养器官的发生,出土后即转入成花过渡期。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兔眼蓝莓主栽品种‘园蓝’为试材,研究其离体培养增殖技术。基本培养基为WPM培养基,添加蔗糖20g/L,琼脂10g/L,pH为5.2。实验总体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步,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ZT (2mg/L, 4mg/L, 6mg/L)或2ip (2mg/L, 5mg/L, 10mg/L),共6个处理,培养60d后,观察记录蓝莓腋芽萌发情况,WPM ZT 4mg/L更有利于腋芽萌发,各处理中腋芽萌发后生长速度都很慢;第二步,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4mg/L的ZT及IAA(0.1mg/L, 0.2mg/L)或IBA(0.1mg/L, 0.2mg/L),共4个处理,培养60d后进行数据统计,发现最佳处理为WPM ZT 4mg/L IBA 0.2 mg/L,并且芽子长势较好。因此,兔眼蓝莓‘园蓝’腋芽诱导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WPM ZT 4mg/L IBA 0.2 mg/L。  相似文献   

14.
张彦妮  韩荣娜 《草业科学》2012,29(5):735-740
以钝叶瓦松(Orostachys malacophyllus)带芽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 BA、NAA和2,4 D,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钝叶瓦松带芽叶片启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建立钝叶瓦松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叶片腋芽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6 BA 3 mg·L-1+NAA 0.1 mg·L-1,腋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 BA 1.5 mg·L-1+2,4 D 0.2 mg·L-1,腋芽的增殖倍数为5.3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 mg·L-1,生根率为96.67%,移栽后成活率为76.67%。  相似文献   

15.
松嫩平原湿地菰无性系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菰是挺水型高大根茎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松嫩平原湿地条件下,野生菰分蘖节可繁殖2个世代,一般存活2年,最多存活3年。根茎一般存活1年,最多存活2年,无性系种群分蘖株和根茎均有2个龄级,并均以1龄级较大比重。其中,分蘖株为74.1%,根茎累积长度为89.4%,分蘖株立枯生物量为92.8%,根茎生物量为92.7%。  相似文献   

16.
番荔枝通过修剪可春秋两季成花坐果,为了弄清哪种修剪方式更有利于番荔枝生产,本研究比较了春季9种修剪方式对新芽萌发、花芽抽生、新芽可溶性糖含量、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了秋季3种修剪方式对新芽萌发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短截+摘叶处理在5d内全部萌发新芽,不摘叶较摘叶处理新芽萌发延迟;春季不短截情况下,枝条去顶后只留顶部叶片更容易促进枝条基部萌发花芽。春季短截枝条虽然抽生花芽时间比不短截枝条提早约一周,但是短截与不短截枝条新芽抽生出花蕾的时间基本相同,且不短截枝条萌发的新芽初期可溶性糖含量、后期产量及商品果比例也较高。秋季短截外围1/3、2/3及全部枝条并摘叶对新芽萌发有相近的效果,均在处理后5-6d萌发;秋季短截外围2/3枝条并摘叶处理挂果率适中,优质商品果比例达75%,产量高。综上认为海南岛春季以正常修剪留中间枝短截外围枝条并留顶端2个芽点进行番荔枝生产为宜;秋季以短截外围2/3枝条结合摘叶留叶柄进行番荔枝生产效果最佳;并建议以秋季番荔枝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配比对啤酒花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植株再生的影响,建立稳定高效的啤酒花再生体系,选用5种不同基因型啤酒花半木质化枝条,通过扦插生根发芽筛选最适外植体供体。以啤酒花根尖、腋芽、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其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PJ274材料在相同生长条件下生根率最高为85%,且在日本园试配方的水培液中发芽率高达40%,是最理想的啤酒花外植体供试母体材料;2)对比根尖、腋芽和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情况,腋芽为最适外植体,诱导率为51.11%;3)啤酒花腋芽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激素配比是6-BA(6-苄氨基嘌呤)0.1mg·L^-1+IAA(吲哚乙酸)1.0mg·L^-1+2,4-D(2,4-二氯苯氧乙酸)2.0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86.67%;4)啤酒花腋芽愈伤组织芽的分化率在6-BA1.0mg·L^-1+NAA(萘乙酸)0.2mg·L^-1+2,4-D2.0mg·L^-1的条件下最高,为66.67%;5)啤酒花腋芽愈伤组织根分化的最佳激素调控模式为6-BA0.1mg·L^-1+IBA(乙哚丁酸)1.0mg·L^-1,最高生根率为66.67%。试管苗经炼苗后移栽,成活率达80%。最终成功构建了以腋芽为外植体的啤酒花高频再生体系,为啤酒花种质资源保存、组培快繁和基因工程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刘晓东  刘娇  何淼 《草业科学》2014,31(1):89-94
以香蓼(Polygonum viscosum)带芽茎段为外植体, MS为基本培养基,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对腋芽诱导、腋芽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从而初步建立了香蓼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 诱导腋芽的最适宜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 诱导率为88.89%;腋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1 6-BA+0.3 mg·L-1NAA+0.5 mg·L-1 KT, 增殖倍数为5.17;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7 mg·L-1NAA, 生根率高达98.89%, 移栽后植株生长良好, 成活率较高, 达93.33%。该结果为香蓼快繁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克隆植物结缕草(Zoys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对连接和断开的分株进行了不同养分处理,研究了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克隆分株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养分异质条件下,处于中高养分水平的母株可以显著提高与其相连的子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P0.05);处于中高养分水平的子株对与其相连的母株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在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母株对子株存在生理整合,子株可以从母株获益,但母株不能从子株获益,子株是生理整合单向获益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